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佛山市顺德区2021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1-03-05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佶字仲雅,本燕人,后徙华州渭南。初名志言,后改焉。佶少有志节,始用荫补殿前承旨,以习儒业,献文求试,换国子监丞。端拱初,为太子右赞善大夫。曹州民有被诬杀人者,诏往按之,发奸擿伏,冤人得雪。至道中,通判陕州,再部送刍粮赴灵武,就改国子博士。咸平初,擢为陕西转运副使,赐绯鱼。至延安,遇夏人入寇,亲督兵击败之。三年,徙西川转运副使。时诏讨王均,以馈饷之劳,迁虞部员外郎。贼平,分川峡为四路,以佶为利州路转运使。有荐其武干者,召还,授如京使、泾原钤辖兼知镇戎军。徙麟府路钤辖,夏人来寇,佶率兵与战,亲射杀酋帅,俘获甚众,余党遁去。诏书褒之,赐锦袍、金带。景德中,徙益州钤辖。佶御军抚民,甚有威惠,蜀人久犹怀之。大中祥符四年,车驾祀汾阴,以为西京旧城巡检,钤辖。又为鄜延钤辖。会秦州李浚暴卒,上语近臣曰:“天水边要,宜速得人。”马知节称佶可任,上然之,命知秦州。至州,置四门寨,开拓疆境,边部颇怨。又临渭置采木场,戎人不之争,移帐而去。佶不甚存抚,亦不奏加赉赐,边人追悔,引众劫掠,佶深入掩击,败走之。议者又欲加恩宗哥、立遵等族,以扼平夏,佶请拒绝之,事具《吐蕃传》。天禧初,召为契丹国信副使。未逾月,报拜西上阁门使,复为泾原钤辖。四年,卒,年六十九。佶涉猎书史,好吟咏,勇敢善射,有方略,其总戎护塞,以威名自任。论曰:自古盛德之世未尝无边圉之患要在得果毅之臣以捍御之契丹入寇继宣拔陷将于重围之中固有余勇佶宣力西南勤干威惠亦皆可取。
(节选自《宋史·张佶传》,有刷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古盛德之世/未尝无边圉之患/要得果毅之臣以捍御之/契丹入寇/继宣拔陷将于重围之中/固有余勇/佶宣力西南/勤干威惠/亦可取
B. 自古盛德之世/未尝无边圉之患要在/得果毅之臣以捍御之/契丹入寇/继宣拔陷将于重围之中/固有余勇/佶宣力西南/勤干威惠/亦可取
C. 自古盛德之世/未尝无边圉之患要在/得果毅之臣以捍御之/契丹入寇/继宣拔陷将于重围之中/固有余勇/佶宣力西南勤干/威惠亦可取
D. 自古盛德之世/未尝无边圉之患/要在得果毅之臣以捍御之/契丹入寇/继宣拔陷将于重围之中/固有余勇/佶宣力西南勤干/威惠亦可取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本名之外所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号。文中:“雅”与“佶”意义相关。
B. 博士,文中指学官名。其中不乏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唐代的韩愈曾担任国子博士。
C. 员外郎,隋于尚书省二十四司置员外郎1人,为各司之次官,唐,宋沿其制,员外郎为副主官。
D. 车驾,文中指帝王乘坐的马车,即皇帝乘坐马车前往汾阴祭祀,并授予张佶新官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佶少有志节,献文请求考试。张佶年少时就有志向,起初因父祖有功而做了殿前承旨,因为他通晓儒家学说,便献上文章请求考试,结果改任国子监丞。
B. 张佶颇具才干,几次击败西夏。到了延安,遇到西夏人侵犯边境,张佶率领军队击败敌人;在麟府路钤辖任上,亲自射杀侵犯边境的西夏将帅,击败敌军。
C. 张佶劳苦功高,多次受到奖赏。咸平初年,张佶被提升为陕西转运副使,并赏赐绯鱼;后来又因击败入侵的西夏人,皇帝下诏书褒奖他,并赏赐锦袍、金带。
D. 张佶防守边区,措施十分强硬。张佶到秦州后,设四门寨,开拓疆境,边境部族怨恨,因而袭击他的军队,被他打败;请求朝廷不对宗哥、立遵等部族施恩。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曹州民有被诬杀人者,诏往按之,发擿奸伏,冤人得雪
(2)会秦州李濬暴卒,上语近臣曰:“天水边要,宜速得人。”
14. 张佶升为虞部员外郎的原因是什么?蜀人为什么怀念张佶?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重有感①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②表已来关右,陶侃③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①唐文宗时,宦官专权,皇帝失去权力和自由,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上表并准备起兵征讨,但朝廷处境依旧,作者有感于此而写了这首诗。②窦融:东汉初人,任梁州牧。此处指代刘从谏上疏声讨宦官。③陶侃:东晋时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后在石头城杀了苏峻。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刘从谏军事上据有极便利的形势,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乱的条件,以引出下句。
B. 次句紧承上句,指出作为一员重臣理应与君主共忧患,“须”字强调义不容辞的责任。
C. 颔联运用典故写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之事,表达了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担忧和失望。
D. 末联借眼下的京城仍是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
