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03-13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D
2.A
3.C
4.B(A 图书和杂志是两个不同的领域,C 是电影产值而不是影视产值,D“一直占据”错 误)
5.D(只有一些中国科幻小说具有广阔的时空视野)
6.B(篇幅的宏大并不属于“宏大叙事”的范畴)
7.C(A 卖,B 嘱托,D 使……成才)
8.D(A 为了,被,D却,C 用来,因为 B他,还是)
9A
10.C(排行末)
11.D(A 诗写的不好,B 心理分轻重,C 培养苏涣)
12.(1)穿衣服吃不好的食物处于期中不认为是耻辱,一定要让自身居于众人所不喜欢的 地方
(2)(古代的贤人君子)也有没有获取功名而有传记的人,只是因为世上有了解他的人
13苏洵文:乐善好施,为他人之事尽心尽力。
苏轼文:目光长远,见识精准。
14.(1).C(不是对家乡思念)
(2)军中响起密集的鼓声,在一片喧闹声中,报道东方欲晓,演武场上走马驰射。(2分) 此刻,场面是紧张而热烈的。(1 分)
(3)英雄气:对英武骁勇的虎士的赞叹;自己虽衰老但内心仍存抗击金兵、收付中原大地豪 气。(2 分) 对比。词人年老体衰,无法无法弯弓射箭,为国征战,而岳德等人勇武骁勇。词人虽然自 叹英雄已老,但内心依然蕴藏着热望报国的雄豪之气。(1 分) 用典,“回首望云中”借李广等人抗击匈奴之事,表达自己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心愿。无 自怜哀叹,尽英雄壮志的悲慨。(1 分)
15.
16.选B,并没有对农村的厌恶。E,意在强调作家们肩负着表现大自然的诗意和感染力的使命。
17.比喻,将庄稼比作指纹;表现了庄稼人与大地的亲密关系,以及庄稼人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庄稼人的赞美,对大地的崇敬。
18.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大地声音的丰富与绵长。长短句结合,排比。
19.色彩,声音,气味。需要具体解释。
20、内容上富含哲理性和抒情性,比如“泪流满面的事实”,写出对大地的深刻思考和复杂的感情;意象隽永,如“孤岛”“指纹”等;句式上采用反复的手法,比如结尾,增强语势。
21.何者为本,何者为末 两者是从主次或轻重关系 若只注意到末,根本就会失落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第一处,前面以树木作比,说到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后面又说“则须由作此类比的人来作价值判断才可确定”,这说明横线上是说人对于“本”和“末”有自己的定义,要与后面的“则须……”,可推出答案为“何者为本,何者为末”;
第二处,只需仿照后文“从相关性来说,两者是连带、因果关系”来写,主意“重要性”的表达形式是“主次或轻重”即可;
第三处,根据前文的“如果掌握了本,末也就自然得以掌握,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以及后面的“这就是俗话说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推知答案为“若只注意到末,根本就会失落”。
22.林黛玉——屋内摆放大量图书,体现人物才华;院落里种植湘妃竹,体现人物爱哭,也体现清高品格。
23.贾探春——屋内三间房子没有隔断,庭院里多种植梧桐芭蕉等大叶植物,体现人物志向高远。
关羽——屋内宽敞体现人物胸襟气度;架子上摆放《春秋》,这是关羽最爱读的书籍;青龙偃月刀摆放在一边,这是他的武器。
曹操——屋内摆放全国山河地图或沙盘,体现人物军事家形象,床边暗藏一把刀,体现人物多疑性格。
颜回——屋内一桌一筐一瓢一架,桌子上放一个筐,墙上挂着一个瓢,架子上摆放各种发黄的书籍。“一筐一瓢”符合论语中“一箪食一瓢饮”的描述,更体现人物居室的简陋;架上全是书籍,体现人物好学。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题干要求“请从林黛玉、贾探春、关羽、曹操、孔子、颜回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内容,为他(她)设计居住环境并一一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需要明确选择的人物,然后设计住环境,最后说明设计理由。
如林黛玉,抑郁、自怜、悲观、喜安静、追求精神自由、脱俗;喜爱诗书为伴、琴棋书画。所住别苑潇湘馆所种最多植物为竹子。户内空间装饰特点是精巧别致、超凡脱俗,书香不可少。
