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1-09
辽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有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2012年以来,“光盘行动”广泛开展,“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减少,然而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场景中还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如单位食堂,人们排队倒掉餐盘中余下的很多饭菜;宴席散去,酒桌上留下了不少“未光之盘”;餐厅消费中也时常可见超量点餐……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减少餐饮浪费,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观念的必然要求。有研究显示,如果人类减少粮食浪费和提高粮食生产链的效率,将对保护地球自然资源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巨大的贡献。节约粮食,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保证粮食安全,同时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可谓一举多得。
培养节约习惯,需要善于发挥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崇尚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政府层面还需加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培养理性、健康的饮食观和消费观,鼓励和表彰节约行为,倡导餐桌上的文明新风。同时也要重视教育层面的作用,如学校加强相关知识与政策的科普。还可通过新媒介、新平台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大众,真正做到让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也不再困难。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还需餐饮行业共同努力,优化服务与经营模式。中央领导人作出重要指示后,湖北武汉餐饮业协会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发布包括“N-1点餐模式”在内的6条倡议。北京、江苏、陕西等地行业协会的倡议书也包括多项节约措施。这些举措,从服务侧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提供了动力,值得重视与借鉴,从而启发社会各环节探索更有效的节约措施。
遏制铺张浪费之风,更需从上到下形成全维度的社会风尚。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只有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才更具有感召力与说服力,才能助推全社会自上而下形成节约风尚。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过“紧日子”,节约粮食,杜绝公款浪费,为人民群众做好榜样。“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个人行为层面的问题,还关乎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与国计民生。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做好实践者与监督者,形成杜绝浪费的良好氛围,文明新风就能吹遍神州大地,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将会成为社会新时尚。
(摘编自王欣夷《让“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成为社会新时尚》,有删改)
材料二: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食物中,约有1/3被丢弃或浪费掉,相当于13亿吨粮食,约合1万亿美元的经济成本、7000亿美元的环境成本以及9000亿美元的社会成本。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球还有大量极端贫国人口营养供给得不到保障。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饥饿人数可能将在去年6.9亿的基础上增加0.83亿~1.32亿。
强烈反差的背后,是全球购买力不均衡的现实。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世界最贫困地区,消费者的食物浪费程度很低,每年人均约10公斤,而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数字超过了100公斤。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指出:“粮食是足够的,今年也是如此。问题在于人们购买食物的能力。”食物浪费造成的需求过剩会推高食品价格,这对食品支出占比较高的穷人影响更大,令他们难以负担具有充足营养的食物,生存境遇进一步恶化。
在市场经济中,买多少食物似乎是消费者的个人自由,有人还拿经济学的“破窗理论”为浪费行为开脱,认为这是为食品餐饮行业的繁荣作贡献,就像打破一扇好端端的窗户玻璃能给玻璃厂和安装工人带来经济收益一样。法国经济学家巴师夏在其著名论文《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反驳,“你的理论停留在看得到的那些东西,没有考虑那些看不到的”,更换窗户的财富本可以另作他用。
