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重庆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2-02-13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4 题。
肃宗乾元元年冬十二月,平卢节度使王玄志薨,上遣中使往抚慰将士,且就察军中所欲立者,授以旌节。高丽人李怀玉为裨将,杀玄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
臣光曰:肃宗遭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不思永久之患。 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使,徇行伍之情,无问贤不肖,惟其所欲与者则授之。 自是 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予夺, 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乱之生也,庸有极乎!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赏以劝恶,恶其何所不至乎! 《书》云: “远乃猷。 ”孔子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 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 其下,苟得间则掩而屠之;争务先发, 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如是而求天下之安,其可得乎!迹其厉阶,肇于此矣。盖古者治军必本于礼,故晋文公城濮之战,见其师少长有礼,知其可用。
今唐治军而不顾礼,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然后大宋受命。太祖始制军法,使以阶级相承,小有违犯,咸伏斧质。是以上下有叙,令行禁止,四征不庭,无思不服,宇内 乂安,兆民允殖, 以迄于今, 皆由治军以礼故也。 岂非诒谋之远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藩镇连兵》)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 以其位任授之/
B.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 因以其位任授之/
C.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 以其位任授之/
D.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 其位任授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薨, 《礼记 · 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
B.裨将,副将,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的用词就是“裨将”。
C.《书》,又称《尚书》 《书经》,儒家五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D.太祖,作为庙号时多用于追尊王朝创立基业者,如赵匡胤为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高丽人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依从他,节度使由军中将领士兵自 行废立,就是从此时开始。
B.司马光认为,如果爵禄废置、杀生予夺都不是出于皇帝本人,而是出于臣下,权力下移,就会导致 动乱滋生蔓延,没有尽头。
C.司马光认为互相爱护保养是君主与臣下避免互相争斗杀害、获得互利和长久生存的有效之法,引用 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D.司马光认为宋朝能够承接天命,得益于宋太祖制定军法,使军队懂得以尊卑上下的礼法来处事,从 而四方归服、天下太平安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
(2)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
14.司马光认为唐肃宗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后面祸乱的相继发生?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寓宁国县圃中桃李杂花盛开感而赋诗(其一)①
李纲
春光不为干戈薄,花县纵观桃李开。
可惜繁华劳剪刻②,莫教风雨便残摧。
溪山有意相辉映,蜂蝶多情自往来。
应笑逐臣心似铁,客中扶病亦登台。
【注】①此诗约作于 1128 年,作者因力主抗金被贬荆湘。②剪刻:安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此时诗人正处于人生低谷,见花而生无限感慨。
B.首联写诗人纵观花圃中不受战事影响绽放的桃李,顿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C.二三两联写诗人对眼前盛景充满怜惜,希望风雨不要摧折这一片繁华美好的春景。
D.诗人“以我观物”,处处见情,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其主观情感表达得更为细腻动人。
16.尾联的领词“应笑”意味深长,它领出了尾联内容的转折,又领出了对前文诗意的深化、升华。请结合全 诗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 6 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是“ ”的结局。
(2)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 ”两句,有人认为流露出了他消 极悲观的情绪,其实仔细品味,则表现了他看透人生的一种达观。
(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则用“ , ”来烘托琵琶女的高 妙的演奏技艺。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劝学》中则说“ , 。”
(5) 《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生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 样,深深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 , ”
(6)李白在《蜀道难》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兴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是“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地球才一个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就成功发射, “中国速度”再次让 世界____________。其实, 当我们还沉浸在神舟十二号圆满完成任务的喜悦中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 行任务就已经在____________地准备中了。这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 号前往空间站,展开为期6 个月的太空生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根据工程总体规划,使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对接空 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9 月 20 号,天舟三号成功发射,并完成对接任务,这是继天舟二号后,我们向空间 站送去的第二批太空“包裹” 。 “天舟系列”货船的装载能力____________。相比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的整船装载的货包数量增加了25%,但运送物资的总重量却减少了 1.5 吨。( )研究人员决定多带货,
