陕西省四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11-05
陕西省四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早在西周时期,汉字就被列为宫廷初级教育的必修科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将“书同文”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东汉时期,许慎更是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出了“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论断。汉代还将规范书写足够数量的汉字,作为选官取仕的重要标准。可以说,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这种神圣地位,是她得以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与所记录的汉语的高度适切性。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特别先秦两汉更是如此。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正与汉语词汇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字词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方言分歧就极为复杂,如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必将导致不同方言区文字的分裂,并最终导致文化的分裂。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与中华文化的融通性。汉字的表意特点,使她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书画同源的事实,决定了早期汉字的写意特征,如甲骨文的“象”字,长着长鼻子和健壮身躯,充满灵动之美。汉字优美的写意性形体,形成了世界上独特昀书法艺术,构成了汉字历史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自身系统的不断调适和完善。一种文字能否长期充当全民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语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充满智慧的中国先民们,运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元化的象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在书写方面,汉字由早期的整体象形性到小篆再到隶楷,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调整,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计算机问世以来,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预言。
汉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汉字陆续远播于周边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并逐渐形成了覆盖东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汉字文化圈”。在当代,随着中国实力的日渐提升和中华文化的快速传播,汉字正以其非凡的活力,健步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王立军的《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汉字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神圣的地位。
B.汉字形体优美,具有写意性,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C.汉字将一元化象形方法转化为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使其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D.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字远播并覆盖东亚、东南亚地区,现正健步走向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史料说明了汉字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阐明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B.文章认为,汉字之所以在不同方言区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是因为书画同源。
C.文章的论证脉络是:汉字经久不衰-汉字强大生命力的源自-汉字的美好前景。
D.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指出汉字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汉代把规范书写汉字作为选官取仕重要标准,汉字不会有发达的今天。
B.如果我国一开始就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那么,将会导致文化的分裂。
C.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汉字的书写由整体象形性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调整。
D.一举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预言的汉字,更加显示出其非凡的活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关 灯
晓河
林子第一次醒来,是夜里一时许。漆黑的房内竟然有些许光亮,“哪来的?”他不无奇怪,揉了揉眼睛,四处寻找,发现光是从门底下的缝隙里挤进来的。从光的强度判断,肯定来自于后市场,因为那里有一盏灯,不到后半夜不关。只要它亮着,光线多少会透入房子里一些,眼前的光肯定是从那里来的,林子想。因此,只转了一下身,面朝着墙又自顾自地睡着了。
林子睡觉的房子靠近客厅门口,平时并不睡人,而是用作库房,床上堆满了物件,经常锁着门。有时,家里人多了,这间房暂时被用作寝室。这几天,丈母娘病了,由于大家在忙,一时抽不出照顾人员,林子建议接到自家来照顾,因而得到大家的赞成,唯有林子的妻子不太乐意。这让林子纳闷不已,原以为妻子会很高兴,没想到一副冰冷样。
妻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绝不是做样子,而是另有原因。据妻子说,小时候,由于家里困难,弟妹多的她,到了上学年龄,父母硬是没让进学堂学习,因而烙下了一生难忘的遗憾。说句心里话,没文化的人梦想多。然而,由于不懂文化,自己不知吃了多少亏,走了多少弯路。每逢看到那些文化人潇洒自如地应对生活难题时,自己羡慕不已。每每此时,烦人的自卑感也悄无声息地窜出来,操纵着自己的心,难以自持。令人更加纠结的是,一种羞愧的心情促使自己情不自禁地迁怒于父母。久而久之,父母在自己的心目中所占的份量越来越轻。虽然,她也奇怪,就是改不了,好像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冥冥中控制着自己,让她身不由己。
林子第二次醒来时,时间已至后半夜,房间里的光还在。按理,市场的灯早该关了,为何房间内还有光?林子遂起身出外,想看个究竟。
客厅里的灯熄着,市场上的灯也熄着,唯有卫生间的门开着,一缕缕柔和的、橘黄色的光从那里射来,林子在寝室内看到的正是此光。
怪。平常,妻子舍不得浪费一度电,谁要是随便开灯或忘了关灯,一定会大呼小叫,小题大做,直到让你认识到错误为主。记得有一次,孩子因起夜,忘了关灯,妻子把孩子从睡梦中揪起,骂了个狗血喷头,并责令当场关了灯,才算平息了心中的怒火。从那以后,吓得孩子再也不敢起夜,更不敢随便开灯。
关于忘记关灯的现象,家里曾演绎了不少故事,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节省几度电而已,也是为了这个家好,大家不得不理解。眼下,难道是妻子忘了?林子不得而知,也没有必要。带着睡意,直奔卫生间。
林子的本意是想关掉卫生间的灯,以免翌日晨,妻子发现后大发雷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再吵个鸡犬不宁。然而,当他进入卫生间之后,眼前的一切使他放弃了关灯的念头。
卫生间内灯火明亮,柔和的光照亮了角角落落,看起来卫生十分干净,不仅如此,还弥漫着一丝淡淡的香味,显然是有意布置的。是谁有此雅兴,别人不可能,肯定是妻子,她是怕年迈的母亲起夜不方便,因而做了此番精心的布置,好让母亲在自家度过安静舒适的夜晚。
看到这里,林子仿佛明白了妻子的一番苦心,立即缩回了伸向开关的手,向寝室走去。
(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6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林子的行为,既交代了背景,介绍了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又设置了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B.林子妻子生性怪僻.她无法从当年父母没让自己上学的愤怒中走出来,以至于对母亲的到来也异常冷淡。
C.小说采用了插叙的手法,写妻子平时舍不得浪费一度电的行为,与后文在卫生间留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小说语言朴素,叙述平实,在波澜不惊的平淡语气中,将“妻子”这一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引人思考。
