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高二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1-25
聊城高二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长于直觉的辩证思维,后期墨家与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龙)则特别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思辨精神的逻辑命题。但两汉魏晋以来,儒、道、释三家互补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而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去认识,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由此,也就形成了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特点,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更欣赏和满足于在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某种真理和领悟。
如钱穆所说:“东方人好向内看,而西方人则好向外看。……因此太抽象的偏于逻辑的思想与理论,在中国不甚发展,中国人常爱在活的直接的亲身经验中去领悟。”中国文化重直觉感悟、轻逻辑思维的传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长处是对世界、对事物容易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具有较长远的历史眼光,不狂躁,不玄想,重经验,好历史,民族心态总的讲比较冷静、沉稳,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历史的大灾大变,使民族文化不断延续、发展。其短处则在于由于轻逻辑思维,不善于作抽象的思辨,缺乏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精确性,不容易形成科学的观念,不容易建立起对世界、对事物的有理有据的科学认知。
(摘编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特色》)
材料二:
儒家在许多方面都是自命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无需客体认可。所以,儒家从学理依据周礼之外,其余的内容不是客体社会需要,而是自我命名,先规定,后存在的。
儒家的学理错误是自命无证。这会导致错误的学风,只要主观意志,而无需客观实践。重言轻行,君子动口不动手。这种学风也与现代性格格不入。现代性的认知是创造性推动的,现代性的实践是积极协作,恰恰是动手动口的结合。主观的东西必须被客观证实,自命无效,证实才能有效。这样从古典时期的权威独霸脱离群众,演变成大众认证、客体认证、监控认证,说明自命都是无效的。现代性在学理上是客体认证大于主体自命。凸显客观性认证,把认知变成客体化的,这是现代性的特点。
本质而言,主体性必须经过客体认证,才能检测主体性是不是适合现实。儒家的心学实际是自命无证的。这正是佛教指责的,“想入非非”,舍弃客体,无法正心诚意。朱熹格物致知说基本导向客体认证。对知识进行客体认证,会使知识成为真实的知识。传统思想走的是权威主义之路,圣人之言无需客体认证。现代性恰恰与此相反,科学知识就是被客体认证的知识,这种知识是确定性的,才能使人信服。
传统文化历经三个阶段:第一是远古时代,文字初创,人文初建的时期,以原始人文意识、宗教为特点;第二是秦始皇之后的封建社会,文明开启,文字统一,历史演义家天下大一统;第三是元宋明清时期,晚清时期,客观性认识不断增加,自我认识开启,对域外文明的接纳。从古典时期的自命无证,到晚清时期追求知识的客观化标准,接纳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性更是把客观化的标准作为知识的尺度,思想的依据,认识的来源。所以现代性的自命无证被淡化为客观认证。现代性必须经过客观认证才能反思知识作为自身的合理性,从实践认识知识的可行性。最终以事实作为知识的结果,以客观化作为自我意志的标准(可行性)。现代性虽然看似缺少了古人所谓的诚信,但是总体上建立了个人认知的可信度。这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现代年轻人“未老先衰”,他们没有古人少年时期的疏狂,但是整个传统文化因为自命无证而变成整体性的谎言。古人的言辞散漫正是自命无证造成的,因为拥有无须客观化的认知,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就会造成言辞与现实的背离,而古典时期一直不顾这种背离。这是认识论的历史——不断增强的客观化,不断使思想回到现实,工具理性和客观化的理性不断完善。
(摘编自《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材料三:
道与器的相互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一个“道”字和一个“器”字,对宇宙万物的生发及其关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宏大非凡的概括力,展现了中华文化卓越的思维魅力。
