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11-27
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材料一∶
山如何,水如何,远看如何,近看如何,春夏秋冬如何,阴睛寒署如何,"四时之景不同也","朝暮之变者不同也",中国山水画非常重视自然景色随着季节、气候、时间、地区、位置、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要求画家精细准确地去观察、把握和描绘。但是,虽求精细准确,又仍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日有朝暮,并不计时辰迟早;天有阴晴,却不问光暗程度;地有江南北国山地水乡,但仍不是一山一水的写实。无论是季候、时日、地区、对象,既要求真实又要求有很大的概括性,这构成中国山水画一大特征。并且,"真山水如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林泉高致》)可见,这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想像的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所以,它并不造成如西画那种感知幻觉中的真实感,而有更多的想像自由,毋宁是一种想像中的幻觉感。"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同上)正是在这种审美趣味的要求下,中国山水画并不采取透视法,不固定在一个视角,远看近看均可,它不重视诸如光线明暗、阴影色彩的复杂多变之类,而重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整体境界给人的情绪感染效果。这种放果不在具体景物对象的感觉知觉的真实,不在于"可望、可行",而在于"可游、可居"。"可游可居"当然就不应是短暂的一时、一物景。"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同上)即要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整个生活、人生的环境、理想、情趣和氛围。从而,它所要求的就是一种比较广阔长久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地的真实再现,而不是一时一景的 "可望可行"的片刻感受。"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色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诗)这种异常广阔的整体性的"可游、可居"的"生活—人生—自然"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去追求表现的美的理想。
这一特色完整地表现在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然的北宋(特别是前期)山水画中,构成了宋元山水的第一种基本形象和艺术意境。画面经常或山峦重迭,树木繁复;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邈远辽阔;或"巨嶂高壁,多多益壮";成"溪桥渔浦,洲诸掩映"。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地描绘自然,使北宋山水画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它并不表现出也并不使观赏者联想起某种特定的或比较具体的诗意、思想或情感,却仍然表现出、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好像真是"可游可居"在其中似的。在这好像是纯客观的自然描绘中,的确表达了一种生活的风神和人生的理想,又正因为它并不呈现更为确定、具体的"诗情画意"或观念意绪,这就使观赏审美感受中的想像、情感、理解诸因素由于未引向固定方向,而更为自由和宽泛。随着全景性整体性的画面可提供的众多的范围和对象,使人们在这种审美感受中去重新发现、抒发的余地也就更大一些。它具有更为丰富的多义性,给予人们流连观赏的时间和愉快也更持久。
这是绘画艺术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诗、画以及小说等各类艺术中都有这种美的类型和艺术意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绘画没有谨守透视的原则,甚至有意回避透视问题,16 世纪以来,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20 世纪房龙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少数的孩子不理会透视法。"他对中国画的传统很为不屑。
中国在一千五百多年之前就有系统的艺术史著作,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说,即绘画的六条基本原则,其中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一千五百多年以来,气韵生动一直是中国画的最高原则,主张精神境界的呈现比形象的描摹要重要得多。北宋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的观点正好与房龙相反,房龙认为,中国画不讲透视,不讲形似,还停留在孩子涂鸦的程度。而苏轼认为,如果你画画只知道形似,那真是跟孩子差不多了。从如此对立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选择的是与欧洲多么不同的道路。
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大师李成画画,注意到透视。他从一个固定的点看物象。他画一个建筑,站在一点,仰望屋檐。他画出的画逼肖外物。大科学家沈括对此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认为画家应该"以大观小",不能像李成那样"以小观大"。真正的画家不应该停留在具体的视觉上,而应该用"心灵的眼"去观物,画家应画出意念中的世界,而不应局限于视觉中的具体存在。这就是"以大观小",这里的"大"就是人心灵的统摄力。中国画画的是想象中的空间,是表现一种精神境界。这正是中国画重要的特色。
(摘编自朱良志《水墨画的韵味》)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山水画要求画家既能精细准确地把握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B.中国山水画要求的真实摒弃了直观可感的真实,转而追求想象自由"见其大意"的真实。
C.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不重视透视法,反而强调的是整个画面给观者带来的情绪感染效果。
D.中国山水画追求表现的美是一种比较广阔长久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地的真实再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山水画广阔、整体性的"生活—人生—自然"境界的追求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
B.北宋山水画给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故其通过基本塞满画面、客观的、全景整体性地描绘自然。
C.艺术家们擅长触类旁通,中国山水画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也成为了中国其他艺术的美的类型和艺术意境。
D.一千五百多年之前,中国绘画就把“气韵生动”作为绘画的最高原则,这与欧洲追求透视的道路是截然相反的。
3.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4. 材料一提及了"无我之境",王国维也曾在《人间词话》中论及诗歌境界时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请据此谈谈你对陶渊明诗"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题。
粮食的故事(节选)
王愿坚
"一天晚上,交通带了书面指示来找我了。指示很简单∶'即将作战,无论如何送一部分粮食上山,当夜送到。'下面是支队长、政委的署名。平常,我们往来都是不用信的,有时用信也不署名,现在支队长、政委都亲笔签了字,又是'无论如何',又是'当夜送到',看来是万般紧急了。可是怎么送法呢?已经是半夜了,临时找人不方便,就是找到了,路也不熟悉;交通马上又要到别处去,只有我自己去了。我寻思了一下,就叫醒老婆商量。我说最好和她一道去,一来可以多带些,二来她是个妇道人家,白天回来报信方便些。她想了想说∶'还是让红七跟你去吧,红七大了,自己能回得来;村里的事我在家里好布置一下。'还是她谋虑得对,这指示要传达给那几位同志,万一我送不到,第二夜好再设法。我说∶'好吧,我们这就动身,你明天一早通知那几个同志,说我从双冲口那条路上去了,要是明晚见不到信,就是我们没送到;再派两个同志分头换两条路往上送!'"
