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五校”2021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0-12-16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夏守赟字子美。初,守恩给事襄王邸,王问其兄弟,守恩言守赟四岁而孤,日侍王邸,不得时抚养,心辄念之。王为动容,即日召入宫,而怜其幼,听就外舍。后二年,复召入,王乳母齐国夫人使傅婢拊视之。稍长,习通文字。王为太子,守赟典工作事。及即位,授右侍禁。李继迁叛,命使绥、夏伺边衅,迁西头供奉官、寄班祗候。帝幸大名,为驾前走马承受。康保裔与贼战,没,部曲畏诛,声言保裔降贼,密诏守赟往察之。守赟变服入营中,廉问得状,还奏称旨。诏恤保裔家,以守赟为真定路走马承受公事。帝幸澶渊及祀汾阴,皆为驾前巡检,累迁东绫锦副使。从幸亳州,命修行宫。转崇仪使、提举仓草场。帝甚亲信之,遣中使问守赟曰:“欲管军乎?为横行使乎?”守赟曰:“臣得日近冕旒足矣。”寻迁西上阁门使、提举诸司库务,以右千牛卫大将军、昭州刺史为枢密都承旨,兼领三班院。每契丹使至,与杨崇勋迭为馆伴副使,凡十余年。擢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改马军、并代州都总管。守恩坐赃废,守赟亦以镇海军节度使罢管军,之本镇。逾年,徙定州路都总管,召知枢密院事。既入见,帝问西事,守赟言:“平时小障屯兵马不及千余,贼兵盛至,固守不暇,安能出门邪?宜并其兵以据冲要,伺便邀击,功或可成。”帝然之。刘平、石元孙败,人有以降贼诬告者。守赟颇辨其枉,引康保裔事为质,自请将兵击贼。换宣徽南院使、陕西马步军都总管兼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命勾当御药院张德明、黎用信掌御剑以随之。然守赟性庸怯,寡方略,不为士卒所服。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卒,赠太尉,谥忠僖。
(节选自《宋史·夏守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
B.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
C.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
D.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冕旒是古代礼冠中最贵重者,也专指皇冠,因此可作皇帝的代称,文中指皇帝。
B.刺史,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C.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守赟年幼不幸,颇得爱怜。他四岁而孤,其兄夏守恩供职襄王府,无暇照顾,襄王悯其孤弱,两次召其入宫,后来襄王乳母派师傅、婢女抚爱照顾他。
B.夏守赟多次随驾,深受信任。他曾以驾前走马承受之职,随驾到大名;又凭借驾前巡检的身份,伴驾到澶渊和汾阴;后帝幸亳州,他亦扈从。
C.夏守赟熟悉边事,建言有识。他曾奉命赴边,侦查边疆地区反叛等事;后来他又向皇帝提出合并兵力据守冲要之镇,趁机截击敌人的建议,获得认可。
D.夏守赟替人辨枉,竭心尽力。他曾受密诏,乔装深入敌营,查清康保裔被诬陷一事;后有人诬陷刘平、石元孙降贼,他又极力为他们辨白冤屈,并请求亲率大军击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康保裔与贼战,没,部曲畏诛,声言保裔降贼,密诏守赟往察之。
(2)守恩坐赃废,守赟亦以镇海军节度使罢管军,之本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注】潘郭二生:苏轼在黄州的朋友潘大临和郭遘。女王城:黄州州治东十五里的永安城,俗称女王城。和(hè):依照别人诗作的韵脚作诗。赋《招魂》:指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这一说法出自王逸《楚辞章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渴望春意的诗人主动“出郊寻春”,是旧地寻春,“走马”而去。
B.颔联不写寻春所获,却宕开一笔,看似游离,实为全诗的关键之所在。
C.颈联既具体指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可概括为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乐趣。
D.尾联诗人告慰故人自己在黄州很好,并表达自己渴望朝廷召还的急切心情。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赋》中,苏轼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
(2)《小石潭记》中,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的感情。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
(3)《氓》中的女子为了摆脱内心的痛苦,对“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氓”说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心与男子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贵广高铁是 的“艰难”之路。857公里的全长,穿越珠三角、南岭山脉及云贵高原。其中一个细节是,14.7公里的隧道,高铁通过仅需4分钟,建设却要1300多个日夜。建设之难, 。高铁列车冲出隧道,迎来光明的那一刻,屏幕前“数隧道”的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你以为的“平常”并不平常,更不是理所应当。今天的中国交通网上,“超级工程” ,“世界冠军”屡见不鲜,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贵广高铁正是典型的中国式发展奇迹。
( )曾经的山高林密、峡高谷深,如今,买一张票就能说走就走,自在地奔向诗和远方,饱览壮美山河。建设者们不管是愚公移山般的付出,还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都不能只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战胜疫情、迅速恢复经济的中国人来说,这种不畏艰险、万众一心的精神从来就是 ,深深地根植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基因里。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名不虚传 可见一斑 俯拾即是 薪火相传
B.名副其实 见微知著 俯拾即是 一脉相承
C.名不虚传 见微知著 比比皆是 薪火相传
D.名副其实 可见一斑 比比皆是 一脉相承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高铁是一面发展的“镜子”,也是一张历史的“名片”。
B.高铁是一张发展的“名片”,也是一面历史的“镜子”。