食物浪费的机会成本和环境成本都很大。粮食生产是资源密集型产业,除了账单上标明的成本,人们在丢弃食物时还浪费了大量看不见的土地、化肥、水、能源等资源。人们本可以把这些资源节省下来,归还侵占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方面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生产供应受到威胁,一方面食物需求还在不断增长。据预测,2012~2050年的人口增长和收入增加将导致全球农产品需求增加35%~50% ,这将给全球自然资源造成更大压力。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人类需要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制止食物浪费和损失应该是其中最基本和必要的行动。
(摘编自尚凯元《制止食物浪费,不止有本经济账》)
材料三:
从目前看,我国现行法律中虽有一些关于制止浪费行为的原则规定和要求,但比较分散或笼统,缺乏必要的约束措施和惩戒机制。
立法遏制餐饮浪费,需明确职能部门、餐饮经营者、消费者等各方的责任,制定出易于操作的监督措施和处罚标准,并着眼于构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惩罚并重的制度机制。
必须指出的是,餐饮浪费只是粮食浪费中的重要一环,育种、收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浪费同样不可忽视。立法遏制粮食浪费必须坚持“全面原则”,涵盖从育种到餐桌的所有环节,确保每一粒粮食都不被浪费。
换言之,千呼万唤的《粮食法》该出台了。遏制粮食浪费任重道远,法治是治本之策。最新消息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决定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相关工作。立法有望提速,令人期待。
(摘编自陈广江《立法遏制粮食浪费迫在眉睫),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因为广泛开展“光盘行动”,2012年以来,“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完全得到了遏制。
B.湖北、江苏陕西等地餐饮业协会倡议的节约措施,从消费侧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C.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饥饿人数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0.83亿~1.32亿。
D.餐饮浪费,不仅是个人行为层面存在的问题,还关乎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与国计民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球每年生产的食物,约三成被丢弃或浪费,造成经济、环境、社会成本巨大浪费。
B.遏制铺张浪费之风,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社会新时尚。
C.粮食供给不足推高了食品价格,会进一步恶化食品支出占比较高的穷人的生存境遇。
D.粮食浪费不仅包括餐饮浪费,还包括育种、收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浪费。
3.下列各项不属于材料二中“拿经济学的‘破窗理论’为浪费行为开脱”这类现象的一项是(3分)
A.“大胃王”主播在镜头后吐掉口中食物,美其名曰:推介美食。
B.发放免费健身消费券,既可惠及群众,也能助力场馆健身消费。
C.制作美食短视频,消耗了大量食材,声称是传播传统美食文化。
D.把还可以正常使用的空调换掉,说是可以以旧换新,拉动内需。
4.材料一有怎样的行文脉络?请简要梳理。(4分)
5.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应该如何保障粮食安全。(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经历过晚年的孩子山
田咏美
我曾经历过晚年。虽然这种说法听起来很奇怪,但每当想到究竟应该怎样形容那几个月时,我还是觉得只有“晚年”这个词最合适。
事情发生在我随父母到姨妈家去玩的那个暑假。当时我只有10岁,那年夏天,天气网热,我觉得很无聊,就朝他们家养的那条叫奇洛的狗走去。它正专心致志地吃着咖喱米饭,对我根本不屑一顾。“奇洛。”我喊了一声,可它却像没听见似的仍旧大声地咀嚼着食物。我又叫了它一声,可是它依然不肯抬头。我在它身旁蹲下,用手抚摩起它的头来。
突然,它停止了吃食,抬起头来。就在那一瞬间,我的手被它咬住了。我大吃一惊,慌乱中总算把手从它嘴里抽了出来。
我摇晃着站起来,捂着被狗咬伤的手回到家里。战战兢兢地朝被咬的地方看去,只见手掌上有两处伤,还流着血。我洗净伤口,在其他人面前装出一副什么事都未曾发生的样子。没人知道被奇洛咬过后我心理上所承受的痛苦。
直到那天晚饭前,母亲跟姨妈做晚饭时,我和妹妹们一起看电视上连续播放的动画片。那天,正好演到少年忍者被狗咬了。我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半年之内,他身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突然有一天,他的行动出现了异常。他一会儿把整张脸都浸到河里大口大口地喝水,一会儿四肢着地到处乱爬,忽而发冷、忽而发热,他终于疯了。片中的解说员平静地述说着他的症状。他死于经过6个月潜伏期后发作的狂犬病。
“被狗咬了,会得狂犬病的。”妹妹喊道。我感到自己脸上的血“刷”的一下降了下来。我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把被奇洛咬伤的手藏到了桌子下面。“妈妈,被狗咬了,会得狂犬病死,掉的。”妹妹又对着正在厨房忙着的母亲大喊。
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拽住妹妹的头发,吼道:“烦死人了!”