5.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灯光”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6.小说中“妻子”先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怎样理解这看似前后矛盾的变化?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绿色食品生产是当今世界一项新兴产业。这项被称为“从土地到餐桌”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产业,近年已在国内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全国经认证的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超过了1000种。
当前,我国进入了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的阶段,市场价格下挫,农民增收缓慢。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从填饱肚子过度到重视营养和健康,那些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备受青睐。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药残等检测指标限制非常严格,检验手段已从单纯检测产品到验收生产基地。那种单纯追求数量型增长、不顾产品质量的老路子已走不通。
目前,经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还很低,这一产业的发展潜力相当巨大。有关人士指出,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变化,扶持农民搞好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使之成为一项有益社会、造福于民的大产业。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日前联合举行了创建“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5个生产基地和7个销售专柜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
为了保证试点单位蔬菜的质量,有关方面从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在生产基地方面,从5月下旬开始,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和北京市农药检定所联合对基地生产的蔬菜进行全面的农药残毒检测,并对生产中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检查。销售时,除了生产经营单位自检后再上市销售外,北京市农药检定所对专柜的蔬菜进行了数次抽查。检查结果表明:选定的生产基地和销售专柜的农药残毒合格率均在95%左右,高于市场平均合格率20多个百分点,有的生产基地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副食品之一。为提高蔬菜的食用安全性,农业部开始在全国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体系,并将北京市列入试点城市。北京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力争在两年内真正建立起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摘编自《北京晚报》)
材料三:
2017年9月份,广西壮族自治区食药监局共抽检4686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样品161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56%,其中不合格产品中食用农产品是重灾区,占一半以上。附图:
(资料来源:食品伙伴网)
材料四: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药残留的控制和监督,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我国将加快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体系。农药残留超标不仅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5月,农业部组织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和浙江等5省、市的农药检定所,对50多个蔬菜品种、1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发现22%样品不合格。
据了解,农业部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通过贯彻《农药管理条例》等措施,有效减少高毒农药产品的比例,鼓励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品种,积极发展生物农药,从根本上解决因滥用高毒农药造成农药残留中毒事故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食品科技》)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绿色食品产业,目前在国内已形成较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
B.当前我国经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还很低,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C.“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目的是保证市场销售蔬菜质量,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D.食药监局抽检结果反映出当下我国食用农产品仍存在问题,应重视绿色食品产业。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加入WTO提出的挑战。
B.“无农药残毒放心菜”活动中抽检的市场普通蔬菜合格率远低于绿色蔬菜,说明当前绿色食品生产的必要性。
C.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体系的建立并不断完善,将会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确立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
D.严格的抽检制度和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9.从材料来看,当前绿色食品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6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汉字陆续远播于周边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并逐渐形成了覆盖东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汉字文化圈”。在当代,随着中国实力的日渐提升和中华文化的快速传播,汉字正以其非凡的活力,健步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王立军的《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关
晓河
看到这里,林子仿佛明白了妻子的一番苦心,立即缩回了伸向开关的手,向寝室走去。
(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6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灯光”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6.小说中“妻子”先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怎样理解这看似前后矛盾的变化?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目前,经严格认证的绿色食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还很低,这一产业的发展潜力相当巨大。有关人士指出,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变化,扶持农民搞好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使之成为一项有益社会、造福于民的大产业。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资料来源:食品伙伴网)
据了解,农业部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防护。通过贯彻《农药管理条例》等措施,有效减少高毒农药产品的比例,鼓励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品种,积极发展生物农药,从根本上解决因滥用高毒农药造成农药残留中毒事故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食品科技》)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9.从材料来看,当前绿色食品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