一方面,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是宇宙的总根源,或一切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另一方面,与无形的道相对的是有形的器。在道与器的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以道驭器、重道轻器,由此形成传统文化特别注重探究道理、道路、方向、原则等重大问题的特点,但也具有忽视科技等器的因素的一面。究其原因,问题不在于道,而在我们未能摆正道与器的关系,只看到道高于器、统御器的一面,没有充分重视道生于器、寓于器、依赖于器的一面。所以,正确的做法应是以道御器、道器并重。以道御器就是在充满竞争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道文化的优势,驾取器物之用,引导人类役物而非役于物;道器并重就是道与器协力,使传统文化道的优势和现代化器的优势,形成互补互进的良性状态,促进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等更好更快发展。
(摘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强调对世界、对事物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而不是穷根究底,所以民族心态总是冷静沉稳。
B.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现代性的特点是主观的东西必须被客观证实才能有效,客体认证大于主体自命。
C.在现代性体系下的年轻人“未老先衰”,没有古人少年时的疏狂,也没有古人的诚信,但总体上建立了个人认知的可信度。
D.材料三认为应发挥道文化的优势来驾驭器物之用,这里的“道”与材料一中“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在内涵上一致。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道释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否定用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
B.墨家与名家虽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但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因此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C.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的方法,是被中国主流文化肯定和推崇的追求和获得真理的重要因素。
D.古人拥有无须客观化的认知,这往往会形成他们言辞散漫甚至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荒谬结果。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中国文化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周易》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强劲健,君子观此卦象,从而以天为法,坚强振作,不断努力。
B.《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意思是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日月的光明相契合。
C.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不合口味,也要吃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D.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制约的。
4.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请简述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如何看待用“工具理性和客观化的理性”来评判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6 -9题。
炉火
张炜
冬夜,听不到炉火熊熊燎动之声。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它,甚至可以驱走心中的严寒。
仍能想起无数个那样的夜晚,炉火旁,我们不停地阅读。几个人屏息静气,一杯热茶,一点跃动的灯火,就是最为幸福的时刻。
那是个贫寒岁月。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他们也许是稚嫩的,他们还多么年轻。可是他们身上却闪烁着自尊的光芒。他们比那些为另一些东西而奔波的油头粉面者要高贵十倍。他们当时衣衫破旧,头发脏乱,脸上带着灰尘,脚上和手上还留着劳作留下的创伤,粗浊的山地和外省口音也无法掩去真知灼见,并使这场辩论显得特别激烈,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
今天再没有那样的炉火了,没有那样的聚会,那样的痴情,那样浪漫和纯粹的情怀。真的难以寻觅。
如今在乡间,在闹市,在中心,在边陲,哪里还可以找到那样的炉火?那是过时的风尚、是陈迹……首先是心中的炉火熄灭了。人们在为另一些东西所激动,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他们丢失了当年的背囊。
在世纪之交的喧嚣中,唯独失却了炉火。我们从那些动人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在那片与我们毗邻的土地上,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像东方某个时期的一些人物所面临的状态一样。在社会的转折期,在世纪的交汇期,他们当中有贵族,也有贫儿;有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也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的壁炉正熊熊燃烧,炉火旁纵论天下,通宵达旦。那是为真理和艺术奔走相告的一种激情。炉火像他们的豪情一样烈焰腾腾。伟大的心灵在跳动,他们用双手迎来一个思辨的时代。他们开拓了伟大的视野,传播了诗与真,在整个人类的思想和艺术史上占有光辉一页。
