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4-20
蚌埠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培育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建设,树立现代家庭文明新风尚,应该充分重视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传承。
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传统在绵延赓续中,形成了非常突出的家风特质。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相关,“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起点。被称为“天下第一家族”的孔氏,传至第64代孙孔尚贤,在颁布族规《孔氏祖训箴规》时,把“践行忠孝,家国同构”归结为孔氏家风的终极追求,体现出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优良家风,涉及立身、治家、为人处世、言行举止等方方面面,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和睦宗族、礼让乡邻、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正可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优良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和性格特征,是众多家庭成员的精神寄托。优良家风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当然有一种刚性的规范、制约作用,但更为主要的是一种柔性的调适与引导,是一种通过家庭成员的情感沟通、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
优良家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一个家庭的数代甚至世代传承。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传承优良家风主要传承的是价值观念、精神信仰。优良家风的传承,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彰显,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与弘扬的另一种轨迹。“亲亲”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一条主线,“尊祖”“敬宗”成为一个家庭确立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的主要方式。祖先祭祀的各种仪节、活动,也是传承家风的一种标识。由此,祖先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使家庭成员获得一种文化认同;祖先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不断激励家庭成员获得幸福与功德。曾子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种信念使优良家风的传承获得了一种超越的价值依据。优良家风更需要向下传续,需要家庭主要成员的率先垂范以及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与穆叔在讨论家风“不朽”的命题时,范宣子提出世卿世禄为不朽,穆叔则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从此,“立德”“立功”“立言”影响了无数士大夫的家风传承,“不朽”的价值观念成为优良家风的终极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今中国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既应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更要契合新时代的变化。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中的“家国情怀”,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和家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新时代家风建设,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新时代家风既是亲情的凝聚力,也是道德的润滑剂,还应是法治的载体。各级领导干部要过好亲情关、亲属关,共产党人当然要讲亲情,但当亲情与党纪国法发生冲突时,要坚持“纪法大于亲情”的原则。
(摘编自《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光明日报》2022年2月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建设新时代家风时,应当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B.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是代代传承的优良家风的体现,而家国一体的理念则是优良家风的重要特质。
C.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它的传承需要家庭成员从祖先那里获得文化认同,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
D.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应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要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和家风建设结合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优良家风,从它的特质、传承、建设等三个方面,运用并列结构深入分析,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古今名人关于家风的论述,使文章富有文化内涵,也增强了说服力。
C.第三段把范宣子以世代高官厚禄为不朽家风的认知,与穆叔以“三立”不废为不朽的认知对比,高下立显。
D.文章谈古论今,既涉及古代家风的内涵,又联系当今实际,赋子家风以浓郁的新时代内容,内容有厚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有“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训诫,可见作恶坏德者必出自不良的家庭,世人需要建设崇德向善的家风。
B.优良家风之所以能对家庭成员发挥影响力,起到教化引导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它拥有强大的约束力和规范性。
C.每个家庭在建设家风时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核心价值观全部内容,肩负起国家与民族的重任。
D.新时代家风是亲情的凝聚力、道德的润滑剂、法治的载体,党员干部应处理好家庭中情感与道德、法治的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已圆满落幕,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会所具有的多维度意义开始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脉络。从2008年的夏奥会到2022年的冬奥会,两次盛会,积累下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随着谷爱凌、苏翊鸣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上连续摘金,北京新时代城市的发展风貌也一同被世界知晓。老旧厂房变身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发电厂旁建起了冬奥滑雪大跳台。这一转变也是城市发展路径转变的一个缩影,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已经越迈越坚实。