贾探春,她住的秋爽斋,所有布置都突出一个大字,三间屋子不曾隔断,突出她素喜阔朗的性格。屋中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斗大的汝窑花囊,大幅的名人字画,大鼎大盘,床上是葱绿绣花的纱帐,可以说所有布置都是豪华雅致的精品,彰显贾府小姐的气派。庭院里多种植梧桐芭蕉等大叶植物,体现人物志向高远。
关羽,在我们心中的武圣关云长,赤面长髯,手中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好威风。青龙偃月刀在我们心中自然就和关羽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关羽作为一名武将,戎马一生,却常手不释卷,可见其对《春秋》喜爱之深。
曹操,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屋内摆放全国山河地图或沙盘,体现人物军事家形象。他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多疑的人,可以在床边暗藏一把刀,或者在门上设计一个机关等。
颜回,为了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颜回安贫乐道,故屋内摆设既要体现简陋的特点,也要注意符合他好学的一面。因此,除了一桌一床一筐一瓢之外,还应该给一个放书的架子。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族谱:
苏洵亡故的祖父叫苏序,字仲先,在开宝六年出生,死于庆历七年。娶妻史氏夫人, 生子三人,长子叫澹,次子叫涣,最小的儿子叫洵。先祖父年少丧父,喜欢做好事却不喜 欢读书。晚年却爱做诗,能直接念出来,作诗很快能立刻完成,数十年间做了几千篇,上 自朝廷郡县之事,吓下到乡间子孙打猎捕鱼经营生计的事情,都能在诗中体现。看他的诗 虽然不精巧,但能通过诗歌知道他胸襟开阔磊落,为人坦荡。生性坦率和易,不讲求礼 节,不注重庄重的仪容举止,看淡为自己谋利的事情而看中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和别人交 往无论富贵贫贱都喜爱赏识。见到士大夫都非常恭顺礼敬,人们认为他谄媚,等到他见到 村野老人也这样,这样之后人们就不认为他的行为奇怪。从外表上看没有他不结交的人, 但他心中看轻看重的人的标准非常严格。在乡间居住,出入不乘马,说,有比我年纪大却 还走路的人,我如果骑马,没有办法见他们。穿衣服吃不好的事物处于期中不认为是耻 辱,一定要让自身居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不学老子却和他的思想相契合。在家时不管 理家中事物,把家事全都交托给儿子们,等到族人有事情来找他谋划的时候,常常为那人 尽心竭力,反复谋划不厌恶他,年成不好的时候曾卖掉自己的田地来周济挨饿的人。等到 粮食丰收了,人们将要还给他粮食或钱财,他说,我自己有卖田地的原因,不是因为你 们。最终也不肯接受。身体力行退隐之事,来求得不被世人闻知,但是做好事时间长了, 乡人也就知道了他。认为古代归隐的君子没有谁比得上他。因为苏涣入朝为官,被授予大 理评事的官职。
行状
庆历年间,(朝廷)才下诏在州郡设立学馆,读书人欢快地谈论(这件事),朝 廷将根据这个选拔人才,他们争着希望到学馆里学习。祖父笑着说:“这是件好事, 官员认为这个事情好看罢了(?)”祖父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争着进学馆读书。郡 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严重侵扰百姓,祖父写一并讥刺他们。
(我听说)自从五代动乱以来,蜀州求学的人减少,又因都留恋家乡亲人,不愿意出来做官。祖父才让他的儿子苏涣到学馆读书,他用来劝导苏涣成材的方法,没有不用 到的。等到苏涣凭进士的身份得到官位回到家乡,眉州的百姓争相观看,把这作为荣 耀的事,他们教导他们的子孙的方法都效仿苏氏。从这以后,眉州求学的人,一天天 的增加,增到千余人。然而我的父亲小时候独独不愿学习,到了壮年以后,还不能熟 知诗书。祖父从来没有过问(他的学习)。有人拿这件事问祖父,祖父没有回答,过 了很长时间,他说:“我的儿子还要担心他不学习吗?”不久,(我的父亲)果然自 己发愤努力学习,最终在世上名声显扬。
祖父见解精确,有远大的器量,在家中施行的、在家乡出名的事都像这样。假使
(他)稍微能够在世俗中做事情,他的功名难道还会少吗?不幸被埋没,直到老死, 没有被当时的人闻知。然而古代的贤人君子,也有没有获取功名而有传记的人,只是 因为世上有了解他(为他作传)的人啊。祖父的声名、事迹(之所以)没有流传,不 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 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所以分条记下他一生行事的大概情况,来告知当世君 子。恭谨陈述。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D
