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9-06-24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叔父镜谓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都令史谘郡县米事,绪萧然直视,不以经怀。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吏部尚书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尝与客闲言,一生不解作诺。时袁粲、褚渊秉政,有人以绪言告粲、渊者,即出绪为吴郡太守,绪初不知也。绪善言,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仆射王俭谓人曰:“北士中觅张绪,过江未有人,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
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四年,初立国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绪既迁官,上以王延之代绪为中书令,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绪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常云何平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诸卦中所有时义,是其一也。世祖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绪每朝见,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长沙王晃属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绪以资籍不当,执不许。晃遣书佐固请之,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七年,竟陵王子良领国子祭酒,世祖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张绪,物议以为云何?”子良竟不拜。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
清言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辨餐,然未尝求也。卒时年六十八。
(选自《南齐传》卷三十三,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B.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C.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D.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事:汉代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泛指一般属官。
B. 尚书: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的官员,隋唐时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的总长官,统管六部。
C. 东宫:是我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来借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D. 祭酒:汉魏以后的官职名。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绪德行高尚,深受敬重。朝廷官员一致推崇他的风度,王俭认为他的德行只有东汉名臣陈仲弓、黄叔度能超过。
B. 张绪不阿附顺从权贵。他曾经跟人说过自己一生都不懂得阿谀顺从人,后来长沙王萧晃想用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坚决不同意。
C. 张绪对《周易》很有见解。他经常讲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卦所包含的时代意义。
D. 张绪看淡利禄钱财。他平时很少谈及财物,常常一有钱财就分发给他人,有时自己一整天都不吃东西,就算饿了也不要门生弄吃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
(2)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
【答案】10. B 11. B 12. A
13. (1) 当时人认为这次选人得当,和晋朝任用王子敬、王季琰相当。
(2)张绪表情严肃地对萧晃的信使说:“这里是我的家乡州郡,殿下怎么可以这样逼迫我!”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选曹”新的主语,前面断开;“格外记室”是拟定“王俭”的职务,不要断开;“人地”修饰“兼美”,不要断开;“从之”主语变换,前面断开。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总长官,统管六部”错误,隋唐时尚书相当于六部各部的长官,如“吏部尚书”。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A项,“只有东汉名臣陈仲弓、黄叔度能”错误,原文“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王俭对陈黄二人是否能超过他表示怀疑。故选A。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句,第(1)句,以……为:认为;得人:得当;比:相当;之:主谓之间取独。第(2)句,信:信使;此:这里;何得:怎么可以;见逼:逼迫我。
参考译文:
