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南省八市学评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8-11-30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
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觐官赍册之奏。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彝宪大恚,与继咸互讦奏。帝不听,乃孑身赴任。久之,巡抚吴甡荐其廉能。而巡按御史张孙振以请属不应,疏诬继咸脏私事。帝怒,逮继咸,责甡回奏。甡贤继咸,斥孙振。诸生随至都,伏阙诉冤,继咸亦列上孙振请属状及其赃贿数事。诏逮孙振,坐谪戍;继咸得复官。
十年,除湖广参议,分守武昌。以兵捣江贼巢兴国、大冶山中,擒贼首吕瘦子,降其党千余人。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击退贼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黄陂、黄安,筑黄冈城六千余丈。
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督师杨嗣昌以其知兵,引参军事。明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初,继咸闻李自成兵败南下,命部将郝效忠、陈麟、邓林奇守九江,自统副将汪硕画、李士元等援袁州,防贼由岳州、长沙入江西境。既已登舟,闻良玉反,复还九江。良玉舟在北岸,贻书继咸,愿握手一别,为皇太子死。九江士民泣请继咸往,纾一方难。继咸会良玉于舟中,良玉语及太子下狱事,大哭。次日,舟移南岸,良玉袖出皇太子密谕,劫诸将盟。继咸正色曰:“密谕何从来?先帝旧德不可忘,今上新恩亦不可负,密谕何从来?”良玉色变,良久乃曰:“吾约不破城,改檄为疏,驻军侯旨。”继咸归,集诸将于城楼而洒泣曰:“兵谏非正。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遂约与俱拒守。中朝皆疑继咸、良玉同反。而南都时已破,诸镇多纳款。继咸劝梦庚旋师,不听。遣人语林奇、硕画、士元毋为不忠事,林奇、硕画、士元避皖湖中,遣人阴逆继咸。继咸已为效忠绐赴其军。将及湖口,而梦庚、效忠降于清,遂执继咸北去,馆内院。至明年三月,终不屈,乃杀之。
    (选自《明史·袁继咸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B.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C.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D.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是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的中央考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解元”。
B.中官,本为古官名,又指宦官,是中国专供古代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
C.阙,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两个对称的台子,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的代表。
D.中朝,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文中指朝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继咸性格刚直,不惧权贵。他上疏驳斥张彝宪的奏章,彝宪大为恼火,就上书和继咸相互攻击,皇帝不昕劝阻,他就独自一人上任去了。
B.袁继咸清正廉洁,富有才能。张孙振因袁继咸曾拒绝了他的请托,便诬告袁继咸贪污受贿。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为之辩诬。
C.袁继咸通晓军事,骁勇善战。他带兵在兴国、大冶一带的山中捣毁了贼巢,活捉了贼寇首领,降服了一千多人,打退了七大部兵力的进攻,修筑了六千多丈长的城墙。
    D.袁继咸忠君爱国,宁死不屈。南京被攻陷,各大兵镇都投降了,他被软禁在内务府的大院中,最终不肯屈服于清,被杀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5分)
  (2)兵谏非正。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前一句“迎风”二字写出一片萧瑟的声响,这声音也衬托出秋意的浓重和秋夜的沉寂。
B.首联最后一句“空城”是说城中空无所有,空城寂寂,月色凄迷,是对诗人心情的绝妙写照。
C.颈联前一句“看”和“应”均为揣测之辞,看来节候已入晚秋,此句使用揣测之辞。
D.颈联后一句一个“卧”字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道出悲秋原因:由于卧病,而使心愿落空。
15.请赏析本诗领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情态的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是“         ,         ”。
(3)《论语》中曾子认为“士”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并解释其原因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当下文坛出现了一种令人    的现象,那就是评论家和主流文坛的脱节。那些在市场上    、十分火爆的作品,却并未进入文学批评的视野。而那些评论家经常谈及的作品,在大众阅读中并不被看好。这一现象产生的关键是与主流文学批评家的不屑介入和大众没有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品    评和分析分不开的。
    文学批评急需改进和调整。有的批评家的思想与情绪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面对超出已有    经验的新的文学现象,他们显得____,评论时要么    ,要么失语、缺席。(   ),批评家要在    观念上、方法上和语言上,及时吐故纳新、与时俱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疑惑不解  洛阳纸贵  力不从心  言不由衷
    B.犹豫不决  不胫而走  惊慌失措  文不对题
    C.疑惑不解  不胫而走  力不从心  文不对题
    D.犹豫不决  洛阳纸贵  惊慌失措  言不由衷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产生这一现象的关键与主流文学批评家的不屑介入和大众没有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品评和分析是分不开的。
    B.这一现象产生的关键是主流文学批评家的不屑介入和大众没有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和品评。
    C.产生这一现象的关键是主流文学批评家的不屑介入和大众没有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和品评是分不开的。
    D.这一现象产生的关键是主流文学批评家的不屑介入和大众没有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品评和分析。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的现状在不断地变化
    B.为改变不断变化的文学现状
    C.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学现状
    D.文学的现状需要不断地适应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修改另外两处的问题。(6分)
    “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由此可见:因为沉下心来抓落实,所以目标一定能实现;因为不沉下心来抓落实,所以目标一定不能实现:因为目标没能实现,所以一定没沉下心来抓落实;不沉下心来抓落实,目标也可能实现。可以说,抓落实是新时代的鲜明底色。
    ①沉下心来抓落实,目标也不一定能实现。
②   
③ 
21.下图是黑客盗取个人信息的过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黑客盗取个人信息的过程,不超过6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7年9月11日,一男子突发肺栓塞,被送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属于“极度危险”状况,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剪掉了患者的衣服,为其做心肺复苏。经全力抢救,患者转危为安。然而,没过几日,患者的父亲找到院方,称医生未对其儿子被剪掉的衣服进行妥善保管,导致衣服口袋里的现金、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丢失,要求医院进行赔偿。双方当天未达成一致,次日,患者父亲报警,并带着警察再次索赔,经过双方协商,最终医院赔偿1000元现金,赔偿金由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均摊。
    此事一出,“剪衣遭索赔”“农夫与蛇”“保命还是保衣服”等评论刷爆网络,网友纷纷称患者家属此举让参与抢救的医生寒心。你对此有何看法或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