妹妹哭了起来。其实,真正想痛哭一场的是我。
打那以后,我完全变了。作为一个离死只有6个月时间的人来说,我必须考虑自已应该做些什么,总是独自一人为此苦恼着。
我想,当务之急是要把发狂的时间推迟。没等我想出好办法,秋天来了,我开始来往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我在学校还吃惊地注意到一件事。那以前,我在教室里虽说有点怪,但由于知道的事情多,所以是班上的小大人。我为此而感到高兴,因为只有率先取得这种地位的我在班里可以明白地表示出自己对人的好恶。一发现不喜欢的孩子,我就大声地宣布出来。之后,肯定会有几个孩子因为我的话而毫无理由地恨起那个被我点了名的孩子来。对此,我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因为我自已从不干那种直接欺负人的蠢事。有好几个孩子就这样在在教室里失去了地位。进入晚年后,我开始对那些孩子有了负罪感。
一天傍晚,回家的路上,我下了一个决心。与其说决心,不如说是很自然做出的决定,我要去另一个地方。路上,我遇到曾经被我在班里宣布过讨厌的那个男孩,他略带恐惧地看着我。为了向他表示我对他已不再怀有恶意,我微笑着对他说:“你好。”
他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小心地看着我。我停下脚步,说出了我应该告诉他的话:“我并不讨厌你。”
“你说什么呢?”
“我只想把这句话告诉你,请你不要生我的气,把它作为美好的回忆保存起来吧。”
“你真怪。”
“喜欢我吧,因为我也喜欢你。”丢下被我吓呆了的他,我继续向前走去。
他突然叫住了我:“你,要到哪儿去?”
我转身冲他微微一笑,接着又往前走。后边传来他的喊声:“喂,那边是墓地!”
太阳快要落山了,黑暗已悄悄来到,渐渐吞噬掉了我的影子。
我来到墓地的入口处。看见附近还有几位带着狗散步的人,心里顿时轻松了几分。我先在一座墓前跪下,然后双手合十,做出祈祷的姿势。虽然不知该祈祷些什么,我只是向死者表达了敬意。
“小姑娘,快回家吧。不然,妈妈会担心的。”突然,我被这声音从沉思中唤醒。
只见一位牵着狗散步的老人不放心地看着我说:“真让人感动。你是在给谁上坟吧?”
“啊,是的。”
“这是谁的墓?”
我总不能说是自己的墓吧。我暧昧地笑了笑,收拾起眼前的石头,把它们再次放回书包。
然后,我向老人道了别,小跑着离开墓地回家了。
推开家门,晚饭的热气立刻挡住了我的视线。
“怎么回来这么晚,在路上玩儿可不行啊。”母亲漫不经心地说。
“妈妈,你听着。我,我被奇洛咬了。”
“啊,是么。”
“什么‘是么’,不过,我不要紧。”
“什么不要紧?快把爸爸的啤酒拿出来。”
“当然不用怕了,那是家狗。”
“什么?!”我像听了什么无法相信的事情一样,目不转晴地盯着母亲。
“家狗就不得狂犬病了吗?”
“当然啦,已经打过预防针了。”
顿时天旋地转,我几乎要昏倒。此前的一切努力都变得毫无意义。我是为了告诉母亲对于晚年没有特别重视的必要,才这么一口气地从墓地跑回来的。
我感到全身的力气一下子消失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我”只有10岁,但却觉得用“晚年”来形容自己被狗咬后的几个月的时光最合适,是因为“我”当时的心态和暮年之人的心态相仿。
B.“我”被奇洛咬伤之后虽然内心很痛苦,但却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所以自己处理了这件事,这表现出了“我”在成长期想要独立的一面。
C.“我”解除心结后却得知自己不会得狂犬病,此时“我”觉得“此前的一切努力都变得毫无意义”,这折射出“我”对之前那些善良举动有些后悔。
D.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在文中很重要,它起着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比如本文中“我”被家狗奇洛咬伤的情节,就有这样的作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首段呼应标题,开门见山点明“我”曾经经历过晚年,在叙述顺序上采取倒叙手法,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B.妹妹的大叫声令“我”难受,小说通过“脸上的血‘刷’的-下降了下来”手藏到了桌子下面”等细节描摹“我”内心的复杂感受。
C.当“我”告诉妈妈“我”曾经被奇洛咬伤-事时,作者着力描写了妈妈听后的漫不经心,这其实就是暗示“我”不会得狂犬病。
D.“太阳快要落山了,黑暗已悄悄来到,渐渐吞噬掉了我的影子”运用比拟手法,描绘黑暗的恐怖,烘托出“我”此时的恐惧无助。
8.小说叙述了“我”被狗咬的一段经历,请结合这段经历谈一谈“我”的心路历程。(4分)
9.小说以“我”根本就不会得狂犬病结局,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谈谈这样结尾的艺术效果。(6分)
一、现代文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有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2012年以来,“光盘行动”广泛开展,“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减少,然而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场景中还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如单位食堂,人们排队倒掉餐盘中余下的很多饭菜;宴席散去,酒桌上留下了不少“未光之盘”;餐厅消费中也时常可见超量点餐……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减少餐饮浪费,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观念的必然要求。有研究显示,如果人类减少粮食浪费和提高粮食生产链的效率,将对保护地球自然资源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巨大的贡献。节约粮食,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保证粮食安全,同时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可谓一举多得。
