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12-31
皖南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说法绝对。“美术课程必须用图片或录像辅助教学,离开了图像讲美术,肯定是没有美育效果的”错。原文说的是“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大多需要辅之以图片。离开图像讲美术,几乎不敢想象。”)
2.D(选文中没有使用“引证法”进行论证,主要是用了例证法,个别地方也用到对比法。)
3.C(A项,于文无据。“专业美术课应渐渐退历史舞台”错。不管美术类音频节目如何发展,如何受欢迎,它终究是不可能替代专业美术课的,毕竟“美术属于视觉艺术”。B项,说法绝对。“只有走好开发美术类音频节目这条路”错,虽然“音频媒介在大众美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不能说只有这一条发展之路。D项,曲解文意,“是为了……增加美术馆、博物馆人气”错,原文说的是““听'美术帮助人们打开通往美的大门。未来,美术类音频节目所潜藏的能量将进一步释放,助力大众美育,带领人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4.D(曲解文意。“必须在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同时,加大引才力度”错。原文说的是“中国作为大国,需要引才,但必须主要靠自己育才……必须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5.A(B项,曲解文意,时态讹误。“我国的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演变为创新力的竞争”错,原文是“国家、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创新力的竞争”。C项,于文无据,“利大于弊”错,原文说的是“人才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过度竞争带来的隐忧”,“从国家整体的发展来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孔雀东南飞'现象”。D项,以偏概全,“使广大企事业单位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错,原文只引用了歌尔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话,说““金种子'人才培养经费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给了我们资金上的支持,还极大拓宽了我们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
6.示例: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才”,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留才”;要有更加包容的胸襟“引才”,创新人才分类培育机制,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质效;要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提供相应的资助和保障,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7.B(魏征讲述的是他即兴编就的寓言故事,是小说中的对话描写,不属于“插叙”手法。)
8.示例:平易近人。他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策马漫游,下马围坐,放浪形骸,相谈甚欢,不受朝纲拘束,没有君臣之礼。心系国家。他研读刘邦的《大风歌》、曹操的《短歌行》,“思绪沉醉在治国人才上”。聪慧开明,爱才惜才。他听了魏征所讲故事后能及时领悟、深刻剖析,并表示不但不会给那个“农夫”治罪,反而会聘其为谏议大夫,让其做国之重臣。(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9.示例(1):赞同“即兴编就”说。理由如下:小说前面有铺垫。“魏征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峭壁,若有所思”,可见魏征所讲故事是从峭壁所见获得灵感(启发)的。小说后面有照应。“房玄龄眼尖,见溪流上岸……枣树就成歪脖子树了”,“歪脖子树”与故事中的“歪林”“废材”正好呼应。魏征自己有默认。当房玄龄夸赞魏征“好捷才”时,魏征“含笑,不置可否”,并没有否认。