最初这声音只在炉火旁,在一个角落;但由于它闪烁着真的光芒,终于越过斗室,走向苍穹,化作滚滚雷鸣,如闪电照亮天际。
不仅是对炉火的憧憬,而且是追求真实、追求人生大境界的本能,又使人接近了那燃烧的火焰。
记得十几年前那个夜晚,一拨年轻人聚集在一个场所,交流自己的阅读和崭新的见解,言辞愈来愈激烈,气氛愈来愈火爆。春寒一扫而光,他们个个热汗涔涔,头发冒着白汽……那都是关于人生、哲学、艺术,关于古代和今天,关于切近我们生活的历史,关于未来的想象和推论……那些纯洁而深刻的思想与他们的年龄或不相称:他们唇边刚刚生成一层茸毛,睫毛微翘,星光下闪烁一片明亮的眸子。
那场令人神往的大辩论,像巨石投入水中、波纹荡到遥远。这声音来自我们民族精神的深远贮藏,它使人想到春秋战国时期奔走天下、纵论时事的诸子;想起提出“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想起那些互不谦让、口齿锋利、“日服千人”之士。
物质主义盛行的时刻是远没有那样的气势的。一种无所不在的萎靡只会把人的精神向下导引,进入尘埃。人没有能力向上仰望开阔的星空,没有能力与宇宙间的那种响亮久远的声音对话。当每个人心中的炉火渐渐熄灭之时,就是无比寒冷的精神冬季降临之日。这种寒冷将使人不堪忍受。当有人怀念炉火之时,往往已为时过晚了。
但火种总会贮藏在一些特殊的角落里,它们远未熄灭。它们即便是在最寒冷的时候还仍然在那儿默默地燃烧,酿成一片炽烈。那是心中的火,不灭的火,是生命之火。没有什么力量可以绞杀生命的火种。正是这火种,最终给人类带来光明。生命之光即是永恒之光。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点题“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因为炉火不仅能带给人身体的温暖,伴随炉火的阅读更能给人以精神温暖和希望。
B.作者笔意纵横,再现了多个特殊的时代年轻人伴着炉火读书、辩论的场景,用大量笔墨真实刻画炉火熊熊燎动的画面。
C.文章通过“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人们轻物质,重精神的赞美和肯定之情。
D.文章题为“炉火“,却在文章最后不止一次提到“火种”,火种是生命之火,最终给人类带来光明,将炉火的意义升华。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引用十九世纪俄罗斯杰出人物的事例,既证明“纵论天下"有着无限力量,又证明精神追求是一个世界共同的话题。
B.“那场令人神往的大辩论,像巨石投入水中,波纹荡到遥远。”比喻生动,引人遐想,触及历史民族精神,厚重而深远。
C.文章先抑后扬,通过赞美贫寒年代的人对知识和真理的探求,批判了现在人们在追逐物欲的过程中对精神之火的忽视。
D文题“炉火”不仅充当线索串联内容,而且以小见大,象征对知识、真理的渴求,炉火的失去就意味着一种文明的失去。
8.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 分)
9.第三段明明是在写一场精神会餐,为何要对辩论的青年们进行外貌描写呢?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长于直觉的辩证思维,后期墨家与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龙)则特别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思辨精神的逻辑命题。但两汉魏晋以来,儒、道、释三家互补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而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去认识,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由此,也就形成了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特点,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更欣赏和满足于在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某种真理和领悟。
如钱穆所说:“东方人好向内看,而西方人则好向外看。……因此太抽象的偏于逻辑的思想与理论,在中国不甚发展,中国人常爱在活的直接的亲身经验中去领悟。”中国文化重直觉感悟、轻逻辑思维的传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长处是对世界、对事物容易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具有较长远的历史眼光,不狂躁,不玄想,重经验,好历史,民族心态总的讲比较冷静、沉稳,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历史的大灾大变,使民族文化不断延续、发展。其短处则在于由于轻逻辑思维,不善于作抽象的思辨,缺乏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精确性,不容易形成科学的观念,不容易建立起对世界、对事物的有理有据的科学认知。
(摘编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特色》)
材料二:
儒家在许多方面都是自命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无需客体认可。所以,儒家从学理依据周礼之外,其余的内容不是客体社会需要,而是自我命名,先规定,后存在的。
儒家的学理错误是自命无证。这会导致错误的学风,只要主观意志,而无需客观实践。重言轻行,君子动口不动手。这种学风也与现代性格格不入。现代性的认知是创造性推动的,现代性的实践是积极协作,恰恰是动手动口的结合。主观的东西必须被客观证实,自命无效,证实才能有效。这样从古典时期的权威独霸脱离群众,演变成大众认证、客体认证、监控认证,说明自命都是无效的。现代性在学理上是客体认证大于主体自命。凸显客观性认证,把认知变成客体化的,这是现代性的特点。
