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市2022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3-18
湖北省八市2022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网生代”,指的是伴随互联网出生与发展的一代人,他们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时代浪潮中成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过着一种“屏幕环绕的生活”。在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看来,所谓的“网生代”,他们不需要学习就天然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好似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从此角度来看,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他们的网络生活要比成年人所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复杂许多。因此,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张颐武以网络“饭圈”乱象举例说:“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现粉丝非理性追星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粉丝不顾社会公序良俗和基本是非,无底线追星,甚至为犯错明星辩护开脱;二是畸形“饭圈”在网络平台和商业资本的裏挟下,助长“流量为王”的不良风气,严重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三是部分青少年被不良粉丝群体误导,脱离正常追星轨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四是一些“粉头’为谋取私利,把普通粉丝组织起来,为明星炒作热度、集资‘打榜’、制造话题,“饭圈’形成势力化群体,与明星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
张颐武表示,针对“饭圈”乱象的相关整治措施,旨在遏制畸形的“饭圈文化”,倡导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立足当下和着眼未来发展的必要举措。而网络生态的整治离不开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多角度着手,合理分工、正确引导、共同推动,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筑牢间清朗的基石。他特别提及,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机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影响 AE 各大互联网平台是网络内容的重要出口,伴随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企业入能只顾追求商业利益,他们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对于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举措。
目前,各大平台都在加强管理,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舆论也形成了新的态势,毫无疑问,这些社会综合治理举措都致力于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19岁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16.6%,总数达1.64亿。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业态的选代更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乎是野蛮式的,作为网络空间里最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网络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生态的优劣。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网络素养?
张颐武认为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青少年亟需在网络时代具备自我辨别力及认知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三俗”内容;二是他们在具备这两种基础能力之后,需要进一步拥有选择判断的能力,筛选出与他们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来开展自己的网络生活。他谈道:“毋庸置疑,青少年在当前的网络世界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互联网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及分享者。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十分有活力、有正能量,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青少年触网需要在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的同时,拥有向上的、更高的追求。”
(摘自谯娇《张颐武:网络空间越清朗,越有利于青少年的声音被倾听》)
材料二
网络内容建设是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关键。网络内容建设呈现的网络文化产品,反映的是网络思想舆论工作的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成熟、独立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在网络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损害其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精心打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着力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让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见到什么是真善美,做到辨别假恶丑。