示例(2):不同意“即兴编就”说。理由如下:魏征以前在东宫担任太子洗马时就能够尽心尽职,对治理国家、选任人才等问题早有过深度思考。唐太宗点名要魏征“赐教”时,魏征自然明白圣上当时“所思所虑”在于治理国家、渴求人才。魏征讽谏唐太宗的故事很多,“农夫种树”的故事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一个寓言而已。(能自圆其说即可。每点2分,共6分。)
10.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题关键在于两处:一是谁“与三司使陈恕不协”,二是“车驾北巡”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根据文意可知,第一处应是传主陈若拙与三司使陈恕相处不好,不是别的“郎中”跟陈恕不和睦,据此可先排除A、D两项;第二处,“车驾”是皇帝所乘马车,文中指皇上,而“开拆司”是衙门名称,不可拆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综上分析,答案应选C项。附原文标点如下:入为盐铁判官,转工部郎中。与三司使陈恕不协,求徙他局,改主判开拆司。车驾北巡,命李沆留守东京,以若拙为判官。)
11.B(“兼”“领”“判”表示兼任官职的意思。)
12.D(“担任工部郎中时就看中三司使的位置”于文无据。陈若拙与三司使陈恕不和睦的原因不清楚,但去别处任职是他自己主动提出的;后来他担任刑部郎中时本以为自己可以当上三司使,却被派去潭州任职,他就以母亲年老要照顾为由拒绝去上任,结果惹恼了皇上。)
13.(1)(陈若拙)曾经拿着书信到晋王府去,太宗夸赞他应对得详细且言谈不俗,想要让他担任军中的职务,若拙恳切地推辞了。(得分点:“诣”“雅”“縻”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读书人的品德修养,一定要名声和实际相符,常听说若拙很有才干,就特别升迁并委任他到外藩任职,他却这样贪图地位与俸禄。(得分点:“操修”“副”“委”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陈若拙,字敏之,小时候就喜欢学习。他曾经拿着书信到晋王府去,太宗夸赞他应对得详细且言谈不俗,想要让他担任军中的职务,若拙恳切地推辞了。太平兴国五年,他考中进士甲科,初入仕途出任将作监丞、鄂州通判,改任太子右赞善大夫、管理知州。由于善于主持政事,又改任太常丞,升为监察御史,兼盐铁判官。益州关押的囚犯很多,太宗看了奏章后对此感到惊讶,召见若拙当面告知并把处理问题的任务委派给他。淳化三年,就地任命为西川转运副使,没过多久,升任正使,太宗下召让他回京。适逢李至担任洛都郡守,上表让陈若拙辅佐他治理,改为度支员外郎、西京留司通判。不久,柴禹锡镇守泾州,又上奏让他担任泾州通判,迁任司封员外郎,指挥运送粮草至塞外,太宗特别颁发诏书嘉奖他。他入京做盐铁判官,转任工部郎中,与三司使陈恕相处不和睦。请求调任到其他地方,于是改任开拆司主判。皇帝北巡,命令李沆留守东京,任命若拙为判官。郓州黄河决口,大臣们商议迁移城中百姓来躲避水患,派若拙与阎承翰前去谋划处置,不久又任命他暂时代理京东转运使,于是他派遣士兵堵塞王陵口,又到齐州疏浚水流,在采金山修筑巨堤,并上奏朝廷免除所征收的六个州的梢木五百万,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处。水患平定后,实授他转运使的官职。召还京城,被任命为刑部郎中、潭州知
州。当时三司使空缺,若拙自认为能得到这个职位。到这时他感到很失望,于是上奏,说父母年老,不愿到边远地区去,请求收回成命。太宗大怒,对宰相说:“读书人的品德修养,一定要名声和实际相符,常听说若拙很有才干,就特别升迁并委任他到地方任职,他却这样贪图地位与俸禄。凡是用人,哪能亲疏有别呢?如果能够竭尽全力一心为公,建立功业,哪里还用担心不能获得名声和地位呢?”于是追回授予若拙的敕命,贬黜他去管理处州,又调任到温州。回来后,又被授为刑部郎中,第二次担任盐铁判官,改任兵部郎中,又任河东转运使,被赐子
金印紫绶。正逢皇帝亲自到汾水南面祭祀,若拙把所管辖的粮草布匹钱物等合计十万钱,运送到河中补充所需经费,经度制置使陈尧叟上奏说若拙有才干贡献,于是提升他为右谏议大夫,调他管理永兴军府。当时邻郡闹饥荒,前任郡县长官不允许邻郡百姓来买粮食,若拙到任,就准许买卖粮食,邻郡百姓因此得以度过饥荒时期。又调任风翔知府,入京担任给事中,澶州知州。蝗灾、早灾之后,勤于政事,当地百姓上书请求他留任。天禧二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14.C(“陶醉”“嘲笑”错。诗人并不甘心过着无所事事的日子,而是心系朝廷,渴望在天下纷乱之际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尾联中反用西晋张季鹰的典故,说自己都不用找借口回家乡了,给朝廷上书献策却被免职回乡,内心充满了愤懑和无奈。)