本质而言,主体性必须经过客体认证,才能检测主体性是不是适合现实。儒家的心学实际是自命无证的。这正是佛教指责的,“想入非非”,舍弃客体,无法正心诚意。朱熹格物致知说基本导向客体认证。对知识进行客体认证,会使知识成为真实的知识。传统思想走的是权威主义之路,圣人之言无需客体认证。现代性恰恰与此相反,科学知识就是被客体认证的知识,这种知识是确定性的,才能使人信服。
传统文化历经三个阶段:第一是远古时代,文字初创,人文初建的时期,以原始人文意识、宗教为特点;第二是秦始皇之后的封建社会,文明开启,文字统一,历史演义家天下大一统;第三是元宋明清时期,晚清时期,客观性认识不断增加,自我认识开启,对域外文明的接纳。从古典时期的自命无证,到晚清时期追求知识的客观化标准,接纳了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性更是把客观化的标准作为知识的尺度,思想的依据,认识的来源。所以现代性的自命无证被淡化为客观认证。现代性必须经过客观认证才能反思知识作为自身的合理性,从实践认识知识的可行性。最终以事实作为知识的结果,以客观化作为自我意志的标准(可行性)。现代性虽然看似缺少了古人所谓的诚信,但是总体上建立了个人认知的可信度。这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现代年轻人“未老先衰”,他们没有古人少年时期的疏狂,但是整个传统文化因为自命无证而变成整体性的谎言。古人的言辞散漫正是自命无证造成的,因为拥有无须客观化的认知,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就会造成言辞与现实的背离,而古典时期一直不顾这种背离。这是认识论的历史——不断增强的客观化,不断使思想回到现实,工具理性和客观化的理性不断完善。
(摘编自《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材料三:
道与器的相互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一个“道”字和一个“器”字,对宇宙万物的生发及其关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宏大非凡的概括力,展现了中华文化卓越的思维魅力。
一方面,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是宇宙的总根源,或一切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另一方面,与无形的道相对的是有形的器。在道与器的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以道驭器、重道轻器,由此形成传统文化特别注重探究道理、道路、方向、原则等重大问题的特点,但也具有忽视科技等器的因素的一面。究其原因,问题不在于道,而在我们未能摆正道与器的关系,只看到道高于器、统御器的一面,没有充分重视道生于器、寓于器、依赖于器的一面。所以,正确的做法应是以道御器、道器并重。以道御器就是在充满竞争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道文化的优势,驾取器物之用,引导人类役物而非役于物;道器并重就是道与器协力,使传统文化道的优势和现代化器的优势,形成互补互进的良性状态,促进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等更好更快发展。
(摘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强调对世界、对事物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而不是穷根究底,所以民族心态总是冷静沉稳。
B.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现代性的特点是主观的东西必须被客观证实才能有效,客体认证大于主体自命。
C.在现代性体系下的年轻人“未老先衰”,没有古人少年时的疏狂,也没有古人的诚信,但总体上建立了个人认知的可信度。
D.材料三认为应发挥道文化的优势来驾驭器物之用,这里的“道”与材料一中“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在内涵上一致。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道释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否定用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
B.墨家与名家虽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但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因此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C.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的方法,是被中国主流文化肯定和推崇的追求和获得真理的重要因素。
D.古人拥有无须客观化的认知,这往往会形成他们言辞散漫甚至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荒谬结果。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中国文化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周易》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强劲健,君子观此卦象,从而以天为法,坚强振作,不断努力。
B.《周易》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意思是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日月的光明相契合。