当前,网络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养成。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大量存在,众多网络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中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经常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服务内容普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资本对文化市场的渗透使得网络内容生产商品化、逐利化,网络内容建设逐渐让位于流量关注,利益导向逐渐取代价值导向。如资本对“饭圈”的推波助澜与营销机构的引导,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善恶美丑,致使“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成长。
(摘自王苗《以优质精品网络内容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的青少年属于“网生代”,他们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无疑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B.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要以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把控好网络内容的平台出口关。
C.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正能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D.当前, 网络内容建设任务艰巨,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依旧存, 产品商品化、逐利化的倾向仍没有完全扭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直接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
B.一些粉丝、商业资本“粉头”商业平台等各方形成势力化群体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关系,促使畸形“饭圈文化”产生。
C.网络内容建设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有益于构建青少年美好的精神世界。
D“青少年模式”是一种已经实施的网络“护苗”举措,但这种模式下的视频服务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青少年少有使用。
3.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所涉及的内容最贴近材料二论证范围的一项是(3分)
A.世界青年大会秘书长伊迪奥拉·帕斯霍拉里说互联网因青年而蓬勃发展,青年因互联网而活力进发,“网络空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世界青年由此而相连”。
B.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腾讯员工的平均年龄这两年才刚刚达到30岁,“纵观全球,青年创作已成为互联网一个重要的特征”。
C.“5G时代,超级算力、超级连接以及大容量的连接数目将会改变目前各种互联网的应用。”荣耀集团总裁赵明认为,“5G时代,青年会拖着世界往前走。”
D.基于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青少年上网用于学习的搜索仅占0.6%,而玩游戏、看动漫和社交的占比分别为47.4%、15.5%和8.5%。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5.作为“网生代”的一员,应该追求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努力提升自己网络生活质量。对此,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同龄人提几点建议。(6 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
梁衡
①一棵茂盛的古树用它的枝桠轻轻地托着一颗未爆的炸弹,就像一个老人拉住了一个到处乱跑、莽撞闯祸的孩子。炸弹有一个老式暖水瓶那么大,高高地悬在半空,它是从千多米高的天空飞落下来后被这棵树轻轻接住的。就这样在浓密的绿叶间探出头来,瞪大眼睛审视人世,已经整整80年。眼前是江西瑞金叶坪村的一棵老樟树。
②樟树在江西、福建一带是常见树种,家家门前都有种植。民间习俗,女儿出生就种一棵樟树,到出嫁时伐木制箱盛嫁妆,三五百年的老树随处可见。但这一棵却不同。一是它老得出奇,树龄已有1100多年,往上推算一下该是北宋时期了。透过历史的烟尘,我脑子里立即闪过范仲淹的“庆历改革”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后来徽宗误国、岳飞抗金等一连串的文事。一棵树就是一部站立着的历史,站在我面前的这棵古樟正在给我们静静地诉说历史。第二个不寻常处,是因为它和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紧紧连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也是一棵参天大树,他有83圈的年轮,1931年当他生命的年轮进入到 38 圈时在这里与这棵古樟相遇。
③1931年毛泽东率队走下井冈山,准备到福建重整旗鼓再图发展,当路过瑞金时邓小平正在这里任县委书记,就建议他在这里扎根。于是1931年11月7日苏俄十月革命胜利十四周年这一天,在瑞金叶坪村的一个大祠堂里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来被中国人称呼了近半个世纪的“毛主席”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④虽是共和国的主席,毛泽东也只能借住在一户农民家里。这是一座南方常见的木结构土坯二层小楼,狭窄、阴暗、潮湿。小楼与祠堂之间是一个广场,是红军操练、阅兵的地方,广场尽头还有一座烈士纪念塔。这实在是一处革命圣地,是比延安还要老资格的圣地。毛泽东等几个中央要人住在广场南头的小楼上,楼后就是这棵巨大的樟树。一走近大树我就为之一震,肃然起敬。因为它实在太粗、太高、太大,我们已不能用拔地而起之类的词来形容,它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盘龙卧虎,遮天盖地。树干直径约有4米,树身苔痕斑驳幽黑铁青,树纹起伏奔腾如江河行地。树的一半曾遭雷劈,外皮炸裂。木质外露,正向天狂呼疾喊,声若奔雷。而就在炸裂后的树身上又生出新的躯干,干又生枝,枝再长叶,一团绿云直向蓝天铺去。好一棵不朽的老树,就这样做着生命的轮回。因地势所限,树身沿东西方向略成扁平,而墨绿的枝叶翻上天空后又如瀑布垂下,浓荫覆地,直将毛泽东住的后半座房子盖了个严实。那天,毛泽东正在二楼上看书,空中隐隐传来飞机的轰鸣。他并不在意,把卷起身,踱步到窗前看了一眼,又回到桌前展纸濡毫准备写文章。突然一声凄厉的嘶鸣,飞机俯冲而下,铁翅几乎刮着了屋顶,一颗炸弹从天而降。警卫员高喊:“飞机”,冲上楼梯。毛泽东停笔抬头,看看窗外,半天没有什么动静,飞机已经远去,轰鸣声渐渐消失。这时房后已经乱作一团,早涌来了许多干部、群众。很明显,这架飞机是冲着临时中央政府,冲着毛泽东而来,只扔了一个炸弹就走了,但炸弹并没有爆炸。大家围着屋子到处寻找,地上没有,又仰头看天,突然有谁喊了一声:“在树上!”只见一颗光溜溜的炸弹垂直向下卡在树缝里。好悬!没有爆炸。这时毛泽东已经走下楼来。人们早已惊出一身冷汗,齐向主席问安,天佑神人,大难不死。毛泽东笑了笑说:“是天助人民,该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亡。”毛泽东戎马一生,不知几遇危难,但总是化险为夷。毛泽东的性格坚定沉着,又有几分固执、浪漫,从不怕死。唯此才能成领袖,成伟人,成大事业,写得大文章。