15.示例:不同意。理由如下:陆游一贯主张保家卫国、收复河山,内心里总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那就是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所以,他任何时候都不会放下国事的。他曾写诗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还曾嘱咐家人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以言志,这些诗句可见陆游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本诗颔联所写“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貌似安于现实的闲适生活,实则掩抑不住诗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虚度光阴、借酒浇愁,这不是诗人真正想要的生活,他心心念念的是如何收复失地,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16.(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共6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17.D(本题考查近义词语辨析的能力,主要是成语的正确使用。
18.C(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从下文的照应句子来看,应先说“心胸”后说“出口”,据此可先排除A、D两项;此外,我们不难发现,“宽广”应与“心胸”搭配,“天然”则与“出口”搭配,据此可排除B项。相对而言,C项的句子填入文中括号里衔接最恰当。)
19.B(本题考查语病识别与修改的能力。原句存在误将状语作定语、不合逻辑、结构混乱等语病。由于“沿路”应作状语,修饰“裹挟”,故A、D两项仍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可先排除;由于泥沙是先慢慢“淤积”,然后逐年“扩大”范围,按此逻辑看,C、两项仍存在不合逻辑的语病。综上分析,B项修改最恰当。)
20.示例:成本大幅增长 实际利润比较有限
《自律公约》的签署(评分建议:句意通顺、语言连贯即可。每空2分,共6分。)
21.示例:为确保满足免费用户的基本下载需求,(2分)工信部督促相关企业优化网盘类服务提供方式,(1分)
签署《自律公约》,(1分)推出“无差别速率”产品。(1分)(评分建议:使用目的关系句式,表达简洁流畅,大意如此即可。)
22.【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这是一道关于“修养”的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既有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谈修养的精彩论述,也有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缺乏教养的各种表现。材料内容对比鲜明,引人深思。作文命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可写角度如下:如果正面立论为主,则可重点阐述“修养是什么”“修养的意义”“我们如何提高自我修养”;如果针砭时弊,则可重点剖析缺乏修养的任性行为的危害,剖析其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总之,要扶正祛邪,激浊扬清。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着心系家国、知书达理、尊老爱幼、谦虚谨慎、与人为善、见义勇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传统的美德、优雅的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更是我们青年人的必修之课。修养是一面镜子,可以映出人格的高下;修养是一泓清泉,涵养着人类文明最纯净的思想。有了良好的修养,才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洒脱,才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才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自觉。但修养又是一个自我历练的漫长过程,古人云“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参考立意:修养是朵心灵的花;心大了,事就小了;中国人就是没素质吗;文明传承断档了吗;修养如书,精彩其内;塑造青年形象,传递文明教养··...