少带燃料。从神舟一号到现在神舟十三号,不仅仅是数字“一 ”到“十三”的改变,更是我国一代代航天 人____________,稳扎稳打,不断学习和总结的硕果。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惊叹不已 紧锣密鼓 引人关注 夜以继日
B.叹为观止 大张旗鼓 令人侧目 宵衣旰食
C.惊叹不已 敲锣打鼓 引人关注 宵衣旰食
D.叹为观止 大张旗鼓 令人侧目 夜以继日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保障空间站在轨正常运行,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
B.虽然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可以保障在轨正常运行。
C.由于可以保障在轨正常运行,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
D.因为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可以保障在轨正常运行。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工程总体规划,使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B.根据工程总体规划,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 C.工程总体规划,使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 D.根据工程总体规划,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成功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今天我们不读诗,也不关注诗歌和诗人。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大都寄托以心灵鸡汤和各种各样、花式 繁多、花招百出的 10 万+热文。我们被动地接受、主动地吸收, 以别人的感想, ① ; 以时代整 齐划一的脉络,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以相似度极高的语言和姿态,来讲述历史、记录时代。
诗歌离物质越来越远,诗意的生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因为我们同物质前所未有地、亲密地在一起。 但这并不意味着, ② 。我们只是离开这种生活太久,太过生疏。 ③ ,与地上的身体两 相遥望。从灵魂的角度看去,那副似曾相识的皮囊,显得何其委顿而凄凉。摒弃了诗意的生活,幸福感将 永远无法持续、无法纯粹、无法圆满。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离开了诗意的生活,幸福感将永远无法纯粹而圆满,也无法持续。”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虚室生白” ,这句话出自《庄子》。庄子想说的是,生止于满,而源于虚。
所有过往, 皆为序章。轻轻放下过去,眼光投向未来,由满入虚,于是,空而后生,这就是“虚室生 白”之意。
正如一棵树,经历了春的初生、夏的繁茂、秋的萧瑟、冬的沉寂,而这样的由满入虚、由满入空,为 来年的生,腾出了空间。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4 题。
肃宗乾元元年冬十二月,平卢节度使王玄志薨,上遣中使往抚慰将士,且就察军中所欲立者,授以旌节。高丽人李怀玉为裨将,杀玄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
臣光曰:肃宗遭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不思永久之患。 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使,徇行伍之情,无问贤不肖,惟其所欲与者则授之。 自是 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予夺, 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乱之生也,庸有极乎!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赏以劝恶,恶其何所不至乎! 《书》云: “远乃猷。 ”孔子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 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 其下,苟得间则掩而屠之;争务先发, 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如是而求天下之安,其可得乎!迹其厉阶,肇于此矣。盖古者治军必本于礼,故晋文公城濮之战,见其师少长有礼,知其可用。
今唐治军而不顾礼,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然后大宋受命。太祖始制军法,使以阶级相承,小有违犯,咸伏斧质。是以上下有叙,令行禁止,四征不庭,无思不服,宇内 乂安,兆民允殖, 以迄于今, 皆由治军以礼故也。 岂非诒谋之远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藩镇连兵》)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 以其位任授之/
B.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 因以其位任授之/
C.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 以其位任授之/
D.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 其位任授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薨, 《礼记 · 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
B.裨将,副将,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的用词就是“裨将”。
C.《书》,又称《尚书》 《书经》,儒家五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D.太祖,作为庙号时多用于追尊王朝创立基业者,如赵匡胤为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高丽人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依从他,节度使由军中将领士兵自 行废立,就是从此时开始。
B.司马光认为,如果爵禄废置、杀生予夺都不是出于皇帝本人,而是出于臣下,权力下移,就会导致 动乱滋生蔓延,没有尽头。