⑤历史的脚步已走过80年,这棵老樟树依然伫立在那里。枝更密,叶更茂,干更壮。树皮上的青苔还是那样绿,满地的树阴还是那样浓。那颗未爆的炸弹还静静地挂在树上。现在这里早已辟为旅游景点,人们都争着来到树下,仰望这定格在历史天空中的一瞬。古樟树像一个和蔼的老人正俯瞰大地,似有所言。它怀里一直轻轻地抱着那颗炸弹,这是一把现代版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试其定力,然后又戒其权力。它告诫我们,革命时要敢于牺牲,临危不乱;掌权后要忧心为政,如履薄冰。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2月03日24版,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围绕老樟树讲述了毛泽东在瑞金遭遇炸弹袭击的一段惊险经历,天佑神人.大难不死,是民众的幸事,也是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幸事
B.本文写民间栽种樟树的习俗、宋代一连串故事以及革命年代的光辉历程,都与这棵樟树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樟树之古老
C.老樟树见证了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的成立,见证了伟人毛泽东敢于牺牲、临危的气魄。人们看到它就会想起那段革命岁月。
D.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古樟树依然伫立原地。它像一个和蔼的老人正俯瞰大地,似有所言;它又像一把悬顶之剑,时刻警示着后世之人。
7.下列对文本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重点写古树救人的故事,古树刚好托住炸弹,这是作者运用巧合法,意在为文章增添一种传奇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本文综合运用了描写、叙述、议论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杂糅各法,尽得其妙。
C.本文语言朴实自然又生动形象,句式上长短结合、富于变化,尤其是能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D.作者梁衡以“人文古树”为题写了一系列散文,大多立意高远,兼具自然情怀和人文思考。本文是他此类散文的一篇佳作。
8.请从修辞手法角度鉴赏文中画线语句。(4分)
9.作家梁衡一向视“写大事、大情、大理”为自己的文学宣言。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网生代”,指的是伴随互联网出生与发展的一代人,他们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时代浪潮中成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过着一种“屏幕环绕的生活”。在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看来,所谓的“网生代”,他们不需要学习就天然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好似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从此角度来看,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他们的网络生活要比成年人所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复杂许多。因此,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张颐武以网络“饭圈”乱象举例说:“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现粉丝非理性追星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粉丝不顾社会公序良俗和基本是非,无底线追星,甚至为犯错明星辩护开脱;二是畸形“饭圈”在网络平台和商业资本的裏挟下,助长“流量为王”的不良风气,严重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三是部分青少年被不良粉丝群体误导,脱离正常追星轨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四是一些“粉头’为谋取私利,把普通粉丝组织起来,为明星炒作热度、集资‘打榜’、制造话题,“饭圈’形成势力化群体,与明星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
张颐武表示,针对“饭圈”乱象的相关整治措施,旨在遏制畸形的“饭圈文化”,倡导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立足当下和着眼未来发展的必要举措。而网络生态的整治离不开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多角度着手,合理分工、正确引导、共同推动,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筑牢间清朗的基石。他特别提及,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机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影响 AE 各大互联网平台是网络内容的重要出口,伴随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企业入能只顾追求商业利益,他们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对于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举措。
目前,各大平台都在加强管理,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舆论也形成了新的态势,毫无疑问,这些社会综合治理举措都致力于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19岁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16.6%,总数达1.64亿。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业态的选代更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乎是野蛮式的,作为网络空间里最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网络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生态的优劣。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网络素养?