(二)写作任务
1.感悟思考:作文必须写出考生自己对于修养的认识和见解,对于不良行为的针砭和批判。对修养的认识不正确的,不能评为一类卷和二类卷。
2.结合材料:观点应从材料中来,文章开头要概述所给材料,要从材料中引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不能“空降观点”或“另起炉灶”。
3.明确文体:本次作文没有规定具体的文体,但并不等于不要规范文体。如写议论文,就要按照议论文的格式来写,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立论、驳论均可;如写记叙文,则要按照记叙文的要求来写,线索清楚,中心突出,叙写生动,形象感人。
(三)评分标准 略
(四)补充说明
1.错别字等扣分
没有标题,在应给分数础上扣2分;每写错一字(重复不计)扣1分,错别字太多的扣5~10分;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2.字数扣分600~800字,每少50字扣1分,给分最高不超过42分;400~500字,最高不超过30分;400~200字,20分以下、10分以上给分;不足200字的,10分以下给分;只写标题或正文只写一两行的,给2分,不打0分:空白卷或严重抄袭试卷现代文内容,或写一些与本次作文无关的无聊文字,给0分。
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说法绝对。“美术课程必须用图片或录像辅助教学,离开了图像讲美术,肯定是没有美育效果的”错。原文说的是“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大多需要辅之以图片。离开图像讲美术,几乎不敢想象。”)
2.D(选文中没有使用“引证法”进行论证,主要是用了例证法,个别地方也用到对比法。)
3.C(A项,于文无据。“专业美术课应渐渐退历史舞台”错。不管美术类音频节目如何发展,如何受欢迎,它终究是不可能替代专业美术课的,毕竟“美术属于视觉艺术”。B项,说法绝对。“只有走好开发美术类音频节目这条路”错,虽然“音频媒介在大众美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不能说只有这一条发展之路。D项,曲解文意,“是为了……增加美术馆、博物馆人气”错,原文说的是““听'美术帮助人们打开通往美的大门。未来,美术类音频节目所潜藏的能量将进一步释放,助力大众美育,带领人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4.D(曲解文意。“必须在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同时,加大引才力度”错。原文说的是“中国作为大国,需要引才,但必须主要靠自己育才……必须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5.A(B项,曲解文意,时态讹误。“我国的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演变为创新力的竞争”错,原文是“国家、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创新力的竞争”。C项,于文无据,“利大于弊”错,原文说的是“人才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过度竞争带来的隐忧”,“从国家整体的发展来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孔雀东南飞'现象”。D项,以偏概全,“使广大企事业单位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错,原文只引用了歌尔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话,说““金种子'人才培养经费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给了我们资金上的支持,还极大拓宽了我们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
6.示例: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才”,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留才”;要有更加包容的胸襟“引才”,创新人才分类培育机制,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质效;要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提供相应的资助和保障,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7.B(魏征讲述的是他即兴编就的寓言故事,是小说中的对话描写,不属于“插叙”手法。)
8.示例:平易近人。他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策马漫游,下马围坐,放浪形骸,相谈甚欢,不受朝纲拘束,没有君臣之礼。心系国家。他研读刘邦的《大风歌》、曹操的《短歌行》,“思绪沉醉在治国人才上”。聪慧开明,爱才惜才。他听了魏征所讲故事后能及时领悟、深刻剖析,并表示不但不会给那个“农夫”治罪,反而会聘其为谏议大夫,让其做国之重臣。(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9.示例(1):赞同“即兴编就”说。理由如下:小说前面有铺垫。“魏征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峭壁,若有所思”,可见魏征所讲故事是从峭壁所见获得灵感(启发)的。小说后面有照应。“房玄龄眼尖,见溪流上岸……枣树就成歪脖子树了”,“歪脖子树”与故事中的“歪林”“废材”正好呼应。魏征自己有默认。当房玄龄夸赞魏征“好捷才”时,魏征“含笑,不置可否”,并没有否认。
