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9-12-05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崇祯时,历迁左庶子,掌左春坊事。
先是,魏忠贤既辑《三朝要典》,以《光宗实录》所载与《三朝要典》左,乃言叶向高等所修非实,宜重修,遂恣意改削牴牾《三朝要典》者。崇祯改元,毁《三朝要典》而所改《光宗实录》如故。六年,少詹事文震孟言:“皇考实录为魏党曲笔,当改正从原录。”时温体仁当国,与王应熊等阴沮之,事遂寝。士柔愤然曰:“若是,则《三朝要典》犹弗焚矣。”乃上疏。疏上,不省。
体仁令中书官检穆宗总记示士柔,士柔具揭争之。体仁怒,将劾之,为同列沮止。士柔上疏曰:“累朝实录,无不书世系之例。臣所以抉擿改录,正谓与累朝成例不合也。孝端皇后,皇考之嫡母也,原录具书保护之功,而改录削之,何也?当日国本几危,坤宁调护,真孝慈之极则,顾复之深恩,史官不难以寸管抹杀之,此尤不可解也。”疏上,报闻。
体仁滋不悦。会体仁嗾刘孔昭劾祭酒倪元璐,因言士柔族子重熙私撰《五朝注略》,将以连士柔。士柔亟以《五朝注略》进,乃得解。寻出为南京国子祭酒。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崇祯初,褒恤诸忠臣,翰林能文者或为之,而中书以为侵官。崇祯三年禁诰文骈俪语。至是攀龙家请给,去士柔草制时数年矣,主者仍以士柔前撰文进。中书黄应恩告至发诰语违禁,至发喜,劾士柔,降二级调用。士柔寻补尚宝司丞,迁少卿,卒。子琪诣阙辨诬,乃复原官。赠詹事兼侍读学士。
(节选自《明史·许士柔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B.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C.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D.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庶吉士,亦称“庶常”,是中国明清两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常在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人员中择优录用。
B. 寸管,毛笔的代称。古人对毛笔有很多种说法,如“不律”、“毫素”、“龙须”、“毛颖”等。
C. 骈俪,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讲究声律的协调、用字的绮丽,盛行于南北朝。
D.“诣阙”就是奔赴皇宫、朝廷或都城。阙,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后引申为皇帝的居处,又可代称朝廷、京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许士柔忠于职守,敢于上奏朝廷。许士柔掌管左春坊的工作之前,魏忠贤按自己编辑的《三朝要典》任意删改《光宗实录》,许士柔后来就《光宗实录》相关问题上奏。
B. 许士柔不畏强权,具有抗争精神。温体仁派中书官检出穆宗的总记给许士柔看,许士柔写揭帖争论,惹怒温体仁,差一点遭到弹劾,但他毫不畏惧,继续上疏。
C. 许士柔赞扬孝慈,讴歌皇后恩德。许士柔认为皇后在太子危险时对太子进行调养保护,是孝慈的最高法度;史官轻易抹杀皇后的深厚恩德,更是不可理解。
D. 许士柔针锋相对,招致奸人报复。许士柔的奏章使温体仁很不高兴,正逢温体仁唆使刘孔昭弹劾祭酒倪元璐,温体仁就打算利用士柔儿子许重熙之事来牵连许士柔。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温体仁当国,与王应熊等阴沮之,事遂寝。
(2)累朝实录,无不书世系之例。臣所以抉擿改录,正谓与累朝成例不合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渡白沟①
刘因②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③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注】①白沟: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之为国界。②刘因:元初诗人,一直以南宋为故国。③知名:抗元名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明了季节、地点和羁旅行程,渲染出秋日北国的苍凉肃杀的氛围。
B.颔联紧扣所见燕赵辽金故地的山河风物,寄寓内心深沉慨叹,含蓄幽远。
C.颈联写诗人骑在马上远望孤城,但见白沟落日秋风、黄云秋雁,百感交集。
D.全诗以景结情,意境高远,呈现悲壮之美,颇有杜甫诗歌沉郁雄浑之风。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愁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               。
(2)  《氓》 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       。
(3)《离骚》中写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不严格区分原著与续书而泛谈所谓《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行为,造成了《红楼梦》评论的庸俗。周汝昌先生______,心明眼亮,一针见血指出唯一的门径就是把《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搞深搞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区分了“两种《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______,最后才能归结到中华文化本身的特质和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纠缠。当然,后四十回续书在鼓舞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及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封建家族和官场的黑暗方面也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      ),以及审美意度之______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用天壤之别、南辕北辙这样的字眼形容也并不过分。而周先生从一开始进入《红楼梦》,就抓住“版本”这个红学中的“死结”,锲而不舍、______,从各个层面、角度来研究、论述、分析、讲说,使这个问题逐步得到彻底清理,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推动和解决,使中华文化的深刻乃至曹雪芹的伟大昭然于天下。这也就是为什么周先生又说红学是中华文化之学,是“新国学”的原因所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老马识途    顺藤摸瓜    奋身独步    兀兀穷年
B.轻车熟路    寻根究底    奋身独步    宵衣旰食
C.老马识途    寻根究底    戛戛独造    兀兀穷年
D.轻车熟路    顺藤摸瓜    戛戛独造    宵衣旰食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这与曹雪芹原著要表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追求高远的灵性价值
B.所以这与曹雪芹原著要表现的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灵性价值之高远追求
C.但是这与曹雪芹原著要表现的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灵性价值之高远追求
D.所以这与曹雪芹原著要表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追求高远的灵性价值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这个问题的推动和解决,使中华文化的深刻乃至曹雪芹的伟大昭然于天下
B.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揭示和解决,使曹雪芹的伟大乃至中华文化的深刻昭然于天下
C.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揭示和解决,使中华文化的深刻乃至曹雪芹的伟大昭然于天下
D.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推动和解决,使曹雪芹的伟大乃至中华文化的深刻昭然于天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              ①              ,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             ②                 。未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在线客服、速记翻译、驾驶员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不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             ③               。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
21.阅读下面几段话,试给“草根文化”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5分)
①草根(grass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②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非主流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
③草根文化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草根文化不同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
④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