"当晚,我们收拾停当∶弄了两副担子,我挑副大的,七八十斤;另一副有二三十斤,是红七的。这百十斤粮食,足够山上同志们吃一顿饱饭了。我把东西收拾好,把红七叫起来的时候,他还睡得迷迷糊糊的,问我∶'天还不亮, 就去打雀子?'我说∶'今天不打雀子了,去给你红军叔叔送粮去。'他高兴得呼的一下蹦下床来,说;'好哇,山上的叔叔有枪,阿爹你给我要一支好吧?我也可以打白鬼子!'临走,我老婆拿出两个粉渣做的饼子递给红七,怪不过意地对我说∶'就这两个啦,给他回来路上吃;你回不来,就只好在山上再喝两顿野菜汤吧!'又对红七说∶'回来的时候小心点。等你回来,妈给你弄点粉浆做顿糊糊犒劳你。'"
"我们爷俩儿悄悄地走出了庄,估摸着敌人巡逻队的空隙,拣了条没人走的小山道,紧脚紧步地往山上爬。那情景现在想起来还真真的呢∶月黑天,对面不见人影,白鬼们为了壮胆,像狼似的满山嗷嗷叫。我们沿着山道往上爬,不一会儿,连压加累就弄得汗直淌,气直喘了。我还得顾着孩子,走一段路就小声喊一声∶'红七!'他总是随口答应∶'噢,在呢!'听着他那奶声奶气的话,我确实有点心疼∶十二三岁的孩子,没有根竹杠高呢,就得跟着我拼着性命深更半夜地爬山。要是将来红军再打回来,革命成了功,那时候,我一定对他这么说∶'孩子,打天下的日子你也过过,你该知道革命胜利不容易呀。好好地为党、为人民干工作,把咱整个国家建设得比以前的根据地还要好!'——同志,那时候还想不到自己的新国家是什么样子,不知道会怎样建设呢——我还得告诉他∶等日后胜利了,吃好穿好的时候,别忘了山上同志们吃草根树皮的苦日子;是他们吃了这么多苦,你这年轻的一辈才享这么大的福哇!"
