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2019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9-06-18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设施果菜应用熊蜂传粉的热潮。实际上,熊蜂不仅是 设施作物的重要传粉昆虫,更是众多野生植物特别是高山植物、高原植物以及一些濒危植物的重要传粉者。不过,近几十年来,全球多个地区出现熊蜂多样性下降或一些物种面临濒危甚至灭绝的报道。(   ),开展资源保护研究   。那么,是什么威胁了熊蜂等传粉昆虫的生存?科学 家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寻到了“凶手”的    。栖息地质量直接影响传粉昆虫的种群数量。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大规模推进,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流失,严重降低了熊蜂的多样性水平。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大范围的气候变化,会导致大区域传粉昆虫资源下降。此外,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对传粉昆虫产生巨大影响。有了国外的    ,为了保护本土熊蜂,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应  ,尽早制定传粉昆虫资源保护政策。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给我国熊蜂资源保护敲响了警钟
B. 这是我国熊蜂资源保护敲响的警钟
C. 我国熊蜂资源保护被敲响了警钟
D. 熊蜂资源保护的警钟在我国敲响了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迫在眉睫  庐山真面目  他山之石  居安思危
B. 迫不及待  蛛丝马迹    前车之鉴  居安思危
C. 迫在眉睫  蛛丝马迹    前车之鉴  未雨绸缪
D. 迫不及待  庐山真面目  他山之石  未雨绸缪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丧失。
B. 很多原始植被被破坏严重,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流失。
C. 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流失。
D. 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这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丧失。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本题,从上文看,“近几十年来,全球多个地区出现熊蜂多样性下降或一些物种面临濒危甚至灭绝的报道”下句用“这”更能衔接。排除CD项。B项,“这是...的警钟”不合逻辑。应是这对我国应保护熊蜂资源起了提醒作用。故选A。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成语的运用。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迫在眉睫:意思是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前者强调事情紧急,后者强调心情急切。语境说的是开展资源保护研究这件事情十分紧急,所以应选用“迫在眉睫”。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前者强调线索不明显,后者强调事情的真相或原本面目。语境说的是科学家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寻到了威胁熊蜂等传粉昆虫的生存是线索,所以应选用“蛛丝马迹”。前车之鉴:比喻当做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外力。语境说的是农药的大量使用对传粉昆虫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在国外已经有了这样的教训,所以应选用“前车之鉴”。未雨绸缪: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居安思危: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指时时要提高警觉,预防祸患。根据“尽早制定传粉昆虫资源保护政策”可知,语境强调的是要提前做好准备。所以应选用“未雨绸缪”。故选C。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 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划线句存在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的语病。本题,从上文“近100年来,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大规模推进”看,这都是人类的活动,应先紧承“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诸多改变”再说“很多原始植被破坏严重”,再说结果“会导致野生传粉昆虫栖息地的丧失”;“栖息地”是“丧失”而不是“流失”。故选D。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下面是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的会徽,采用了传统的印章形式,请写出该会徽中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60 个字。

【答案】会徽由圆角方形 传统印章和阴文“公”字组成,而“公”字又由“人”字形和“心”形组成,寓含公德心体现人内在素养之意。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正确读徽标图。这是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的会徽,题干要求写出该会徽中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读图时,要读出换面的各要素,包括图形、文字等构图要素。图文转换题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语体色彩变换得当。第(1)题说明会徽的内容,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及说明的方法,图中的信息不能有遗漏。第(2)题描述会徽的含意,应注意结合其宣传的主题来谈,切忌空洞。首先读图,会徽由一个圆角方形的传统印章和里面嵌的一个“公”字组成,而“公”字演变成“人”形和“心”形;印章下面写着“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的字样。徽标把“公民道德”首写汉字“公”字演变成“人”形和“心”形。“人”寓意公民,是根本;“心”寓意良知、道德,是核心。徽标体现以人为本、以心为主、人心为公、天下为公的理念。徽标中白色镂空图样像汉字“久”字,表现公民道德建设贵在坚持。然后分开回答构图要素及其寓意。注意字数有限制。
 
21.参考材料一的方式,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反驳的话。要求符合逻辑,句式基本一致,每处不超过 30 字。
材料一:众人聊起京剧大师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胡适说:“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黄侃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唱《武松打虎》,也一定要用真老虎吗?
材料二:李贺考进士。有人说:“他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他不能考进士。”韩愈反驳说:“___________?”
材料三: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出生于中国,在参选省议员时,反对派说:“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反驳说:“___________?”
【答案】    (1). 如果这样的话,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2). 如果这样的话,喝牛奶,身上就一定有牛的血统吗?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逻辑性推理的能力。题干要求参考材料一的方式,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反驳对方的观点,反驳的方式可以按对方打观点提出一个特例进行的反对,如例句中的“老虎”,可以顺着对方的思路进行类比,如“有钱能打酒算什么本事”,可是顺着对方的思路,提出“壶里有酒才能倒出酒来算什么本事”的反问。“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可顺着这思路,喝什么奶就有什么血统,提出喝牛奶长大的,难道就有牛的血统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约一百年前,青年梁漱溟曾发出困惑:“这个世界会好吗?”
还是一百年前,英国某家报纸给读者出了个思考题: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作家切斯特顿的回答很有道理:“先生们,在我。”
切斯特顿也回答了梁漱溟的提问。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出了问题,但终究会好起来,因为在我。
跨越世纪的问答,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详解】命题方式:新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抓住材料关键词: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在我。
结合两则材料分析,两则材料两个问题:一是“这个世界会好吗?”,二是“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答案是“先生们,在我。”那么,材料的关键句是: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出了问题,但终究会好起来,因为在我。
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由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立意】立意:这个世界出了问题,终究会好起来。一个不容置疑的回答:在我。立意要体现责任感、担当意识或是人的价值观。文章要在不经意间把清浊、得失、荣辱在我,归于人生境界的高低,所用巴金讲真话的典例,也见积累的丰厚和见识的独到。为苍生死,死而不惜;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奉献精神永流传;把使命扛在肩上;与人民同甘共苦。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