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四)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9-03-18
天一大联考2018 -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
(1~5题,7题,10~ 12题,14题,17~19题,每小题3分)
1.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说法绝对。根据第一段可知,历史剧创作者有史诗胸怀,也不一定能达到史诗高度。
2.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文中举伏尔泰《中国孤儿》主要不是来说明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有iF确认知,而是为了说明创作要对作品的背景历史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
3.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思路点拨创作的历史剧要让观众满意,创作者需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也需要用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来创作,但不能说“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比“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更重要。
4.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思路点拨“也超过了30多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达国家2015年公民科学素质比例的一半”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说“2015年进入创新型同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同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卜”,没有可具体比较的数据。
5.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A.“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建设”说法不恰当,夸大作用;原文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主语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是《科学素质纲要》。
C.文中可以看出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公民科学素质的差距拉大,但没有提到不同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的差距拉大。D.“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增长比例会自然下降”说法不当。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答案①制订计划:颁布《科学素质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 2020年)》。②加强教育:提升公民受教育程度,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进行修订,等等。③明确重点: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T^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每点前面的概括没答出来不影响得分)
7.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思路点拨B.重点不是说“如听英雄交响乐的震撼感受”,而是突出“心灵与大自然之问只有在如诗的雨天才达到高度的和谐”。C.“反衬出夏雨的特点”说法错误,文章介绍了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和听雨的感受,不存在“反衬”。D.“指出现代人在生活中遭遇困境,生命脆弱,不堪重负”理解有误,说大白然的雨“振奋我们的精神”有些夸大。
8.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和鉴赏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夏天雨声“倔强”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3分,意思相近即可。
注意鉴赏要答出手法、效果)
-1-(2)运用比喻,化抽象的情感为形象的书册,将美好的心情记录、收藏,用以排解内心的孤独。(3分,意思相近即可。注意鉴赏要答出手法、效果)
9.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旨和分析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①听雨就是听生命的呢喃,就是同大自然的精灵、智者倾心交流。②不同季节听雨的感受不同,如夏季听雨让我们懂得感激牛命、友情和牛活。(如答出听春、秋雨中的感受,也可酌情给分)③听雨就是悟道,可以使干枯的心十盈,使浮躁的心平静。(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0.答案C命题透析11.答案B命题透析思路点拨12.答案D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凶礼不单指灾荒,一般指丧葬;嘉礼也不单指冠婚,还有宴饮之礼等。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路点拨原文有“植之问其姓名,不能答”,“救治病人从不问姓名”说法不当。
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答案(1)(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关键词“屈”“申”“劳”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夕匕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关键词“妻子…市…乃”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汉代末年,政局动乱,儒家之道于是衰落了。从这以后中原动乱以至沦陷,文明礼教全都败坏。高祖为帝之后,深深为这种状况忧虑,下诏搜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整饬五礼,核定六律,修改历法,校正权衡。分别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当时出名的儒者,名列俊彦人选首当严植之等人。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从小精通《庄子》《老子》,能够谈论老、庄的玄理,对《丧服》《孝经》《论语》有很精妙的理解。到成年以后,他广泛研读郑氏所注的《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他性情淳朴孝敬,恭谨厚道,不凭自己的长处凌驾别人之上。