"我正没边没沿地想着呢,红七紧步跑上来了,惊乍乍地说∶'阿爹,你听……'到底是孩子耳朵灵,可不是,前面远处树棵子里唰唰啦啦直响,仿佛是有人走动,听声音人数还不少。糟糕!一定是碰上白鬼的巡逻队了。我拉了红七一把,一折身就拐到另一条小路上。可是已经晚了——我们走得急,脚步重,米筐子刮着树枝发出了响声,被敌人发觉了。他们把枪栓拉得一阵响,乱吆喝起来。这时候,我们手无寸铁,没法抵抗,我想,反正不能叫敌人抓了活的,我们撒腿就跑。跑哇,跑哇,白鬼子紧跟在屁股后面追,虽然天黑看不清,听声音是越来越近了。我挑着个担子,又得顾孩子,越跑越没劲。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 这时,红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颤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更要紧!也许我能替得了孩子,可是孩子替不了我……""
"背后敌人的吆喝声越来越近,越来越高。我停住脚,放下担子,一把抱住了儿子。我觉得他那么小,他的肩膀多么嫩哪!我咬着牙说∶'孩子,把筐子给我,你,你顺着这山坡往西跑,跑,跑吧!'说完了这句话,我觉得我的眼泪呼的一下子涌出来了。孩子好像还不懂我的意思,我摸了摸他的头,把脸贴在他头上,又说'听爹的话,孩子,跑吧,把声响弄大点!' 最后这句话我仿佛不是从口里说出来的,是从心里跳出来的。这回他大概懂了我的意思了。他忽地直起身,把一把什么东西塞到我手里,拔腿就往西跑下去了。"
"孩子跑了。他顺着山坡跑了。他脚步卷着碎石头、绊着草棵子跑了。他跑去的那个山坡上一阵响唰的声响,那声响,啊,那么响,那么响,就跟从我心上跑过去一样。"
"这响声惊动了敌人,白鬼子们折转身向着我儿子跑去的方向追过去了,追过去了。"
"我把孩子的两个箩筐叠在我的筐上,挑起了担子。嘿,好沉哪!这时我才发觉手里拿着东西。我捏了捏,那是红七他妈给孩子的两个粉渣饼子。我又向孩子跑的方向望了一眼∶夜,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我挑着担子钻进了东边一丛小树林,折上了另一条小路。"
"当我踏上小路的时候,在孩子跑去的方向,传来了一阵杂乱的枪声。"
"我挑着担子往前走。不管石尖扎脚藤绊腿,我登山迈岭地走。我觉得担子更重了,重得像两座山,我还是担着,担着;我觉得脚像踩着棉花,软绵绵的,我还是走着,走着。"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强调支队长、政委在书面指示上亲笔签字的细节,为下文主人公冒生命危险坚决把粮食送上山作铺垫。
B.红七得知要陪父亲上山送粮后非常开心,这为后文他听从父亲的话引开白鬼子、为父亲制造机会完成任务埋下伏笔。
C.被白鬼子的巡逻队发现后,主人公为了完成任务,毫不犹豫地选择让儿子引开白鬼子,体现了主人公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D.红七为引开白鬼子,在跑去的山坡上发出唰唰的声响,那声音"就跟从我心上跑过去样",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悲伤。
6. 小说在叙事过程中采用主人公讲述的方式展开,这种叙事方式有什么效果?(4分)
7.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子有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材料一∶
山如何,水如何,远看如何,近看如何,春夏秋冬如何,阴睛寒署如何,"四时之景不同也","朝暮之变者不同也",中国山水画非常重视自然景色随着季节、气候、时间、地区、位置、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要求画家精细准确地去观察、把握和描绘。但是,虽求精细准确,又仍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日有朝暮,并不计时辰迟早;天有阴晴,却不问光暗程度;地有江南北国山地水乡,但仍不是一山一水的写实。无论是季候、时日、地区、对象,既要求真实又要求有很大的概括性,这构成中国山水画一大特征。并且,"真山水如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林泉高致》)可见,这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想像的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所以,它并不造成如西画那种感知幻觉中的真实感,而有更多的想像自由,毋宁是一种想像中的幻觉感。"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同上)正是在这种审美趣味的要求下,中国山水画并不采取透视法,不固定在一个视角,远看近看均可,它不重视诸如光线明暗、阴影色彩的复杂多变之类,而重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整体境界给人的情绪感染效果。这种放果不在具体景物对象的感觉知觉的真实,不在于"可望、可行",而在于"可游、可居"。"可游可居"当然就不应是短暂的一时、一物景。"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同上)即要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整个生活、人生的环境、理想、情趣和氛围。从而,它所要求的就是一种比较广阔长久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地的真实再现,而不是一时一景的 "可望可行"的片刻感受。"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色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诗)这种异常广阔的整体性的"可游、可居"的"生活—人生—自然"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去追求表现的美的理想。
