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感恩教育是通过以情动情、以德报德、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包括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帮助,并在内心产生认可:情感层次,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的冲动;实践层次,将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家庭是人的感恩意识认知和感恩情感培养的摇篮。首先,父母应在孩子稚嫩的心田里早早播下感恩的种子,要让孩子从小学会体贴父母、关心他人。其次,给孩子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报答恩人、与人为善的故事。其三,适度灌输中国传统孝道的精华。孝是中国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百善孝为先”是千古流传的古训。班固在《汉书》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通过家庭的感恩教育,弘扬传统孝道中的精华,注重对青少年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的培养,为日后道德教化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浇水和施肥使感恩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新加坡的许多幼儿园,老师让每个孩子在肚子上绑一大包袱,扮成妈妈怀孕时的样子,然后让其爬楼梯或打扫卫生,感受辛苦。这样,孩子放学回家都会给妈妈搬凳子、擦汗水,尽力所能及的孝心。《孝经》借孔子之口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表明,珍爱生命就是孝敬父母、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
社会如同大家庭,互爱互帮互助是幸福与快乐的源泉。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道德教育要在步入社会后进行全面的践履。随着心智的成熟,他们感激和关爱的意识会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并外化为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具体行为。我们的社会应大力宣传和倡导中华民族礼尚往来、知恩图报的美德,如《礼记》所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同时,应使大众牢固树立“知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乃小人”的理念,从而使感恩这一闪烁着人性之美的善端不断发扬光大。
感恩是做人生的加法,它让人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回馈社会;忘恩负义是做人生的减法,它让人自私狭隘、懈怠颓废、不思进取。更重要的是,感恩能使人在互助互敬互爱中共享幸福和快乐,实现情感与道德的共赢。感恩是“小爱”,但在善的引导下,它能使人最终走向“大德”。
(摘编自张自慧《感恩:道德品行的善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感恩教育是—种以知恩为基础、感恩为驱动、报恩和施恩为践履的人文教育。
B.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的培养应从孩提时起始,使之能亲其亲、善其善、孝其孝。
C.学校是强化感恩教育的重要基地,要拓展学生的感恩意识,并付诸具体行动。
D.学生接受的感恩意识在其步入社会后,直接外化为具体的报恩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先概括感恩教育的层次,再分别从实施感恩教育的三个途径进行层进式论述。
B.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地阐释了在感恩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C.文章第二段引述古训和《汉书》,强调家庭感恩教育中弘扬传统孝道精华的重要性。
D.文章将感恩和忘恩比作加减法,通过对比论证突出其影响,是为文末的结语作铺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家庭的感恩教育包含了中华民族孝道精华的内容,故而是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石。
B.通过具体行动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是新加坡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措施。
C.感恩虽然只是“小爱”,却是在做人生的加法,最终使人走向“大德”。
D.华罗庚曾经说:“人家帮我,永志不忘。”这与文中感恩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4月10日21时,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在美国华盛顿、中国上海和台北、智利圣地亚哥、比利时布鲁塞尔、丹麦灵比和日本东京六地同时发布。
黑洞是爱国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该势力范围称作黑洞的半径或称作事件视界。
黑洞怎么形成的? 像宇宙万物一样,恒星也会衰老死亡。一些大质量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燃料耗尽时,内核会急剧塌缩,所有物质快速向着一个点坍缩,最终坍缩成一颗黄豆大小的奇点,并形成一个强大的力场漩涡,扭曲周围时空,成为黑洞。黑洞自身不发射和反射电磁波,仪器和肉眼都无法直接看到它。