严植之少年时候父亲去世,因而二十三年间只食用蔬菜,后来因为患上了风寒病,才改变只用蔬食的习惯。齐永明年间,他初出仕任庐陵王国侍郎,升任广汉王国右常侍。广汉王被诛,国中之人没有谁敢去处理广汉王的尸身,严植之一个人赶去哭吊,亲手办理殡殓广汉工的事情,赤着脚把丧枢送往墓地,下葬后又为广汉王建造墓冢,埋葬之事办完才回家,当时人认为严植之很讲求义:,建武年间,严植之迁任员外郎、散骑常侍。不久又任康乐侯相,在县任职期间为官廉洁,百姓、属下官吏都称颂他。高祖下诏征求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研究五礼,有司上奏,严植之可以研究凶礼。天监四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各经博士都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命严植之兼《五经》博士。严植之学馆设在潮沟,学生常有数百人。严植之主讲解经义,五馆的学生一定都来,听他讲授的有一千余人。天监六年,严植之迁任抚军记室参军,还兼任博士。天监七年,严植之在学馆去世,死时五十二岁。严植之从患病以后,就不肯接受俸禄,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死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严植之生性仁慈,喜欢不声不响地干善事,即使在众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未曾懈怠。严植之年轻时曾在山中赶路,见到一个患病的人,严植之问那个病人的姓名,病人不能回答,严植之于是把那病人放上车,载着他一同回家,为他请医抓药,病人过了六天就死了,严植之又为他买棺殡殓,到最终也不知道病人是什么人。严植之曾沿着栅塘行路,见到一个病入躺在堤旁,严植之下车向病人了解情况,病人自己说是姓黄,家本来在荆州,为人做佣工,患上了病,病已经很重而且危险,雇用他的船主将要开船的时候,把他丢在岸上。严植之内心十分同情他,就把他用车载回家,为他治病,过了一年姓黄的人病已痊愈,他请求终身做严植之的奴仆来报答严植之的大恩。严植之不肯接受,而且送钱送粮给他,让他回家。严植之像这样的仁义之举很多。
-2-14.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路点拨“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理解错误,表现的是诗人无法归乡,在秋夜的失落和孤苦。
1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①写山的连绵无边,突出离家之远、归乡之难;以流水自喻,说叫归乡无期;借浮云暗示自己漂泊孤寂;借明月表明自己的乡思之浓。②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凄寒的秋夜景象来突出羁旅之愁、乡思之苦。(具体解说意象4分,一个1分;总体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
1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案(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而)彼且奚适也(2)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3)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每空1分)
17.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思路点拨语序不当导致陈述对象和原文不一致,“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应改为“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关联词位置不当,“这项技术虽然成功了”应改为“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搭配不当,“达剑”和“突破”不搭配。
18.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成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思路点拨沽名钓誉:用某种不止当的手段捞取名誉。盗名窃誉:以不止当手段获取名誉。“盗名窃誉”手段一般较为隐晦,与语境不合。有名无实:表示空有虚名,而无实际内容。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如同没有一样。二者强调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虚名,后者强调虚设。刚愎自用: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自行其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或情况。前者侧重指内在性格上,后者侧重于具体做事。徇私杆法:为了私情、私利而做违法乱纪的事。尸位素餐: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前者强调有私情,对象一般为执法人员,后者侧重不行动,对象一般为工作人员。
19.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思路点拨根据前后句子内容的暗示和逻辑的关联,①处前后形成转折关系,而小是冈果关系,不能用“冈为”;②处有揣测但没有相反的关系,不能用“否则”;③处前面有“同时”,表明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转折,不能用“却”;④处前后是解释说明的关系,可以用表因果关系的词,不能用表假设的词;⑤处前后有顺承或递进关系,但用“而且”过于牛硬;⑥处两个词都可以,但“基于此”更强调前而原因的基础性。
2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答案中国人民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坚持对外开放,互通共享,使巾国成了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人民重视合作、惠及全球,坚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助世界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2分,逻辑2分,句式基本一致1分)
21.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答案①猪代表着权势和财富②“家”字的本意是什么呢(或:“家”字中为什么有个“豕”字) ③对应的是十二地支中的“亥” (每句2分,意思相近即口J-;超过字数扣1分)
22.写作提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十九大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引导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本次命题依照上述会议的指示精神,采用漫画作文的形式,关注家庭和学校教育,高考和中考改革,人才培养、选拔和社会评价机制等热点问题,同时也贴近学生实际。
参考立意:①克服唯分数论,关注不同孩子的德体美劳的个性特长发展;②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而发展,改变教育模式;③要构建正确的人才培养、选拔和社会评价机制,要重综合素质,也要不拘一格。