示例(2):不同意“即兴编就”说。理由如下:魏征以前在东宫担任太子洗马时就能够尽心尽职,对治理国家、选任人才等问题早有过深度思考。唐太宗点名要魏征“赐教”时,魏征自然明白圣上当时“所思所虑”在于治理国家、渴求人才。魏征讽谏唐太宗的故事很多,“农夫种树”的故事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一个寓言而已。(能自圆其说即可。每点2分,共6分。)
10.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题关键在于两处:一是谁“与三司使陈恕不协”,二是“车驾北巡”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根据文意可知,第一处应是传主陈若拙与三司使陈恕相处不好,不是别的“郎中”跟陈恕不和睦,据此可先排除A、D两项;第二处,“车驾”是皇帝所乘马车,文中指皇上,而“开拆司”是衙门名称,不可拆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综上分析,答案应选C项。附原文标点如下:入为盐铁判官,转工部郎中。与三司使陈恕不协,求徙他局,改主判开拆司。车驾北巡,命李沆留守东京,以若拙为判官。)
11.B(“兼”“领”“判”表示兼任官职的意思。)
12.D(“担任工部郎中时就看中三司使的位置”于文无据。陈若拙与三司使陈恕不和睦的原因不清楚,但去别处任职是他自己主动提出的;后来他担任刑部郎中时本以为自己可以当上三司使,却被派去潭州任职,他就以母亲年老要照顾为由拒绝去上任,结果惹恼了皇上。)
13.(1)(陈若拙)曾经拿着书信到晋王府去,太宗夸赞他应对得详细且言谈不俗,想要让他担任军中的职务,若拙恳切地推辞了。(得分点:“诣”“雅”“縻”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读书人的品德修养,一定要名声和实际相符,常听说若拙很有才干,就特别升迁并委任他到外藩任职,他却这样贪图地位与俸禄。(得分点:“操修”“副”“委”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陈若拙,字敏之,小时候就喜欢学习。他曾经拿着书信到晋王府去,太宗夸赞他应对得详细且言谈不俗,想要让他担任军中的职务,若拙恳切地推辞了。太平兴国五年,他考中进士甲科,初入仕途出任将作监丞、鄂州通判,改任太子右赞善大夫、管理知州。由于善于主持政事,又改任太常丞,升为监察御史,兼盐铁判官。益州关押的囚犯很多,太宗看了奏章后对此感到惊讶,召见若拙当面告知并把处理问题的任务委派给他。淳化三年,就地任命为西川转运副使,没过多久,升任正使,太宗下召让他回京。适逢李至担任洛都郡守,上表让陈若拙辅佐他治理,改为度支员外郎、西京留司通判。不久,柴禹锡镇守泾州,又上奏让他担任泾州通判,迁任司封员外郎,指挥运送粮草至塞外,太宗特别颁发诏书嘉奖他。他入京做盐铁判官,转任工部郎中,与三司使陈恕相处不和睦。请求调任到其他地方,于是改任开拆司主判。皇帝北巡,命令李沆留守东京,任命若拙为判官。郓州黄河决口,大臣们商议迁移城中百姓来躲避水患,派若拙与阎承翰前去谋划处置,不久又任命他暂时代理京东转运使,于是他派遣士兵堵塞王陵口,又到齐州疏浚水流,在采金山修筑巨堤,并上奏朝廷免除所征收的六个州的梢木五百万,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处。水患平定后,实授他转运使的官职。召还京城,被任命为刑部郎中、潭州知
州。当时三司使空缺,若拙自认为能得到这个职位。到这时他感到很失望,于是上奏,说父母年老,不愿到边远地区去,请求收回成命。太宗大怒,对宰相说:“读书人的品德修养,一定要名声和实际相符,常听说若拙很有才干,就特别升迁并委任他到地方任职,他却这样贪图地位与俸禄。凡是用人,哪能亲疏有别呢?如果能够竭尽全力一心为公,建立功业,哪里还用担心不能获得名声和地位呢?”于是追回授予若拙的敕命,贬黜他去管理处州,又调任到温州。回来后,又被授为刑部郎中,第二次担任盐铁判官,改任兵部郎中,又任河东转运使,被赐子
金印紫绶。正逢皇帝亲自到汾水南面祭祀,若拙把所管辖的粮草布匹钱物等合计十万钱,运送到河中补充所需经费,经度制置使陈尧叟上奏说若拙有才干贡献,于是提升他为右谏议大夫,调他管理永兴军府。当时邻郡闹饥荒,前任郡县长官不允许邻郡百姓来买粮食,若拙到任,就准许买卖粮食,邻郡百姓因此得以度过饥荒时期。又调任风翔知府,入京担任给事中,澶州知州。蝗灾、早灾之后,勤于政事,当地百姓上书请求他留任。天禧二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14.C(“陶醉”“嘲笑”错。诗人并不甘心过着无所事事的日子,而是心系朝廷,渴望在天下纷乱之际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尾联中反用西晋张季鹰的典故,说自己都不用找借口回家乡了,给朝廷上书献策却被免职回乡,内心充满了愤懑和无奈。)