在冬奥期间,来自全世界的人们在三大赛区之间的转换中见证了中国速度,坐着高铁去滑雪,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从经济上看,北京市的冰雪产业结构日渐清晰,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活动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3100多万,冰雪运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通过冬奥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了冰雪运动。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冰雪运动进校园”做到了16个区全覆盖,中小学生上冰上雪已达约210万人次。
包括冰球运动在内,大量的冬季运动项目都因冬奥会的举办而在中国蓬勃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然实现。
全国范围的“冰雪运动热”,必将带动青少年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新华网2022年2月27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呈现了由各参赛代表团的91朵小雪花共同组成一朵大雪花的美美与共的浪漫故事。闭幕式上,大雪花幻化为人们心中的圣火。一朵雪花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得以完美诠释。
极具诗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门迎客的“冰雕中式门窗”、空灵烂漫的唯美雪花……在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一幕幕恢宏壮观的画面让海内外观众惊艳震撼。从将橄榄枝和中国结意象融为一体的“大雪花”,到光与爱铸就的生命丰碑,从寓意开放和共享的“中国门”,到展示美景与文
明的“中国窗”……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满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书写“世界大同”的唯美与浪漫。
“开闭幕式呈现的震撼效果,其实是贯穿冬奥始终的“大道至简'的成果,恰恰是以这种简约而又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方式,使冬奥会向世界表达的主题更清晰,中国向世界传递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仅在重要节点燃放环保烟花。“比如,雪花火炬熄灭后,双线五环'焰火再次出现,与2008年奥运会的特效五环相互呼应。配合场内演出,“鸟巢'上空用特效焰火打出“天下一家'的中英文字样,随后高低空焰火将现场推向高潮,伴随场内表演的尾声,空中出现一个巨大焰火光环,展现'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和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同时也象征着本届冬奥会的圆满成功。”
(摘自《“双奥之城”铸华章,“天下一家”向未来》,中国教育新闻网2022年2月20日)
材料四: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从雅典到北京,从奥运到春节,奥林匹克运动,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穿越东西方文化的隔阂,这场文化盛事象征着东西方文明跨越时空相向而行、相遇相聚。奥林匹克之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交相辉映,见证了北京的成长、中国的进步。兴起于高纬度地区的冰雪运动,其现代化发展也曾长期局限于高收入水平国家。而今,从中国北方传统的雪爬犁、冰陀螺,到装备先进的时尚冰雪运动,人们已在冰天雪地里看到中国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充盈。奥运之光,是中国发展的礼赞,更是人类发展的欢歌。赤道附近的多哥、冬季零上10摄氏度的津巴布韦、全年高温的菲律宾·····越来越多来自低纬度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选手怀揣梦想与热爱,跨越温度和距离,踏上了冬奥会的赛场。他们用不懈努力向世界证明-“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这也正是“双奥之城”的冰雪襟怀-与奥林匹克精神高度一致,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互利共赢的理想与担当。
(摘编自《冰雪襟怀映照人类命运-北京冬奥会的世界意义》,光明网2022年2月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冬奥会已经落幕,但冬奥会留给未来的财富会历久弥新,这些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发挥应有的作用。
B.冬奥会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谷爱凌、苏翊鸣等明星等必将带动青少年更加广泛地参加到体育运动中。
C.十年来的夏奥会和冬奥会中,北京冬奥会是最受关注的,它开赛前三十天搜索热度比上届冬奥增长五倍多。
D.承办冬奥会,促进了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蓬勃发展,赛前我们就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是因为冬奥会,北京的一些老旧厂房才得以变废为宝,从而促进北京城区的高质量发展。
B.冬奥开闭幕式上,无论是浪漫的雪花还是怒放的焰火,都简约而震撼,符合大众审美需求。
C.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和源于西方的冬奥相遇,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相向而行,具有特殊的意义。
D.冬奥会本是高纬度地区的冰雪运动,但奥运精神召唤越来越多的低纬度地区运动员参与。
6.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借力冬奥会,我们向世界展示怎样的中国风貌。(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城市上空的月
罗伟章
我又丢工作了。那天下午,我正在设计文案,老板来通知我,说:“小马,公司最近面临一些困难……当然,你是很有能力的……你可以把这一个月干满,到时候我发给你双倍工资。”他的话我完全听懂了。虽然我渴望工作,也渴望成功,但我决不会在逐客令下达之后,为了得双倍工资而死皮赖脸地待在这里。
回到租住的房子,我像一台通电后就被遗忘的机器,在屋子里快速地走来走去。我想这样把自己累倒,然后躺到床上,睡他个死去活来。
可刚过半个小时,外面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一听那怯怯的声音,就知道又是推销产品的。果然,门外站着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女子,我没好气地说:“谢谢,我什么也不要。”女子显然有些尴尬,“真对不起,打搅你了。”她这么嘟囔了一句,就转身下了楼。
第二天上午,我按报纸上的广告去市中心参加人才招聘会。广告上说,招聘会上将现场录用十余种类型的职员,谁知大多数摊位都是空的。这只不过是为了收取求职者十块钱入场费设置的骗局而已。
我能干什么呢?-只有提着酒瓶,一面痛饮,一面困兽似的在屋子里转圈。当我喝完两瓶啤酒,突然听见门外有动静。这动静持续了有半分钟,仿佛执意要我听到似的。我几步跨过去把门打开:楼道转角处闪过一缕红衣,接着就不见了。
又是那个女子!她昨天来的时候就穿着那身衣服。奇怪啊,我跟她素昧平生,她一次接一次地到我这里来,又不推销产品,到底想干什么?