张绪字思曼,是吴郡吴县人。张绪少年时就很有名了。他生性清雅简朴,没有贪欲,他的叔父张镜对人说:“这孩子,便是当今的乐广哩。”州里征召张绪为议曹从事,后推举他为秀才。都令史来询问郡县米粮方面的事务,张绪悠闲地直视着他,不曾放在心上。宋明帝每次看到张绪,都要赞叹他的性情清高淡泊。吏部尚书袁粲对皇上说:“我看张绪有正始之风,适合担任宫廷职务。”元徽初年,太子被废黜,负责铨选官员的人打算让舍人王俭任格外记室,张绪认为王俭人品和家庭门第都很出色,建议应当让他做秘书丞,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张绪对荣耀利禄从不放在心上,朝野人士一致推重他的风度。他曾和客人闲聊,说到一生不懂得应承顺从别人。当时正是袁粲、褚渊把持朝政,有人把张绪的话报告给了他们,就外放张绪出京任吴郡太守,起初张绪不知道是这个原因。张绪善于谈论,向来声望很高,备受尊重。太祖对他特别敬重。仆射王俭对人说:“在北方士人中寻觅张绪这样的人,过了江是找不到的。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否和他相媲美?”皇上到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经,由于张绪的座位较远,皇上听不到张绪说话,又不便让张绪换座位,便让僧达换座位来接近张绪。不久,加任张绪为骁骑将军。皇上打算让张绪任右仆射,征求王俭的意见,王俭说:“南方士人很少有任此职的。”当时褚渊在座,便启禀皇上说:“王俭还年轻,有时不能全部想起来。(东晋)在江东任用陆玩、顾和,都是南方士人。”王俭说:“东晋朝政衰微,不能用作准则。”皇上便作罢。建元四年,国子学校刚刚建立,便任命张绪为太常卿,兼任国子祭酒。张绪升官之后,皇上便让王延之来代替张绪做中书令,当时人们认为这次选人得当,和晋朝任用王子敬、王季琰相当。张绪对《周易》很有研究,讲解时言语精妙,说理深奥,被当时人所尊崇。他经常讲解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七个问题,各卦所包含的时代意义就是其中之一。世祖做皇帝后,张绪转任吏部尚书,仍旧任祭酒之职。张绪每次上朝觐见,(离开朝堂时)世祖都要目送他离开。(世祖)对王俭说:“张绪因我的身份地位高贵而尊重我,我因他的德行高尚而看重他。”长沙王萧晃示意张绪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认为他资历不合适,坚决不同意。萧晃派书佐到张绪那里坚持要任用闻人邕,张绪便表情严肃地对萧晃的信使说:“这里是我的家乡州郡,殿下怎么可以这样逼迫我!”永明七年,竟陵王萧子良兼任国子祭酒,世祖告诉王晏说:“我打算让司徒辞去祭酒,把这一官职授予张绪,你认为人们议论时会说什么?”萧子良最终没有接受此职。张绪从来不谈利禄问题,一有钱财就分送给他人。张绪言谈高雅,端正地坐着,有时一整天都不吃饭。门生看张绪饿了,就给他准备膳食,但他从来不要求。去世时六十八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南宋·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頤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注释)上:淝水之滨,晋军在此以少胜多击败前秦,李纲,宋高宗时曾任宰相,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南牧:南侵。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处画:处理筹划。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诗篇。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险难逾,人谋克敌”,指出了晋师击败前秦的两个条件,即地利和人的谋划。
B. “结阵当蛇豕”,写晋师以八千兵力布阵对抗百万敌军,赞美了晋师战力之强。
C. “夜闻数声鸣鹤”,运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
D. “周雅何曾专美”,以反问形式,高度赞美晋师之功堪比周宣王征伐之功。
15. 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 思想感情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14. C 15. 李纲以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历史,劝喻宋高宗积极抗金恢复中原,表现出必胜的信心。辛弃疾这几句,以刘义隆草率北伐落败的典故,批判南宋朝廷不做抗金准备,不思收复中原,导致国土沦丧。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错误,选项对典故的解读有误。从词中来看,“夜闻数声鸣鹤”说的是“风声鹤唳”的典故,意为前秦军队溃败,非常惊慌,听到鹤鸣都以为是晋师追过来了。故选C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这是以比较阅读的形式来考查情感,考生要指出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思想感情。先看李纲的词,词的题目是“晋师胜淝上”,这就交代了诗歌中的典故,北方的前秦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气焰嚣张,妄图消灭东晋,统一南北。东晋只有八万军队,不到苻坚的十分之一。而淝水一战,晋师大败苻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保住了晋国的安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然后要结合词的内容和作者所处的朝代来分析这一典故的用意。词的下阕以“奇伟”领起,对这次战争的胜利作了生动的铺叙。谢玄、谢琰、桓伊等指挥数千之众,直渡淝水,击退北军,使北军望风披靡。苻坚等登上寿阳城,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军。在败逃路上,夜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军追杀过来。弃甲曳兵,亡魂丧胆,惊慌失措,狼狈北逃。词以十分快意的笔调赞扬晋军出奇制胜、力挫强敌,保住了东晋的江山和人民,免遭“索虏”吞噬。其功业之伟大,虽“周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也不得专美于前了。这对南宋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词人写这首词,意在讽谕高宗以古为鉴,须知少可以胜多,弱可以胜强,强敌不足畏,全在“人谋克壮”。应痛下决心,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作者的用心是很明显的。再看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是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宋文帝急于事功,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国势一蹶而不振了。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己的历史教训,批判南宋朝廷不做抗金准备,不思收复中原,导致国土沦丧。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蜀道难行,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