15.示例:不同意。理由如下:陆游一贯主张保家卫国、收复河山,内心里总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那就是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所以,他任何时候都不会放下国事的。他曾写诗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还曾嘱咐家人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以言志,这些诗句可见陆游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本诗颔联所写“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貌似安于现实的闲适生活,实则掩抑不住诗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虚度光阴、借酒浇愁,这不是诗人真正想要的生活,他心心念念的是如何收复失地,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16.(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共6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17.D(本题考查近义词语辨析的能力,主要是成语的正确使用。
18.C(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从下文的照应句子来看,应先说“心胸”后说“出口”,据此可先排除A、D两项;此外,我们不难发现,“宽广”应与“心胸”搭配,“天然”则与“出口”搭配,据此可排除B项。相对而言,C项的句子填入文中括号里衔接最恰当。)
19.B(本题考查语病识别与修改的能力。原句存在误将状语作定语、不合逻辑、结构混乱等语病。由于“沿路”应作状语,修饰“裹挟”,故A、D两项仍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可先排除;由于泥沙是先慢慢“淤积”,然后逐年“扩大”范围,按此逻辑看,C、两项仍存在不合逻辑的语病。综上分析,B项修改最恰当。)
20.示例:成本大幅增长 实际利润比较有限
《自律公约》的签署(评分建议:句意通顺、语言连贯即可。每空2分,共6分。)
21.示例:为确保满足免费用户的基本下载需求,(2分)工信部督促相关企业优化网盘类服务提供方式,(1分)
签署《自律公约》,(1分)推出“无差别速率”产品。(1分)(评分建议:使用目的关系句式,表达简洁流畅,大意如此即可。)
22.【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这是一道关于“修养”的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既有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谈修养的精彩论述,也有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缺乏教养的各种表现。材料内容对比鲜明,引人深思。作文命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可写角度如下:如果正面立论为主,则可重点阐述“修养是什么”“修养的意义”“我们如何提高自我修养”;如果针砭时弊,则可重点剖析缺乏修养的任性行为的危害,剖析其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总之,要扶正祛邪,激浊扬清。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着心系家国、知书达理、尊老爱幼、谦虚谨慎、与人为善、见义勇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传统的美德、优雅的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更是我们青年人的必修之课。修养是一面镜子,可以映出人格的高下;修养是一泓清泉,涵养着人类文明最纯净的思想。有了良好的修养,才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洒脱,才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才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自觉。但修养又是一个自我历练的漫长过程,古人云“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参考立意:修养是朵心灵的花;心大了,事就小了;中国人就是没素质吗;文明传承断档了吗;修养如书,精彩其内;塑造青年形象,传递文明教养··...
(二)写作任务
1.感悟思考:作文必须写出考生自己对于修养的认识和见解,对于不良行为的针砭和批判。对修养的认识不正确的,不能评为一类卷和二类卷。
2.结合材料:观点应从材料中来,文章开头要概述所给材料,要从材料中引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不能“空降观点”或“另起炉灶”。
3.明确文体:本次作文没有规定具体的文体,但并不等于不要规范文体。如写议论文,就要按照议论文的格式来写,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立论、驳论均可;如写记叙文,则要按照记叙文的要求来写,线索清楚,中心突出,叙写生动,形象感人。
(三)评分标准 略
(四)补充说明
1.错别字等扣分
没有标题,在应给分数础上扣2分;每写错一字(重复不计)扣1分,错别字太多的扣5~10分;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2.字数扣分600~800字,每少50字扣1分,给分最高不超过42分;400~500字,最高不超过30分;400~200字,20分以下、10分以上给分;不足200字的,10分以下给分;只写标题或正文只写一两行的,给2分,不打0分:空白卷或严重抄袭试卷现代文内容,或写一些与本次作文无关的无聊文字,给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