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南邵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阶段性诊断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10-28
湖南邵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阶段性诊断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技术为人挣得自己本质过程中,第一步是为人建立了一个“家”,一个天然的“处
所”。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个“处所”、“居所”是城市、村庄、墓地、房舍。但从哲学上讲,这个“处所”首先是语言。海德格尔因而有言:“语言是存在的家”。
    ②语言是否是人通过技术挣得的?如何挣得的?这里所要求的并不是人类学的证据。因为这里所谓的技术并不能归结为考古中发掘出来的工具。各式各样的工具、器皿可以看成
是技术的某种形式,人类的集体劳动,有预见性的有规模的生产。都可以看作是技术的某种形式,但技术不能归结为它们。事实上正好相反,它们被称为技术的东西,是因为技术
已经以某种方式先行驻留。这种方式就是语言。在类人猿的集体捕食成为人类的劳动生产之前,在动物的代具成为人的工具之前,语言已经先行在发生作用。正是语言使劳动成为
人的劳动,使工具成为人的工具。因此,语言应该正确的看成是技术的原初形态。
    ③语言的基本功能是“汇聚”。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最基本的名词都指的不只是一个特定的东西,“桌子”一词指的并不是某一个桌子,而是所有的桌子。在“桌子”这个词里,汇聚了所有的桌子。命名并不能简单地解释成给出一个与物相对应的符号,因为是否对应,用什么符号对应,都是问题。相反,命名应该恰当的理解成为某一类物的聚合提供了一个“公开场”。因为有了这个公开场,所有这类物突现出来成其所是,并共同分有这个名字。所以,语言的功能不是给出一个与物相对应、相符合的符号,而是展开一个物以类聚、物成其是的“场所”,从而物分有这个名字。因此,命名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一个创造世界的惊天动地的壮举。命名即是开辟一片天地,让那些被命名的物显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是存在的家,因为一切存在者都必定“住”(驻留)在语言之屋里。
    ④技术思想家芒福德正确的意识到,人首先不是工具的制造者,而是意义的创造者;语言的进化比武器和工具的进化更原始更具先导作用,一切工具的进化都以特定的语言进化
为前提。工具并不是人类特有的,许多昆虫、鸟类和猩猩都在人类出现之前做出了大量的工具意义上的技术发明。看看它们复杂的巢窝:海狸做的坝、蜜蜂几何状的蜂窝、城市般
的蚁丘和白蚁窝,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但是人类首先是说话的动物,或者说是“听”得懂话从而能够说话的动物.听得懂话意味看进入了一个相互展开又相互连结的领域,从而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双手的活动就不只是“单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的工具,它意味着更多的东西,并且把这些东西相互联结起来:它产生有意义的手势,它在舞蹈中表达强烈的感情,它抚摸爱人的身体,等等。从发生学角度看,手语以及身体语言可能是最原始的语言,而最原始的技术都是身体方面的技术。最原始的语言与最原始的技术同一。
    ⑤把语言只是理解成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与现代人对技术的工具性理解偏差直接相关,为看实现外在目的而起作用的工具,只是技术的一种堕落形态。工具性的语言也是本
真语言的一种堕落,它是语言之召映和汇聚能力的一种遗忘和丧失。
(摘编自吴国盛《技术与人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技术为人类建立处所,首先建立的是语言,其次才是城市、村庄等居所。
    B.工具、器皿、人类的集体劳动和有规模的生产,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技术。
    C.语言是一切工具进化的前提,所以其进化比武器和工具更具先导作用。
    D.发生学认为.手语以及肢体语言是最原始的语言,与最原始的技术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技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并阐明了中心论点.
    B.第②段运用正反论证,确定了语言的先行性,否定了语言是通过技术形成的观点.
    C.第③段以“桌子”的命名为例,具休论证了“汇聚”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这一观点.