能扣住材料,其他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1~5题,7题,10~ 12题,14题,17~19题,每小题3分)
1.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说法绝对。根据第一段可知,历史剧创作者有史诗胸怀,也不一定能达到史诗高度。
2.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文中举伏尔泰《中国孤儿》主要不是来说明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有iF确认知,而是为了说明创作要对作品的背景历史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
3.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思路点拨创作的历史剧要让观众满意,创作者需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也需要用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来创作,但不能说“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比“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更重要。
4.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思路点拨“也超过了30多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达国家2015年公民科学素质比例的一半”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说“2015年进入创新型同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同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卜”,没有可具体比较的数据。
5.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A.“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建设”说法不恰当,夸大作用;原文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主语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是《科学素质纲要》。
C.文中可以看出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公民科学素质的差距拉大,但没有提到不同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的差距拉大。D.“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增长比例会自然下降”说法不当。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答案①制订计划:颁布《科学素质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 2020年)》。②加强教育:提升公民受教育程度,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进行修订,等等。③明确重点: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T^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每点前面的概括没答出来不影响得分)
7.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思路点拨B.重点不是说“如听英雄交响乐的震撼感受”,而是突出“心灵与大自然之问只有在如诗的雨天才达到高度的和谐”。C.“反衬出夏雨的特点”说法错误,文章介绍了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和听雨的感受,不存在“反衬”。D.“指出现代人在生活中遭遇困境,生命脆弱,不堪重负”理解有误,说大白然的雨“振奋我们的精神”有些夸大。
8.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和鉴赏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夏天雨声“倔强”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3分,意思相近即可。
注意鉴赏要答出手法、效果)
-1-(2)运用比喻,化抽象的情感为形象的书册,将美好的心情记录、收藏,用以排解内心的孤独。(3分,意思相近即可。注意鉴赏要答出手法、效果)
9.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旨和分析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①听雨就是听生命的呢喃,就是同大自然的精灵、智者倾心交流。②不同季节听雨的感受不同,如夏季听雨让我们懂得感激牛命、友情和牛活。(如答出听春、秋雨中的感受,也可酌情给分)③听雨就是悟道,可以使干枯的心十盈,使浮躁的心平静。(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0.答案C命题透析11.答案B命题透析思路点拨12.答案D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凶礼不单指灾荒,一般指丧葬;嘉礼也不单指冠婚,还有宴饮之礼等。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路点拨原文有“植之问其姓名,不能答”,“救治病人从不问姓名”说法不当。
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答案(1)(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关键词“屈”“申”“劳”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夕匕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关键词“妻子…市…乃”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汉代末年,政局动乱,儒家之道于是衰落了。从这以后中原动乱以至沦陷,文明礼教全都败坏。高祖为帝之后,深深为这种状况忧虑,下诏搜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整饬五礼,核定六律,修改历法,校正权衡。分别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当时出名的儒者,名列俊彦人选首当严植之等人。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从小精通《庄子》《老子》,能够谈论老、庄的玄理,对《丧服》《孝经》《论语》有很精妙的理解。到成年以后,他广泛研读郑氏所注的《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他性情淳朴孝敬,恭谨厚道,不凭自己的长处凌驾别人之上。严植之少年时候父亲去世,因而二十三年间只食用蔬菜,后来因为患上了风寒病,才改变只用蔬食的习惯。齐永明年间,他初出仕任庐陵王国侍郎,升任广汉王国右常侍。