黑洞和宇宙的诞生和演化有何关系?又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为了更准确清晰地解答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想直接“看”到黑洞。曾有许多间接证据证明黑洞的存在,但科学家从未直接“看”到。4年前,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被科学家“捕捉”到,成为科学界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人类开始“听”到黑洞。2017年4月5日到14日之间,来自全球30多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庞大观测计划。他们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座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网络。今天,科学家们成功拍摄到了黑洞的第一张“照片”,人类终于眼见为实。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1日文章《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照》,吴月辉)
材料二:
虽然黑洞距离我们过于遥远,天丈学家仍想出了办法观测到它。他们利用分布在全球,总共8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了一个观测阵列,也就是视界望远镜(EHT),阵列的基线长度几乎与地球相同,意味着他们“创造”出了一个地球大小的望远镜来观察黑洞。它的能力有多强?比哈勃望远镜的分辨半高出1000倍以上。据麻省理工新闻报道,它可以数清万米开外棒球上的缝线。
8处望远镜组成虚拟望远镜阵列
2017年4月,EHT团队连接了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让他们都指向人马座A*方向观测几天。实际上,除了半人马座A,他们的目标还有另一个目标——M87星系中心黑洞。这次公布的就是M87黑洞照片,要保证这8处望远镜能同时看到两个黑洞,且达到最高的灵敏度和最大的空间分辨率,每年只有10天左右的最佳观测时间。
要看到黑洞的照片,另一大难度就是“洗照片”。科学家得到的是黑洞周边发出的射电波变化数据,要把它们还原成一个可视化的图片非常困难。因为视界望远镜的阵列一晚上就要产生20000TB的数据,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一年产生的数据相当。科学家不可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他们选择传输到两个数据中心再集中分析。观测10天,分析两年,最终得到了这张黑洞照片。
(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9年4月11日文章《人类认识黑洞的小小一步》)
材料三:
在2017年EHT全球联合观测的3月至5月期间,上海65米天马望远镜和新疆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作为东亚VLBI网成员共同参与了密集的毫米波VLBI协同观测,为最终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成像提供了总流量的限制。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介绍说,参与本次黑洞拍照的EHT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的全球200多位科学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有16人,包括中科院上海天文台8人、云南天文台1人、高能物理研究所1人、南京大学2人、北京大学2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人、华中科技大学1人。另外,还有部分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
“中国在这个项目中的参与是多方面的,我们与中国同事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EHT董事会主席安东·岑苏斯说,“特别是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使用VLBI方法进行观测,随后也实际进行了数据的成像重建,并帮助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使用JCMT射电望远镜进行了观测。同时,中国的同事参与了已获得数据的理论建模工作,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同事参与其中。”
(摘自2019年4月11日《光明网》文章《中国科学家为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问世做出积极贡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黑洞是超大恒星衰老死亡之后形成的天体,它的超强引力所形成的势力范围被称为事件视界。
B.科学家成功“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由此得到了黑洞从理论预言到真实存在的证明。
C.用于观测黑洞的视界望远镜,由8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阵列,其“口径”略同于地球的直径。
D.人们通过视界望远镜并不能真正看到黑洞的直观影像,而是需要科学家进行数据重建来完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黑洞照片再次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也显示了视界望远镜的卓越功能。
B.黑洞本身不发射和反射电磁波,但它能被证实存在,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范例。
C.视界望远镜收集的数据繁多,黑洞的第一张照片是对两年来观测数据的重建。
D.中国科学家为“拍摄”黑洞做了协同观测、数据成像重建和数据理论建模工作。
6.请结合材料,分析人类最终可以得到黑洞照片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执 迷
罗广斌 杨益言
火辣辣的阳光,逼射在签子门边。窄小的牢房,像蒸笼一样,汗气熏蒸得人们换不过气来。连一丝丝风也没有,热烘烘的囚窗里,偶尔透出几声抑制着的呻吟和喘息。
“吱——”
近处,一声干涩的蝉鸣,在燥热的枯树丛中响起来。
刘思扬忍住干渴,顺着单调的蝉鸣声觅去,迟钝的目光,扫过一座座紧围住牢房的岗亭;高墙外,几丛竹林已变得光秃秃只剩竹枝了,连一点绿色的影子也找不到。
远处久旱不雨的山岗,像火烧过一样,露出土红色的岩层,荒山上枯黄的茅草,不住地在眼前晃动。迟钝、呆涩的目光,又回到近处,茫然地移向院坝四周。
架着电网的高墙上,写着端正的楷体大字:
青春一去不复返,
细细想想……
认明此时与此地,
切莫执迷……
又一处高墙上,一笔不苟地用隶书体写着黑森森的字:
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尤!