    D.第④段列举海狸做的坝、蜜蜂的蜂窝和白蚁窝等,沦证了工具不是人所特有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其实是技术的最初形态,在人与猿互相告别之前,就已经在类人猿的活动中发生作用,成为使人成其为人的必备条件。
    B.命名指向某一类物的聚合,所以最基本的名词都不只是指一个特定的东西,比如“风筝”一词被一类物共同享有。
    C.人能够听得倾话并说话,意味着人类进人一个相互展开相互联系的领域,各种各样的意义就随之被创造出来。
    D.语言只强调工具性其实是一种堕落,缺失了其召唤和汇聚能力,这是因为现代人们对技术工具性的理解偏差导致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卖家在所谓“电话销售群”中专门出售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还有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用户的订餐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一些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
    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暴露的风险,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平台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平台使用这些信息的过程,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监督。若没有征得用户授权,一些敏感信息,比如密码、指纹、签名字迹、人脸特征等,不该被信息采集方违规使用。同时,平台也必须负起保障数据安全的责任。外卖平台首先应该积极展开自查,及时堵上管理环节的漏洞。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注〕E:表预测。
    材料三:
    最近一段时间,“约谈”成为网络订餐这个新领域的热门词汇。仅从各地公开的报道就不难看出,北京、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市的监管部门先后都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了约谈,并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然而,要么是卫生条件差等老问题未彻底解决又冒出伪造证照的新问题,要么是一些问题商家被查处后改头换面重新上线,让消费者和用户防不胜防,提心吊胆。
    实际上,网络订餐平台的种种不是,只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一个缩影。从网络订餐到网络直播,从卖日常用品的网店到卖理财产品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平台被约谈了一次又一次,问题似乎总是屡禁不止。追根溯源,主观原因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主体责任缺失,客观原因则是监管制度上对主体责任没有充分强化。
    剖析各种“互联网+”的问题,共性都出现在“皮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对接过程中,即如何确保交易双方特别是卖方信息更透明。既然这个转换过程的连接点是第三方平台,那么就必须强化其责任,而不能让其成为“甩手掌拒”。对消费者来说,一旦第三方平台“甩手”就不是好事。不材看看那些“约谈”的相关报道,一些平台总是信誓旦旦地表态整改,但执行起来的效果却总是不乐砚。这个过程中,有监管部门面对新业态要平衡管制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考量,但更与平台自身的责任意识相关。那些问题屡屡再现的平台,十有八九是因为目光都盯在了流量上,一旦出现了问题,就报出平台协议里的各种格式条款或免责声明,成为另一种“甩手掌拒”。
    要使第三方平台不至于成为“甩手掌拒”,首先要明确其在买卖交易中确保信息对称的主体责任,尽管网店的各种信息首先是由卖家提供的,但在对接卖家与买家过程中,第三方平台实际上扮演了某种中介或“极合者”的角色,其责任不容回避。其次,就监管部门而言,除了依法落实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上加强经营资质审查审核外,也应该强化第三方平台的事后责任追究,以免“甩手掌拒”总是心存侥幸。再次,在监管环节上,应该推动第三方平台与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共通,并将社会监督纳入整个监管体系之中,构建社会共治的格局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针对网络订餐平台的问题,某地食品药品监替管理局负责人曾抱怨,平台屡教不改,根本就是缺乏诚意,其实,“诚意”不能太过依赖“约谈”得来,只有监管跟得上步伐,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及时堵住管理上的漏洞,不至于让各种平台“野蛮生长”。  (摘编自《南方日报))
4.下列不属于网络平台被“约谈”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网络订餐平台下的餐饮实体店卫生条件不达标。
    B.互联网网络购物平台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
    C.网络订餐平台下的餐饮店伪造证照。
    D.互联网金融机构向客户兜售理财产品。
5.下列对我国餐饮业外卖现状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些外卖平台中,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这反映出平台没有保障好客户的数据安全。
    B.从图表一可看出.2018年在我国的餐饮业外卖平台中,网络外卖平台占了绝大多数,少数餐厅也有自己的外卖平台。
    C.图表二表明,2015-202年我国餐饮业外卖市场规模预计都将保持递增的态势,而增长速率恰恰相反。
    D.惬饮网络平台整改执行效果不好,都是因为平台自身责任意识差,十有八九仅把目光盯在流量上。
6.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规范和治理第三方餐饮网络平台。(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会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是高级社时期成立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童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大队成立敬老院,经过评议,请陈秉正老人退休入院。这老人只进去了三天,就觉着只做那些揭麻皮、拣棉花之类的轻微劳动,有气力没处使,自动要求出院,依旧当他的教练组长。
    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他先做榜样,让徒弟们在一边跟着看。他一边做一边讲,往往要重复讲十几遍,然后才让大家动手他跟着看。因为格律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亘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陈秉正便和他们休息一阵子,也招呼相隔八九段梯田下边的沟岸上的副组长王新春。陈秉正一见王新春过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像被柑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王新春时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教练场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一九五九年冬天,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卸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哲且给我放过去吧!”满红媳妇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在沟里闸谷坊,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以后谷坊闸完了,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裁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陈秉正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了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他住在招待所,当天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便走出房间。因为院里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其中一截木料是截去两头、留下中间的一段盘节,又粗又短又弯又扁,很不好转动。老人很费了点气力才掀起来,转过去了一点就又映跌死了。老人邀四个青年一同去转动木料,且趁空子解了腰带脱下他的新棉袄来放在床上,就跟着走出去了。短短一截木头,四个人就护满了,老人插不上手,只好让他们转,而自己去搬动另一截。接着弯下腰用两手托住,两腿摆成骑马架势,两肩一耸,利利落落抬起来。
    紧接着,大家用铁锨拢着院里的残砖、破瓦等类的零乱东西,老人跟在后边扫地。不过个把钟头就把六个院子都清理完了,垃极都堆在大甬道的两旁,成材的东西都抬到存剩余材料的后门外,只等夜间有卡车来装载。老人对这成绩欣赏了一阵,觉着这样一清理,走步路也痛快得多。
    老人重新穿起新棉袄。束住了腰,伸手去戴手套,才发现把手套丢了。老人跑到雨道旁边的垃圾堆里找,可几十筐垃极,怎么会找到呢?
    ……
老人的手套洗得干干净净的,搭在靠近火炉的一个椅背上,都快烘干了。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找不住手套的!”
                   (摘选自《人民文学》1960年,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构思上以小见大,通过一双“变形”的手,刻画出一位高级社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的高度统一。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的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深人延伸。
    D.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以及像他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8.文章是如何塑造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本文以“套不住的手”为标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