C.高铁是一面历史的“镜子”,也是一张发展的“名片”。
D.高铁是一张历史的“名片”,也是一面发展的“镜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管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还是建设者们愚公移山般的付出,都不能只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B.建设者们无论是愚公移山般的付出,还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都不能只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C.不管是建设者们愚公移山般的付出,还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都不仅仅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D.建设者们无论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还是愚公移山般的付出,都不仅仅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实现良好的“心理抚养”,基础前提是______________。归根结底就是六个字:____________,一些家长感慨孩子早早地出现叛逆,却不知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少年儿童也需要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维护自身尊严;第二是“信任”,有效建立与家庭成员、老师、伙伴的信任,对孩子养成稳定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是“沟通”,教育绝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平等对话、良好沟通,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______________,是体现家长教育成功的根本所在。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20年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1周年纪念日。在山东曲阜孔庙内,礼乐和鸣,庄严肃穆,庚子年公祭孔子大典举行。9时许,祭孔大典正式开始。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锋模范代表、专家学者、海内外孔子后裔等组成的300多人祭祀队伍,统一佩戴黄色绶带,从孔庙外的神道上缓缓行进。身着汉服的舞者,峨冠博带,手持羽和龠,在大成殿前跳起公祭乐舞。主祭嘉宾向孔子像敬献花篮、行鞠躬礼。庚子年祭孔大典联合北京、杭州、长春以及韩国唐津等海内外多地孔庙,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方式进行球“云祭孔”,并首次启用网上祭孔平台。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 ——王鼎钧
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泻地。 ——龙应台
每个人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 ——赫尔曼·黑塞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关于时代和个人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夏守赟字子美。初,守恩给事襄王邸,王问其兄弟,守恩言守赟四岁而孤,日侍王邸,不得时抚养,心辄念之。王为动容,即日召入宫,而怜其幼,听就外舍。后二年,复召入,王乳母齐国夫人使傅婢拊视之。稍长,习通文字。王为太子,守赟典工作事。及即位,授右侍禁。李继迁叛,命使绥、夏伺边衅,迁西头供奉官、寄班祗候。帝幸大名,为驾前走马承受。康保裔与贼战,没,部曲畏诛,声言保裔降贼,密诏守赟往察之。守赟变服入营中,廉问得状,还奏称旨。诏恤保裔家,以守赟为真定路走马承受公事。帝幸澶渊及祀汾阴,皆为驾前巡检,累迁东绫锦副使。从幸亳州,命修行宫。转崇仪使、提举仓草场。帝甚亲信之,遣中使问守赟曰:“欲管军乎?为横行使乎?”守赟曰:“臣得日近冕旒足矣。”寻迁西上阁门使、提举诸司库务,以右千牛卫大将军、昭州刺史为枢密都承旨,兼领三班院。每契丹使至,与杨崇勋迭为馆伴副使,凡十余年。擢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改马军、并代州都总管。守恩坐赃废,守赟亦以镇海军节度使罢管军,之本镇。逾年,徙定州路都总管,召知枢密院事。既入见,帝问西事,守赟言:“平时小障屯兵马不及千余,贼兵盛至,固守不暇,安能出门邪?宜并其兵以据冲要,伺便邀击,功或可成。”帝然之。刘平、石元孙败,人有以降贼诬告者。守赟颇辨其枉,引康保裔事为质,自请将兵击贼。换宣徽南院使、陕西马步军都总管兼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命勾当御药院张德明、黎用信掌御剑以随之。然守赟性庸怯,寡方略,不为士卒所服。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卒,赠太尉,谥忠僖。
(节选自《宋史·夏守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
B.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
C.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
D.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冕旒是古代礼冠中最贵重者,也专指皇冠,因此可作皇帝的代称,文中指皇帝。
B.刺史,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C.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守赟年幼不幸,颇得爱怜。他四岁而孤,其兄夏守恩供职襄王府,无暇照顾,襄王悯其孤弱,两次召其入宫,后来襄王乳母派师傅、婢女抚爱照顾他。
B.夏守赟多次随驾,深受信任。他曾以驾前走马承受之职,随驾到大名;又凭借驾前巡检的身份,伴驾到澶渊和汾阴;后帝幸亳州,他亦扈从。
C.夏守赟熟悉边事,建言有识。他曾奉命赴边,侦查边疆地区反叛等事;后来他又向皇帝提出合并兵力据守冲要之镇,趁机截击敌人的建议,获得认可。
D.夏守赟替人辨枉,竭心尽力。他曾受密诏,乔装深入敌营,查清康保裔被诬陷一事;后有人诬陷刘平、石元孙降贼,他又极力为他们辨白冤屈,并请求亲率大军击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康保裔与贼战,没,部曲畏诛,声言保裔降贼,密诏守赟往察之。
