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2-03-18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义言文,完成10~14题。
宣德三年二月,上御文华殿,谕侍臣曰:“治民有本末,制田里,设学校,本也。不幸而有愚顽者,然后刑之,然观肉刑,则过于惨。”侍臣曰:“古人用肉刑,则人人自爱而重犯法。至汉文帝除之,句是人轻冒法。”上曰:“古人教民之道周备,故犯法者少,后世教民之道不至,故犯法者多,未必系内刑之存否。隋、唐以后,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亦良法也。汉文除肉刑,唐太宗观《明堂针灸图》,禁鞭背,皆后世仁政。汉、唐享国长久,有以哉!”六月,谕朝臣:”贪浊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上问:“何如?”对曰:“太宗自十五六年,数疾不视朝,凡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即顾荣问:“今日贪者谁甚?”对曰:“莫甚刘观。”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许计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士奇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成。”荣曰:“佐为京尹,能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四年秋七月,户部上户口登耗之数,上曰:“隋文帝户口繁殖,自汉以来,皆莫能及。议者以当时必有良法,享国不永,故无传焉。此未必然。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立法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天下不能不凋弊,隋文克勤克俭,足致富庶,岂徒以其法哉?大抵人君恭俭,则生齿日繁,财赋打然充足。”五年春正月,吏部奏选辟。上曰:“省辟,安民之道。唐、皮廷官惟百,夏、商官倍,秦、汉以下,设官益多,何也?”侍臣对曰:”时不同也。”上曰:“唐、虞、三代,事简民淳,不可比拟,唐太宗定内外官七百三十员,去古未远,亦可为法。”侍臣对曰:”然必君心清,则事简,则官可省;官省,则民安矣。若政务庞杂,小人幸进,则冗食者多。”上嘉纳之。
赞曰: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节选自《明史.本纪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立/法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天下不能不凋弊
B.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立/法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天下不能不凋弊
C.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立法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天下不能不凋弊
D.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法立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天下不能不凋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多为“太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文中的太宗指明太宗永乐帝。
B.吏部,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隋唐、五代时被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史部尚书,掌管天下文武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制动等事务。
C.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也指祖、父、子三代或曾祖、祖、父三代。文中取前一个含义。
D.赞曰,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多置于篇末,如《汉书》《后汉书》篇末的“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宗认为,肉刑虽然可以让人敬畏法律,但是过于凄惨,所以汉文帝、唐太宗等明君都主张废除肉刑,推行仁政。
B.太宗末年,一些官员公开行贿受贿,贪腐之风开始盛行。宣宗认为除恶一定要从根本解决,于是决定罢免当时的大贪官刘观。
C.宣宗认为,精简授官,可使百姓安宁。侍臣认为君王内心清净,就可简约政市,精简官员。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侍臣的意见。
D.宣宗即位以后,官吏称职,政治稳定,法度修明,仓库充实有余,百姓安居乐业。史官将这一时期和他父亲仁宗所在时期合称为“仁宣之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旬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后世教民之道不至,故犯法者多,未必系内刑之存否。
(2)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
l4.文本二说宣宗时期“蒸然有治平之象”,请根据文本一概括出现这种气象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木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竹宋词,完成15-16划。
江城梅花引
王观
年年江上见寒梅。暗香来,为谁开。极是月宫、仙子下瑶台。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怨极恨极嗅香蕊。
念此情,宋万里。暮霞散绮。楚天碧、片片轻飞。为我多情,特地点征衣。花易飘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寒管吹。
15.下列对这节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暗香来、为谁开”轻轻一间,道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冷。
B.上阕借古人“折梅赠远”习俗表达了对身处远地的故人的思念。
C.“怨极恨极”与“那堪寒管吹”之语,揭示了人生易逝的主题。
D.整首词就像是跟所见的寒梅深情地对话,更觉无人倾诉的孤寂。
16.试比较“暮霞散绮。楚天碧、片片轻飞”与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境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赋”多铺采捆文,善用修辞,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谴责统治者对搜刮的财物毫不珍惜视为泥土和沙砾。
(2)儒道两家都常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煎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千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8~20题。