墙顶上的机枪和刺刀,在太阳下闪动着白光……一个多月以前,被捕时的经过,清楚地在他的脑际闪现出来:那天晚上,他的未婚妻孙明霞从重庆大学来找他。深夜里,他俩轻轻拨动收音机的螺旋,屏住声息,收听来自解放区的广播。透过嘈杂的干扰声,他俩同时抄录着收音机里播出的一字一句激动心弦的胜利消息。然后,他校正着两份记录稿,用毛笔细心地缮写了一遍。到明天,这份笔迹清晰的稿件,便可以送交李敬原同志,变成印在《挺进报》上的重要新闻。在寒星闪烁的窗前,两人激动而兴奋地吃着简单的夜餐,心里充满着温暖。手表的指针,已接近五点,再过两小时,又该是另一个战斗的白天……
就在他们促膝谈心的时刻,楼梯口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刘思扬心头一惊,立刻把刚写好的《挺进报》的稿件塞进书桌暗装的夹缝里藏好……就是这样突如其来,事前连一点预感也没有,他和未婚妻孙明霞同时被捕了。
刘思扬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戴着金色梅花领章的特务头子和他进行的一场辩论——特务头子高坐在沙发转椅上,手里玩弄着一只精巧的美国打火机,打燃,又关上,再打燃……那双阴险狡诈的眼睛,不时斜睨着自己的面部表情。一开口,特务头子就明显地带着嘲讽和露骨的不满。
“资产阶级出身的三少爷,也成了共产党?家里有吃有穿有享受,你搞什么政治?”
自己当时是怎样回答他的?对了,是冷冷地昴头扫了他一眼。
“共产党的策略,利用有地位人家的子弟来做宣传,扩大影响,年轻人不满现实,幼稚无知,被人利用也是人之常情……”
“我受谁利用?谁都利用不了我!信仰共产主义是我的自由!”他大声抗议那个装腔作势的处长。
“信仰?主义?都是空话!共产党讲阶级,你算什么阶级?你大哥弃官为商,在重庆、上海开川药行,偌大的财产,算不算资产阶级?你的出身、思想和作风,难道不是共产党‘三查三整’的对象?共产党的文件我研究得多,难道共产党得势,刘家的万贯家财能保得住?你这个出身不纯的党员,还不被共产党一脚踢开?古往今来各种主义多得很,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劝你好好研究一下三民主义……”
“阶级出身不能决定一切,三民主义我早就研究过了,不仅是三民主义,还研究了一切资产阶级的理论和主义,但我最后确认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是真理。”
……
“……你到底想不想出去?”特务的声音里,仍然带着明显的惋惜之意:“你又不是无知无识的工人,我现在对你的要求很简单,根本不用审问,你们的地下组织已经破坏了!你在沙磁区搞过学运吧?你的身份,还有你的未婚妻的身份,甫志高全告诉我了!他不也是共产党员?他比你在党内的资历长得多!但他是识时务的人,比你聪明!”
“要我当叛徒?休想!”
“嗯?你是在自讨苦吃,对于你,我同意只在报上登个悔过自新的启事。”
“我没有那么卑鄙无耻!”
“嗯,三少爷!路只有两条:一条登报自新,恢复自由;一条长期监禁,玉石俱焚。”
刘思扬记得,他当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的威胁,并且逼出了敌人一句颇为失望的问话:
“你想坐一辈子牢?”
“不,到你们灭亡那天为止!”
“好嘛!我倒要看看你这位嫩骨细肉的少爷硬得了多久?出不了三个月,你敢不乖乖地向我请求悔过自新!”
“向你请求?休想!”
就这样,结束了敌人对他的引诱,于是他被关进一间漆黑而潮湿的牢房。
(选自《红岩》,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开头对阳光、蝉鸣、竹枝、山岗等景色的描写,凸显了环境的炎热、烦闷、毫无生机,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会变得迟钝而缺乏斗志。
B.刘思扬与孙明霞突然被捕,表现了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严峻;而在危险到来时,刘思扬把《挺进报》的稿件妥善藏起,表现了他的镇定自若。
C.特务头子开始时是带着嘲讽和不满与刘思扬谈话,他无法想象出身富裕家庭的刘思扬会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于是接着对其采取了软化策略。
D.小说提到甫志高,意在用其卑鄙无耻、胆小怕死与刘思扬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其矢志不渝、无所畏惧,从而更好的凸显刘思扬的英雄形象。
8.故事虽为节选,但却引人入胜,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叙述故事的。(6分)
9.《红岩》描写的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请从“国民党”“共产党”的角度简析本文题目“执迷”。(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