培养节约习惯,需要善于发挥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崇尚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政府层面还需加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培养理性、健康的饮食观和消费观,鼓励和表彰节约行为,倡导餐桌上的文明新风。同时也要重视教育层面的作用,如学校加强相关知识与政策的科普。还可通过新媒介、新平台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大众,真正做到让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也不再困难。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还需餐饮行业共同努力,优化服务与经营模式。中央领导人作出重要指示后,湖北武汉餐饮业协会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发布包括“N-1点餐模式”在内的6条倡议。北京、江苏、陕西等地行业协会的倡议书也包括多项节约措施。这些举措,从服务侧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提供了动力,值得重视与借鉴,从而启发社会各环节探索更有效的节约措施。
遏制铺张浪费之风,更需从上到下形成全维度的社会风尚。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只有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才更具有感召力与说服力,才能助推全社会自上而下形成节约风尚。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过“紧日子”,节约粮食,杜绝公款浪费,为人民群众做好榜样。“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个人行为层面的问题,还关乎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与国计民生。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做好实践者与监督者,形成杜绝浪费的良好氛围,文明新风就能吹遍神州大地,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将会成为社会新时尚。
(摘编自王欣夷《让“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成为社会新时尚》,有删改)
材料二: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食物中,约有1/3被丢弃或浪费掉,相当于13亿吨粮食,约合1万亿美元的经济成本、7000亿美元的环境成本以及9000亿美元的社会成本。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球还有大量极端贫国人口营养供给得不到保障。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饥饿人数可能将在去年6.9亿的基础上增加0.83亿~1.32亿。
强烈反差的背后,是全球购买力不均衡的现实。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世界最贫困地区,消费者的食物浪费程度很低,每年人均约10公斤,而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数字超过了100公斤。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指出:“粮食是足够的,今年也是如此。问题在于人们购买食物的能力。”食物浪费造成的需求过剩会推高食品价格,这对食品支出占比较高的穷人影响更大,令他们难以负担具有充足营养的食物,生存境遇进一步恶化。
在市场经济中,买多少食物似乎是消费者的个人自由,有人还拿经济学的“破窗理论”为浪费行为开脱,认为这是为食品餐饮行业的繁荣作贡献,就像打破一扇好端端的窗户玻璃能给玻璃厂和安装工人带来经济收益一样。法国经济学家巴师夏在其著名论文《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反驳,“你的理论停留在看得到的那些东西,没有考虑那些看不到的”,更换窗户的财富本可以另作他用。
食物浪费的机会成本和环境成本都很大。粮食生产是资源密集型产业,除了账单上标明的成本,人们在丢弃食物时还浪费了大量看不见的土地、化肥、水、能源等资源。人们本可以把这些资源节省下来,归还侵占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方面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生产供应受到威胁,一方面食物需求还在不断增长。据预测,2012~2050年的人口增长和收入增加将导致全球农产品需求增加35%~50% ,这将给全球自然资源造成更大压力。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人类需要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制止食物浪费和损失应该是其中最基本和必要的行动。