广汉王被诛,国中之人没有谁敢去处理广汉王的尸身,严植之一个人赶去哭吊,亲手办理殡殓广汉工的事情,赤着脚把丧枢送往墓地,下葬后又为广汉王建造墓冢,埋葬之事办完才回家,当时人认为严植之很讲求义:,建武年间,严植之迁任员外郎、散骑常侍。不久又任康乐侯相,在县任职期间为官廉洁,百姓、属下官吏都称颂他。高祖下诏征求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研究五礼,有司上奏,严植之可以研究凶礼。天监四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各经博士都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命严植之兼《五经》博士。严植之学馆设在潮沟,学生常有数百人。严植之主讲解经义,五馆的学生一定都来,听他讲授的有一千余人。天监六年,严植之迁任抚军记室参军,还兼任博士。天监七年,严植之在学馆去世,死时五十二岁。严植之从患病以后,就不肯接受俸禄,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死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严植之生性仁慈,喜欢不声不响地干善事,即使在众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未曾懈怠。严植之年轻时曾在山中赶路,见到一个患病的人,严植之问那个病人的姓名,病人不能回答,严植之于是把那病人放上车,载着他一同回家,为他请医抓药,病人过了六天就死了,严植之又为他买棺殡殓,到最终也不知道病人是什么人。严植之曾沿着栅塘行路,见到一个病入躺在堤旁,严植之下车向病人了解情况,病人自己说是姓黄,家本来在荆州,为人做佣工,患上了病,病已经很重而且危险,雇用他的船主将要开船的时候,把他丢在岸上。严植之内心十分同情他,就把他用车载回家,为他治病,过了一年姓黄的人病已痊愈,他请求终身做严植之的奴仆来报答严植之的大恩。严植之不肯接受,而且送钱送粮给他,让他回家。严植之像这样的仁义之举很多。
-2-14.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路点拨“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理解错误,表现的是诗人无法归乡,在秋夜的失落和孤苦。
1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①写山的连绵无边,突出离家之远、归乡之难;以流水自喻,说叫归乡无期;借浮云暗示自己漂泊孤寂;借明月表明自己的乡思之浓。②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凄寒的秋夜景象来突出羁旅之愁、乡思之苦。(具体解说意象4分,一个1分;总体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
1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案(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而)彼且奚适也(2)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3)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每空1分)
17.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思路点拨语序不当导致陈述对象和原文不一致,“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应改为“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关联词位置不当,“这项技术虽然成功了”应改为“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搭配不当,“达剑”和“突破”不搭配。
18.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成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思路点拨沽名钓誉:用某种不止当的手段捞取名誉。盗名窃誉:以不止当手段获取名誉。“盗名窃誉”手段一般较为隐晦,与语境不合。有名无实:表示空有虚名,而无实际内容。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如同没有一样。二者强调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虚名,后者强调虚设。刚愎自用: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自行其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或情况。前者侧重指内在性格上,后者侧重于具体做事。徇私杆法:为了私情、私利而做违法乱纪的事。尸位素餐: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前者强调有私情,对象一般为执法人员,后者侧重不行动,对象一般为工作人员。
19.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思路点拨根据前后句子内容的暗示和逻辑的关联,①处前后形成转折关系,而小是冈果关系,不能用“冈为”;②处有揣测但没有相反的关系,不能用“否则”;③处前面有“同时”,表明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转折,不能用“却”;④处前后是解释说明的关系,可以用表因果关系的词,不能用表假设的词;⑤处前后有顺承或递进关系,但用“而且”过于牛硬;⑥处两个词都可以,但“基于此”更强调前而原因的基础性。
2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答案中国人民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坚持对外开放,互通共享,使巾国成了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人民重视合作、惠及全球,坚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助世界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2分,逻辑2分,句式基本一致1分)
21.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答案①猪代表着权势和财富②“家”字的本意是什么呢(或:“家”字中为什么有个“豕”字) ③对应的是十二地支中的“亥” (每句2分,意思相近即口J-;超过字数扣1分)
22.写作提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十九大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引导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本次命题依照上述会议的指示精神,采用漫画作文的形式,关注家庭和学校教育,高考和中考改革,人才培养、选拔和社会评价机制等热点问题,同时也贴近学生实际。
参考立意:①克服唯分数论,关注不同孩子的德体美劳的个性特长发展;②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而发展,改变教育模式;③要构建正确的人才培养、选拔和社会评价机制,要重综合素质,也要不拘一格。
能扣住材料,其他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