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9-11-21
三、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B.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C.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D.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苏轼自己以身作则,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5分)
(2)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5分)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韩愈)(4分)
四、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6-17题。
鹧鸪天 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①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②碧玉梢。
注:此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①香篝:熏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②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前两句写征尘扑面,去路迢迢,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开篇暗含愁苦之意,为下片抒写羁旅之悲作了铺垫。
B.三、四句“周遭碧、分外娇”作者以欢悦抒情的笔调,描写碧绿的山峰,盛开的花朵,写出了城外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C.最后两句中的“愁”字是寻觅“相思句”构思过程中苦恼的“愁”,不知不觉中才“摇断”了马鞭的“碧玉梢”,这一句形象表达出词人此刻轻松愉悦的心情。
D.本词视野广阔,写景优美,静景与动景浑然一体,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词风不同。
17.简要赏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5分)
五、语言运用(15分)
今天,人才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现实中,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可以带领一个地区改变面貌,开创________、奋楫争先的新局面。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________的重大战略任务”。________的判断,促使我们进一步审视优秀年轻人才的价值意义。
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100名连长、100名指导员的决定,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________: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B.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C.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D.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枪、款、人”战略思想
B.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
C.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由陈毅提出
D.陈毅提出了“枪、款、人”战略思想来壮大新四军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
B.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不足。
C.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D.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以“三百千千”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启蒙读物的突出优点,每条优点不超过10个字(不含标点符号)。(6分)
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以俗称“三百千千”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最为著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将《三字经》《百家性》《千字文》《千家诗》中的字去其重复,当有2000——3000字。如果认识了这2000——3000个字,平时阅读自然不成问题。“三百千千”并非仅用于识字,而是融思想道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宗法姓氏、生活生产等广泛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于一炉,紧靠生活,全面实用。明代学者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三字经》三字一句,隔句有韵:《百家姓》《千字文》四字成句,都有韵脚,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千家诗》也有韵脚平仄,诵读起来,抑扬有致。我国古代启蒙读物种类繁多,“三百千千”以及突出的优点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私塾中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启蒙读物。
六、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5分)
(1)熊咆龙吟殷岩泉, 。
(2)风急天高猿啸哀, 。
(3)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用“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 ”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人生如梦, ”。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以及英雄孙权的风流往事都随岁月消失一去不返的两句是“ , ”。
(7)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8)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以鸟和鱼为喻来表达对田园和自由向往的句子是: , 。
(9)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 , 。
(10)在 《师说》中,当时士大夫之间不愿相互拜师学习的理由是“ , ”,这种错误观念使得传统的从师风尚在当时社会难以恢复。
七、写作
台湾作家曾永义在其作品《愉快人间》说:“为了‘人间愉快’,就要‘人间处处开心眼’,就要具备担荷、化解、包容、观赏等四种能力,达成‘莲花步步生’的境界。”这是一段充满生命智慧的哲思。“人间愉快”,可以是敞开心胸、放宽眼界的自得;可以是承担责任、化解问题的喜悦;可以是对周遭事物的谅解和包容;可以是观照生活情趣的艺术;也可以是……。
请根据自身感受或认识或所见所闻,以“人间愉快”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B.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C.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D.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苏轼自己以身作则,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5分)
(2)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5分)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韩愈)(4分)
四、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6-17题。
鹧鸪天 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①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②碧玉梢。
注:此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①香篝:熏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②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前两句写征尘扑面,去路迢迢,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开篇暗含愁苦之意,为下片抒写羁旅之悲作了铺垫。
B.三、四句“周遭碧、分外娇”作者以欢悦抒情的笔调,描写碧绿的山峰,盛开的花朵,写出了城外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C.最后两句中的“愁”字是寻觅“相思句”构思过程中苦恼的“愁”,不知不觉中才“摇断”了马鞭的“碧玉梢”,这一句形象表达出词人此刻轻松愉悦的心情。
D.本词视野广阔,写景优美,静景与动景浑然一体,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词风不同。
17.简要赏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5分)
五、语言运用(15分)
今天,人才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现实中,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可以带领一个地区改变面貌,开创________、奋楫争先的新局面。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________的重大战略任务”。________的判断,促使我们进一步审视优秀年轻人才的价值意义。
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100名连长、100名指导员的决定,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________: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B.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C.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D.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枪、款、人”战略思想
B.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
C.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由陈毅提出
D.陈毅提出了“枪、款、人”战略思想来壮大新四军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
B.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不足。
C.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D.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以“三百千千”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启蒙读物的突出优点,每条优点不超过10个字(不含标点符号)。(6分)
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以俗称“三百千千”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最为著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将《三字经》《百家性》《千字文》《千家诗》中的字去其重复,当有2000——3000字。如果认识了这2000——3000个字,平时阅读自然不成问题。“三百千千”并非仅用于识字,而是融思想道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宗法姓氏、生活生产等广泛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于一炉,紧靠生活,全面实用。明代学者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三字经》三字一句,隔句有韵:《百家姓》《千字文》四字成句,都有韵脚,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千家诗》也有韵脚平仄,诵读起来,抑扬有致。我国古代启蒙读物种类繁多,“三百千千”以及突出的优点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私塾中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启蒙读物。
六、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5分)
(1)熊咆龙吟殷岩泉, 。
(2)风急天高猿啸哀, 。
(3)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用“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 ”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人生如梦, ”。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以及英雄孙权的风流往事都随岁月消失一去不返的两句是“ , ”。
(7)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8)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以鸟和鱼为喻来表达对田园和自由向往的句子是: , 。
(9)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 , 。
(10)在 《师说》中,当时士大夫之间不愿相互拜师学习的理由是“ , ”,这种错误观念使得传统的从师风尚在当时社会难以恢复。
七、写作
台湾作家曾永义在其作品《愉快人间》说:“为了‘人间愉快’,就要‘人间处处开心眼’,就要具备担荷、化解、包容、观赏等四种能力,达成‘莲花步步生’的境界。”这是一段充满生命智慧的哲思。“人间愉快”,可以是敞开心胸、放宽眼界的自得;可以是承担责任、化解问题的喜悦;可以是对周遭事物的谅解和包容;可以是观照生活情趣的艺术;也可以是……。
请根据自身感受或认识或所见所闻,以“人间愉快”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