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济宁市汶上某校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1-08
济宁市汶上某校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同时,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这些史论结合的精彩之论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下功夫深入发掘和总结。
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曰”。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其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他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就非常关切。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里,司马迁试图从经济发展中探寻社会发展的原因。在《货殖列传》中,他在分析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情况时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段论述一方面说明物质生产的历史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决定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由于人们为满足物质需要而从事工作的结果。这些论点表明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
再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其实除了这两种形式,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刻。以“臣光曰”中关于治国用人方面的一些史论为例。司马光提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得好,关键在于能否选拔一批得力的人才,所以他在《资治通鉴》中非常注意并突出叙述了举贤用能的史实。在用人问题上,他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他说:“臣闻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殊,惟贤、不肖之为察。”怎样才算是“贤”呢?司马光认为必须以德为本、德才兼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史论更是不胜枚举。
对于史书注释,许多人认为这纯粹是史料性的东西,没有什么理论含量。这是对史书注释的误解。比如,元代学者胡三省不仅对《资治通鉴》在文字方面作了详细注释,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而且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这些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比如,《资治通鉴》记梁武帝称:“我自非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所;乃至宫人,亦不食国家之食。”这自然是十足的欺人谎言。对此,胡三省在注释中加以无情揭露:“帝奄有东南,凡其所食,自其身以及六宫,不由佛营,不由神造,又不由西天竺国来,有不出于东南民力者乎?”这就以人所共知的事实揭穿了梁武帝的骗人鬼话。尤其可贵的是,胡三省说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国家上下衣食住行,无不出于“民力”。他在《资治通鉴注》中还特别强调历史的善恶惩劝作用,认为《资治通鉴》正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所以他在注释中不厌其烦地指出:“《通鉴》书之以为后世戒。”“后之守国者,尚鉴兹哉!”
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一优良传统,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使我国史学发展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充足养料。
(摘编自仓修良《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
材料二:
史学何为?史学的重大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力图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当下和今后史学研究者应该追求的目标。20 世纪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宣传和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如郭沫若、胡绳、侯外庐、范文澜、夏鼐、白寿彝、刘大年等。近些年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有很多成果就是史学研究对社会关怀的体现,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表现。
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对历史的总结和传承。史学研究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反观人类历史,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解决时代面临的历史问题,才能回答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才能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新局面。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努力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史学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必将有更大作为。
(摘编自高翔《新时代史学研究要有更大作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的史论,表明了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
B.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常通过三种形式发表史论,其关于用人问题的论述,包含以德为本的思想。
C.近年来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体现了史学研究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经世致用。