关门的时候,我听见门背后发出沙沙的声响,伸出头一看,顿时目瞪口呆:那里,放着一双新崭崭的软底拖鞋!
很明显,那女子是住在我楼下的,我穿着皮鞋不停地走动搅扰了她的安宁。
说没有一点愧疚之心是不可能的,然而,她实在不该在这时候送给我这可恶的礼物。拖鞋?五年来,我都是租破旧的老房,见识过南方落雨北方落雪,回房后从没换过什么拖鞋!
我砰地闭了门,把两个空酒瓶竖在地板上,再将汉白玉做成的健身球朝瓶子滚过去。酒瓶一次次被击倒,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我等着那女子上来,可她始终没有上来。
此后两天,上午我都找工作去了,但都没成功,不是嫌我专业不对口,就是人满为患。
好在空酒瓶已增至八个,我可以更加像模像样地玩打保龄球的游戏了。
玩到第五天下午,那女子到底来敲门了。我带着吵一架的心思猛地将门拉开,谁知她竟朝着我笑!我得承认,她长得很漂亮。她从地上抱起一卷显然是刚刚买来的红毡毯,望了望我屋中央凌乱的酒瓶说:“铺上这个吧,你会玩得更高兴的。”我还没回话,她微笑着朝我挥挥手,下楼去了。
我在门边站了很长时间,然后把毡毯和拖鞋拿进屋,当然没有铺,也没穿,只是轻手轻脚地把酒瓶收起来,就坐到那张简易书桌前,什么也不做,直到黄昏收尽,才空着肚子下楼散心。
我刚在一块石头上坐下,就听到有人轻快地朝我“嗨”了一声。听那声音,就知道是楼下的女子。她正独自坐在一棵芙蓉树下。
我走过去说:“你?”她说:“我望月亮呢。”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看人的脸色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心情仰望星空?我说:“你的兴致真好。”
“也不是兴致好,看到月亮我就想起故乡,再说,望一望天,心里就少很多计较了。”
想起这些天的事情,我有些不安,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不是本地人?”
“你看我像吗?”她快乐地说,“我是山区农村的,高中没毕业就来这里打工了。”
“打工?”我疑惑起来,“那你为什么每天下午躲在家里?”
她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在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超市上班,下午嘛,是我睡觉的时间。”紧接着,她又说:“晚上我是不睡觉的,一是接班时间早,怕睡过头儿,二是……我从打工那天起就参加自学考试,前年就把大专文凭拿到了,现在正攻读本科呢。你说我能不能干?”
我愣了片刻,回道:“能干能干,当然能干……我让你休息不好,真对不起。”
“不怪你,”她认真地说,“谁没个烦心的时候呢……我知道你在楼上住了三个月,从来没像近几天这样。失恋啦?”她捂住嘴,偷偷地笑起来。
在这个女子面前,我还有什么好隐瞒的?我把自己被炒的事讲给她听了。
“你真不该离开。”她说,“老板又没让你马上走人!说不定他是在考验你的耐心和忠诚呢。你只要按自己的本分去做就行了,说不定你干满那一个月,他就把你留下来了呢。”
她说得那么自然,但是,她的话却在我心里点燃了一束火炬。
我以前从没在意过的月光,静静地沐浴着我。夜晚越来越宁静,天地越来越辽阔……
世界很大,天地很宽。烦躁了,那就看一看夜空吧。宁静的月光,能让你回归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
7.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所述的产品推销、参加人才招聘会、“我”和她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这些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B.小说语言细腻,从“被遗忘的机器”“困兽似的”到“静静地沐浴着”生动地刻画了“我”不同心情时的状态。
C.文章将公司老板的世故虚伪和楼下女子的真诚善良作对比,丰富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和小说的主题意蕴。
D.“我”对她的态度,先是排斥、拒绝,最后是理解并接受,这种欲扬先抑的笔法,使得情节曲折起伏。
8.请具体分析文章写女子“望月亮”这一情节的作用。(6分)
9.评论者认为罗伟章的小说善用“声音”和“寂静”,来表现社会的现实、人物的精神与心理,呈现时代的“喧哗与骚动”。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培育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建设,树立现代家庭文明新风尚,应该充分重视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传承。
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传统在绵延赓续中,形成了非常突出的家风特质。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相关,“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起点。被称为“天下第一家族”的孔氏,传至第64代孙孔尚贤,在颁布族规《孔氏祖训箴规》时,把“践行忠孝,家国同构”归结为孔氏家风的终极追求,体现出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优良家风,涉及立身、治家、为人处世、言行举止等方方面面,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和睦宗族、礼让乡邻、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正可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优良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和性格特征,是众多家庭成员的精神寄托。优良家风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当然有一种刚性的规范、制约作用,但更为主要的是一种柔性的调适与引导,是一种通过家庭成员的情感沟通、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