2.A
3.C
4.B(A 图书和杂志是两个不同的领域,C 是电影产值而不是影视产值,D“一直占据”错 误)
5.D(只有一些中国科幻小说具有广阔的时空视野)
6.B(篇幅的宏大并不属于“宏大叙事”的范畴)
7.C(A 卖,B 嘱托,D 使……成才)
8.D(A 为了,被,D却,C 用来,因为 B他,还是)
9A
10.C(排行末)
11.D(A 诗写的不好,B 心理分轻重,C 培养苏涣)
12.(1)穿衣服吃不好的食物处于期中不认为是耻辱,一定要让自身居于众人所不喜欢的 地方
(2)(古代的贤人君子)也有没有获取功名而有传记的人,只是因为世上有了解他的人
13苏洵文:乐善好施,为他人之事尽心尽力。
苏轼文:目光长远,见识精准。
14.(1).C(不是对家乡思念)
(2)军中响起密集的鼓声,在一片喧闹声中,报道东方欲晓,演武场上走马驰射。(2分) 此刻,场面是紧张而热烈的。(1 分)
(3)英雄气:对英武骁勇的虎士的赞叹;自己虽衰老但内心仍存抗击金兵、收付中原大地豪 气。(2 分) 对比。词人年老体衰,无法无法弯弓射箭,为国征战,而岳德等人勇武骁勇。词人虽然自 叹英雄已老,但内心依然蕴藏着热望报国的雄豪之气。(1 分) 用典,“回首望云中”借李广等人抗击匈奴之事,表达自己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心愿。无 自怜哀叹,尽英雄壮志的悲慨。(1 分)
15.
16.选B,并没有对农村的厌恶。E,意在强调作家们肩负着表现大自然的诗意和感染力的使命。
17.比喻,将庄稼比作指纹;表现了庄稼人与大地的亲密关系,以及庄稼人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庄稼人的赞美,对大地的崇敬。
18.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大地声音的丰富与绵长。长短句结合,排比。
19.色彩,声音,气味。需要具体解释。
20、内容上富含哲理性和抒情性,比如“泪流满面的事实”,写出对大地的深刻思考和复杂的感情;意象隽永,如“孤岛”“指纹”等;句式上采用反复的手法,比如结尾,增强语势。
21.何者为本,何者为末 两者是从主次或轻重关系 若只注意到末,根本就会失落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第一处,前面以树木作比,说到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后面又说“则须由作此类比的人来作价值判断才可确定”,这说明横线上是说人对于“本”和“末”有自己的定义,要与后面的“则须……”,可推出答案为“何者为本,何者为末”;
第二处,只需仿照后文“从相关性来说,两者是连带、因果关系”来写,主意“重要性”的表达形式是“主次或轻重”即可;
第三处,根据前文的“如果掌握了本,末也就自然得以掌握,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以及后面的“这就是俗话说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推知答案为“若只注意到末,根本就会失落”。
22.林黛玉——屋内摆放大量图书,体现人物才华;院落里种植湘妃竹,体现人物爱哭,也体现清高品格。
23.贾探春——屋内三间房子没有隔断,庭院里多种植梧桐芭蕉等大叶植物,体现人物志向高远。
关羽——屋内宽敞体现人物胸襟气度;架子上摆放《春秋》,这是关羽最爱读的书籍;青龙偃月刀摆放在一边,这是他的武器。
曹操——屋内摆放全国山河地图或沙盘,体现人物军事家形象,床边暗藏一把刀,体现人物多疑性格。
颜回——屋内一桌一筐一瓢一架,桌子上放一个筐,墙上挂着一个瓢,架子上摆放各种发黄的书籍。“一筐一瓢”符合论语中“一箪食一瓢饮”的描述,更体现人物居室的简陋;架上全是书籍,体现人物好学。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题干要求“请从林黛玉、贾探春、关羽、曹操、孔子、颜回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内容,为他(她)设计居住环境并一一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需要明确选择的人物,然后设计住环境,最后说明设计理由。
如林黛玉,抑郁、自怜、悲观、喜安静、追求精神自由、脱俗;喜爱诗书为伴、琴棋书画。所住别苑潇湘馆所种最多植物为竹子。户内空间装饰特点是精巧别致、超凡脱俗,书香不可少。
贾探春,她住的秋爽斋,所有布置都突出一个大字,三间屋子不曾隔断,突出她素喜阔朗的性格。屋中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斗大的汝窑花囊,大幅的名人字画,大鼎大盘,床上是葱绿绣花的纱帐,可以说所有布置都是豪华雅致的精品,彰显贾府小姐的气派。庭院里多种植梧桐芭蕉等大叶植物,体现人物志向高远。
