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宁波市咸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0-07-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广。成亦可,不成亦可,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舟之与车。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②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此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
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齐国,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吾三人者於齐国也,譬之若鼎之有足,去一焉则不成。且小白则必不立矣,不若三人佐公子纠也。”管子曰:“不可,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公子小白无母,而国人怜之。事未可知,不若令一人事公子小白。夫有齐国,必此二公子也。”故令鲍叔傅公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全也,其天邪!人事则尽之矣。
齐攻廪③丘。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④。宁越谓孔青曰:“惜矣,不如归尸以内攻之。越闻之,古善战者,莎随贲服⑤。却舍⑥延尸,车甲尽于战,府库尽于葬,此之谓内攻之。”孔青曰:“敌齐不尸则如何?”宁越曰:“战而不胜,其罪一;与人出而不与人入,其罪二;与之尸而弗取,其罪三。民以此三者怨上。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宁越可谓知用文武矣。用武则以力胜,用文则以德胜。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
晋文公欲合⑦诸侯,咎犯曰:“不可,天下未知君之义也。”公曰:“何若?”咎犯曰:“天子避叔带之难,出居于郑,君奚不纳之,以定大义,且以树誉。”文公曰:“吾其能乎?”咎犯曰:“事若能成,继文之业,定武之功,辟土安疆,于此乎在矣;事若不成,补周室之阙,勤天子之难,成教垂名,于此乎在矣。君其勿疑!”文公听之,遂与草中之戎、骊土之翟,定天子于成周。于是天子赐之南阳之地,遂霸诸侯。举事义且利,以立大功,文公可谓智矣。此咎犯之谋也。出亡十七年,反国四年而霸,其听皆如咎犯者邪!
管子、鲍叔佐齐桓公举事,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管子死,竖刀、易牙用,国之人常致不苦,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知大礼。知大礼,虽不知国可也。
(《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
(注)①跲(jiá):绊倒。②蛩(qióng)蛩距虚:传说中的兽名。③廪丘:地名,④京:胜者为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⑤莎随贲服:该守时守,该退时退。⑥舍: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⑦合:聚合,指盟会。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人事则不广          广:荒废
B.故令鲍叔傅公子小白    傅:辅佐
C.补周室之阙            阙:空缺,欠缺
D.举事义且利            义:道义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智者之举事必因时/因之以饥馑
B.蛩蛩距虚必负而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民以此三者怨上/君子不以言举人
D.其听皆如咎犯者邪/得其门者或寡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蹶替蛩蛩距虚采甘草是为了能在遇到危机时为其所救,以补蹶不善跑跳的天资。
B.晋文公能称霸诸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携手戎族人和狄族人将流亡于郑国的周天子安置成周。
C.管仲、孔青、咎犯三人皆体现了“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广”,在没有出现良机时,依然能够想方设法创造机会。
D.管仲最终得以成为齐国的优秀人物,其恩泽施及子孙后代,是因为他得大礼。事实上,懂得大礼,即使不懂国事也是可以的。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赵 使 孔 青 将 死 士 而 救 之 与 齐 人 战 大 败 之 齐 将 死 得 车 二 千 得 尸 三 万 以 为 二 京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全也,其天邪!
(2)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下面小题。
[中吕]满庭芳·武林感旧
(元)汤式
钱塘故址,东吴霸业,南渡京师。其间四百八十寺,不似当时。山空蒙湖潋滟随处写坡仙旧诗?水清浅月黄昏何人吊逋老荒祠?伤情思,西湖若此,何似比西施?
