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7-09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毫无疑问,中国古典文论是“应该传承的文化遗产”,但它不应只是一项遗产,它应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时代发展,生活巨变,但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老子的思想就无益于今人?文化史家雅克·巴森说:“在专家主义的氛围下,我们把文化整个委托给了专家,就算有人出于好意而想要分享文化,文化却再也不属于他们了。艺术与美学的价值,在于它们变成了专业,变成了光环。”古典文论需要的不是被束之高阁,而是激活与转化,使之直抵现代人的生活与精神。
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并非与文言文不相干。甚至可以说,文言文学的复苏,正是时下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文言文学的复苏有三种类型,一是文言写作的全面传承,如旧体诗词的写作在当今的回归。二是文言文学素材的再生,如文言小说中的题材、人物、故事的再创作。一方面,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与现代技术的发展,当前国产魔幻题材影视剧迎来了时代的机遇。像《山海经》《搜神记》等神话志怪类文艺作品,因其自身潜质,为魔幻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着丰饶的资源。另一方面,历史题材成了年轻人网络小说创作的主流,如2009年“起点”中文网,就有原创历史类小说11320部。因而,文言文的审美经验,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三是文言书写的美感机制,即文言文学在素材与语文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属于精神与美学的复苏。不久前,一位作家以唐代诗人韦应物一首小诗中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两句,发起了一场“续写运动”,不到一周,阅读量达2507万人次,转发10余万,评论超3万。这一现象,完全可以用古代诗学的基本理论“兴”来论述。以他人成句起兴作诗,是“兴”观念下的一个诗学传统:其中有“成诵易记”“现成思路”“经典生发”等创作机制在起作用。因而,只要文言不死,文言审美经验及其理论,必不会死。
至于白话文创作与文言美学理论之关系的研究,早有成果累累。先期有鲁迅所论“魏晋风度”“摩罗诗力”、朱光潜所谈的“情趣与意象的统一”、夏志清所论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感时忧国”传统等等,继而有海外学者陈世骧、高友工等持续讨论的“抒情传统”,及章培恒教授主持的“古今贯通与中国文学”课题,至今仍有学者坚守。
研究古典文论与今天精神生活、艺术实践的关系,恰可以借鉴哈伯马斯的交往对话理论,从以“我”为主位的关系,回到古人的生活脉络与文化情境,作同情的了解与智慧的对话,像钱宾四先生那样,将孔子、庄子、朱熹与陶渊明作为很可以尊敬的客人、朋友,邀请到房间里来与他们亲近地晤谈。至于说到如何继承五四、超越五四,更好地融合现代与古典,使古典文论直抵人心,则要切近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客观了解中国文化,其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摘编自《“很美”的古典文论,如何有益现代人灵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引用雅克·巴森的话,是对把美学划归于专家研究、使之远离生活与大众之现象的批判。
B. 古典的《山海经》《搜神记》等神话志怪类作品,自身具有改编成为现代魔幻影视作品的潜质。
C. 以韦应物诗句发起续写所引发的热烈反响,体现了“经典生发”等古代文论中提出的创作机制。
D. 借鉴哈伯马斯的对话理论,可以拉近今人与古人的距离,在朋友一般的交谈中获得珍贵的友谊。
2. 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提到孔子等人,是为了论证虽然时代发展变化了、但古人的伟大思想仍有益于今人。
B. 文章从文言文学复苏、文言美学对白话文创作的影响这两方面举例论证,层次清晰,观点鲜明。
C. 文章立足现实,关照传统,使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材料及数字论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 作者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指出解决方法的思路结构文章,采用了常见说理文的逻辑顺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题材小说成了年轻人网络创作的主流,这表明了年轻人对文言文的喜爱。
B. 旧体诗词写作的回归足以证明,古典美学研究没有死,依然活跃于现代生活。
C. 鲁迅等人的论述表明,文言美学影响了白话文创作,使白话文创作成果累累。
D. 客观地理解中国文化、把握其核心价值,古典文论才可能真正走进现代人心。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选项篡改文意,“在朋友一般的交谈中获得珍贵的友谊”错误,由原文“从以‘我’为主位的关系,回到古人的生活脉络与文化情境,作同情的了解与智慧的对话,”可知,获得的并不是“珍贵的友谊”,而是“同情的了解与智慧的对话”。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选项篡改文意,“文章从文言文学复苏......方面举例论证”错误,由原文第二段可知,是从“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并非与文言文不相干”方面举例论证的。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选项曲解文意,“这表明了年轻人对文言文的喜爱”错误,由原文“二是文言文学素材的再生,如文言小说中的题材、人物、故事的再创作”可知,这表明的是“文言文学素材的再生”。B选项“古典美学研究没有死,依然活跃于现代生活”错误,由原文“因而,只要文言不死,文言审美经验及其理论,必不会死”可知,论证的是“只要文言不死,文言审美经验及其理论,必不会死”。C选项篡改文意,“使白话文创作成果累累”错误,由原文“至于白话文创作与文言美学理论之关系的研究,早有成果累累”可知,是“理论之关系的研究成果累累”,而不是“白话文创作成果累累”。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报道,日前,京津冀三地爱卫会和卫计委联合举办世界无烟日主题活动,现场启动了“京津冀控烟协同发展项目”,以打造2022年无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联手推进三地无烟环境。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超过3亿烟民,不吸烟人口中有7.6亿人每天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若在我国全国范围的公共场所全面实行禁烟,可让烟民数量减少1300万名,使600万人避免过早死亡。“无烟冬奥”就是利用体育作为载体,希望人们能重视健康,改变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它是出于人文关怀的考虑,符合奥运精神,也契合我国大力推进控烟工作。我们不妨借助“无烟冬奥”的举办,让其成为中国控烟的新起点,让无烟中国早日到来。
(摘编自江德斌《“无烟冬奥”应成为控烟新起点》)