优良家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一个家庭的数代甚至世代传承。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传承优良家风主要传承的是价值观念、精神信仰。优良家风的传承,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彰显,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与弘扬的另一种轨迹。“亲亲”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一条主线,“尊祖”“敬宗”成为一个家庭确立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的主要方式。祖先祭祀的各种仪节、活动,也是传承家风的一种标识。由此,祖先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使家庭成员获得一种文化认同;祖先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不断激励家庭成员获得幸福与功德。曾子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种信念使优良家风的传承获得了一种超越的价值依据。优良家风更需要向下传续,需要家庭主要成员的率先垂范以及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与穆叔在讨论家风“不朽”的命题时,范宣子提出世卿世禄为不朽,穆叔则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从此,“立德”“立功”“立言”影响了无数士大夫的家风传承,“不朽”的价值观念成为优良家风的终极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今中国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既应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更要契合新时代的变化。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中的“家国情怀”,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和家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新时代家风建设,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新时代家风既是亲情的凝聚力,也是道德的润滑剂,还应是法治的载体。各级领导干部要过好亲情关、亲属关,共产党人当然要讲亲情,但当亲情与党纪国法发生冲突时,要坚持“纪法大于亲情”的原则。
(摘编自《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光明日报》2022年2月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建设新时代家风时,应当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B.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是代代传承的优良家风的体现,而家国一体的理念则是优良家风的重要特质。
C.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它的传承需要家庭成员从祖先那里获得文化认同,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
D.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应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要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和家风建设结合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优良家风,从它的特质、传承、建设等三个方面,运用并列结构深入分析,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古今名人关于家风的论述,使文章富有文化内涵,也增强了说服力。
C.第三段把范宣子以世代高官厚禄为不朽家风的认知,与穆叔以“三立”不废为不朽的认知对比,高下立显。
D.文章谈古论今,既涉及古代家风的内涵,又联系当今实际,赋子家风以浓郁的新时代内容,内容有厚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有“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训诫,可见作恶坏德者必出自不良的家庭,世人需要建设崇德向善的家风。
B.优良家风之所以能对家庭成员发挥影响力,起到教化引导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它拥有强大的约束力和规范性。
C.每个家庭在建设家风时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核心价值观全部内容,肩负起国家与民族的重任。
D.新时代家风是亲情的凝聚力、道德的润滑剂、法治的载体,党员干部应处理好家庭中情感与道德、法治的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已圆满落幕,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会所具有的多维度意义开始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脉络。从2008年的夏奥会到2022年的冬奥会,两次盛会,积累下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随着谷爱凌、苏翊鸣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上连续摘金,北京新时代城市的发展风貌也一同被世界知晓。老旧厂房变身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发电厂旁建起了冬奥滑雪大跳台。这一转变也是城市发展路径转变的一个缩影,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已经越迈越坚实。
在冬奥期间,来自全世界的人们在三大赛区之间的转换中见证了中国速度,坐着高铁去滑雪,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从经济上看,北京市的冰雪产业结构日渐清晰,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活动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3100多万,冰雪运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通过冬奥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了冰雪运动。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冰雪运动进校园”做到了16个区全覆盖,中小学生上冰上雪已达约210万人次。
包括冰球运动在内,大量的冬季运动项目都因冬奥会的举办而在中国蓬勃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然实现。