(2)《锦瑟》写“泪”的一句是“__________”;《离骚》中的“涕”也写泪,写“太息掩涕”缘由的一句是“__________”。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手法、意境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西当太白有鸟道 (2). 可以横绝峨眉巅 (3). 沧海月明珠有泪 (4). 哀民生之多艰 (5). 山回路转不见君 (6). 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峨眉、巅的写法。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叔父镜谓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都令史谘郡县米事,绪萧然直视,不以经怀。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吏部尚书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尝与客闲言,一生不解作诺。时袁粲、褚渊秉政,有人以绪言告粲、渊者,即出绪为吴郡太守,绪初不知也。绪善言,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仆射王俭谓人曰:“北士中觅张绪,过江未有人,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
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四年,初立国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绪既迁官,上以王延之代绪为中书令,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绪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常云何平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诸卦中所有时义,是其一也。世祖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绪每朝见,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长沙王晃属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绪以资籍不当,执不许。晃遣书佐固请之,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七年,竟陵王子良领国子祭酒,世祖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张绪,物议以为云何?”子良竟不拜。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
清言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辨餐,然未尝求也。卒时年六十八。
(选自《南齐传》卷三十三,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B.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C.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D.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事:汉代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泛指一般属官。
B. 尚书: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的官员,隋唐时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的总长官,统管六部。
C. 东宫:是我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来借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D. 祭酒:汉魏以后的官职名。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绪德行高尚,深受敬重。朝廷官员一致推崇他的风度,王俭认为他的德行只有东汉名臣陈仲弓、黄叔度能超过。
B. 张绪不阿附顺从权贵。他曾经跟人说过自己一生都不懂得阿谀顺从人,后来长沙王萧晃想用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坚决不同意。
C. 张绪对《周易》很有见解。他经常讲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卦所包含的时代意义。
D. 张绪看淡利禄钱财。他平时很少谈及财物,常常一有钱财就分发给他人,有时自己一整天都不吃东西,就算饿了也不要门生弄吃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
(2)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
【答案】10. B
13. (1) 当时人认为这次选人得当,和晋朝任用王子敬、王季琰相当。
(2)张绪表情严肃地对萧晃的信使说:“这里是我的家乡州郡,殿下怎么可以这样逼迫我!”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选曹”新的主语,前面断开;“格外记室”是拟定“王俭”的职务,不要断开;“人地”修饰“兼美”,不要断开;“从之”主语变换,前面断开。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总长官,统管六部”错误,隋唐时尚书相当于六部各部的长官,如“吏部尚书”。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A项,“只有东汉名臣陈仲弓、黄叔度能”错误,原文“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王俭对陈黄二人是否能超过他表示怀疑。故选A。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句,第(1)句,以……为:认为;得人:得当;比:相当;之:主谓之间取独。第(2)句,信:信使;此:这里;何得:怎么可以;见逼:逼迫我。
参考译文:
张绪字思曼,是吴郡吴县人。张绪少年时就很有名了。他生性清雅简朴,没有贪欲,他的叔父张镜对人说:“这孩子,便是当今的乐广哩。”州里征召张绪为议曹从事,后推举他为秀才。都令史来询问郡县米粮方面的事务,张绪悠闲地直视着他,不曾放在心上。宋明帝每次看到张绪,都要赞叹他的性情清高淡泊。吏部尚书袁粲对皇上说:“我看张绪有正始之风,适合担任宫廷职务。”元徽初年,太子被废黜,负责铨选官员的人打算让舍人王俭任格外记室,张绪认为王俭人品和家庭门第都很出色,建议应当让他做秘书丞,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张绪对荣耀利禄从不放在心上,朝野人士一致推重他的风度。他曾和客人闲聊,说到一生不懂得应承顺从别人。当时正是袁粲、褚渊把持朝政,有人把张绪的话报告给了他们,就外放张绪出京任吴郡太守,起初张绪不知道是这个原因。张绪善于谈论,向来声望很高,备受尊重。太祖对他特别敬重。仆射王俭对人说:“在北方士人中寻觅张绪这样的人,过了江是找不到的。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否和他相媲美?”皇上到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经,由于张绪的座位较远,皇上听不到张绪说话,又不便让张绪换座位,便让僧达换座位来接近张绪。不久,加任张绪为骁骑将军。皇上打算让张绪任右仆射,征求王俭的意见,王俭说:“南方士人很少有任此职的。”当时褚渊在座,便启禀皇上说:“王俭还年轻,有时不能全部想起来。(东晋)在江东任用陆玩、顾和,都是南方士人。”王俭说:“东晋朝政衰微,不能用作准则。”皇上便作罢。建元四年,国子学校刚刚建立,便任命张绪为太常卿,兼任国子祭酒。张绪升官之后,皇上便让王延之来代替张绪做中书令,当时人们认为这次选人得当,和晋朝任用王子敬、王季琰相当。张绪对《周易》很有研究,讲解时言语精妙,说理深奥,被当时人所尊崇。他经常讲解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七个问题,各卦所包含的时代意义就是其中之一。世祖做皇帝后,张绪转任吏部尚书,仍旧任祭酒之职。张绪每次上朝觐见,(离开朝堂时)世祖都要目送他离开。(世祖)对王俭说:“张绪因我的身份地位高贵而尊重我,我因他的德行高尚而看重他。”长沙王萧晃示意张绪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认为他资历不合适,坚决不同意。萧晃派书佐到张绪那里坚持要任用闻人邕,张绪便表情严肃地对萧晃的信使说:“这里是我的家乡州郡,殿下怎么可以这样逼迫我!”永明七年,竟陵王萧子良兼任国子祭酒,世祖告诉王晏说:“我打算让司徒辞去祭酒,把这一官职授予张绪,你认为人们议论时会说什么?”萧子良最终没有接受此职。张绪从来不谈利禄问题,一有钱财就分送给他人。张绪言谈高雅,端正地坐着,有时一整天都不吃饭。门生看张绪饿了,就给他准备膳食,但他从来不要求。去世时六十八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南宋·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頤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注释)上:淝水之滨,晋军在此以少胜多击败前秦,李纲,宋高宗时曾任宰相,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南牧:南侵。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处画:处理筹划。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诗篇。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险难逾,人谋克敌”,指出了晋师击败前秦的两个条件,即地利和人的谋划。
B. “结阵当蛇豕”,写晋师以八千兵力布阵对抗百万敌军,赞美了晋师战力之强。
C. “夜闻数声鸣鹤”,运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
D. “周雅何曾专美”,以反问形式,高度赞美晋师之功堪比周宣王征伐之功。
15. 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 思想感情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14. C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错误,选项对典故的解读有误。从词中来看,“夜闻数声鸣鹤”说的是“风声鹤唳”的典故,意为前秦军队溃败,非常惊慌,听到鹤鸣都以为是晋师追过来了。故选C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这是以比较阅读的形式来考查情感,考生要指出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思想感情。先看李纲的词,词的题目是“晋师胜淝上”,这就交代了诗歌中的典故,北方的前秦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气焰嚣张,妄图消灭东晋,统一南北。东晋只有八万军队,不到苻坚的十分之一。而淝水一战,晋师大败苻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保住了晋国的安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然后要结合词的内容和作者所处的朝代来分析这一典故的用意。词的下阕以“奇伟”领起,对这次战争的胜利作了生动的铺叙。谢玄、谢琰、桓伊等指挥数千之众,直渡淝水,击退北军,使北军望风披靡。苻坚等登上寿阳城,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军。在败逃路上,夜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军追杀过来。弃甲曳兵,亡魂丧胆,惊慌失措,狼狈北逃。词以十分快意的笔调赞扬晋军出奇制胜、力挫强敌,保住了东晋的江山和人民,免遭“索虏”吞噬。其功业之伟大,虽“周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也不得专美于前了。这对南宋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词人写这首词,意在讽谕高宗以古为鉴,须知少可以胜多,弱可以胜强,强敌不足畏,全在“人谋克壮”。应痛下决心,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作者的用心是很明显的。再看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是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宋文帝急于事功,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国势一蹶而不振了。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己的历史教训,批判南宋朝廷不做抗金准备,不思收复中原,导致国土沦丧。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蜀道难行,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
(2)《锦瑟》写“泪”的一句是“__________”;《离骚》中的“涕”也写泪,写“太息掩涕”缘由的一句是“__________”。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手法、意境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峨眉、巅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