D.材料二站在时代的高度,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为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发掘“君子曰”、“太史公曰”、“臣光曰”的内涵,我们就能对其所涉及时代的历史情况有较深入的理解。
B.史论结合是传统史学的优长,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它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提供充足养料。
C.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便是“史学何为”这一问题的答案。
D.只有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从而认识人类的命运,才是真正的史学家。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书注释对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以及对以前的历史有很多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B.如果把史书注释当成纯粹的史料,就会误解胡三省对《资治通鉴》中注释的意义。
C.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应是中国当代及以后史学研究者的共同追求。
D.史学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制高点,有助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史学研究在当下的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钱穆的湖与湖上闲思
陈益
无锡荡口古镇,是学者钱穆的故乡。粉墙黛瓦的街区,恰如两片青色衣襟覆盖在河道两侧。一座座石拱桥、石梁桥似纽襻,把它们紧紧相连。苍颜斑驳的卖鱼桥,是从前进行鱼鲜交易的地方。天明时分,渔民们摇着小木船,陆续从湖荡那边进镇,浅舱里水花四溅,银光闪烁。刚刚在桥堍缆好船,手挽竹篮的主妇就围拢来了。
昔日,年少的钱穆生活在古镇老街,常常到鹅肫荡边玩耍。号称八千亩水面的鹅肫荡,平时禁捕,到了冬天才开捕。一时千舟云集,热闹非凡。钱穆的父母雇了一条船,兴致勃勃带着他下湖。有人把活蹦乱跳的鱼儿送来,在湖荡里现烧现吃,那情景让钱穆晚年居住在台湾都无以忘怀。对于他,湖是故乡的意象。
1948年上半年,钱穆花四个月时间,陆续写成三十篇文章,编成一册《湖上闲思录》。当时他任教于无锡江南大学,临近太湖,距故乡荡口也不远。“课务轻闲,胃病新愈,体况未佳,又值时局晦昧,光明难睹,时时徜徉湖山胜处,或晨出晚归,或半日在外。即暂获间隙,亦常徘徊田塍鱼塘之间。尽抛书册,唯求亲接自然,俯仰逍遥以自遣……”夜灯下,随笔抒写这些出自闲思遐想的文章。十年后,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再次披阅,决定刊而布之。他觉得恍如读别人的书,更令人高兴的是生平竟有那一段闲暇的日子,堪作回忆,弥自珍惜。
又过了二十余年,86岁高龄的钱穆应三民书局再版《湖上闲思录》之约,在台北外双溪寓所素书楼再次写下跋文。那时他已双目失明,无法读报,却仍捉笔写稿。略谈三十余年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撰述后,他怅然写下这段文字:“自惭学问未有进步,而国事世风,每况愈下。回忆当年太湖边一段心境,亦已有黄鹤一去不复返之状。抚今追昔,感慨何似”。学者老矣,萦绕不去的,只是故乡湖荡给自己带来的心境。这是乡愁,又比乡愁愈加深沉厚重。
荡口古镇,是太湖流域无数古镇中的一个。清亮的石板、低矮的廊檐、临水的楼阁,还有店铺里的那些糖果小吃,一切都是如此熟稔。古镇无不依水而生,而荡口的独特之处,在于街巷是笔直的,没有迂回曲折,每户人家都自在地领略水色。这里古朴风貌犹存。店铺里的美食,小笼馒头、青白团子、甘露青鱼、糯米酒酿……每一样都透露水的意蕴。钱穆故居,是一处经过精心修葺的清代建筑,前门临街面水,后边有一个绿荫笼罩、花木繁茂的庭园。四周静谧得几乎能感觉时光流逝的声响,恰好可以读书。
《湖上闲思录》随心所欲地谈论人文与自然、精神与物质、艺术与科学、礼与法、乡村与城市,涉猎面非常广泛。其中的《情与欲》,有这样的表述:
“历史人生却不然。他之回忆过去,更重于悬想未来。过去是过去了,但在你心上,岂不留着他一片记忆吗?这些痕迹,你要保留,谁能来剥夺你?那是你对人生的真实收获,可以永藏心坎,永不退灭的。人生不断向前,未必赶上了你所希望,而且或离希望更远了,希望逐步幻灭,记忆却逐步增添,逐步丰富了。人生无所得,只有记忆,是人人可以安分守己不劳而获的。那是生活对人生惟一真实的礼物,你该什袭珍藏吧!”
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在云南宜良写成了《国史大纲》一书。国事未定,变端莫测,他决意不返平津,不滞京沪,先后去了昆明、成都。不料患上胃病,久治不愈。恰逢江南大学创办,遂去往太湖之滨的无锡,游神淡泊,自求宁静。家乡的风土饮膳,给他的健康带来了很大转机。由此,我们不难感受故乡的湖荡在钱穆记忆深处的位置。而不管身在何处,他从未忘记自己在湖畔的闲思遐想。故乡给他的真实礼物,始终永藏心坎。
“中国传统思想似乎只偏重在内心情感方面,对于知识自由,未能积极提倡。西方近代自由呼声,最先是为科学知识之觉醒所唤起,但后来无限度引用到政治和经济方面去,则亦不胜流弊。”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如此鞭辟入里的叙述,依然能给人警醒。
荡口的傍晚,潮润的南风掠过湖面,送来凉爽。人们顺着长长的栈桥,在鹅肫荡边漫步,享受夕照中的湖光水色。放眼看去,湖上碧波闪烁着涟漪,摇曳的船桨呼唤岁月的回声。青檐依水相连,绿树肆意铺张,花瓣漫天浮落。
(选自2020年6月17日《中华读书报》)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将古镇充满水乡特色的生活场景展示在读者面前。
B.钱穆虽自称《湖上闲思录》出自闲思遐想,但内容却涉及社会与人文等诸多方面。
C.钱穆对闲适、静谧的湖边生活的回忆与眷恋,实际上是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不满。
D.故乡不仅治愈了钱穆身体,还抚平了他心灵的焦虑和荒芜,这是弥足珍贵的馈赠。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修辞使用巧妙,比喻、比拟、排比等手法信手拈来,富有文学气息,与文章充满人文气息的情调甚为契合。
B.文中引用了钱穆《湖上闲思录》中的句子,文字虽多却不觉其繁,这些文字与作者行文融为一体,表情达意恰到好处。
C.在述及钱穆《湖上闲思录》一书成就时,提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所具有的意义,使文章具有了时代性。
D.末段以景结情,荡口山水依旧风清气爽,生活在这里的人依然惬意自在,作者委婉表达了再有如钱穆般大师出现的期待。
8.为什么说“这是乡愁,又比乡愁愈加深沉厚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文章围绕“湖”来写了钱穆哪些“闲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