21.这首元曲描写屡遭兵难创伤的杭州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的感慨。
22.请赏析这首元曲的主要艺术特色。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
材料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述而》)
材料三: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①,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注)①可:适用。
23.“郁郁乎文哉”中的“郁郁”和“文”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上述材料,请对孔子和韩非子的思想做简要评析。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钻之弥坚,瞻之在前,_______________。(《论语》)
(2)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4)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将子无怒,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儒家的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但重义崇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义。
对于“义”和“利”的关系,你是怎样看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A项,“荷蒉”的“蒉”应读kuì;
B项,“便佞”的“佞”应读nìng;
D项,“矜而不争”的“矜”应读jīn。
故选C。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正确书写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词语的意思逐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
A项,“过尤不及”应写作“过犹不及”;
C项,“发奋忘食”应写作“发愤忘食”;
D项,“挖墙角”应写作“挖墙脚”。
故选B。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A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句子褒贬误用,使用错误。
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句子褒贬误用,使用错误。
C项,“箪食瓢饮”,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句中,形容颜渊,使用恰当。
D项,“分崩离析”指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不可收拾。句子用来形容孟子的思想体系的崩溃,使用错误。
故选C。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病句有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主干:看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句式的混用、语序是否恰当、有无逻辑错误、句式杂糅等。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项,结构混乱,可在“在坠落过程中先后展开”前加上主语“这些降落伞”或者将“了”换成“的”。
C项,搭配不当,在“生态文明建设”前加“推进”。
D项,关联词使用不当,根据语境应该用表假设的关联词,“即使”应和“也”搭配,构成“即使……也”。故将原来的“更会”改为“也会”,即后句变为“也会感到不快乐”。
故选B。
【点睛】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名著阅读中的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表明对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彻底放弃,连做梦也不再想到传承周代文化”错误,此章是孔子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但大道却仍未能施行。所谓“梦见周公”未必是真的说梦,而是推行大道的隐语,“周公”一般认为是“姬旦”,不是周文王。
故选D。
6.为了能抢占封面,不让自己的排名落后    如果单是为了晒步数而过量运动    科学走路才能强身健体   
7.(1)我们把时针拨回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摘金的场景:“胜利了!胜利了!是梦吗?这是梦吗?我只感觉我们场上六个队员是那么默契,那只球那么听话,任我们随心所欲,站在球场的中国队告诉人们,她们无所畏惧。”在美好的青春年华,一群姑娘们在她们教练的带领下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这就是本期嘉宾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欢迎郎指导围绕“青春”与我们交流。
(2)欢迎大家收看《元宵喜乐会》,相信大家都还沉浸在过年团圆的喜庆里,赏花灯,吃汤圆,看晚会,其乐融融。但有一个特殊的人群,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世界各地,无缘与亲人团聚。他们就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侨们。今天我们就在这档节目中,为他们实现和家人团圆的梦想。接下来,我们把画面交给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听听他们的心声。
(3)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在抗击“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他是为中国请命之人,是载入中国史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8.C
9.B
10.中国文化由“知”和“行”两方面构成,最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深义文化是“知”与“行”背后的伦理道德(三纲六纪)。
【解析】
【分析】
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探究、分析比对,最后确定答案。
A项,“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与原意不符,原文是“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
B项,“特质”错误,原文“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具体表现”不等同于“特质”。
D项,“佛道二家”错误,应是“知”“行”两者。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B项,“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错误,不亚于儒学的是学说思想方面。
故选B。
 
11.本义指自然界的积雪,这里指人性的冷漠。
12.①老哑巴朴实善良;②满足于能与大家一起劳动,价值被大家认同认可,人格被尊重;③热爱美好事物,向往美好生活。
13.题目很突兀,有强烈的冲突感:①面对有声有色、五彩缤纷的春天,哑巴感受到了美却无法表达;②哑巴渴望人生的春天,希望过平等而有尊严的生活,却受人歧视。