16. 颈联常为人津津乐道,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都运用了“杜鹃”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凄苦。
(3)《赤壁赋》中,苏轼和客人饮酒作乐,纵情高歌,其中描写摇桨于月光浮动的水面的美景胜境的两句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保护和传承非遗最大的挑战是文化语境与使用场景的固化。我们要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关注年青一代信息传播潮流,利用年轻人喜欢的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高效、时尚、鲜活地传播非遗势在必行。近两年,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纷纷积极探索“短视频+非遗”的传播模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短视频应用于非遗传播,具有____________的优势。非遗短视频用户____________出年轻化的特点。短视频通过数字影像的处理,以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视角与创意手法凸显非遗之美,( )。____________,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这种传播形式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存在传播主体分散,传播内容浮浅等问题。传播利益商业化,文化价值遭遇____________解读等等。相关部门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政策扶持、环境营造、趋利避害,尽快探索出适合当地特色的非遗短视频传播创新路径。
18.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独一无二 呈现 于是 过渡
B. 独一无二 涌现 但是 过渡
C. 得天独厚 涌现 于是 过度
D. 得天独厚 呈现 但是 过度
19.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既吸引了年轻人对非遗的关注,也激发了他们主动传播非遗的热情
B. 既吸引了人们对非遗的关注,也激发了人们主动传播非遗的热情
C. 让年轻人更倾向于用平民的视角来探索非遗的现代价值
D. 让人们更倾向于用平民的视角来探索非遗的现代价值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小生,老生,小旦,花旦,老旦,小丑,一个戏班子里,这些角儿都要配齐。戴胡子的老生要两三个,小姐丫鬟三四个,跑龙套四五个。要不然你把戏单递给人家——戏单上可是有两百多个戏哪,人家一点,你就暗暗叫苦: ① ,那戏怎么演。美花自己也上台,吃这口饭,还是要听观众喝一声彩。观众说“ ② ”,美花她们,就觉得多大的辛苦也值了,眼神里闪闪发亮。
我也奇怪,以前,只听说城里人送戏下乡,没有听说过 ③ 。说到这一点,美花就很自豪。她们这个乡下戏班子,广州、杭州等城市到处跑,把戏做到各个城市去,大家都是很欢喜的。再三四天,这个场子做完,美花他们就要回常山去演出了。此时夜幕降临,做戏的人丛后台钻出到世俗的炊烟里去。她的姐妹们,大概已经把晚饭做好了。
(摘编自周华诚《做戏》)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借代进行简要分析。
四、作文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11月10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完成万米级海试;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升空;12月4日,嫦娥五号从月球上起飞,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地外天体的起飞;“九章”量子计算机研发成功;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最大,参数最高,最先进的“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装置首次放电。这一个个激动时刻,一座座科技高峰,一个个创新前沿,凝聚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和勤力创新。近年来,从海洋深处到世界最高峰,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地球到太空……哪里没有中国人留下的印记?中国人民正在用驰而不息的奋斗和探索一步步交出自己的答卷,世界将留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印记。
“中国印记”对我们个人、国家、民族和世界以及时代影响巨大,阅读材料后,你从“中国印记”中感受到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①某杂志社举行“中国印记·中国宣言”的座谈会,邀请你担任嘉宾并致辞。②某中学拟举办以“中国印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③向海外民众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中国印记”的认识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