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1-08-24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廩,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禀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土,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准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未见其能济焉 济:渡过
B.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推测
C.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
D.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廩是储藏粮食的仓库。
B.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
C.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
D.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
11.下列表达不属于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
B.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
C.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可以实施富民化俗之道。
D.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4.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浩瀚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非议早有预料。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是说湖面广阔澄澈,“着我扁舟一叶”,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字佩弦,“弦”绷紧,性刚劲。虽然朱自清性格温和内敛,但他的一生与其所处时代却有一种剧烈的张力,他有独善其身的自清精神,又具心忧国难的爱国之情。朱自清笔下的文章,折射出民国的______和战争硝烟。1927年,上海发生“四·一二”政变,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这年仲夏,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引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清贫大约是朱自清一生的底色。1920年夏,朱自清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课程,从北大提前毕业。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迫于______,这个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当时江浙一带中学教师奇缺,朱自清和好友俞平伯结伴南下执教,双双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巨大的压力、清贫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得朱自清的身体______。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人们凭吊朱自清,寄托哀思,是在尊崇一种气节,一种风骨,一种精神。1948年8月20日,上海《新民报晚刊》刊登题为《朱自清不愿做官》的短文:“朱氏年来备尝清苦,家累又重,常______,但朱氏淡泊明志,不以为苦……”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血雨腥风 囊中羞涩 每况愈下 捉襟见肘
B.生灵涂炭 入不敷出 病入膏肓 捉襟见肘
C.血雨腥风 入不敷出 每况愈下 左支右绌
D.生灵涂炭 囊中羞涩 病入膏肓 左支右绌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B.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激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C.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燃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D.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弦”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从此以后,鲁迅的书桌上就多了一个小小的“早”字。
B.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C.这篇文章深刻揭露了“友邦人士”企图瓜分中国的野心。
D.徽派建筑“四水归堂”的设计寄寓着村民的美好愿望。
七、选择题
19.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永保无疆之休 休:福禄
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察
B.辟邪说,难壬人 难:排斥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是:认为正确
C.六王毕,四海一 毕:完结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保全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以为侵宫、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 谤: 诽谤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盘盘焉,囷囷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秦以攻取之外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C.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择善而从之
D.必固其根本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21.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A.终必不蒙见察
B.苟以天下之大
C.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D.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八、名著阅读
2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袭人,她便撕起来。
B.金钏儿投井死了,宝钗听说后,赶紧去安慰王夫人,还不避忌讳,拿自己的新衣服为金钏儿妆裹。
C.宝玉挨打后,宝钗第一个来探望,黛玉是太阳落下后来的,并劝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的话。
D.宝玉叫晴雯送旧帕两块给黛玉,黛玉自感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在手帕上题诗三首。
2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姨妈生日,宝玉不想去,黛玉笑着说“你看在人家赶蚊子份上,也该去走走。”
B.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史湘云后来加入,因家中有枕霞阁,号为“枕霞旧友”。
C.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四人以海棠为题拟诗,虽然众人都认为宝玉诗作为上,但李纨却评定宝钗诗作第一。
D.众人题菊花诗,黛玉一人写了三首,分别是《咏菊》《问菊》《菊梦》。被推为魁。
九、材料作文
2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以前出门主要靠经验和问路,现在出门用电子导航。开车用,步行也用,离开了导航就不知路在何方成为普遍现象。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类似影响和改变还有很多……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