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1-03-01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失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缪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睢从篑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睢得出。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范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
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
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雕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
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B. 舍人王公贵人的亲信或门客的通称,主要职责是为王公贵人看守大门。
C.谒者即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可见王稽和秦昭王的关系。
D.微行专指古代帝王或高官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从而看到更多的社会真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睢出身贫寒,官至相国。他年轻时,想凭借才学,建功立业,无奈家庭贫寒,长时间找不到晋升的机会,但最终他官至秦国宰相。
B. 范睢隐忍受辱,胸有大志。他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猜疑,遭受板子、荆条抽打,又被扔进茅厕,受尽屈辱,但是他心中存希望信未来。
C.范睢隐藏自己,给人机会。须贾不问青红皂白,认定范睢是告密者,致使范睢差点丢了性命,但是他再次面对须贾时却给其以机会。
D.范睢逆转人生,恩人相助。在范睢的生命长河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守者"、郑安平、秦国谒者王稽都是改变其命运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4分)
(2)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但膝行,因门下人谢罪。(4分)
14.范睢微行见须贾后,为什么会再给须贾机会?请结合原文回答。(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萤 火
陈与义
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注】相传仙人方术,取萤火,襄以羊皮,置土中,马见而鸣,却不敢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飞蛾在月光烛火边翩然起舞,终葬身于灯油之中。诗人深感愧疚,自觉罪无可赎。写飞蛾是为下文写萤火张本。
B. 颔联诗人态度鲜明,赞扬萤火不会自欺欺人,会在夜晚的草丛间发出煜煜之光,不像飞蛾那样与月烛争辉,自取灭亡。
C.颈联以"萤火却马"囊萤映书"的典故来揭示萤火能入仙人之方、登君子之堂的特殊地位,对其赞赏也更进一层。
D.整首诗综合运用对比、用典、托物言志等多种表现手法来抒发诗人对萤火的敬佩、喜爱之情,寄托了一定的象征意味。
16.这首诗尾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 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__________" 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磅礴、瑰丽浪漫,"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书院始于唐,兴于宋,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载体"。究其因,千百年来,书院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在中国文化史乃至文明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
今天,我们走近书院,不只是重温其昔日荣光,也不只是向先贤致敬,而是感受氤氲其中的文化气质,聆听弦歌不辍的历史建音,挖掘意蕴深刻的时代价值。这不是简单的回望,而是具有深意的梳理;也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巡视,而是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
走近书院,有益于增进文化认同。书院曾是高等学府与图书馆的象征,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文化与学术的标志。走进书院,能懂得书院所体现出真正的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以及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文化精神的灵魂所在。
( )。当我们走进书院,深情抚摸书院文化,会油然而生自豪之情,从浩如烟海的卷铁中发现丰富的文化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先贤思想中赞叹我国人才辈出。文化自信从何处来?不是来自抽象的宣教,也不是来自盲目的自大,而是来自肥沃的文化土壤、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容。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走近书院,有益于感受文化底蕴
B. 当我们走近书院,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
C. 走近书院,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
D. 当我们走近书院,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息变为脂肪细胞,所以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 24 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 8 点最高,凌晨3 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
可见, _ 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 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8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20年 5月 27 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队8名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并使用最新的测量仪器为珠峰测量更精确的海拔高度。从1960 年 5 月 25 日4 点,平均年龄 24 岁的中国登山队,凭借有限的物资保障条件,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开始,到1975 年首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从 2005 年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到此次珠峰复测,一代代测绘人逆风而行,一次次刷新着中国人在世界之巅的印记,一次次标注着挑战无极限、征服不可能的精神坐标。不仅仅是登珠峰,还有下深海、探南极、入海岛、闯西部无人区,中国测绘人履险蹈危,不负全国人民的期待,不仅标记着祖国的高度、深度和宽广度,而且不断擦亮自主测绘这一国家主权的象征,彰显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相同的韵脚。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800 字的议论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失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缪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睢从篑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睢得出。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范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