(2)守恩坐赃废,守赟亦以镇海军节度使罢管军,之本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注】潘郭二生:苏轼在黄州的朋友潘大临和郭遘。女王城:黄州州治东十五里的永安城,俗称女王城。和(hè):依照别人诗作的韵脚作诗。赋《招魂》:指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这一说法出自王逸《楚辞章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渴望春意的诗人主动“出郊寻春”,是旧地寻春,“走马”而去。
B.颔联不写寻春所获,却宕开一笔,看似游离,实为全诗的关键之所在。
C.颈联既具体指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可概括为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乐趣。
D.尾联诗人告慰故人自己在黄州很好,并表达自己渴望朝廷召还的急切心情。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赋》中,苏轼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
(2)《小石潭记》中,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的感情。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
(3)《氓》中的女子为了摆脱内心的痛苦,对“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氓”说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心与男子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贵广高铁是 的“艰难”之路。857公里的全长,穿越珠三角、南岭山脉及云贵高原。其中一个细节是,14.7公里的隧道,高铁通过仅需4分钟,建设却要1300多个日夜。建设之难, 。高铁列车冲出隧道,迎来光明的那一刻,屏幕前“数隧道”的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你以为的“平常”并不平常,更不是理所应当。今天的中国交通网上,“超级工程” ,“世界冠军”屡见不鲜,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贵广高铁正是典型的中国式发展奇迹。
( )曾经的山高林密、峡高谷深,如今,买一张票就能说走就走,自在地奔向诗和远方,饱览壮美山河。建设者们不管是愚公移山般的付出,还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都不能只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战胜疫情、迅速恢复经济的中国人来说,这种不畏艰险、万众一心的精神从来就是 ,深深地根植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基因里。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名不虚传 可见一斑 俯拾即是 薪火相传
B.名副其实 见微知著 俯拾即是 一脉相承
C.名不虚传 见微知著 比比皆是 薪火相传
D.名副其实 可见一斑 比比皆是 一脉相承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高铁是一面发展的“镜子”,也是一张历史的“名片”。
B.高铁是一张发展的“名片”,也是一面历史的“镜子”。
C.高铁是一面历史的“镜子”,也是一张发展的“名片”。
D.高铁是一张历史的“名片”,也是一面发展的“镜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管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还是建设者们愚公移山般的付出,都不能只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B.建设者们无论是愚公移山般的付出,还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都不能只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C.不管是建设者们愚公移山般的付出,还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都不仅仅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D.建设者们无论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还是愚公移山般的付出,都不仅仅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实现良好的“心理抚养”,基础前提是______________。归根结底就是六个字:____________,一些家长感慨孩子早早地出现叛逆,却不知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少年儿童也需要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维护自身尊严;第二是“信任”,有效建立与家庭成员、老师、伙伴的信任,对孩子养成稳定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是“沟通”,教育绝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平等对话、良好沟通,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______________,是体现家长教育成功的根本所在。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20年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1周年纪念日。在山东曲阜孔庙内,礼乐和鸣,庄严肃穆,庚子年公祭孔子大典举行。9时许,祭孔大典正式开始。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锋模范代表、专家学者、海内外孔子后裔等组成的300多人祭祀队伍,统一佩戴黄色绶带,从孔庙外的神道上缓缓行进。身着汉服的舞者,峨冠博带,手持羽和龠,在大成殿前跳起公祭乐舞。主祭嘉宾向孔子像敬献花篮、行鞠躬礼。庚子年祭孔大典联合北京、杭州、长春以及韩国唐津等海内外多地孔庙,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方式进行球“云祭孔”,并首次启用网上祭孔平台。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 ——王鼎钧
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泻地。 ——龙应台
每个人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 ——赫尔曼·黑塞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关于时代和个人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