张颐武认为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青少年亟需在网络时代具备自我辨别力及认知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三俗”内容;二是他们在具备这两种基础能力之后,需要进一步拥有选择判断的能力,筛选出与他们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来开展自己的网络生活。他谈道:“毋庸置疑,青少年在当前的网络世界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互联网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及分享者。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十分有活力、有正能量,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青少年触网需要在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的同时,拥有向上的、更高的追求。”
(摘自谯娇《张颐武:网络空间越清朗,越有利于青少年的声音被倾听》)
材料二
网络内容建设是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关键。网络内容建设呈现的网络文化产品,反映的是网络思想舆论工作的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成熟、独立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在网络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损害其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精心打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着力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让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见到什么是真善美,做到辨别假恶丑。
当前,网络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养成。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大量存在,众多网络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中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经常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服务内容普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资本对文化市场的渗透使得网络内容生产商品化、逐利化,网络内容建设逐渐让位于流量关注,利益导向逐渐取代价值导向。如资本对“饭圈”的推波助澜与营销机构的引导,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善恶美丑,致使“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成长。
(摘自王苗《以优质精品网络内容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的青少年属于“网生代”,他们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无疑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B.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要以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把控好网络内容的平台出口关。
C.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正能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D.当前, 网络内容建设任务艰巨,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依旧存, 产品商品化、逐利化的倾向仍没有完全扭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直接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
B.一些粉丝、商业资本“粉头”商业平台等各方形成势力化群体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关系,促使畸形“饭圈文化”产生。
C.网络内容建设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有益于构建青少年美好的精神世界。
D“青少年模式”是一种已经实施的网络“护苗”举措,但这种模式下的视频服务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青少年少有使用。
3.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所涉及的内容最贴近材料二论证范围的一项是(3分)
A.世界青年大会秘书长伊迪奥拉·帕斯霍拉里说互联网因青年而蓬勃发展,青年因互联网而活力进发,“网络空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世界青年由此而相连”。
B.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腾讯员工的平均年龄这两年才刚刚达到30岁,“纵观全球,青年创作已成为互联网一个重要的特征”。
C.“5G时代,超级算力、超级连接以及大容量的连接数目将会改变目前各种互联网的应用。”荣耀集团总裁赵明认为,“5G时代,青年会拖着世界往前走。”
D.基于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青少年上网用于学习的搜索仅占0.6%,而玩游戏、看动漫和社交的占比分别为47.4%、15.5%和8.5%。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5.作为“网生代”的一员,应该追求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努力提升自己网络生活质量。对此,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同龄人提几点建议。(6 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