全国范围的“冰雪运动热”,必将带动青少年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新华网2022年2月27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呈现了由各参赛代表团的91朵小雪花共同组成一朵大雪花的美美与共的浪漫故事。闭幕式上,大雪花幻化为人们心中的圣火。一朵雪花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得以完美诠释。
极具诗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门迎客的“冰雕中式门窗”、空灵烂漫的唯美雪花……在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一幕幕恢宏壮观的画面让海内外观众惊艳震撼。从将橄榄枝和中国结意象融为一体的“大雪花”,到光与爱铸就的生命丰碑,从寓意开放和共享的“中国门”,到展示美景与文
明的“中国窗”……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满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书写“世界大同”的唯美与浪漫。
“开闭幕式呈现的震撼效果,其实是贯穿冬奥始终的“大道至简'的成果,恰恰是以这种简约而又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方式,使冬奥会向世界表达的主题更清晰,中国向世界传递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仅在重要节点燃放环保烟花。“比如,雪花火炬熄灭后,双线五环'焰火再次出现,与2008年奥运会的特效五环相互呼应。配合场内演出,“鸟巢'上空用特效焰火打出“天下一家'的中英文字样,随后高低空焰火将现场推向高潮,伴随场内表演的尾声,空中出现一个巨大焰火光环,展现'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和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同时也象征着本届冬奥会的圆满成功。”
(摘自《“双奥之城”铸华章,“天下一家”向未来》,中国教育新闻网2022年2月20日)
材料四: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从雅典到北京,从奥运到春节,奥林匹克运动,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穿越东西方文化的隔阂,这场文化盛事象征着东西方文明跨越时空相向而行、相遇相聚。奥林匹克之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交相辉映,见证了北京的成长、中国的进步。兴起于高纬度地区的冰雪运动,其现代化发展也曾长期局限于高收入水平国家。而今,从中国北方传统的雪爬犁、冰陀螺,到装备先进的时尚冰雪运动,人们已在冰天雪地里看到中国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充盈。奥运之光,是中国发展的礼赞,更是人类发展的欢歌。赤道附近的多哥、冬季零上10摄氏度的津巴布韦、全年高温的菲律宾·····越来越多来自低纬度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选手怀揣梦想与热爱,跨越温度和距离,踏上了冬奥会的赛场。他们用不懈努力向世界证明-“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这也正是“双奥之城”的冰雪襟怀-与奥林匹克精神高度一致,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互利共赢的理想与担当。
(摘编自《冰雪襟怀映照人类命运-北京冬奥会的世界意义》,光明网2022年2月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冬奥会已经落幕,但冬奥会留给未来的财富会历久弥新,这些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发挥应有的作用。
B.冬奥会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谷爱凌、苏翊鸣等明星等必将带动青少年更加广泛地参加到体育运动中。
C.十年来的夏奥会和冬奥会中,北京冬奥会是最受关注的,它开赛前三十天搜索热度比上届冬奥增长五倍多。
D.承办冬奥会,促进了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蓬勃发展,赛前我们就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是因为冬奥会,北京的一些老旧厂房才得以变废为宝,从而促进北京城区的高质量发展。
B.冬奥开闭幕式上,无论是浪漫的雪花还是怒放的焰火,都简约而震撼,符合大众审美需求。
C.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和源于西方的冬奥相遇,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相向而行,具有特殊的意义。
D.冬奥会本是高纬度地区的冰雪运动,但奥运精神召唤越来越多的低纬度地区运动员参与。
6.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借力冬奥会,我们向世界展示怎样的中国风貌。(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城市上空的月
罗伟章
我又丢工作了。那天下午,我正在设计文案,老板来通知我,说:“小马,公司最近面临一些困难……当然,你是很有能力的……你可以把这一个月干满,到时候我发给你双倍工资。”他的话我完全听懂了。虽然我渴望工作,也渴望成功,但我决不会在逐客令下达之后,为了得双倍工资而死皮赖脸地待在这里。
回到租住的房子,我像一台通电后就被遗忘的机器,在屋子里快速地走来走去。我想这样把自己累倒,然后躺到床上,睡他个死去活来。
可刚过半个小时,外面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一听那怯怯的声音,就知道又是推销产品的。果然,门外站着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女子,我没好气地说:“谢谢,我什么也不要。”女子显然有些尴尬,“真对不起,打搅你了。”她这么嘟囔了一句,就转身下了楼。
第二天上午,我按报纸上的广告去市中心参加人才招聘会。广告上说,招聘会上将现场录用十余种类型的职员,谁知大多数摊位都是空的。这只不过是为了收取求职者十块钱入场费设置的骗局而已。
我能干什么呢?-只有提着酒瓶,一面痛饮,一面困兽似的在屋子里转圈。当我喝完两瓶啤酒,突然听见门外有动静。这动静持续了有半分钟,仿佛执意要我听到似的。我几步跨过去把门打开:楼道转角处闪过一缕红衣,接着就不见了。
又是那个女子!她昨天来的时候就穿着那身衣服。奇怪啊,我跟她素昧平生,她一次接一次地到我这里来,又不推销产品,到底想干什么?