中国年,一处一处、一片一片中国红。在中国人眼里,红色从来都代表喜庆、热烈,红得______________,红得______________,红得______________。中国红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幸福的表现。中国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承载传统,更承载了希望,承载着未来。中国年,是欢乐中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象征;中国年,它饱含着一种希望的力量和春意盎然的冲动,其中孕育的是积极向上的美好。
中国红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我们欢呼着民族兴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凝结着中国红。这是因为红是血液,红是心愿和祝愿,红是信仰和精神。中国年,是人们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诠释在一个喜乐的日子里,用红色渲染,用红色烘托,红色是中国年的代表,是华夏文化的______________,是幸福的化身。中国红,中国年,是华夏民族的血脉,是土生历史的厚重,是生活中珍贵的情怀。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喜笑颜开 兴高采烈 喜闻乐见 图腾
B.喜笑颜开 载歌载舞 喜闻乐见 标志
C.喜气洋洋 兴高采烈 雅俗共赏 图腾
D.喜气洋洋 载歌载舞 雅俗共赏 标志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红,属于世界更属于中国,我们欢呼着民族兴旺,我们每一入中国人骨子里都流淌着中国红。这是因为红是血液,红是信仰和精神,红是心愿和祝愿。
B.中国红,属于中国,更屈于世界,我们欢呼着民族兴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流淌着中国红。这是因为红是血液.红是心愿和祝愿,红是信仰和精神。
C.中国红,屈于世界,更屈于中国,我们欢呼着民族兴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凝结着中国红。这是因为红是血液,红从心愿和祝愿,红是信仰和精神。
D.中国红,属于中国,更屈于世界,我们欢呼着民族兴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凝结着中同红。这是因为红是血液,红是信仰和朸神,红是心愿和祝愿。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 )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______①________。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______②________,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当三联书店提出想重刊此书时,我又重头读了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_______③_______,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走了样,就是失之片面。
B.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
C.常常难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
D.常常难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走了样,就是失之片面。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旬,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图片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义言文,完成10~14题。
宣德三年二月,上御文华殿,谕侍臣曰:“治民有本末,制田里,设学校,本也。不幸而有愚顽者,然后刑之,然观肉刑,则过于惨。”侍臣曰:“古人用肉刑,则人人自爱而重犯法。至汉文帝除之,句是人轻冒法。”上曰:“古人教民之道周备,故犯法者少,后世教民之道不至,故犯法者多,未必系内刑之存否。隋、唐以后,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亦良法也。汉文除肉刑,唐太宗观《明堂针灸图》,禁鞭背,皆后世仁政。汉、唐享国长久,有以哉!”六月,谕朝臣:”贪浊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上问:“何如?”对曰:“太宗自十五六年,数疾不视朝,凡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即顾荣问:“今日贪者谁甚?”对曰:“莫甚刘观。”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许计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士奇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成。”荣曰:“佐为京尹,能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四年秋七月,户部上户口登耗之数,上曰:“隋文帝户口繁殖,自汉以来,皆莫能及。议者以当时必有良法,享国不永,故无传焉。此未必然。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立法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天下不能不凋弊,隋文克勤克俭,足致富庶,岂徒以其法哉?大抵人君恭俭,则生齿日繁,财赋打然充足。”五年春正月,吏部奏选辟。上曰:“省辟,安民之道。唐、皮廷官惟百,夏、商官倍,秦、汉以下,设官益多,何也?”侍臣对曰:”时不同也。”上曰:“唐、虞、三代,事简民淳,不可比拟,唐太宗定内外官七百三十员,去古未远,亦可为法。”侍臣对曰:”然必君心清,则事简,则官可省;官省,则民安矣。若政务庞杂,小人幸进,则冗食者多。”上嘉纳之。
赞曰: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节选自《明史.本纪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立/法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天下不能不凋弊
B.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立/法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天下不能不凋弊
C.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立法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天下不能不凋弊
D.夫法存乎人理/财/国之大务/汉唐初政/法立未尝不善/而子孙力役繁兴/费用无度/天下不能不凋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多为“太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文中的太宗指明太宗永乐帝。
B.吏部,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隋唐、五代时被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史部尚书,掌管天下文武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制动等事务。
