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08-24
参考答案
1.B
2.A
3.B
4.①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文化载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②准确辨析文化内涵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善恶美丑。③探究其承载的文化与时代、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更新转化,吸收消化。④提高文化反思与省察意识,自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错误,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特质与文化主体的有机统一。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学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错误。根据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分析,可见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文化主体。
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文中说“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
B.“在原址重建圆明园”不是文化自信。毕竟火烧圆明园是一种国家民族的耻辱。
5.B
6.D
7.(1)“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中的“搬”字运用拟人修辞,把无生命的窗花写活了。(2)句中把“窗花”比作“诗歌”和“薪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花在人们心中的意义和价值。(3)既总结了上段描写的窗花内容,又引出了下文对窗花变迁和传承的叙写,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8.(1)“舞”字化静为动,赋予了窗花勃勃生机。(2)“舞”字表现出了剪窗花人动作的轻盈优美及其内心的愉悦。(3)“舞”字将窗花上的人和生活中的人融为一体,彰显出新时代生活的美好幸福。
【分析】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的能力。
B.“意在表明人们对窗花的喜爱,窗花已然是最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品”表述不合文意。写不同人群对窗花的不同选择,意在表明窗花能够满足不同的人在审美方面的不同需求,且“最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品”的“最”在文中也没有依据。
故选B。
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本文艺术特色的能力。
D.写出了“历史的沧桑与沉重”表述错误。文中虽有对过往的回忆,但无论回忆的人还是事,体现的都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并没有“历史的沧桑与沉重”。
9.A
10.B
11.B
12.(1)朝廷大臣、朝野间(朝廷内外)富有智谋之人,没有人不充满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思考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
(2)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分析】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济”,“渡过”错误,应该译为救助。句意: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
故选A。
10.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错误。结合“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分析,提供些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指的是酒糟米糠之类。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文章由五个自然段构成,第一段是总述,余下四个自然段阐明了写本文的原由。第二段说“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现有储备不足以救助百姓;第三段说“发常平、敛富民,为鱣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这样的救助办法无救患之实,不是长远之计。在A项中体现。
B.原文“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廩,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意思是:“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很明显不是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
C.第四段说“今宋兴百有除年”“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表明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在C项中体现。
D.第五段说龚舍人“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龚舍人居于高位,可以起到作用。在D项中体现。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重点词:(1)“恻然”,释义为哀怜的样子,悲伤的样子;“殍”,饿死;“所以”,用来……的办法;“存活”,使动,使……生存活下去。
(2)“苟”,如果;“以”,凭着;“下”,降低身份;“从”,跟随;“故事”,旧事,先例(古今异义词)。
参考译文:
安抚舍人阁下: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有用的。
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水旱灾害是常有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充足。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自从庆历以来,南北饥荒相连,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谋之人,没有人不充满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考虑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发放常平仓的粮食,向富户募捐,提供些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我推测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饿死者已经白骨遍野了。这只造就了给人恩惠的美名,而没有取得救人祸难的实际效果。从前,梁惠王曾经调拨粮食来救饥荒,孟子评论反对这种做法。正是所谓“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国家;只有好的办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
至于治理国家不遵循先王之道,就是单纯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办法而不能将之结合起来的办法。况且五帝、三王之时,可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水旱灾害。然而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什么原因呢?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我遍观远古以来,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乱之日颇多。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 百姓不知道有战争,四方边境最远的达到万余里,其间可以耕种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称得上最广大、最富庶了。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现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时讲求治理国家的办法,考虑富裕百姓、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顾眼前的事,见到祸患再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再考虑拯救措施,这正是《传》所言“车毂已经破碎,才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益吗?