关门的时候,我听见门背后发出沙沙的声响,伸出头一看,顿时目瞪口呆:那里,放着一双新崭崭的软底拖鞋!
很明显,那女子是住在我楼下的,我穿着皮鞋不停地走动搅扰了她的安宁。
说没有一点愧疚之心是不可能的,然而,她实在不该在这时候送给我这可恶的礼物。拖鞋?五年来,我都是租破旧的老房,见识过南方落雨北方落雪,回房后从没换过什么拖鞋!
我砰地闭了门,把两个空酒瓶竖在地板上,再将汉白玉做成的健身球朝瓶子滚过去。酒瓶一次次被击倒,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我等着那女子上来,可她始终没有上来。
此后两天,上午我都找工作去了,但都没成功,不是嫌我专业不对口,就是人满为患。
好在空酒瓶已增至八个,我可以更加像模像样地玩打保龄球的游戏了。
玩到第五天下午,那女子到底来敲门了。我带着吵一架的心思猛地将门拉开,谁知她竟朝着我笑!我得承认,她长得很漂亮。她从地上抱起一卷显然是刚刚买来的红毡毯,望了望我屋中央凌乱的酒瓶说:“铺上这个吧,你会玩得更高兴的。”我还没回话,她微笑着朝我挥挥手,下楼去了。
我在门边站了很长时间,然后把毡毯和拖鞋拿进屋,当然没有铺,也没穿,只是轻手轻脚地把酒瓶收起来,就坐到那张简易书桌前,什么也不做,直到黄昏收尽,才空着肚子下楼散心。
我刚在一块石头上坐下,就听到有人轻快地朝我“嗨”了一声。听那声音,就知道是楼下的女子。她正独自坐在一棵芙蓉树下。
我走过去说:“你?”她说:“我望月亮呢。”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看人的脸色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心情仰望星空?我说:“你的兴致真好。”
“也不是兴致好,看到月亮我就想起故乡,再说,望一望天,心里就少很多计较了。”
想起这些天的事情,我有些不安,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不是本地人?”
“你看我像吗?”她快乐地说,“我是山区农村的,高中没毕业就来这里打工了。”
“打工?”我疑惑起来,“那你为什么每天下午躲在家里?”
她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在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超市上班,下午嘛,是我睡觉的时间。”紧接着,她又说:“晚上我是不睡觉的,一是接班时间早,怕睡过头儿,二是……我从打工那天起就参加自学考试,前年就把大专文凭拿到了,现在正攻读本科呢。你说我能不能干?”
我愣了片刻,回道:“能干能干,当然能干……我让你休息不好,真对不起。”
“不怪你,”她认真地说,“谁没个烦心的时候呢……我知道你在楼上住了三个月,从来没像近几天这样。失恋啦?”她捂住嘴,偷偷地笑起来。
在这个女子面前,我还有什么好隐瞒的?我把自己被炒的事讲给她听了。
“你真不该离开。”她说,“老板又没让你马上走人!说不定他是在考验你的耐心和忠诚呢。你只要按自己的本分去做就行了,说不定你干满那一个月,他就把你留下来了呢。”
她说得那么自然,但是,她的话却在我心里点燃了一束火炬。
我以前从没在意过的月光,静静地沐浴着我。夜晚越来越宁静,天地越来越辽阔……
世界很大,天地很宽。烦躁了,那就看一看夜空吧。宁静的月光,能让你回归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
7.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所述的产品推销、参加人才招聘会、“我”和她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这些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B.小说语言细腻,从“被遗忘的机器”“困兽似的”到“静静地沐浴着”生动地刻画了“我”不同心情时的状态。
C.文章将公司老板的世故虚伪和楼下女子的真诚善良作对比,丰富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和小说的主题意蕴。
D.“我”对她的态度,先是排斥、拒绝,最后是理解并接受,这种欲扬先抑的笔法,使得情节曲折起伏。
8.请具体分析文章写女子“望月亮”这一情节的作用。(6分)
9.评论者认为罗伟章的小说善用“声音”和“寂静”,来表现社会的现实、人物的精神与心理,呈现时代的“喧哗与骚动”。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