C.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不合口味,也要吃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D.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制约的。
4.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请简述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如何看待用“工具理性和客观化的理性”来评判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6 -9题。
炉火
张炜
冬夜,听不到炉火熊熊燎动之声。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它,甚至可以驱走心中的严寒。
仍能想起无数个那样的夜晚,炉火旁,我们不停地阅读。几个人屏息静气,一杯热茶,一点跃动的灯火,就是最为幸福的时刻。
那是个贫寒岁月。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他们也许是稚嫩的,他们还多么年轻。可是他们身上却闪烁着自尊的光芒。他们比那些为另一些东西而奔波的油头粉面者要高贵十倍。他们当时衣衫破旧,头发脏乱,脸上带着灰尘,脚上和手上还留着劳作留下的创伤,粗浊的山地和外省口音也无法掩去真知灼见,并使这场辩论显得特别激烈,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
今天再没有那样的炉火了,没有那样的聚会,那样的痴情,那样浪漫和纯粹的情怀。真的难以寻觅。
如今在乡间,在闹市,在中心,在边陲,哪里还可以找到那样的炉火?那是过时的风尚、是陈迹……首先是心中的炉火熄灭了。人们在为另一些东西所激动,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他们丢失了当年的背囊。
在世纪之交的喧嚣中,唯独失却了炉火。我们从那些动人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在那片与我们毗邻的土地上,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像东方某个时期的一些人物所面临的状态一样。在社会的转折期,在世纪的交汇期,他们当中有贵族,也有贫儿;有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也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的壁炉正熊熊燃烧,炉火旁纵论天下,通宵达旦。那是为真理和艺术奔走相告的一种激情。炉火像他们的豪情一样烈焰腾腾。伟大的心灵在跳动,他们用双手迎来一个思辨的时代。他们开拓了伟大的视野,传播了诗与真,在整个人类的思想和艺术史上占有光辉一页。
最初这声音只在炉火旁,在一个角落;但由于它闪烁着真的光芒,终于越过斗室,走向苍穹,化作滚滚雷鸣,如闪电照亮天际。
不仅是对炉火的憧憬,而且是追求真实、追求人生大境界的本能,又使人接近了那燃烧的火焰。
记得十几年前那个夜晚,一拨年轻人聚集在一个场所,交流自己的阅读和崭新的见解,言辞愈来愈激烈,气氛愈来愈火爆。春寒一扫而光,他们个个热汗涔涔,头发冒着白汽……那都是关于人生、哲学、艺术,关于古代和今天,关于切近我们生活的历史,关于未来的想象和推论……那些纯洁而深刻的思想与他们的年龄或不相称:他们唇边刚刚生成一层茸毛,睫毛微翘,星光下闪烁一片明亮的眸子。
那场令人神往的大辩论,像巨石投入水中、波纹荡到遥远。这声音来自我们民族精神的深远贮藏,它使人想到春秋战国时期奔走天下、纵论时事的诸子;想起提出“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想起那些互不谦让、口齿锋利、“日服千人”之士。
物质主义盛行的时刻是远没有那样的气势的。一种无所不在的萎靡只会把人的精神向下导引,进入尘埃。人没有能力向上仰望开阔的星空,没有能力与宇宙间的那种响亮久远的声音对话。当每个人心中的炉火渐渐熄灭之时,就是无比寒冷的精神冬季降临之日。这种寒冷将使人不堪忍受。当有人怀念炉火之时,往往已为时过晚了。
但火种总会贮藏在一些特殊的角落里,它们远未熄灭。它们即便是在最寒冷的时候还仍然在那儿默默地燃烧,酿成一片炽烈。那是心中的火,不灭的火,是生命之火。没有什么力量可以绞杀生命的火种。正是这火种,最终给人类带来光明。生命之光即是永恒之光。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点题“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因为炉火不仅能带给人身体的温暖,伴随炉火的阅读更能给人以精神温暖和希望。
B.作者笔意纵横,再现了多个特殊的时代年轻人伴着炉火读书、辩论的场景,用大量笔墨真实刻画炉火熊熊燎动的画面。
C.文章通过“他们的纯美见解没有被记录,却可以被记忆”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人们轻物质,重精神的赞美和肯定之情。
D.文章题为“炉火“,却在文章最后不止一次提到“火种”,火种是生命之火,最终给人类带来光明,将炉火的意义升华。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引用十九世纪俄罗斯杰出人物的事例,既证明“纵论天下"有着无限力量,又证明精神追求是一个世界共同的话题。
B.“那场令人神往的大辩论,像巨石投入水中,波纹荡到遥远。”比喻生动,引人遐想,触及历史民族精神,厚重而深远。
C.文章先抑后扬,通过赞美贫寒年代的人对知识和真理的探求,批判了现在人们在追逐物欲的过程中对精神之火的忽视。
D文题“炉火”不仅充当线索串联内容,而且以小见大,象征对知识、真理的渴求,炉火的失去就意味着一种文明的失去。
8.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 分)
9.第三段明明是在写一场精神会餐,为何要对辩论的青年们进行外貌描写呢?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