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全国大联考2020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0-04-08
全国大联考2020届高三4月联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直接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原因,是1912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亡。学科的消亡使经学失去了载体,经学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成为所谓“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尽管可以从文史哲角度研究经学,但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
晚清的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这是后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道咸以后,清朝社会政治系统已开始崩解,以皇权及八旗、绿营兵为主体的政治架构已不足以因应困局。虽由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理学士大夫组成的湘淮军系统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在内对付太平军、捻军等似乎尚可,在外应对西洋文明却远远不够。譬如在与西洋交涉中,曾国藩所一贯主张的“以诚待人”其实并未真正得到遵守。许多中西交涉最终只能以战争形式解决,中国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这不只是经学的自我要求,同时也是为清代以来的历史补课。近代以来不少学者,如孙诒让、廖平、康有为、章太炎(后期)、唐文治、梁漱溟等已开始从事这些工作,尽管他们的许多工作在经学内部极有争议,但在主张有体有用、回归传统学术体系的意义上却是相通的。借用时下学科分类体系,经学不仅涵盖入文学科,也包括社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作为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才是未来新经学的应然形态。
经学应该取精用宏,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抉发经典自身意蕴,形成能为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奠定基础的新的经典诠释。在这方面,无论晚周、汉唐、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具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代的经学注疏,却凤毛麟角。中国经学学者应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在此基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在这方面,二十世纪留下不少遗产,这就是新儒学的各种形态。经学不能故步自封,应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回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经学应显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供寻章摘句之用。经学实践性最初的表现形式便是礼学,贯注于古典时代的人伦日用之中。但因古礼的原则在汉代以后遭到了破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在经权之辨中,权的流变性超过了经的恒常性,这造成了唐宋、特别是明清以降中华文明某些根本弊端,譬如诚信的内在动力缺失。如何持守古礼中的常道,是当下经学应该致力的问题之一。
经学应该守先待后,接上固有学术,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进行深入清理,努力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假如我们把经学理解为一种涵摄价值系统在内的知识体系,相比于佛学、西洋哲学一社会科学、神学等知识体系的自我清理,经学是远远落后的。我们还缺少真正系统而通贯的经学史。当然,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正在为之努力,期待陆续看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摘编自邓志峰《衰落呼唤新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学在:十世纪衰落的直接原因是H主性的丧失,这使经学学科成为人文学科的附庸。
B.传统经学因不能应对时局困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使得晚清以降中国付出惨痛代价。
C.作者认为未来新经学须融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
D.礼学是经学实践性的最初表现形式,可惜后米逐渐被礼俗取化,失去了礼的精神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了经学衰落的原因之后,提出了“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的观点。
B.文中提到曾国藩等人的事例,日的是为晚清经学研究的衰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C.文章从三方面论述经学研究要“发生新变”应该如何着手,这三者是并列关系。
D.作者采用对比手法,论证了“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学研究要想重新崛起,就必须进行改革,拓寬研究内容,满足其学科的自我要求。
B.能为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奠定基础作新的经典诠释,是经学研究应做且要坚持做的。
C.经学致用是以经的恒常性即常道来应对时代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寻章摘句。
D.当前没有系统通贯的经学史,无法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深入清理,有待今后研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笛音
李铭
本地要排一个戏,投巨资打造,想参加省艺术节的演出,奔着拿奖去的。剧本经过多次打磨,终于可以下排练场排练了。一切都在顺利地往前推进着。
音乐在这个戏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剧组从北京高薪聘来一位大咖级别的人物,来负责这个戏的音乐设计。
大咖姓吴,其貌不扬,说别的都没精神,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大家背后都叫他吴大咖。吴大咖这人很挑剔,有点吹毛求疵,不好接近。
吴大咖的挑剔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吃住行他都是马马虎虎。工作人员问吴大咖喜欢吃什么,他说随便。工作人员又问喜欢喝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随便。
只有到了工作的时候,吴大咖就不随便了。吴大咖在排练场脾气不好,言辞犀利,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只要他认准的事情便非常固执。这个戏是一部宣扬主旋律的农村戏,吴大咖别出心裁非要使用交响乐伴奏,这让其他懂音乐的人有些出乎意料。
吴大咖态度很坚决,对反对声音一概置之不理。本地文化官员跟剧组主创进行商量,既然聘请了吴大咖,就应该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按照吴大咖的方案,预算是高了些,可是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还是决定尊重吴大咖的所有选择。
音乐录制工作进展不顺,原因是吴大咖要求过于严苛。比如在选拔笛子演奏员的时候,吴大咖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多次打断演奏现场。
吴大咖不说话,背向后仰,躺椅被压成弓形。吴大咖闭眼,良久睁开,问,你演奏几年了?