关羽,在我们心中的武圣关云长,赤面长髯,手中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好威风。青龙偃月刀在我们心中自然就和关羽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关羽作为一名武将,戎马一生,却常手不释卷,可见其对《春秋》喜爱之深。
曹操,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屋内摆放全国山河地图或沙盘,体现人物军事家形象。他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多疑的人,可以在床边暗藏一把刀,或者在门上设计一个机关等。
颜回,为了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颜回安贫乐道,故屋内摆设既要体现简陋的特点,也要注意符合他好学的一面。因此,除了一桌一床一筐一瓢之外,还应该给一个放书的架子。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族谱:
苏洵亡故的祖父叫苏序,字仲先,在开宝六年出生,死于庆历七年。娶妻史氏夫人, 生子三人,长子叫澹,次子叫涣,最小的儿子叫洵。先祖父年少丧父,喜欢做好事却不喜 欢读书。晚年却爱做诗,能直接念出来,作诗很快能立刻完成,数十年间做了几千篇,上 自朝廷郡县之事,吓下到乡间子孙打猎捕鱼经营生计的事情,都能在诗中体现。看他的诗 虽然不精巧,但能通过诗歌知道他胸襟开阔磊落,为人坦荡。生性坦率和易,不讲求礼 节,不注重庄重的仪容举止,看淡为自己谋利的事情而看中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和别人交 往无论富贵贫贱都喜爱赏识。见到士大夫都非常恭顺礼敬,人们认为他谄媚,等到他见到 村野老人也这样,这样之后人们就不认为他的行为奇怪。从外表上看没有他不结交的人, 但他心中看轻看重的人的标准非常严格。在乡间居住,出入不乘马,说,有比我年纪大却 还走路的人,我如果骑马,没有办法见他们。穿衣服吃不好的事物处于期中不认为是耻 辱,一定要让自身居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不学老子却和他的思想相契合。在家时不管 理家中事物,把家事全都交托给儿子们,等到族人有事情来找他谋划的时候,常常为那人 尽心竭力,反复谋划不厌恶他,年成不好的时候曾卖掉自己的田地来周济挨饿的人。等到 粮食丰收了,人们将要还给他粮食或钱财,他说,我自己有卖田地的原因,不是因为你 们。最终也不肯接受。身体力行退隐之事,来求得不被世人闻知,但是做好事时间长了, 乡人也就知道了他。认为古代归隐的君子没有谁比得上他。因为苏涣入朝为官,被授予大 理评事的官职。
行状
庆历年间,(朝廷)才下诏在州郡设立学馆,读书人欢快地谈论(这件事),朝 廷将根据这个选拔人才,他们争着希望到学馆里学习。祖父笑着说:“这是件好事, 官员认为这个事情好看罢了(?)”祖父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争着进学馆读书。郡 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严重侵扰百姓,祖父写一并讥刺他们。
(我听说)自从五代动乱以来,蜀州求学的人减少,又因都留恋家乡亲人,不愿意出来做官。祖父才让他的儿子苏涣到学馆读书,他用来劝导苏涣成材的方法,没有不用 到的。等到苏涣凭进士的身份得到官位回到家乡,眉州的百姓争相观看,把这作为荣 耀的事,他们教导他们的子孙的方法都效仿苏氏。从这以后,眉州求学的人,一天天 的增加,增到千余人。然而我的父亲小时候独独不愿学习,到了壮年以后,还不能熟 知诗书。祖父从来没有过问(他的学习)。有人拿这件事问祖父,祖父没有回答,过 了很长时间,他说:“我的儿子还要担心他不学习吗?”不久,(我的父亲)果然自 己发愤努力学习,最终在世上名声显扬。
祖父见解精确,有远大的器量,在家中施行的、在家乡出名的事都像这样。假使
(他)稍微能够在世俗中做事情,他的功名难道还会少吗?不幸被埋没,直到老死, 没有被当时的人闻知。然而古代的贤人君子,也有没有获取功名而有传记的人,只是 因为世上有了解他(为他作传)的人啊。祖父的声名、事迹(之所以)没有流传,不 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 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所以分条记下他一生行事的大概情况,来告知当世君 子。恭谨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