(摘编自尚凯元《制止食物浪费,不止有本经济账》)
材料三:
从目前看,我国现行法律中虽有一些关于制止浪费行为的原则规定和要求,但比较分散或笼统,缺乏必要的约束措施和惩戒机制。
立法遏制餐饮浪费,需明确职能部门、餐饮经营者、消费者等各方的责任,制定出易于操作的监督措施和处罚标准,并着眼于构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惩罚并重的制度机制。
必须指出的是,餐饮浪费只是粮食浪费中的重要一环,育种、收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浪费同样不可忽视。立法遏制粮食浪费必须坚持“全面原则”,涵盖从育种到餐桌的所有环节,确保每一粒粮食都不被浪费。
换言之,千呼万唤的《粮食法》该出台了。遏制粮食浪费任重道远,法治是治本之策。最新消息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决定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相关工作。立法有望提速,令人期待。
(摘编自陈广江《立法遏制粮食浪费迫在眉睫),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因为广泛开展“光盘行动”,2012年以来,“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完全得到了遏制。
B.湖北、江苏陕西等地餐饮业协会倡议的节约措施,从消费侧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C.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饥饿人数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0.83亿~1.32亿。
D.餐饮浪费,不仅是个人行为层面存在的问题,还关乎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与国计民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球每年生产的食物,约三成被丢弃或浪费,造成经济、环境、社会成本巨大浪费。
B.遏制铺张浪费之风,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社会新时尚。
C.粮食供给不足推高了食品价格,会进一步恶化食品支出占比较高的穷人的生存境遇。
D.粮食浪费不仅包括餐饮浪费,还包括育种、收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浪费。
3.下列各项不属于材料二中“拿经济学的‘破窗理论’为浪费行为开脱”这类现象的一项是(3分)
A.“大胃王”主播在镜头后吐掉口中食物,美其名曰:推介美食。
B.发放免费健身消费券,既可惠及群众,也能助力场馆健身消费。
C.制作美食短视频,消耗了大量食材,声称是传播传统美食文化。
D.把还可以正常使用的空调换掉,说是可以以旧换新,拉动内需。
4.材料一有怎样的行文脉络?请简要梳理。(4分)
5.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应该如何保障粮食安全。(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经历过晚年的孩子山
田咏美
我曾经历过晚年。虽然这种说法听起来很奇怪,但每当想到究竟应该怎样形容那几个月时,我还是觉得只有“晚年”这个词最合适。
事情发生在我随父母到姨妈家去玩的那个暑假。当时我只有10岁,那年夏天,天气网热,我觉得很无聊,就朝他们家养的那条叫奇洛的狗走去。它正专心致志地吃着咖喱米饭,对我根本不屑一顾。“奇洛。”我喊了一声,可它却像没听见似的仍旧大声地咀嚼着食物。我又叫了它一声,可是它依然不肯抬头。我在它身旁蹲下,用手抚摩起它的头来。
突然,它停止了吃食,抬起头来。就在那一瞬间,我的手被它咬住了。我大吃一惊,慌乱中总算把手从它嘴里抽了出来。
我摇晃着站起来,捂着被狗咬伤的手回到家里。战战兢兢地朝被咬的地方看去,只见手掌上有两处伤,还流着血。我洗净伤口,在其他人面前装出一副什么事都未曾发生的样子。没人知道被奇洛咬过后我心理上所承受的痛苦。
直到那天晚饭前,母亲跟姨妈做晚饭时,我和妹妹们一起看电视上连续播放的动画片。那天,正好演到少年忍者被狗咬了。我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半年之内,他身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突然有一天,他的行动出现了异常。他一会儿把整张脸都浸到河里大口大口地喝水,一会儿四肢着地到处乱爬,忽而发冷、忽而发热,他终于疯了。片中的解说员平静地述说着他的症状。他死于经过6个月潜伏期后发作的狂犬病。
“被狗咬了,会得狂犬病的。”妹妹喊道。我感到自己脸上的血“刷”的一下降了下来。我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把被奇洛咬伤的手藏到了桌子下面。“妈妈,被狗咬了,会得狂犬病死,掉的。”妹妹又对着正在厨房忙着的母亲大喊。
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拽住妹妹的头发,吼道:“烦死人了!”
