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济南市2022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5-10
济南市2022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回望人类艺术谱系的发展,留下一长串艺术随技术发展而演化的足迹,艺术因工具变迁更加精彩。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诞生,每一次艺术的重要变革,都离不开新科技文明的推动。如果没有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就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没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将无法诞生,更别提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到三维、从真人到CG的演变了。
艺术创造者的视野与艺术灵感因科技要素刺激不断拓展,新要素的灌注往往也给艺术受众带来薪新的艺术审美体验。画家陈丹青说:“艺术跟着工具走……一切取决于那件工具发明了没有,人发明什么,就有什么艺术。”艺术发展总是因工具、手段的丰富而变迁成长,从艺术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在融入新技术文明的潮流下获得再生。
传统艺术有了新工具的“点化”,被赋予了新生命并创造出了新鲜艺术体验,艺术表现力和表达形式也变得更震撼更强大,新艺术场景营造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和视觉盛宴。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在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中,以他独具的艺术创意与视觉特效设计,借助先进数控技术,用传统烟花神奇地演绎了“70”“人民万岁”等字样,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力量把观众带入了火药爆破艺术的震撼空间。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在科技变革中不断调整更新,丰富着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不知不觉间也改变了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艺术表现力也因为技术加持获得了超能动力。
当代艺术与生活间距离越来越小,艺术就是生活,不同艺术门类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多种艺术呈现融合趋势。艺术形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融合、交叉、难以分类的趋势,新艺术形态顺势而生。如同照相机的发明产生了摄影艺术一样,虽然数码相机的发明把胶卷相机送进了博物馆,却也使摄影变得更简单,摄影的普及程度前所未有。今年剧场运营因新冠肺炎疫情几乎停滞,“非常态”环境又给舞台艺术革新提供了创生契机。行业主动探索,重新思考传统舞台艺术内涵与形态的新空间。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于今年4月闪亮登场,该剧由广州大剧院与腾讯共同打造,全过程依托网络载体,完全以网络为表演空间,吸引了29万观众线上观剧,人数达到了广州大剧院一年的观众量。
艺术传播上,网络让艺术能被更多人欣赏。网络平台让艺术传播范围和受众数量获得了指数级增长,传播媒介迭代使得传播范围扩大。传播主体也从发行方宣传延伸到互联网时代自发传播,社交媒体成为传播主导者,从而倒逼艺术创作提高质量,更加关注公众的消费行为习惯与心理趋向。在这个数字化影响越发深入的时代,文化生态、艺术形态或许只有深度网络化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摘编自《艺术因科技发展赋能更精彩》)
材料二:
近段时间以来,“热搜式追剧”成为不少观众看剧的“新姿势”。这背后,实际上是社交媒体、片方和播出方利用智能算法与观众口味达成的一种“共谋”。
如今智能算法已然大行其道,不仅为创作者提供市场决策依据,还可以根据观众行为推荐与其兴趣相匹配的内容。智能算法对影视行业的“入侵”也远不止于营销和传播层面,而是以一种“理性工具”的面孔深度渗透到内容策划、拍摄乃至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这在具有天然技术优势的网络视听平台上尤盛。大数据运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观众的喜恶和市场的走势,能有效地帮助影视创作者掌握话题热点,实现经济效益。
因此,智能算法规则下诞生的影视作品往往有着明显的“吸金体质”。算法显示,影视作品要想引发舆论讨论,设置具有话题度的“热搜工具人”角色是比较稳妥的方法。于是,家庭剧里都有重男轻女的父亲母亲,依赖他人的兄弟姐妹;情感剧里遍布处处留情的大渣男,工于心计的第三者。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却都在算法的指导下,为脸谱化的人物设置程式化的剧情,打造一系列吸引眼球的话题标签,收割极为短暂的市场热度之后只留下一地鸡毛。
影视剧应当是思想的产物。而正是这种宝贵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作品与众不同,让创作百花齐放。而“热搜定制爽剧”却千人一面,套路雷同。在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者一味地通过智能算法来编织影视作品的骨架和肌理,无条件地迎合和满足大众的喜好,不仅将会使影视创作走入机械重复甚至倒退的“死循环”,而且将带着观众在“娱乐至上”的歧途中走入钳制自主思想的泥淖