14.“达子香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第三处“达子香花”:①在结构上与前文呼应;②内容上花在人非,达子香花依然绽放,老哑巴的生活却彻底改变;③感情上,作者借花表达了对老哑巴的怀念和同情;④主题上,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深化主旨。
15.①都是社会底层人物,失去尊严;②都生活在落后的地方,周围人性冷漠;③都很勤劳、善良;④都被他人抛弃,结局悲惨。
 
16.D
17.C
18.C
19.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
20.(1)管仲的考虑还是差不多的。这样做了如果还不能完备,那大概是天意吧。
(2)在上位的人没有用来役使在下位的办法,在下位的人又没有用来侍奉在上位者的办法,这就叫做双重地攻击它。
【解析】
【分析】
16.D项,“义”:名词用作动词,坚守道义。
故选D。
17.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题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8个虚词,同样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还要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
A项,不同。第一个“因”:介词,依靠;第二个“因”:动词,接着。
B项,不同。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第二个“而”:连词,表递进。
C项,相同。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
D项,不同,第一个“其”:表推测,大概;第二个“其”:代词,他。
故选C。
18.C项,不是孔青,是宁越。从原文第三段“‘战而不胜,其罪一;与人出而不与人入,其罪二;与之尸而弗取,其罪三。民以此三者怨上。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宁越可谓知用文武矣。用武则以力胜,用文则以德胜。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可以看出,是宁越而不是孔青。所以应改为:管仲、宁越、咎犯三人皆体现了“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广”。
故选C。
19.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可分六步走:读文段,通文意;标名(代)词,定主宾;看虚词,找位置;明语法,辨句式;依据修辞;对话、引文定句读。“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是指赵国派孔青率领敢死的勇士去援救,是一个整体,在它后面断开;“与齐人战”是说的另一件事,“大败之”是作战的结果,在它们之间断开。“齐将死”是说齐国的将帅被打死,是一个整体,在它前后断开。“得车二千”、“得尸三万”构成整齐句式,在它们之间断开,“以为二京”是说孔青把这些尸体封土堆成两个高丘,是说的另一件事,故在它之前断开。综上,断句为: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
20.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管子之虑”的“之”:结构助词,的;“近之”的“之”:代词,代指前面的考虑;近:接近,这里是差不多的意思;是:这,这样;全:完备;“其”,语气副词,大概。
(2)上:在上位的人;下:在下位的人;无以:固定搭配,没有用来……的办法;使:役使;事:侍奉;是:这。
【点睛】
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参考译文:
明智的人做事情一定要依靠时机,时机不一定能得到,但人为的努力却不可废弃。得到时机也好,得不到时机也好,用自己能做到的弥补自己不能做到的,就象船和车互相弥补其不足一样。北方有一种野兽,名叫蹶,前腿像鼠一样短,后腿像兔一样长,走快了就绊脚,一跑就跌倒。它常常替蛩蛩距虛采鲜美的草,采了以后就给它。蹶有祸患的时候,蛩蛩距虛一定背着它逃走。这就是用自己能够做到的来弥补自己不能做到的。
鲍叔、管仲、召忽三个人彼此很友好,想一起安定齐国,认为公子纠一定能立为君主。召忽说:“我们三个人对于齐国来说,就如同鼎有三足一样,少一个也不成。况且公子小白是一定不会立为君主了,不如三个人都辅佐公子纠。”管仲说:“不行,齐国人厌恶公子纠的母亲,因而连及到公子纠,公子小白没有母亲了,因而齐国人很爱怜他。事情如何尚未可知,不如让一个人去侍奉公子小白。将来享有齐国的,一定是这两位公子中的一个。”因此让鲍叔做公子小白的老师,管仲、召忽留在公子纠那里。公子纠在外边,不能说一定成为齐国的君主,虽说如此,管仲的考虑还是差不多的。这样做了如果还不能完备,那大概是天意吧。人为的努力总算是用尽了。
齐国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敢死的勇士去援救,跟齐国人作战,把齐国人打得大败。齐国的将帅被打死,孔青俘获战车两千辆,尸体三万具,他把这些尸体封土堆成两个高丘。宁越对孔青说;太可惜了,不如把尸体归还给齐国而从内部攻击它。我听说过,古代善于作战的人,该坚守就坚守,该进退就进退。我军后退三十里,给敌军以收尸的机会。战车铠甲在战争中丧失尽了,府库里的钱财在安葬战死者时用光了,这就叫做从内部攻击它。”孔青说“齐人如果不来收尸,那该怎么办?”宁越说:“作战不能取胜,这是他们的第一条罪状,率领士兵出去作战而不能使之回来,这是他们的第二条罪状;给他们尸体却不收取,这是他们的第三条罪状。人民将因为这三条怨恨在上位的人。在上位的人没有办法役使在下位的,在下位的人又无从侍奉在上位的,这就叫做双重地攻击它。”宁越可以说是懂得运用文武两种办法了。用武就凭力量取胜,用文就凭仁德取胜。用文用武都能取胜,什么样的敌人能不归服?
晋文公打算盟会诸侯,咎犯说:“不行,天下人还不了解您的道义啊。”文公说:应该怎么做?”咎犯说:“天子躲避叔带的灾难,流亡在郑国。为何不送他回去,以此确立大义,而且借此树立自己的声誉。”文公说“我能做到吗?”咎犯说“事情如果能做成,那么继承文侯的事业,确立武公的功绩,开拓土地,安定边疆,就全在此一举了,事情如果不能做成,那么弥补周王室的过失,忧虑周天子的灾难,成就教化,留名青史,也全在此一举了。您还是不要犹豫了。”文公听从了他的主张。于是就跟戎族人、狄族人一起把周天子安置在成周。天子赐给他南阳那里的土地。文公从而称霸诸侯。做事情既符合道义又有利,因而立了大功,文公可以算做明智了。这都是咎犯的计谋啊!文公出亡十七年,回晋国四年就能称霸诸侯,他听信的大概都是咎犯那样的人吧?
管仲、鲍叔辅佐齐桓公治理国事时,齐国东方边境地区的人有经常向上反映困苦情况的。管仲死了,竖刁、易牙掌权,国内的人经常向上反映不困苦的情况,不敢反映困苦的情况。管仲终于成为齐国的优秀人物,他的恩泽施及子孙后代,是因为他懂得大礼。懂得大礼,即使不懂得国事也是可以的。
21.    萧条冷落    昔盛今衰   
22.①对比:“钱塘”三句起笔就进行了昔盛今衰的对比;接着“其间……荒祠”数句,运用了三个具体的对比,波澜迭出,有力地突出了昔盛今衰之叹。②化用前人诗句(或“用典”):前三句暗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突出今日之衰。接着依次化用。用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句,表达而今江山残破之意;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句,叹如今到处皆无美景可写;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表达而今游人稀少、祠堂荒烟衰草无人凭吊的荒凉。
23.    文采丰富的样子    完美   
24.孔子主张沿用周代的礼乐制度,是周朝礼乐文化的捍卫者,也有其保守的一面。而韩非子反对用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社会,主张根据实际来制订治理的方法,他否定了传统,也有其不足之处。
25.仰之弥高    忽焉在后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匪我愆期    秋以为期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