这一特色完整地表现在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然的北宋(特别是前期)山水画中,构成了宋元山水的第一种基本形象和艺术意境。画面经常或山峦重迭,树木繁复;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邈远辽阔;或"巨嶂高壁,多多益壮";成"溪桥渔浦,洲诸掩映"。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地描绘自然,使北宋山水画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它并不表现出也并不使观赏者联想起某种特定的或比较具体的诗意、思想或情感,却仍然表现出、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好像真是"可游可居"在其中似的。在这好像是纯客观的自然描绘中,的确表达了一种生活的风神和人生的理想,又正因为它并不呈现更为确定、具体的"诗情画意"或观念意绪,这就使观赏审美感受中的想像、情感、理解诸因素由于未引向固定方向,而更为自由和宽泛。随着全景性整体性的画面可提供的众多的范围和对象,使人们在这种审美感受中去重新发现、抒发的余地也就更大一些。它具有更为丰富的多义性,给予人们流连观赏的时间和愉快也更持久。
这是绘画艺术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诗、画以及小说等各类艺术中都有这种美的类型和艺术意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绘画没有谨守透视的原则,甚至有意回避透视问题,16 世纪以来,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20 世纪房龙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少数的孩子不理会透视法。"他对中国画的传统很为不屑。
中国在一千五百多年之前就有系统的艺术史著作,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说,即绘画的六条基本原则,其中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一千五百多年以来,气韵生动一直是中国画的最高原则,主张精神境界的呈现比形象的描摹要重要得多。北宋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的观点正好与房龙相反,房龙认为,中国画不讲透视,不讲形似,还停留在孩子涂鸦的程度。而苏轼认为,如果你画画只知道形似,那真是跟孩子差不多了。从如此对立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选择的是与欧洲多么不同的道路。
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大师李成画画,注意到透视。他从一个固定的点看物象。他画一个建筑,站在一点,仰望屋檐。他画出的画逼肖外物。大科学家沈括对此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认为画家应该"以大观小",不能像李成那样"以小观大"。真正的画家不应该停留在具体的视觉上,而应该用"心灵的眼"去观物,画家应画出意念中的世界,而不应局限于视觉中的具体存在。这就是"以大观小",这里的"大"就是人心灵的统摄力。中国画画的是想象中的空间,是表现一种精神境界。这正是中国画重要的特色。
(摘编自朱良志《水墨画的韵味》)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山水画要求画家既能精细准确地把握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B.中国山水画要求的真实摒弃了直观可感的真实,转而追求想象自由"见其大意"的真实。
C.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不重视透视法,反而强调的是整个画面给观者带来的情绪感染效果。
D.中国山水画追求表现的美是一种比较广阔长久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地的真实再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山水画广阔、整体性的"生活—人生—自然"境界的追求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
B.北宋山水画给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故其通过基本塞满画面、客观的、全景整体性地描绘自然。
C.艺术家们擅长触类旁通,中国山水画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也成为了中国其他艺术的美的类型和艺术意境。
D.一千五百多年之前,中国绘画就把“气韵生动”作为绘画的最高原则,这与欧洲追求透视的道路是截然相反的。
3.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4. 材料一提及了"无我之境",王国维也曾在《人间词话》中论及诗歌境界时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请据此谈谈你对陶渊明诗"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题。
粮食的故事(节选)
王愿坚
"一天晚上,交通带了书面指示来找我了。指示很简单∶'即将作战,无论如何送一部分粮食上山,当夜送到。'下面是支队长、政委的署名。平常,我们往来都是不用信的,有时用信也不署名,现在支队长、政委都亲笔签了字,又是'无论如何',又是'当夜送到',看来是万般紧急了。可是怎么送法呢?已经是半夜了,临时找人不方便,就是找到了,路也不熟悉;交通马上又要到别处去,只有我自己去了。我寻思了一下,就叫醒老婆商量。我说最好和她一道去,一来可以多带些,二来她是个妇道人家,白天回来报信方便些。她想了想说∶'还是让红七跟你去吧,红七大了,自己能回得来;村里的事我在家里好布置一下。'还是她谋虑得对,这指示要传达给那几位同志,万一我送不到,第二夜好再设法。我说∶'好吧,我们这就动身,你明天一早通知那几个同志,说我从双冲口那条路上去了,要是明晚见不到信,就是我们没送到;再派两个同志分头换两条路往上送!'"
