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58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12-11
2018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C(3分)(现实主义人物典型化不只在于刻画鲜明独特的性格,还要揭示出人物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
2.D(3分)(最后一段并非对全篇进行总结。)
3.B(3分)(A强加因果。C“宣泄作者个人主观情绪”与原文不符。D理解片面,题材不同,表现的也应有侧重。)
4.C 【解析】文中没有肖像描写。
5.①优越与自得。张太只因为对门的房子面子比自家的小,就不把人家放在心上,当中秋时节自家的访客比对门家多而又感到自得。②羡慕与孤寂。来访者的势利和虚情假意让张太厌倦,而对门的欢笑和快乐让张太心生羡慕,从而感到孤寂。③怀想与失落。张太怀想起年轻时快乐的奋斗时光,发现已经失去当初的理想壮志,反观当下的“成功”生活,由之前的自得转为失落。
【解析】此题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注意结合“张太只因为对门的房子面子比自家的小,就不把人家放在心上,当中秋时节自家的访客比对门家多而又感到自得”“来访者的势利和虚情假意让张太厌倦,而对门的欢笑和快乐让张太心生羡慕”“张太怀想起年轻时快乐的奋斗时光,发现已经失去当初的理想壮志,反观当下的‘成功’生活,由之前的自得转为失落”等情节和文中的关键词“自得”“她的心里忽然一阵凄凉”“心里充满了对世界的种种美妙的幻想”“可是今天,她突然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些东西”“客厅里和这空旷的走廊一样的凄清”概括“优越与自得”“羡慕与孤窥”“怀想与失落”的心理变化过程。
6.①结构上,“热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先写张太家和对门家经常有来访者的热闹,再写中秋期间两家宾客如云的热闹,最后以对门家访者离去的热闹结尾,“热闹”贯穿全文。②内容上,“热闹”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既点明了张太家来访者络绎不绝的热闹,也写出了张太家对门欢声笑语的热闹。③人物形象塑造上,小说先写了张太的庸俗自得,再写了她热闹背后的孤寂落真,让张太的形象更加丰满。④主题上,通过张太家和对门家热闹的对比,张太表面风光热闹和内心孤窥落寞的对比,表达了抑物质追求扬精神追求的主题。
7. C A项 ,原句中应该是“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B项,原文中为“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 学”;D项,过于绝对,原文说“单个望远镜,要做得更大是很难了”。
8. A A项,偷换概念,原文中说“收不到信号”应该是指收不到视频信号,但可以收到外界电磁波信号。
9. “中国天眼”是由南仁东发起并投入建设,以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为台址,大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和最高灵敏度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格式1分,人物1分,地点1分,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1分,“世界最大单口径和最高灵敏度”1分,“球面射电望远镜”1分,超字数扣1—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10.D
11C(应为“祭祀路神”)
12.B(应为“戴若思的父亲让他找潘京交谈”)
13.(1)陆机观察他的举止,知道他不是平常人,在船舱(甲板)上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却(竟然)还做抢劫的事!"(共5分,“非常”“舫屋”“遥”“乃”各1分,句意1分,意思对即可)
(2)王敦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加上平素忌根他们,不久派邓岳、缪坦拘捕了戴若思并杀了他。(共5分,“以为”“然”“素”“俄而”各1分,句意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欧阅读
14.A(“内心悲苦之情”错误,“凉”应为“清凉、凉爽”之意,表达了用甘冽的泉水漱口后舒服的感受)
15.①意为真正的快乐并非无处寄托,悲鸣的虫声也可以成为悦耳的声音。(2分)②表达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享受自然的闲适愉悦之情,(2分)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胸怀(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6.(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往往取酒还独倾 一尊还酹江月
(3)晤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A项,重复赘余,“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有”后面不能再加“教育”;B项,语序不当,“改善”和“培养”语序倒置;D项,同时出现AB项的错误)
18.B
19.A(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优美的作品对人的影响显然是“耳满目染”。国秦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侧重政事顺遂,从原文语境来看,两词均可。用“国秦民安”更好一些。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提面命:《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意思是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后来用“耳。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产生“感染功能”显然不能用“耳提面命”。日积月累;长时间地积累。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作用”不能增长,所以用“日积月累”)
20.(5分)①“劣徒”是个贬义词,不用于谦称,改为“学生”;②“从心里”跟“由衷”重复,去掉其一。③“励精图治”是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改为“再接再厉”。④“走”有歧义,可改为“不教我”或“不再上课”,⑤“枯木速春”比喻重获生机,用在此处有失感情色彩,改为“再创辉煌”。(每处1分,指出却不修改,不得分)
21.(6分)公司首先对原料来料进行检验,分验出不合格产品和合格产品,并对它们进行研发确认(或“开具确认证明”),合格品要开具合格证明,然后仓库验收;不合格产品要开具不合格证明,并对采购的不合格原料做出退货处理。
【解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说当谈论读书时,读的只是教材、课本;当谈论阅读时,读的只是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当谈论经典时,谈论的只是成功学、升学宝典。总之,在谈论读书、阅读、经典时,很多人的阅读都是低端阅读。针对这样的现象,材料指出:当书对我们的意义是分数而不是滋养,当读书对我们是“晒”而不是“读”时,需要的是阅读。材料对“丑”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也给出了读书的好处:“丑”不是指颜值低,而是指品位低下、见识浅薄和世界观狭隘。手术刀可以改变容貌,但有一些改造,却要由读书来完成。