实际上,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存在的智能算法,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让其产生“异化”的是那些妄想用算法走创作捷径、迅速在市场中捞一笔热钱的浮躁心态。这必须引起业界的警惕。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智能算法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诸多裨益。它提升了作品的生产效率,拉近了创作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影视作品实现“为人民而作”的根本宗旨。因此,对于创作者而言,应当辩证地看待应用智能算法,在充分发挥创作主动性的基础上,真正让智能算法为影视创作锦上添花。
(摘编自《“算法”定能“胜算”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艺术随技术发展而发展变化,因工具变迁而更加精彩,新科技文明决定了新艺术形式的诞生和艺术的变革方向。
B.被新工具“点化”后,传统艺术能创造新艺术体验,增强艺术表现力,丰富表达形式,从而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享受。
C.如今智能算法已经在影视行业大行其道,“入侵”至影视拍摄、制作、传播的各个环节,在一些网络视听平台中更是如此。
D.在算法的指导下,为脸谱化的人物设置程式化的剧情,打造一系列吸引眼球的话题标签,就可以持续收割市场热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与科技紧密相连,如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离不开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电影的诞生必须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支持。
B.科技变革使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不断调整更新,使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不断得到丰富,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C.只要避免通过智能算法来编织影视作品的骨架和肌理以及无条件地迎合和满足大众的喜好,就能够创造出极具思想性的影视作品。
D.那些妄想用算法走创作捷径、迅速在市场中捞一笔热钱的浮躁心态,让作为新兴技术存在的智能算法产生“异化”,我们应当警惕。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2009年全球首部将IMAX和3D技术结合的电影《阿凡达》成功上映,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电影认知,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新鲜的艺术体验。
B.凤凰卫视、故宫博物院一起打造了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让宋代汴梁的市井生活活起来,角色代人感极强,让人们不知不觉沉浸在了历史回响中。
C.在bilibili网站“2019最后的夜”新年晚会上,虚拟偶像洛天依与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合作了一曲《茉莉花》,完全打破了虚拟和现实的边界。
D.微软人工智能少女“小冰”既可写诗唱歌,又会设计绘画,还是拥有亿万粉丝的节目主持人,人们担忧人工智能未来会成为人类职业的替代者。
4.材料一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列举两种并简要分析。(4分)
5.身处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当代艺术工作者如何才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并向大众推广?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烟 叶
张炜
从月亮的位置来看,天是到了午夜了。露水真盛,烟叶上湿淋淋的,像刚落过了一阵小雨。水珠挂在叶子的边缘上,在月色里闪着亮。田野上到处都是“嚓嚓”的声音,不知有多少割烟刀正从烟秸上划过。
年喜割着烟,老打哈欠。有一次烟刀削下去,差点儿削了手指,他心里一惊,睡意立刻没了。
邻地升起一堆火,颜色很红。他立刻觉得身上冷起来,摸摸身上的棉衣,棉衣已经湿漉漉的了……他迎着那火走了过去。
跛子老四就坐在火边上割烟。他原来先将烟棵齐根斩断,再坐下来割烟叶。他的面前就放着一块被烟汁染绿的木垫板、几柄形状不同的烟刀。他的身侧还放了一个录音机、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他就像没有看见有人在旁边蹲下来一样。
年喜在看他割烟:一个又高又大的烟棵放到垫板上,接着被一只大手按住,另一只手伸下刀来,“哧哧”地割起来。仿佛只用了刀尖,左一拨右一拨,每片烟叶就带着属于它的那截烟骨掉下来了,而且顶叶、中叶和底叶各自分开,所带的烟骨形状也有所不同。
真好刀法。这简直不是割烟,是熟练的医生解剖一个什么生物。年喜对跛子老四佩服极了。
“四叔,该歇歇了。”年喜两手抄在袖筒里,说。
跛子老四“当啷”一声摔了刀子,说:“歇歇!”
他从火堆里面掏出一个大泥蛋,砸开,露出喷香喷香的肉来。他又找出了一个瓷酒瓶儿,对在嘴上喝了一口。他一手将酒瓶递给年喜,一手撕下一条肉来放进嘴里。
喝过几口酒,两个人的脸都红了。跛子老四的话开始多起来。他问年喜烟割了一半没有?年喜说没有。他失望地摇摇头,嘴里发出“唉唉”的声音。他说:
“你割烟怎么不在地里生堆火呢?割了手怎么办!”
年喜说:“我看好多人也不生火……”
“他们!”跛子老四抬头往远处瞥了一眼,生气地说:“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一夜一夜坐在地里,没有火,寒气都攻到身上去了;再说这火苗一跳一跳,也是你在烟地里的一个伴儿;想吃什么了,放火里烧烧就是……怎么能不点一堆火!”