C.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也指祖、父、子三代或曾祖、祖、父三代。文中取前一个含义。
D.赞曰,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多置于篇末,如《汉书》《后汉书》篇末的“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宗认为,肉刑虽然可以让人敬畏法律,但是过于凄惨,所以汉文帝、唐太宗等明君都主张废除肉刑,推行仁政。
B.太宗末年,一些官员公开行贿受贿,贪腐之风开始盛行。宣宗认为除恶一定要从根本解决,于是决定罢免当时的大贪官刘观。
C.宣宗认为,精简授官,可使百姓安宁。侍臣认为君王内心清净,就可简约政市,精简官员。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侍臣的意见。
D.宣宗即位以后,官吏称职,政治稳定,法度修明,仓库充实有余,百姓安居乐业。史官将这一时期和他父亲仁宗所在时期合称为“仁宣之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旬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后世教民之道不至,故犯法者多,未必系内刑之存否。
(2)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
l4.文本二说宣宗时期“蒸然有治平之象”,请根据文本一概括出现这种气象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木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竹宋词,完成15-16划。
江城梅花引
王观
年年江上见寒梅。暗香来,为谁开。极是月宫、仙子下瑶台。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怨极恨极嗅香蕊。
念此情,宋万里。暮霞散绮。楚天碧、片片轻飞。为我多情,特地点征衣。花易飘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寒管吹。
15.下列对这节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暗香来、为谁开”轻轻一间,道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冷。
B.上阕借古人“折梅赠远”习俗表达了对身处远地的故人的思念。
C.“怨极恨极”与“那堪寒管吹”之语,揭示了人生易逝的主题。
D.整首词就像是跟所见的寒梅深情地对话,更觉无人倾诉的孤寂。
16.试比较“暮霞散绮。楚天碧、片片轻飞”与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境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赋”多铺采捆文,善用修辞,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谴责统治者对搜刮的财物毫不珍惜视为泥土和沙砾。
(2)儒道两家都常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煎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千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8~20题。
中国年,一处一处、一片一片中国红。在中国人眼里,红色从来都代表喜庆、热烈,红得______________,红得______________,红得______________。中国红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幸福的表现。中国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承载传统,更承载了希望,承载着未来。中国年,是欢乐中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象征;中国年,它饱含着一种希望的力量和春意盎然的冲动,其中孕育的是积极向上的美好。
中国红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我们欢呼着民族兴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凝结着中国红。这是因为红是血液,红是心愿和祝愿,红是信仰和精神。中国年,是人们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诠释在一个喜乐的日子里,用红色渲染,用红色烘托,红色是中国年的代表,是华夏文化的______________,是幸福的化身。中国红,中国年,是华夏民族的血脉,是土生历史的厚重,是生活中珍贵的情怀。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喜笑颜开 兴高采烈 喜闻乐见 图腾
B.喜笑颜开 载歌载舞 喜闻乐见 标志
C.喜气洋洋 兴高采烈 雅俗共赏 图腾
D.喜气洋洋 载歌载舞 雅俗共赏 标志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红,属于世界更属于中国,我们欢呼着民族兴旺,我们每一入中国人骨子里都流淌着中国红。这是因为红是血液,红是信仰和精神,红是心愿和祝愿。
B.中国红,属于中国,更屈于世界,我们欢呼着民族兴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流淌着中国红。这是因为红是血液.红是心愿和祝愿,红是信仰和精神。
C.中国红,屈于世界,更屈于中国,我们欢呼着民族兴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凝结着中国红。这是因为红是血液,红从心愿和祝愿,红是信仰和精神。
D.中国红,属于中国,更屈于世界,我们欢呼着民族兴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凝结着中同红。这是因为红是血液,红是信仰和朸神,红是心愿和祝愿。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 )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______①________。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______②________,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当三联书店提出想重刊此书时,我又重头读了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_______③_______,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走了样,就是失之片面。
B.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
C.常常难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
D.常常难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走了样,就是失之片面。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旬,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图片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