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0-06-16
参考答案
1.(3分)D.解析:A项,“雕塑、绘画和戏曲都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错,原文表述的是“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选项表述不准确,故错;B项,“所以”错,原文表述为“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大力提倡”在前,选项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C项,“李白”的诗歌错,原文表述的是“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从原文来看,应是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
2.(3分)C.解析:C项,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不是为了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将到来。从原文表述来看,“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可以算是一种预示,而不是论证。
3.(3分)A.解析:B项,“初唐书法、诗歌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唐代及后世艺术繁荣的基础”,无中生有;C项,推不出“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原文只是表述了“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谈的是张旭的书法和李白的诗歌都追求一种音乐美,并不能代表整个艺术特点;D项,“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不对,整篇文章中有“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提到历史责任感,此选项犯了强加因果关系的错误。
4.(3分)B.解析:B项,因果倒置,“因此‘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错误。依据“‘中国有能力应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提升明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是中国经济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的大趋势。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充足支撑条件。’”可知,正是因为“‘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所以“中国有能力应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
5.(3分)D.解析:D项,曲解文意,“是2019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错误。原文是说“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并不等于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6.参考答案:(共6分,每点2分)
①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的态度,全国人民的决心和信心。②坚实的经济基础,不断增强的经济韧性,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发展空间。③服务业强大的支撑能力,消费潜力巨大,转型升级的态势持续发展,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7、(3分)B.解析:没有夸张。
8、参考答案:(共6分,每点 2 分)
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鱼苗似的波痕”、“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等词语春天温暖阳光下的水面描写得异常生动形象。
②语言整散结合、长短句搭配,参差错落,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韵律美,体现散文的语言魅力。
③采用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的写景艺术手法。这三句话描绘了北国春天真正来临后的优美动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迟来的春天的由衷赞美和热爱。
9、参考答案:(4分,每点2分)
①作者写北国的春天的到来不依靠节气,而是靠自己的顽强拼争,苦熬出来的。这样的春天虽然来得迟,却渗透着一种独立拼搏、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赞美。
②春天也象征着理想与幸福。作者借歌颂北国的春天来歌颂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仍能不放弃、不妥协、顽强拼搏、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人们。并以最后温暖的春天的到来表达自己真诚的祝愿。认为靠自己努力拼争而取得的幸福生活才最有意义、最美好、最值得珍惜。(如能联系社会、国家层面来理解,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10、(3分)D
11、(3分)D.解析:错,两个“伐”意思不同,前是夸耀,后是讨伐义。
12、(3分)B.解析:“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错,文中派张仪前往楚国的是秦惠王。
13、参考答案:(10分)
(1)(3分)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联姻,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的六百里土地。(“从亲”“诚”“绝”各得 1分。)
(2)(3分)(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竟然在秦国死去,但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亡走”“内”“之”各得 1 分。)
(3)(4分)略。
14 .(4分) B.解析:B项,“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理解不当。“崎岖历榛曲”,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所致道路的荒凉和艰难,透露出时代特定背景的影象。诗人是借此透露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生活的艰难。
15. 参考答案:(共6分,每点2分。)
①直抒胸臆。“怅恨独策还”,诗人辛苦了一天,孤独无伴,只身还家,难免怅然生恨。
②借景抒情。颔联写“山涧”清浅正是诗人坦然自适心态的自然流露。
③借事抒情。漉“新熟酒”“招近局”“代明烛”这些生活小事表现了诗人的潇洒自如和自得其乐。
16、参考答案:(10分,每空1分。)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7.(3分)B.解析:本题中,括号前面句子“修辞格只是众多的修辞方式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和后面句子“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的阐述对象都为“修辞”,所以括号里面句子应以“修辞”为主语。
18.(3分)A.解析:无处不在:无论什么地方都有,形容数量之多,和存在的范围极大。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语境突出修辞运用极其广泛,故选“无处不在”,排除CD;代代相传: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这里的对象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所以选“代代相传”,排除B。耳熟能详:听得烂熟,可以详尽复述出来。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琅琅上口: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19(3分)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主要信息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良好的表达效果直接受到语音是否和谐影响”存在的问题为:“传递和接受”的宾语应为“信息”;“良好的表达效果直接受到语音是否”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只有D项修改最恰当。
20.参考答案:(共4分,每句2分)
①鼻子闻得到的东西叫气味,鼻子闻不到的东西叫气息。
②脚下走得到的距离叫梦想,脚下走不到的距离叫幻想。
21.参考答案:(共5分,每处1分)
“生辰”改为“华诞”;“庄重”改为“隆重”;“我要代表”改为“我谨代表”;“惠顾”改为“光临”;“手足”改为“同窗”。
解析:“生辰”,生日,对象指人。此处对象误用,应改为“华诞”。“庄重”,(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不能修饰和“庆典活动”搭配,应该为“隆重”。“我要代表”语体不符,口语化。改为“我谨代表”。“惠顾”,用于商家欢迎顾客,此处对象误用,改为“光临”。“手足”,指兄弟,校友之间应为“同窗”。
四、写作(60 分)
写作指导:
1.本材料要求写记叙文,所以这是基本的任务指令,必须完成;
2.明确:应该写明的是外在的人或事令你感动的问题,不是你的某一瞬间令别人感动;将驻足、回望、沉思的感动及理由要写出来;
3.切忌一个故事或几个故事讲到底,无任何曲折、感动的东西在里面;
4.要落实记叙文基本要求(除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外,要注意触动心灵、记叙时选好角度、写人凸显个性、写事制造点矛盾或波澜、适当的环境描写点缀等);
5.要注意记叙文标点符号的丰富性,不只是逗号、句号联缀全文。

附参考译文: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
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
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最终被秦国灭掉。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