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2020年北京丰台十二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0-08-13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雄,十五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而曳之,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二十一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去于庭中,直上有木三十余尺,鼓翅哀鸣,飞而栖其树颠。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畏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里东鄙夫曰陈氏之鸡焉,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是以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必长鸣命侣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犹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介焉者。客鸡义勇超于群,群皆妒焉,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取材于李翱《李文公集》)
18.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貌若营群                              营:统领
B. 而仰望焉,而旋望焉                    旋:旋即
C. 义而介焉者                            介:独特
D. 尚不与俦焉                            俦:做伴
1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又狎乎人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B 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C. 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奚以知其然也
D. 其可以逃乎                           人莫知其子之恶
20.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截冠雄鸡虽然勇猛好斗,但势单力孤斗不过群鸡,总是被群鸡孤立。
B. 虽然被群鸡孤立,但截冠雄鸡在见到食物后还是招呼同伴一起享用。
C. 截冠雄鸡因外形独特而招人喜爱,受到群鸡的妒忌,不愿与它同食。
D. 作者由截冠雄鸡的遭遇联想到人世间一些类似的事情不禁发出感叹。
21. 作者认为这篇文章“可以作鉴于世之人”,意思是“可以给世人提供借鉴”。你认为世人可以从中借鉴到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已十年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22.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氛围。
B. “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 “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 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23.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两项是(   )
A.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E.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24. “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
2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
②大学的至高境界,“____________”。“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________________”。
26.《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痴颦”“时宝钗”“憨湘云”“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勇晴雯”等。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国  宝
吴承墨刚走下站台,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了他。让他感到温润的,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发潮。
下榻,洗漱,吃早茶。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东西在哪里?”“不急不急。”王老板说,“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吴师母说。
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吴承墨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江南小城的梅花,曾给他带来多少灵感与熏陶。进了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吟就一首咏梅诗: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刚刚吟完,王老板就拍手赞叹。吴承墨诗兴大发,又接连吟了好几首。
第二天早餐桌上,吴承墨又问起东西在哪里。王老板还是说:“不急不急。我听收藏圈里的人说,您是国宝级的大师,您只要闭着眼在书画前走一走,用鼻子闻一闻,就能鉴定出是真品还是赝品。”“那都是人家瞎吹的。”吴承墨说。
早餐后,王老板租了一条观光船,沿着古运河一路游览,还请来了两位评弹演员。老两口品着时鲜,喝着美酒,听着琵琶的伴奏和美女的清唱。吴承墨真的有些醉了,是被乡情陶醉了。陶醉之余,竟自言自语道:“看来,老了还是回江南来定居,江南的山水养人。”“这是古今常理,落叶归根嘛,大师!”王老板附和。
闲谈中,王老板终于提起了那件东西。竟是一代国画宗师八大山人的一帧山水长卷。吴承墨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叹息:“哦!”这些年,他过目的书画不少,但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宝,还是头一回。
第三天早茶后,王老板带吴承墨夫妇驱车驶入一个新建小区。一幢幢别墅在湖光山色中隐现,路边,一株株春梅正含苞欲放。王老板领着两人走向湖边的一幢独体小别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建筑,门前就是鹤湖。转到三楼露天阳台,王老板朝湖面一指,道:“大师,您作首诗吧。”此刻,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群白鹤正飞上飞下,盘旋起落。吴承墨顿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王老板又是拍手赞叹:“好诗好诗!吴师母,喜欢这里吗?”“岂止是喜欢,我都不想走了!”吴师母笑道。“如果师母喜欢,我就送给你们!”王老板说。话音刚落,吴承墨就说:“这么贵的小楼,你就是敢送,我也不敢收啊!”吴师母看了他一眼。
下午,王老板将二老接到了拍卖公司,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用黄缎装裱的轴盒,从里面取出一个装裱精致的卷轴,缓缓将其打开。吴承墨就像一个上手术台的主刀大夫,穿上白大褂,戴上白手套,围着长案缓缓转了一周,然后走近,俯身向展放在案上的墨宝。画面上有江南的群山、曲水、春梅,依山临水傍梅的,是一间小小的草寮。八大山人画草寮,只是草草数笔,淡墨上漂一层赭石,极其传神,似乎住在草寮里的人,都不食人间烟火。
吴承墨特别喜欢八大山人的画,只要一看到八大山人的作品,浑身就会似过电一般。可这回,这种感觉却没有。他拿起放大镜细细审读起来,用笔,用墨,包括题款,都没有任何破绽。他将放大镜瞄准了题款下面的那方印章。这是鉴定书画的最后一道关口。那是一方八大山人常用的印章,只是印泥稍稍淡了一些,略显浅薄。他又站到了画前,将鼻子凑近画面,做着一次次深呼吸。目光又在那方印章上停留了足有数分钟,随后轻轻点了点头,呆立在那里。
晚上吴师母就跟他吵了一架。吴师母道:“你今天吃错药了?你头都点了,怎么就不肯落笔?”“我还是有点吃不准。”他说,“那方印章看上去没问题,只是印泥按说不应该那么淡。而且八大山人早年用的墨里都混有冰片和麝香,可是这张画上,一丝气味也闻不到。”“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吴师母道。“看来,还得再看一遍。”吴承墨小声说。
三天后,他又将画面上的笔墨以及题款、印章细细看了一遍,再将鼻子一次次凑近画面。起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看到后来,山也是山,水也是水,只是山水间的草寮,却变成了小别墅。里面传出一个声音:“就你清高?就你圣洁?就你不食人间烟火?”
吴承墨转身拿笔蘸墨的时候,手似乎有点发抖。紧挨着他的吴师母说:“承墨,你随便写,就当平时练字。”这么一说,他的手就不抖了。
刚在鉴定书上签了字,吴师母已将揿了印泥的那方大章递了过来。他接过后,手似乎有点不听话,微微发颤。吴师母就捏住他的手腕,朝下按去。
第二天,吴承墨夫妇就要返京了,王老板掏出一串钥匙:“师母,这是一点小小心意。”
回到北京,吴承墨就住院了。医生说他是因为太劳累,再加上心理压力太大。一个多月后,吴承墨才出了院。早晨,他从刚送来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梅城市博物馆花重金从私人手中购得的一件国宝——八大山人山水长卷,经鉴定竟然是赝品。
吴承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前一黑……
(取材于徐锁荣同名作品)
27.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梅城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为全文奠定了温馨的基调。
B. 王老板安排吴承墨夫妇赏梅花听评弹,是为了用同乡的情谊打动他们。
C. 吴承墨只要闻闻就能鉴定出画的真赝,因此王老板才特意请他来鉴画。
D. 小说中的王老板,精明圆滑,虽然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形象丰满。
28. 小说中写吴承墨两次即兴吟诗,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29. 小说结尾交代,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是赝品。在前面的情节发展过程中已多次暗示这幅画是假的,请找出其中三处,简要分析。
30. 小说以“国宝”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六、50分。(请必须在答题卡记叙文、议论文的括号内画√表明所选文体,或在作文纸上直接注明:记叙文或议论文  题目)
3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有网友在微博平台发布了自己的心得:“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这则微博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说,从外打破就会被人吃掉;从内打破就会发展、成长。
有人说,人生也是这样,从外打破源于压力,从内打破源于动力。
有人说,如果是个臭鸡蛋呢?从内怎么打破?从外打破也没用啊!
有人说,就算是个好鸡蛋,母鸡不去孵,也于事无补啊!
还有人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我觉得“打破”才最关键……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有细节、有描写。议论文要求:自主立意;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