材料二: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死亡人数的40%以上。约12%的心脏病死亡归因于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在今日召开的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发布上,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主任姜垣说。
2018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和心脏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九家单位以“烟草和心脏病”为重点,共同发布了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核心信息旨在提高人们对烟草与中风等心脏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认识,及倡导制定可有效减少烟草消费的政策。
中国疾病预防控中心书记、副主任李新华说,每天只抽一支烟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增加119%。吸烟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倍。然而我国成人中知晓吸烟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分别只有31%和42.6%,在世界各国处于较低水平。戒烟可降低心脏病的风险;戒烟5~15年,中风发病风险降至非吸烟者。
“吸烟是疾病的首恶,戒烟是健康的首善。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冠心病和中风发病及死亡风险超高。任何年龄戒烟都会获益,戒烟越早越好。”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表示。
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旨在通过发布与传播,倡导政府与公众做出远离烟草,有利于心脏健康的承诺;同时,鼓励国家各级强化落实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执行各项控烟措施。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
某地区中学生抽烟抽样数据调查统计表
年级 合  计 男  生 女  生
调查
人数
吸烟
人数
吸烟率
(%)
人数 吸烟
人数
吸烟率
(%)
人数 吸烟
人数
吸烟率
(%)
初一 583 24 4.1 293 24 8.2 290 0 0
初二 535 37 6.9 268 36 13.4 267 1 0.4
初三 575 54 9.4 293 53 18.1 282 1 0.4
高一 546 76 13.9 281 73 26.0 265 3 1.1
高二 551 89 16.2 261 89 34.0 290 0 0
合计 2790 280 10.0 1396 275 19.7 1394 5 0.4

(摘编自《青年学报》)
材料四:
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今日表决通过《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其中明确规定,室内全面禁烟、禁止烟草广告、促销、赞助,还强化了对控烟责任人的约束。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九条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条例》同时规定,文保单位、学校、妇幼医院及体育场馆坐席比赛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也需要执行禁烟。如果在禁止吸烟场所和区域抽烟,《条例》规定,可以被处以最高200元罚款。
各个单位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将成为《条例》在本单位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而餐厅等营业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是所在场所执行控烟的第一责任人。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仅需要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和举报投诉电话号码标识,还需要对吸烟者劝阻,不听劝阻的还需要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如果经营者未履行上述职责,将被处以2000元至1万元罚款。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摘编自《经济日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2年无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旨在向社会宣传健康无烟的生活理念,促进京津冀三地无烟环境的形成;这一活动既符合奥运精神,也契合我国大力推进控烟工作。
B. 据某地区不完全统计,在吸烟的中学生中,高中生比初中生吸烟的比率要高出一倍左右;但从性别来看,主要集中在男生,女生吸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不到。
C.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强化了对控烟责任人的约束,各单位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将要为自己控烟的不作为买单。该条例的颁布将为有效禁止室内吸烟提供保障。
D. 虽然大多成人知道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首因是吸烟,但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仍占总死亡人数的40%多,其中吸烟者中风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市公共场所、工作场所以及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市内其他文保单位、学校、妇幼医院及体育场馆禁止吸烟;餐厅将作为重点整治对象,处罚的数额明显要高。
B. 从初一到高二,年级越高,吸烟学生的数量越多。中学生应远离烟草毒害,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要加强宣传和管理,这些是调查数据给我们的启示。
C. 戒烟能有效降低成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致死的风险。专家认为,戒烟成功5年以上,成人中风的风险可能会与非吸烟的人一样,任何年龄的人戒烟都会获益。
D.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1亿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吸烟的威胁,据世卫组织的估计,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公共场所禁烟,可以大大减少因吸烟而导致的死亡人数。
6. 控烟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与协作,结合材料,简述如何才能更好地控烟禁烟。
【答案】4. D    5. A   