梁衡
①一棵茂盛的古树用它的枝桠轻轻地托着一颗未爆的炸弹,就像一个老人拉住了一个到处乱跑、莽撞闯祸的孩子。炸弹有一个老式暖水瓶那么大,高高地悬在半空,它是从千多米高的天空飞落下来后被这棵树轻轻接住的。就这样在浓密的绿叶间探出头来,瞪大眼睛审视人世,已经整整80年。眼前是江西瑞金叶坪村的一棵老樟树。
②樟树在江西、福建一带是常见树种,家家门前都有种植。民间习俗,女儿出生就种一棵樟树,到出嫁时伐木制箱盛嫁妆,三五百年的老树随处可见。但这一棵却不同。一是它老得出奇,树龄已有1100多年,往上推算一下该是北宋时期了。透过历史的烟尘,我脑子里立即闪过范仲淹的“庆历改革”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后来徽宗误国、岳飞抗金等一连串的文事。一棵树就是一部站立着的历史,站在我面前的这棵古樟正在给我们静静地诉说历史。第二个不寻常处,是因为它和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紧紧连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也是一棵参天大树,他有83圈的年轮,1931年当他生命的年轮进入到 38 圈时在这里与这棵古樟相遇。
③1931年毛泽东率队走下井冈山,准备到福建重整旗鼓再图发展,当路过瑞金时邓小平正在这里任县委书记,就建议他在这里扎根。于是1931年11月7日苏俄十月革命胜利十四周年这一天,在瑞金叶坪村的一个大祠堂里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来被中国人称呼了近半个世纪的“毛主席”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④虽是共和国的主席,毛泽东也只能借住在一户农民家里。这是一座南方常见的木结构土坯二层小楼,狭窄、阴暗、潮湿。小楼与祠堂之间是一个广场,是红军操练、阅兵的地方,广场尽头还有一座烈士纪念塔。这实在是一处革命圣地,是比延安还要老资格的圣地。毛泽东等几个中央要人住在广场南头的小楼上,楼后就是这棵巨大的樟树。一走近大树我就为之一震,肃然起敬。因为它实在太粗、太高、太大,我们已不能用拔地而起之类的词来形容,它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盘龙卧虎,遮天盖地。树干直径约有4米,树身苔痕斑驳幽黑铁青,树纹起伏奔腾如江河行地。树的一半曾遭雷劈,外皮炸裂。木质外露,正向天狂呼疾喊,声若奔雷。而就在炸裂后的树身上又生出新的躯干,干又生枝,枝再长叶,一团绿云直向蓝天铺去。好一棵不朽的老树,就这样做着生命的轮回。因地势所限,树身沿东西方向略成扁平,而墨绿的枝叶翻上天空后又如瀑布垂下,浓荫覆地,直将毛泽东住的后半座房子盖了个严实。那天,毛泽东正在二楼上看书,空中隐隐传来飞机的轰鸣。他并不在意,把卷起身,踱步到窗前看了一眼,又回到桌前展纸濡毫准备写文章。突然一声凄厉的嘶鸣,飞机俯冲而下,铁翅几乎刮着了屋顶,一颗炸弹从天而降。警卫员高喊:“飞机”,冲上楼梯。毛泽东停笔抬头,看看窗外,半天没有什么动静,飞机已经远去,轰鸣声渐渐消失。这时房后已经乱作一团,早涌来了许多干部、群众。很明显,这架飞机是冲着临时中央政府,冲着毛泽东而来,只扔了一个炸弹就走了,但炸弹并没有爆炸。大家围着屋子到处寻找,地上没有,又仰头看天,突然有谁喊了一声:“在树上!”只见一颗光溜溜的炸弹垂直向下卡在树缝里。好悬!没有爆炸。这时毛泽东已经走下楼来。人们早已惊出一身冷汗,齐向主席问安,天佑神人,大难不死。毛泽东笑了笑说:“是天助人民,该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亡。”毛泽东戎马一生,不知几遇危难,但总是化险为夷。毛泽东的性格坚定沉着,又有几分固执、浪漫,从不怕死。唯此才能成领袖,成伟人,成大事业,写得大文章。
⑤历史的脚步已走过80年,这棵老樟树依然伫立在那里。枝更密,叶更茂,干更壮。树皮上的青苔还是那样绿,满地的树阴还是那样浓。那颗未爆的炸弹还静静地挂在树上。现在这里早已辟为旅游景点,人们都争着来到树下,仰望这定格在历史天空中的一瞬。古樟树像一个和蔼的老人正俯瞰大地,似有所言。它怀里一直轻轻地抱着那颗炸弹,这是一把现代版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试其定力,然后又戒其权力。它告诫我们,革命时要敢于牺牲,临危不乱;掌权后要忧心为政,如履薄冰。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2月03日24版,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围绕老樟树讲述了毛泽东在瑞金遭遇炸弹袭击的一段惊险经历,天佑神人.大难不死,是民众的幸事,也是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幸事
B.本文写民间栽种樟树的习俗、宋代一连串故事以及革命年代的光辉历程,都与这棵樟树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樟树之古老
C.老樟树见证了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的成立,见证了伟人毛泽东敢于牺牲、临危的气魄。人们看到它就会想起那段革命岁月。
D.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古樟树依然伫立原地。它像一个和蔼的老人正俯瞰大地,似有所言;它又像一把悬顶之剑,时刻警示着后世之人。
7.下列对文本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重点写古树救人的故事,古树刚好托住炸弹,这是作者运用巧合法,意在为文章增添一种传奇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本文综合运用了描写、叙述、议论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杂糅各法,尽得其妙。
C.本文语言朴实自然又生动形象,句式上长短结合、富于变化,尤其是能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D.作者梁衡以“人文古树”为题写了一系列散文,大多立意高远,兼具自然情怀和人文思考。本文是他此类散文的一篇佳作。
8.请从修辞手法角度鉴赏文中画线语句。(4分)
9.作家梁衡一向视“写大事、大情、大理”为自己的文学宣言。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