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
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雕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
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B. 舍人王公贵人的亲信或门客的通称,主要职责是为王公贵人看守大门。
C.谒者即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可见王稽和秦昭王的关系。
D.微行专指古代帝王或高官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从而看到更多的社会真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睢出身贫寒,官至相国。他年轻时,想凭借才学,建功立业,无奈家庭贫寒,长时间找不到晋升的机会,但最终他官至秦国宰相。
B. 范睢隐忍受辱,胸有大志。他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猜疑,遭受板子、荆条抽打,又被扔进茅厕,受尽屈辱,但是他心中存希望信未来。
C.范睢隐藏自己,给人机会。须贾不问青红皂白,认定范睢是告密者,致使范睢差点丢了性命,但是他再次面对须贾时却给其以机会。
D.范睢逆转人生,恩人相助。在范睢的生命长河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守者"、郑安平、秦国谒者王稽都是改变其命运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4分)
(2)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但膝行,因门下人谢罪。(4分)
14.范睢微行见须贾后,为什么会再给须贾机会?请结合原文回答。(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萤 火
陈与义
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注】相传仙人方术,取萤火,襄以羊皮,置土中,马见而鸣,却不敢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飞蛾在月光烛火边翩然起舞,终葬身于灯油之中。诗人深感愧疚,自觉罪无可赎。写飞蛾是为下文写萤火张本。
B. 颔联诗人态度鲜明,赞扬萤火不会自欺欺人,会在夜晚的草丛间发出煜煜之光,不像飞蛾那样与月烛争辉,自取灭亡。
C.颈联以"萤火却马"囊萤映书"的典故来揭示萤火能入仙人之方、登君子之堂的特殊地位,对其赞赏也更进一层。
D.整首诗综合运用对比、用典、托物言志等多种表现手法来抒发诗人对萤火的敬佩、喜爱之情,寄托了一定的象征意味。
16.这首诗尾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 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__________" 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磅礴、瑰丽浪漫,"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书院始于唐,兴于宋,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载体"。究其因,千百年来,书院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在中国文化史乃至文明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
今天,我们走近书院,不只是重温其昔日荣光,也不只是向先贤致敬,而是感受氤氲其中的文化气质,聆听弦歌不辍的历史建音,挖掘意蕴深刻的时代价值。这不是简单的回望,而是具有深意的梳理;也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巡视,而是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
走近书院,有益于增进文化认同。书院曾是高等学府与图书馆的象征,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文化与学术的标志。走进书院,能懂得书院所体现出真正的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以及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文化精神的灵魂所在。
( )。当我们走进书院,深情抚摸书院文化,会油然而生自豪之情,从浩如烟海的卷铁中发现丰富的文化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先贤思想中赞叹我国人才辈出。文化自信从何处来?不是来自抽象的宣教,也不是来自盲目的自大,而是来自肥沃的文化土壤、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容。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走近书院,有益于感受文化底蕴
B. 当我们走近书院,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
C. 走近书院,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
D. 当我们走近书院,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息变为脂肪细胞,所以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 24 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 8 点最高,凌晨3 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
可见, _ 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 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8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20年 5月 27 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队8名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并使用最新的测量仪器为珠峰测量更精确的海拔高度。从1960 年 5 月 25 日4 点,平均年龄 24 岁的中国登山队,凭借有限的物资保障条件,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开始,到1975 年首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从 2005 年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到此次珠峰复测,一代代测绘人逆风而行,一次次刷新着中国人在世界之巅的印记,一次次标注着挑战无极限、征服不可能的精神坐标。不仅仅是登珠峰,还有下深海、探南极、入海岛、闯西部无人区,中国测绘人履险蹈危,不负全国人民的期待,不仅标记着祖国的高度、深度和宽广度,而且不断擦亮自主测绘这一国家主权的象征,彰显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相同的韵脚。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800 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