"当晚,我们收拾停当∶弄了两副担子,我挑副大的,七八十斤;另一副有二三十斤,是红七的。这百十斤粮食,足够山上同志们吃一顿饱饭了。我把东西收拾好,把红七叫起来的时候,他还睡得迷迷糊糊的,问我∶'天还不亮, 就去打雀子?'我说∶'今天不打雀子了,去给你红军叔叔送粮去。'他高兴得呼的一下蹦下床来,说;'好哇,山上的叔叔有枪,阿爹你给我要一支好吧?我也可以打白鬼子!'临走,我老婆拿出两个粉渣做的饼子递给红七,怪不过意地对我说∶'就这两个啦,给他回来路上吃;你回不来,就只好在山上再喝两顿野菜汤吧!'又对红七说∶'回来的时候小心点。等你回来,妈给你弄点粉浆做顿糊糊犒劳你。'"
"我们爷俩儿悄悄地走出了庄,估摸着敌人巡逻队的空隙,拣了条没人走的小山道,紧脚紧步地往山上爬。那情景现在想起来还真真的呢∶月黑天,对面不见人影,白鬼们为了壮胆,像狼似的满山嗷嗷叫。我们沿着山道往上爬,不一会儿,连压加累就弄得汗直淌,气直喘了。我还得顾着孩子,走一段路就小声喊一声∶'红七!'他总是随口答应∶'噢,在呢!'听着他那奶声奶气的话,我确实有点心疼∶十二三岁的孩子,没有根竹杠高呢,就得跟着我拼着性命深更半夜地爬山。要是将来红军再打回来,革命成了功,那时候,我一定对他这么说∶'孩子,打天下的日子你也过过,你该知道革命胜利不容易呀。好好地为党、为人民干工作,把咱整个国家建设得比以前的根据地还要好!'——同志,那时候还想不到自己的新国家是什么样子,不知道会怎样建设呢——我还得告诉他∶等日后胜利了,吃好穿好的时候,别忘了山上同志们吃草根树皮的苦日子;是他们吃了这么多苦,你这年轻的一辈才享这么大的福哇!"
"我正没边没沿地想着呢,红七紧步跑上来了,惊乍乍地说∶'阿爹,你听……'到底是孩子耳朵灵,可不是,前面远处树棵子里唰唰啦啦直响,仿佛是有人走动,听声音人数还不少。糟糕!一定是碰上白鬼的巡逻队了。我拉了红七一把,一折身就拐到另一条小路上。可是已经晚了——我们走得急,脚步重,米筐子刮着树枝发出了响声,被敌人发觉了。他们把枪栓拉得一阵响,乱吆喝起来。这时候,我们手无寸铁,没法抵抗,我想,反正不能叫敌人抓了活的,我们撒腿就跑。跑哇,跑哇,白鬼子紧跟在屁股后面追,虽然天黑看不清,听声音是越来越近了。我挑着个担子,又得顾孩子,越跑越没劲。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 这时,红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颤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更要紧!也许我能替得了孩子,可是孩子替不了我……""
"背后敌人的吆喝声越来越近,越来越高。我停住脚,放下担子,一把抱住了儿子。我觉得他那么小,他的肩膀多么嫩哪!我咬着牙说∶'孩子,把筐子给我,你,你顺着这山坡往西跑,跑,跑吧!'说完了这句话,我觉得我的眼泪呼的一下子涌出来了。孩子好像还不懂我的意思,我摸了摸他的头,把脸贴在他头上,又说'听爹的话,孩子,跑吧,把声响弄大点!' 最后这句话我仿佛不是从口里说出来的,是从心里跳出来的。这回他大概懂了我的意思了。他忽地直起身,把一把什么东西塞到我手里,拔腿就往西跑下去了。"
"孩子跑了。他顺着山坡跑了。他脚步卷着碎石头、绊着草棵子跑了。他跑去的那个山坡上一阵响唰的声响,那声响,啊,那么响,那么响,就跟从我心上跑过去一样。"
"这响声惊动了敌人,白鬼子们折转身向着我儿子跑去的方向追过去了,追过去了。"
"我把孩子的两个箩筐叠在我的筐上,挑起了担子。嘿,好沉哪!这时我才发觉手里拿着东西。我捏了捏,那是红七他妈给孩子的两个粉渣饼子。我又向孩子跑的方向望了一眼∶夜,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我挑着担子钻进了东边一丛小树林,折上了另一条小路。"
"当我踏上小路的时候,在孩子跑去的方向,传来了一阵杂乱的枪声。"
"我挑着担子往前走。不管石尖扎脚藤绊腿,我登山迈岭地走。我觉得担子更重了,重得像两座山,我还是担着,担着;我觉得脚像踩着棉花,软绵绵的,我还是走着,走着。"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强调支队长、政委在书面指示上亲笔签字的细节,为下文主人公冒生命危险坚决把粮食送上山作铺垫。
B.红七得知要陪父亲上山送粮后非常开心,这为后文他听从父亲的话引开白鬼子、为父亲制造机会完成任务埋下伏笔。
C.被白鬼子的巡逻队发现后,主人公为了完成任务,毫不犹豫地选择让儿子引开白鬼子,体现了主人公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D.红七为引开白鬼子,在跑去的山坡上发出唰唰的声响,那声音"就跟从我心上跑过去样",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悲伤。
6. 小说在叙事过程中采用主人公讲述的方式展开,这种叙事方式有什么效果?(4分)
7. 小说结尾的画线句子有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