C.司马光认为互相爱护保养是君主与臣下避免互相争斗杀害、获得互利和长久生存的有效之法,引用 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D.司马光认为宋朝能够承接天命,得益于宋太祖制定军法,使军队懂得以尊卑上下的礼法来处事,从 而四方归服、天下太平安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
(2)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
14.司马光认为唐肃宗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后面祸乱的相继发生?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寓宁国县圃中桃李杂花盛开感而赋诗(其一)①
李纲
春光不为干戈薄,花县纵观桃李开。
可惜繁华劳剪刻②,莫教风雨便残摧。
溪山有意相辉映,蜂蝶多情自往来。
应笑逐臣心似铁,客中扶病亦登台。
【注】①此诗约作于 1128 年,作者因力主抗金被贬荆湘。②剪刻:安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此时诗人正处于人生低谷,见花而生无限感慨。
B.首联写诗人纵观花圃中不受战事影响绽放的桃李,顿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C.二三两联写诗人对眼前盛景充满怜惜,希望风雨不要摧折这一片繁华美好的春景。
D.诗人“以我观物”,处处见情,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其主观情感表达得更为细腻动人。
16.尾联的领词“应笑”意味深长,它领出了尾联内容的转折,又领出了对前文诗意的深化、升华。请结合全 诗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 6 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是“ ”的结局。
(2)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 ”两句,有人认为流露出了他消 极悲观的情绪,其实仔细品味,则表现了他看透人生的一种达观。
(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则用“ , ”来烘托琵琶女的高 妙的演奏技艺。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劝学》中则说“ , 。”
(5) 《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生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 样,深深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 , ”
(6)李白在《蜀道难》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兴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是“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地球才一个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就成功发射, “中国速度”再次让 世界____________。其实, 当我们还沉浸在神舟十二号圆满完成任务的喜悦中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 行任务就已经在____________地准备中了。这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 号前往空间站,展开为期6 个月的太空生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根据工程总体规划,使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对接空 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9 月 20 号,天舟三号成功发射,并完成对接任务,这是继天舟二号后,我们向空间 站送去的第二批太空“包裹” 。 “天舟系列”货船的装载能力____________。相比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的整船装载的货包数量增加了25%,但运送物资的总重量却减少了 1.5 吨。( )研究人员决定多带货,
少带燃料。从神舟一号到现在神舟十三号,不仅仅是数字“一 ”到“十三”的改变,更是我国一代代航天 人____________,稳扎稳打,不断学习和总结的硕果。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惊叹不已 紧锣密鼓 引人关注 夜以继日
B.叹为观止 大张旗鼓 令人侧目 宵衣旰食
C.惊叹不已 敲锣打鼓 引人关注 宵衣旰食
D.叹为观止 大张旗鼓 令人侧目 夜以继日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保障空间站在轨正常运行,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
B.虽然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可以保障在轨正常运行。
C.由于可以保障在轨正常运行,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
D.因为天和核心舱存有充足的燃料,可以保障在轨正常运行。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工程总体规划,使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B.根据工程总体规划,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 C.工程总体规划,使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 D.根据工程总体规划,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成功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今天我们不读诗,也不关注诗歌和诗人。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大都寄托以心灵鸡汤和各种各样、花式 繁多、花招百出的 10 万+热文。我们被动地接受、主动地吸收, 以别人的感想, ① ; 以时代整 齐划一的脉络,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以相似度极高的语言和姿态,来讲述历史、记录时代。
诗歌离物质越来越远,诗意的生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因为我们同物质前所未有地、亲密地在一起。 但这并不意味着, ② 。我们只是离开这种生活太久,太过生疏。 ③ ,与地上的身体两 相遥望。从灵魂的角度看去,那副似曾相识的皮囊,显得何其委顿而凄凉。摒弃了诗意的生活,幸福感将 永远无法持续、无法纯粹、无法圆满。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离开了诗意的生活,幸福感将永远无法纯粹而圆满,也无法持续。”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虚室生白” ,这句话出自《庄子》。庄子想说的是,生止于满,而源于虚。
所有过往, 皆为序章。轻轻放下过去,眼光投向未来,由满入虚,于是,空而后生,这就是“虚室生 白”之意。
正如一棵树,经历了春的初生、夏的繁茂、秋的萧瑟、冬的沉寂,而这样的由满入虚、由满入空,为 来年的生,腾出了空间。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