综合材料看,本材料的关键词是:阅读;关键句是:手术刀可以改变容貌,但有一些改造,却要由读书来完成。这则材料的立意可以是:书籍是精神的最好的营养品,要热爱读书;高品位的阅读不仅美丽人的容颜,也可以丰盈人的心灵;高端的阅读才是高品位的阅读;等等。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C(3分)(现实主义人物典型化不只在于刻画鲜明独特的性格,还要揭示出人物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
2.D(3分)(最后一段并非对全篇进行总结。)
3.B(3分)(A强加因果。C“宣泄作者个人主观情绪”与原文不符。D理解片面,题材不同,表现的也应有侧重。)
4.C 【解析】文中没有肖像描写。
5.①优越与自得。张太只因为对门的房子面子比自家的小,就不把人家放在心上,当中秋时节自家的访客比对门家多而又感到自得。②羡慕与孤寂。来访者的势利和虚情假意让张太厌倦,而对门的欢笑和快乐让张太心生羡慕,从而感到孤寂。③怀想与失落。张太怀想起年轻时快乐的奋斗时光,发现已经失去当初的理想壮志,反观当下的“成功”生活,由之前的自得转为失落。
【解析】此题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注意结合“张太只因为对门的房子面子比自家的小,就不把人家放在心上,当中秋时节自家的访客比对门家多而又感到自得”“来访者的势利和虚情假意让张太厌倦,而对门的欢笑和快乐让张太心生羡慕”“张太怀想起年轻时快乐的奋斗时光,发现已经失去当初的理想壮志,反观当下的‘成功’生活,由之前的自得转为失落”等情节和文中的关键词“自得”“她的心里忽然一阵凄凉”“心里充满了对世界的种种美妙的幻想”“可是今天,她突然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些东西”“客厅里和这空旷的走廊一样的凄清”概括“优越与自得”“羡慕与孤窥”“怀想与失落”的心理变化过程。
6.①结构上,“热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先写张太家和对门家经常有来访者的热闹,再写中秋期间两家宾客如云的热闹,最后以对门家访者离去的热闹结尾,“热闹”贯穿全文。②内容上,“热闹”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既点明了张太家来访者络绎不绝的热闹,也写出了张太家对门欢声笑语的热闹。③人物形象塑造上,小说先写了张太的庸俗自得,再写了她热闹背后的孤寂落真,让张太的形象更加丰满。④主题上,通过张太家和对门家热闹的对比,张太表面风光热闹和内心孤窥落寞的对比,表达了抑物质追求扬精神追求的主题。
7. C A项 ,原句中应该是“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B项,原文中为“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 学”;D项,过于绝对,原文说“单个望远镜,要做得更大是很难了”。
8. A A项,偷换概念,原文中说“收不到信号”应该是指收不到视频信号,但可以收到外界电磁波信号。
9. “中国天眼”是由南仁东发起并投入建设,以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为台址,大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和最高灵敏度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格式1分,人物1分,地点1分,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1分,“世界最大单口径和最高灵敏度”1分,“球面射电望远镜”1分,超字数扣1—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10.D
11C(应为“祭祀路神”)
12.B(应为“戴若思的父亲让他找潘京交谈”)
13.(1)陆机观察他的举止,知道他不是平常人,在船舱(甲板)上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却(竟然)还做抢劫的事!"(共5分,“非常”“舫屋”“遥”“乃”各1分,句意1分,意思对即可)
(2)王敦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加上平素忌根他们,不久派邓岳、缪坦拘捕了戴若思并杀了他。(共5分,“以为”“然”“素”“俄而”各1分,句意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欧阅读
14.A(“内心悲苦之情”错误,“凉”应为“清凉、凉爽”之意,表达了用甘冽的泉水漱口后舒服的感受)
15.①意为真正的快乐并非无处寄托,悲鸣的虫声也可以成为悦耳的声音。(2分)②表达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享受自然的闲适愉悦之情,(2分)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胸怀(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6.(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往往取酒还独倾 一尊还酹江月
(3)晤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A项,重复赘余,“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有”后面不能再加“教育”;B项,语序不当,“改善”和“培养”语序倒置;D项,同时出现AB项的错误)
18.B
19.A(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优美的作品对人的影响显然是“耳满目染”。国秦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侧重政事顺遂,从原文语境来看,两词均可。用“国秦民安”更好一些。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提面命:《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意思是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后来用“耳。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产生“感染功能”显然不能用“耳提面命”。日积月累;长时间地积累。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作用”不能增长,所以用“日积月累”)
20.(5分)①“劣徒”是个贬义词,不用于谦称,改为“学生”;②“从心里”跟“由衷”重复,去掉其一。③“励精图治”是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改为“再接再厉”。④“走”有歧义,可改为“不教我”或“不再上课”,⑤“枯木速春”比喻重获生机,用在此处有失感情色彩,改为“再创辉煌”。(每处1分,指出却不修改,不得分)
21.(6分)公司首先对原料来料进行检验,分验出不合格产品和合格产品,并对它们进行研发确认(或“开具确认证明”),合格品要开具合格证明,然后仓库验收;不合格产品要开具不合格证明,并对采购的不合格原料做出退货处理。
【解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说当谈论读书时,读的只是教材、课本;当谈论阅读时,读的只是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当谈论经典时,谈论的只是成功学、升学宝典。总之,在谈论读书、阅读、经典时,很多人的阅读都是低端阅读。针对这样的现象,材料指出:当书对我们的意义是分数而不是滋养,当读书对我们是“晒”而不是“读”时,需要的是阅读。材料对“丑”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也给出了读书的好处:“丑”不是指颜值低,而是指品位低下、见识浅薄和世界观狭隘。手术刀可以改变容貌,但有一些改造,却要由读书来完成。
综合材料看,本材料的关键词是:阅读;关键句是:手术刀可以改变容貌,但有一些改造,却要由读书来完成。这则材料的立意可以是:书籍是精神的最好的营养品,要热爱读书;高品位的阅读不仅美丽人的容颜,也可以丰盈人的心灵;高端的阅读才是高品位的阅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