6. ①政府要强化落实履行《公约》,加快控烟立法,力争在所有公共场所全面实行禁烟;②专业机构要加强宣传,让大众认识吸烟的危害性;③教育机构要加强管理,让青少年远离烟草毒害;④公民要严格自律,自觉做到不吸烟或者不在公众场合吸烟。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虽然大多成人知道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首因是吸烟”错误,材料二中说“然而我国成人中知晓吸烟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分别只有31%和42.6%,在世界各国处于较低水平”,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识到吸烟是心梗和中风的首因。故选D。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体育场馆禁止吸烟”“餐厅将作为重点整治对象”错误,体育场馆的禁烟条例中只限定在坐席比赛区;原材料中没有“餐厅作为重点整治对象”的意思。故选A。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此题要求概括如何才能更好地控烟禁烟,前面给出范围“国家、社会和个人”,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如“希望人们能重视健康,改变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核心信息旨在提高人们对烟草与中风等心脏和其它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认识,及倡导制定可有效减少烟草消费的政策”“鼓励国家各级强化落实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执行各项控烟措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其中明确规定,室内全面禁烟、禁止烟草广告、促销、赞助,还强化了对控烟责任人的约束”“各个单位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将成为《条例》在本单位落实的第一责任人”,从政府、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角度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匆匆过客
路遥
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缩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地念叨着。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滚回单位。但如果我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
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
 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
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呀,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
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
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后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
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您啦!”
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街道上一片寂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单位走去。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是先给自己买票还是先给老人买票的两难选择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了“我”、男青年、青年妇女的不同表现,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
B. 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这种形式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内容。
C. 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了旅客暗中争相为盲眼老人买车票的故事,“我”是事件的见证人,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同时起到线索的作用。
D. 小说擅长在朴实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我”震惊于男青年买票的真相后,把票让给青年妇女,这一情节设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8. 小说开头和结尾的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误会”是本文的一大特征,请概述“误会”,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7. A    8. ①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②营造了凄冷、沉重的氛围,③暗示了人物心情,④为后文买票作铺垫;⑤结尾描绘了一幅宁静、洁白的画面,映衬人物的美好心灵,升华小说的主旨,⑥同时和开头的环境描写相照应。   
9. 小说中主要的“误会”有“我”误会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男青年误会了青年妇女,小女孩误会了男青年;这些“误会”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使情节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行文富有波澜;在“误会”的解开中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的无私;表达了人间有大爱这一主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与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小说的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A项 “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分析有误,突出了男青年和青年妇女的无私,但并没有剖析批评“我”的自私。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或者暗示等作用。本题要求分析开头和结尾的环境的作用,按照刚刚的思路结合文本做大即可。注意还可以结合开头、结尾的作用来说,还可以综合考虑,如首尾相互呼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的艺术手法和概括、分析能力。首先审题,明确目标。第一问要求概述“误会”,需要考生去文中筛选都有哪些误会,注意不要遗漏要点。第二位作用的分析可以从人物、情节、主题、读者这几个方向去作答。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