我与您过去不太熟识,若论相知程度,确实太不亲近了。但自从您到来,已经两次麻烦您向您请教意见了。我对您并没什么个人企图。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常常优虑生不逢时,已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而今您在朝廷有权力,不能说不逢时:处于可以建言献策的位置,不能说言辞得不到采用。只是您没有做而已。我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屡次向您建言,正因为此。请您明鉴。王安石再拜。
13.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14.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15.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至于怨诽之多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玉鉴琼田三万顷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坼”“诽”“鉴”。
16.A
17.D
18.B
【分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血雨腥风”: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语境强调的是“战争硝烟”,应选用“血雨腥风”。
第二处,“囊中羞涩”:没有钱或经济不宽裕(含委婉意)。“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语境指“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应选用“囊中羞涩”。
第三处,“每况愈下”:愈下愈甚,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病入膏肓”: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语境表述的是朱自清的身体,应选用“每况愈下”。
第四处,“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左支右绌”:偏重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语境侧重于家庭生活方面应付不过来,应选用“捉襟见肘”。
故选A。
17.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语序不当,结合语境,此处强调的重点在“月色中的”,应改为“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语序不当,应为“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
B.“激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搭配不当,应为“触发……情思”;“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语序不当,应为“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
C.“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语序不当,应为“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燃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搭配不当,应为“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
故选D。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弦”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结合语境看,加引号后,“弦”不再只是弓弦、琴弦,还喻指朱自清的气节。
A.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反语讽刺;
D.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B。
19.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诽谤”错误。应该译为指责。
句意: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故选D。
20.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词缀,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的样子”;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在这里。
B.介词,用。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
D.代词,它的;“其”用作副词,与句末语气词“乎”一起,表反诘语气,译为“怎么、岂”。
故选B。
2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以严刑”“以威怒”作状语,为状语后置句。
A.“见”表被动,为被动句。
B.“大”修饰“天下”,为定语后置句。
C.正常语序为“于朝廷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为状语,为状语后置句。
D.结合“也”分析,表判断,为判断句。
故选C。
2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A.“宝玉拿扇子给袭人,她便撕起来”错误。撕扇子的是晴雯。袭人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袭人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高兴,并说扇能值几个钱。
故选A。
23.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C.“众人都认为宝玉诗作为上”错误。应该是“众人认为黛玉的诗为上”。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每个人都起了一个封号。李纨当社长,迎春和惜春当副社长。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四人便以海棠为题拟诗,虽然众人都认为黛玉诗作为上,但李纨却评定宝钗诗作第一。
1.B
2.A
3.B
4.①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文化载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②准确辨析文化内涵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善恶美丑。③探究其承载的文化与时代、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更新转化,吸收消化。④提高文化反思与省察意识,自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错误,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特质与文化主体的有机统一。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学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质”错误。根据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分析,可见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文化主体。
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文中说“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
B.“在原址重建圆明园”不是文化自信。毕竟火烧圆明园是一种国家民族的耻辱。
5.B
6.D
7.(1)“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中的“搬”字运用拟人修辞,把无生命的窗花写活了。(2)句中把“窗花”比作“诗歌”和“薪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花在人们心中的意义和价值。(3)既总结了上段描写的窗花内容,又引出了下文对窗花变迁和传承的叙写,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8.(1)“舞”字化静为动,赋予了窗花勃勃生机。(2)“舞”字表现出了剪窗花人动作的轻盈优美及其内心的愉悦。(3)“舞”字将窗花上的人和生活中的人融为一体,彰显出新时代生活的美好幸福。
【分析】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的能力。
B.“意在表明人们对窗花的喜爱,窗花已然是最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品”表述不合文意。写不同人群对窗花的不同选择,意在表明窗花能够满足不同的人在审美方面的不同需求,且“最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品”的“最”在文中也没有依据。
故选B。
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本文艺术特色的能力。
D.写出了“历史的沧桑与沉重”表述错误。文中虽有对过往的回忆,但无论回忆的人还是事,体现的都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并没有“历史的沧桑与沉重”。
9.A
10.B
11.B
12.(1)朝廷大臣、朝野间(朝廷内外)富有智谋之人,没有人不充满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思考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
(2)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分析】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济”,“渡过”错误,应该译为救助。句意: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
故选A。
10.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错误。结合“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分析,提供些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指的是酒糟米糠之类。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文章由五个自然段构成,第一段是总述,余下四个自然段阐明了写本文的原由。第二段说“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现有储备不足以救助百姓;第三段说“发常平、敛富民,为鱣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这样的救助办法无救患之实,不是长远之计。在A项中体现。