年喜笑了。
刚毕业回村时,年喜就觉得这个拐腿老四有意思。一块儿在海滩上种花生时,他发现对方能趁那条跛腿着地时将花生种扔进坑里,十分省力,十分巧妙……烟田承包后,跛子老四的烟叶又是全村最好的!……
跛子老四又喝了一口酒,开始抽烟了,连吸了五六锅烟,就将小烟斗递过来。
年喜连忙摆手:“不会,我不会吸烟,吸了咳嗽……”
跛子老四大失所望地收起烟斗说:“年喜你啊,唉唉……你完了。”
“我怎么就完了?”
“种烟人不会吸烟,还不是完了!”
年喜红着脸说:“好多人就不会吸的……”
跛子老四生气地蹲起来:“我说过一遍了——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你不会吸烟,能知道你种的烟叶什么味道么?烟叶到了集市上,你得轮番尝一遍,什么味儿要什么价钱!唉唉……”
“味儿能差多少!”
“什么?!”跛子老四气愤地站起来,“种烟人不就求个‘味儿’吗?差多少?差一丝也别想瞒过我……
年喜就让他转过身去,然后分别将一片顶叶、中叶和底叶放在火上烘干,揉碎了分开让他尝。他每种只吸两口,就分毫不差地指出:这是顶叶,这是中叶,那是底叶!
年喜惊讶地看着他。
“别说这个,你就是使了什么肥,也别想瞒我……”
这倒有点玄。年喜跑到自己地里取来几片不同的烟叶,烘干了让他吸。他这回眯着眼睛,再三品尝,最后说:
“这份烟味儿厚,使了豆饼!那份辣乎,使过大粪!那份平和,大半使了草木灰……对不对?”
年喜拍打着手掌,连连说:“绝了!绝了!”
跛子老四摇着头:“到底是个‘学生’……这有什么绝的?种烟人就得这样。”
他说完又喝了一口酒,擦着嘴巴说:“好酒啊……”
年喜长时间没吱一声。他在想着什么。
跛子老四放下酒瓶,惬意地往火堆跟前凑一凑。停了一会儿,他又回手按了一下录音机。
有个女人在里面唱。是一首近来常常听到的歌,但年喜记不起这叫什么歌了……他请跛子老四重新按一次。
……烟叶丰收了,
多么叫人喜欢。我们拣烟叶,不怕劳累加油干,
一片片呀拣起挂在小棚间。
“嘿嘿,是唱‘烟叶’的!四叔你听……”年喜可听明白了,叫着。
跛子老四笑着说:“她要不是唱烟叶,咱还听么?”
年喜笑了
跛子老四烘着手,又转过去烘着后背。他说:“种烟人不易哩。你想想从种到收,在这田里熬了多少夜!割了烟再晒干,一夜一夜都得在这地里守着,不易哩!生一堆火,喝一口酒,身上热乎起来,这就不怕湿气了;吃点东西,长一些精神、一些劲头,这半夜才能熬过来。吸烟也是长精神的好办法……”
“录音机也是好东西。”
“好东西!一个人孤孤独独地坐在烟地里,就好听它说唱了。听它唱唱也有好处。又不是今天做了明天不做不是?这一辈子都得在这烟地里做活了,就是这样!你多想想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就不会马虎了。你就会想想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些。”
“一辈子”三个字使年喜心里沉重起来。他不由得要去想今后那漫长无边的种烟的日子、那数不清的劳苦和欣喜……他仰望着闪烁的北斗,心头升起一股肃穆的、冷峻的感觉。
(本文写于1984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垫板、烟刀、录音机、月夜、火堆……这一切构成了割烟人艰辛又诗意的生活日常,也渲染出浓郁的乡土氛围。
B.插叙老四种花生的部分,使故事富有变化。老四能战胜身体残疾,巧妙播种花生,体现了他的生存智慧与勇气。
C.年喜拒绝吸烟时,老四说“年喜你啊……你完了”,表达了老四对年喜的失望,以及对传统技艺行将逝去的失落。
D.张炜笔下的烟叶地,与《边城》中的湘西、《祝福》中的鲁镇一样,被寄予了深沉的情感,是作家的精神家园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跛子老四割烟叶的“好刀法”是从年喜的视角来写,生动刻画了老四的精湛手艺,表现了年喜的由衷佩服。
B.小说主要由对话构成,情节凝练集中,对话中展现矛盾,刻画出年喜前后的思想变化,也丰富了老四的人物形象。
C.生火祛湿气、喝酒取暖、听录音机解闷儿等细节充满诗情画意;歌曲舒缓了小说节奏,情节由此发生转折。
D.小说语言朴素自然,承载割烟人的质朴温暖;多处使用拟声词、叹词和方言俗语,极具地域风采、乡土风情。
8.小说画线句子“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中的“他们”指的是谁?跛子老四为什么反复说这句话?(4分)
9.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跛子老四还是年喜?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