妹妹哭了起来。其实,真正想痛哭一场的是我。
打那以后,我完全变了。作为一个离死只有6个月时间的人来说,我必须考虑自已应该做些什么,总是独自一人为此苦恼着。
我想,当务之急是要把发狂的时间推迟。没等我想出好办法,秋天来了,我开始来往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我在学校还吃惊地注意到一件事。那以前,我在教室里虽说有点怪,但由于知道的事情多,所以是班上的小大人。我为此而感到高兴,因为只有率先取得这种地位的我在班里可以明白地表示出自己对人的好恶。一发现不喜欢的孩子,我就大声地宣布出来。之后,肯定会有几个孩子因为我的话而毫无理由地恨起那个被我点了名的孩子来。对此,我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因为我自已从不干那种直接欺负人的蠢事。有好几个孩子就这样在在教室里失去了地位。进入晚年后,我开始对那些孩子有了负罪感。
一天傍晚,回家的路上,我下了一个决心。与其说决心,不如说是很自然做出的决定,我要去另一个地方。路上,我遇到曾经被我在班里宣布过讨厌的那个男孩,他略带恐惧地看着我。为了向他表示我对他已不再怀有恶意,我微笑着对他说:“你好。”
他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小心地看着我。我停下脚步,说出了我应该告诉他的话:“我并不讨厌你。”
“你说什么呢?”
“我只想把这句话告诉你,请你不要生我的气,把它作为美好的回忆保存起来吧。”
“你真怪。”
“喜欢我吧,因为我也喜欢你。”丢下被我吓呆了的他,我继续向前走去。
他突然叫住了我:“你,要到哪儿去?”
我转身冲他微微一笑,接着又往前走。后边传来他的喊声:“喂,那边是墓地!”
太阳快要落山了,黑暗已悄悄来到,渐渐吞噬掉了我的影子。
我来到墓地的入口处。看见附近还有几位带着狗散步的人,心里顿时轻松了几分。我先在一座墓前跪下,然后双手合十,做出祈祷的姿势。虽然不知该祈祷些什么,我只是向死者表达了敬意。
“小姑娘,快回家吧。不然,妈妈会担心的。”突然,我被这声音从沉思中唤醒。
只见一位牵着狗散步的老人不放心地看着我说:“真让人感动。你是在给谁上坟吧?”
“啊,是的。”
“这是谁的墓?”
我总不能说是自己的墓吧。我暧昧地笑了笑,收拾起眼前的石头,把它们再次放回书包。
然后,我向老人道了别,小跑着离开墓地回家了。
推开家门,晚饭的热气立刻挡住了我的视线。
“怎么回来这么晚,在路上玩儿可不行啊。”母亲漫不经心地说。
“妈妈,你听着。我,我被奇洛咬了。”
“啊,是么。”
“什么‘是么’,不过,我不要紧。”
“什么不要紧?快把爸爸的啤酒拿出来。”
“当然不用怕了,那是家狗。”
“什么?!”我像听了什么无法相信的事情一样,目不转晴地盯着母亲。
“家狗就不得狂犬病了吗?”
“当然啦,已经打过预防针了。”
顿时天旋地转,我几乎要昏倒。此前的一切努力都变得毫无意义。我是为了告诉母亲对于晚年没有特别重视的必要,才这么一口气地从墓地跑回来的。
我感到全身的力气一下子消失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我”只有10岁,但却觉得用“晚年”来形容自己被狗咬后的几个月的时光最合适,是因为“我”当时的心态和暮年之人的心态相仿。
B.“我”被奇洛咬伤之后虽然内心很痛苦,但却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所以自己处理了这件事,这表现出了“我”在成长期想要独立的一面。
C.“我”解除心结后却得知自己不会得狂犬病,此时“我”觉得“此前的一切努力都变得毫无意义”,这折射出“我”对之前那些善良举动有些后悔。
D.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在文中很重要,它起着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比如本文中“我”被家狗奇洛咬伤的情节,就有这样的作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首段呼应标题,开门见山点明“我”曾经经历过晚年,在叙述顺序上采取倒叙手法,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B.妹妹的大叫声令“我”难受,小说通过“脸上的血‘刷’的-下降了下来”手藏到了桌子下面”等细节描摹“我”内心的复杂感受。
C.当“我”告诉妈妈“我”曾经被奇洛咬伤-事时,作者着力描写了妈妈听后的漫不经心,这其实就是暗示“我”不会得狂犬病。
D.“太阳快要落山了,黑暗已悄悄来到,渐渐吞噬掉了我的影子”运用比拟手法,描绘黑暗的恐怖,烘托出“我”此时的恐惧无助。
8.小说叙述了“我”被狗咬的一段经历,请结合这段经历谈一谈“我”的心路历程。(4分)
9.小说以“我”根本就不会得狂犬病结局,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谈谈这样结尾的艺术效果。(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