B.原文“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廩,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意思是:“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很明显不是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
C.第四段说“今宋兴百有除年”“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表明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在C项中体现。
D.第五段说龚舍人“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龚舍人居于高位,可以起到作用。在D项中体现。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重点词:(1)“恻然”,释义为哀怜的样子,悲伤的样子;“殍”,饿死;“所以”,用来……的办法;“存活”,使动,使……生存活下去。
(2)“苟”,如果;“以”,凭着;“下”,降低身份;“从”,跟随;“故事”,旧事,先例(古今异义词)。
参考译文:
安抚舍人阁下: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有用的。
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水旱灾害是常有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充足。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自从庆历以来,南北饥荒相连,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谋之人,没有人不充满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考虑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发放常平仓的粮食,向富户募捐,提供些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我推测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饿死者已经白骨遍野了。这只造就了给人恩惠的美名,而没有取得救人祸难的实际效果。从前,梁惠王曾经调拨粮食来救饥荒,孟子评论反对这种做法。正是所谓“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国家;只有好的办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
至于治理国家不遵循先王之道,就是单纯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办法而不能将之结合起来的办法。况且五帝、三王之时,可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水旱灾害。然而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什么原因呢?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我遍观远古以来,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乱之日颇多。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 百姓不知道有战争,四方边境最远的达到万余里,其间可以耕种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称得上最广大、最富庶了。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现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时讲求治理国家的办法,考虑富裕百姓、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顾眼前的事,见到祸患再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再考虑拯救措施,这正是《传》所言“车毂已经破碎,才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益吗?
我与您过去不太熟识,若论相知程度,确实太不亲近了。但自从您到来,已经两次麻烦您向您请教意见了。我对您并没什么个人企图。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常常优虑生不逢时,已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而今您在朝廷有权力,不能说不逢时:处于可以建言献策的位置,不能说言辞得不到采用。只是您没有做而已。我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屡次向您建言,正因为此。请您明鉴。王安石再拜。
13.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14.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15.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至于怨诽之多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玉鉴琼田三万顷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坼”“诽”“鉴”。
16.A
17.D
18.B
【分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血雨腥风”: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语境强调的是“战争硝烟”,应选用“血雨腥风”。
第二处,“囊中羞涩”:没有钱或经济不宽裕(含委婉意)。“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语境指“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应选用“囊中羞涩”。
第三处,“每况愈下”:愈下愈甚,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病入膏肓”: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语境表述的是朱自清的身体,应选用“每况愈下”。
第四处,“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左支右绌”:偏重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语境侧重于家庭生活方面应付不过来,应选用“捉襟见肘”。
故选A。
17.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语序不当,结合语境,此处强调的重点在“月色中的”,应改为“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语序不当,应为“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
B.“激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搭配不当,应为“触发……情思”;“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语序不当,应为“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
C.“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语序不当,应为“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燃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搭配不当,应为“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
故选D。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弦”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结合语境看,加引号后,“弦”不再只是弓弦、琴弦,还喻指朱自清的气节。
A.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反语讽刺;
D.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B。
19.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诽谤”错误。应该译为指责。
句意: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故选D。
20.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词缀,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的样子”;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在这里。
B.介词,用。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
D.代词,它的;“其”用作副词,与句末语气词“乎”一起,表反诘语气,译为“怎么、岂”。
故选B。
2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以严刑”“以威怒”作状语,为状语后置句。
A.“见”表被动,为被动句。
B.“大”修饰“天下”,为定语后置句。
C.正常语序为“于朝廷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为状语,为状语后置句。
D.结合“也”分析,表判断,为判断句。
故选C。
2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A.“宝玉拿扇子给袭人,她便撕起来”错误。撕扇子的是晴雯。袭人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袭人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高兴,并说扇能值几个钱。
故选A。
23.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C.“众人都认为宝玉诗作为上”错误。应该是“众人认为黛玉的诗为上”。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每个人都起了一个封号。李纨当社长,迎春和惜春当副社长。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四人便以海棠为题拟诗,虽然众人都认为黛玉诗作为上,但李纨却评定宝钗诗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