演奏员被问蒙了,答,十八年,国家二级演奏员。
这跟职称没有关系。吴大咖提高了嗓门。
换人!吴大咖斩钉截铁地说。
就这样,本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员被撤换掉了,气得演奏员逢人就骂吴大咖傲慢无礼。
后来事情很尴尬,文化主管部门赶紧从省城歌舞团再请来一位最好的笛子演奏员。这演奏员是一个女孩,职称一级,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内国际大奖。
吴大咖听完一曲,摇头叹息。人又被他给开了。
本地文化官员坐不住了,笛子独奏在整个戏里只占了一分半钟,吴大咖如此挑剔有点儿叫人不能理解。
趁着吃饭的时候,本地文化官员委婉地表达了看法。吴大咖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吴大咖苦笑一声,这是一段表达乡村恬静生活的音乐,在整个戏中至关重要。没有这一分半钟,整个戏就要减分。
前面两个演奏员都是非常棒的艺术家,他们的演奏哪里不好?见吴大咖如此固执,本地文化官员也就直接问了。
声音不干净!吴大咖回答。
本地文化官员哭笑不得,声音还有干净不干净之说!这……真是叫人费解。
吴大咖的音乐设计停滞不前,眼看着全省艺术节召开在即,本地文化官员气得索性不再去过问了,让这个怪异的吴大咖自己折腾去吧。反正合同签了,不按时完成看他怎么交代。
吴大咖提出要求,要去本地乡下采风。
今天这个村,明天那个屯,吴大咖开始深扎生活了。
这一天,吴大咖一行人到了本地最闭塞的山村。吴大咖正在村口河边洗脸,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笛音。吴大咖一下子就愣住了,侧耳倾听,然后狂喜地喊,这个笛音真干净!
找到一户农家,笛音就是从这家院子里传出来的。吹笛子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问了才知道,这失明女孩初学,只会吹一首曲子。
吴大咖大喜过望,跟女孩家人商量,要带她回去录笛音。
女孩儿父母给孩子买笛子,就是想鼓励从小双目失明的女孩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见有人愿意帮助女儿,心里自然欣喜。
吴大咖带女孩儿回剧组,指导她练习笛子演奏。两周以后,正式开始录制。女孩儿的笛声一响,现场立刻鸦雀无声。那舒缓的音乐像森林里潺潺的流水,涌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吴大咖闭目品味,睁开眼睛时,双眼全是泪花。
这个戏大获成功,在艺术节上夺得最高荣誉。
吴大咖要走的当天晚上,剧组一起吃饭。吴大咖端起酒杯特意敬了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演奏员询问吴大咖自己的演奏到底差在哪里。
吴大咖说,您的演奏技巧娴熟,非常棒。但不是我想要的,您的声音里匠气太重。
哦!演奏员明白了,那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女孩儿呢,她从业时间短,成绩斐然啊,你为什么也不用?
吴大咖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这个从小失明的女孩儿,她看不到人间的丑恶,没有名利的欲望。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先交代了吴大咖热爱音乐、不留情面、要求严格、坚持自我的形象,这样写给下文吴大咖坚持寻找最干净的笛音的情节做了铺垫。
B.吴大咖临走时特意给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敬酒,这一细节化文本地演奏演员认为吴大咖做慢无礼形成了对比,使吴大咖的形象更高大、饱满,令人敬佩。
C.小说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描绘盲女的知音,先将笛音比作流水,描绘其清纯的特点,又用吴大咖听笛音后眼含泪花的情景来衬托笛音的感人力量。
D.生活在“本地最闭塞的山村”的首女使这个戏夺得最高荣誉,而国家一级、二级演奏员却遭到吴大咖淘汰,这有力地讽刺了文艺工作者追名逐利、不追求艺术真谛的社会现象。
8.小说在结尾处才交代吴大咖否定了的两位优秀的笛子演奏员的原因,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妙处? (6分)
9.小说为什么以《笛音》为标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大铁椎传
清·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8.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B.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编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C.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D.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9.下列文字叙述都是选文中涉及的我国文化常识,以下说法有错的一项是(3 分)
A.楚,现在湖南、湖北带,古称楚地。
B.响马贼,我国古时指拦路抢劫的强盗。《隋唐演义》中常提及。
C.北平:北京。明初改元大都为北平,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改名为北京。
D.将军,我国古代的将军,既是高级武官的职位,也用于高级军政官员的称谓,甚至作为爵号使用。
10. 下列对《大铁锤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的目的是说明他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将军。
B.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锥的勇武。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C.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梅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渲染了战前的肃杀气氛。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以下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权语。(10 分)
(1)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
(2)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随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彭州权别驾
苏颋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
只道歌谣迎半刺①,徒闻礼数揖中台②。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③来。
[注]①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②中台:中书省。③掖桓:意为朝廷的中央部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中“脉脉”一叠词,既写出了两条河默默无声地流过锦城,又写出诗人绵远深挚的送别之情。
B.颔联“只道”与“徒闻”对举,一迎一揖,本以为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却只听说友人拜见中书省的消息。
C.诗中“分飞”“岐路”都暗喻诗人与友人的离别,“莫怆”则强调了诗人对友人出京任职而离别的悲伤之情。
D.诗人最后希望他那位往别处任职的朋友能够考绩列为优等,寄盼友人能带着政绩重返京城。
15.请简要赏析“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氓》中,以桑树起兴,借桑树的茂盛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