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2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2-05-10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上朝罢,从容谓刘基、章溢曰:“朕起淮右,以有天下。战阵之际,横罹锋镝者多,常侧然于怀。夫丧乱之民思治安,犹饥渴之望饮食。若更驱以法令,譬以药疗疾,而加之以鸩,民何赖焉!”溢顿首曰:“陛下深知民隐,天下苍生之福也。”上与儒臣论学术,陶安对曰:“正道之不明,邪说害之也。”上曰:“邪说之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战国之时,纵横捭阖之徒,肆其邪说。诸侯急于利者多从之,往往事未就而国随以亡,此诚何益?夫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焉得而治!”安对曰:“陛下所言,深探其本。”上曰:“仁义,治天下之本也。贾生论秦之亡,不行仁义之道。夫秦袭战国之弊,又安得知此!”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赡养生息之而已。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朘人而厚己。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欲,此皆不廉致之也。尔等当深戒之!”甲申,诏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谕中书省臣曰:“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其遣周铸等往诸府县核实田亩,以定赋税,此外无令有所妄扰。”上谓刘基曰:“曩者群雄角逐,生民涂炭。今天下次第已平,思所以生息之道,何如?”基对曰:“生民之道,在于宽仁。”上曰:“不施实惠,而概言宽仁,亦无益耳。以朕观之,宽民必当阜民之财,息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贪暴则无以遂其生。”基顿首曰:“此所谓以仁心行仁政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B.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C.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D.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顿首,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九拜之一;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
B.诸侯,指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后来也用来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本文中取前者义。
C.陛辞,“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陛辞”由此引申为朝官去宫殿面见皇帝后辞官,本文即为此义。
D.谕,作为诏书的一种,其灵活性较大,可以不是正规的文书,而是皇帝口头指示或手书便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能理解百姓对太平盛世的渴求,如用法令来驱役百姓,就如同用药疗疾时加人毒酒,会使百姓失去依靠。
B.太祖将仁义道德当作治国的根本,他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在于沿袭了战国的弊端,所以并不认可贾谊的观点。
C.太祖为了宽赋养民,派遣周铸等人前往浙西核实田亩,以制定合理的赋税标准,此外不能随意影响百姓生活。
D.太祖认为宽待百姓应该让百姓富裕起来,尽量少役使百姓;官府要节用度,明教化,禁贪暴,百姓才能安心生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战阵之际,横罹锋镝者多,常侧然于怀(4分)
(2)今天下次第已平,思所以生息之道,何如?(4分)
14.太祖用“初飞之鸟”“新植之木”的譬喻来说明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①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②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③。
【注】①此诗写于开成元年,这年刘禹锡被排挤出京城,出任苏州刺史。②法酒:按官府法定规格所酿造的酒。③刘向《杖铭》:“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讽刺朝廷不能任用贤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两句描绘了夏日午后恬静幽雅的环境,借以衬托诗人闲适的情韵。
B.颈联写被排挤出京的诗人深感苦闷,只好在饮酒抚琴纵情享乐中排遣愁绪。
C.此诗颔联和颈联写出了诗人美好的情操,形神兼备,技法巧妙,耐人寻味。
D.尾联以反问句作结,隐隐透出诗人内心暗藏的不平,情感抒发蕴藉含蓄。
16.在这首诗中诗人从蜂、鹤身上领受到了怎样的教益?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翻译(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读书人“ ”,因为他“ ”。
(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分别用比喻来说明栽植树木时和栽植完后对树木的态度和做法完全相反的句子是:“ , ”。
(3)中国传统的酒文化绵绵不绝,滋润着文人或豪放或深沉或缠绵或愤激的心灵,例如李白的“ ””,苏轼的“ ”,都使用了“酒”意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乡土文学作家借助文学叙事恢复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展现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 ,体现民俗文化的生活之美。
传达民俗趣味和民俗意味是乡土作家“活化”民俗的策略之一。〔甲〕传统民俗文化看似陈旧、过时,却能产生带有地方色彩的审美趣味,进而产生独特的审美意味。这种意味关乎审美主体心灵的升华,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乙〕如汪曾棋对把玩蛐蛐、鉴赏古玩等民俗活动的书写,彰显出民俗特有的审美意味,让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 到读者的精神生活中。
对民俗文化遗产现代转化的书写是乡土作家让民俗“活”起来的重要探索。〔丙〕乡土民俗作为村民生活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借助产业转化实现经济振兴,也可通过挖掘内在活力实现地方文化的振兴。张炜的《独药师》中,作者除了讲述并挖掘了道家“养生文化”外,还主要对胶东民俗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表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周大新的《湖光山色》中,科研人员通过调研将楚王庄 的地域条件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和商业价值。〔丁〕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妙趣横生 渗透 习焉不察 与生俱来
B.妙趣横生 传递 习以为常 得天独厚
C.意趣横生 渗透 习焉不察 得天独厚
D.意趣横生 传递 习以为常 与生俱来
19.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哪一位置更合适?(3分)
作家对传统民俗产业转化可能性的独到思考,既让读者认识到了乡土民俗的非凡价值,也通过文本探索出了一条活化民俗文化之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12月20日,为期3个月的“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由二十多家文博单位参展,展出《红楼梦》相关的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近600件(套),全景式呈现了这部百科全书式巨著的文化景观。
此次展览展出了《红楼梦》各种各样珍贵的版本、续本及译本,许多版本是首次公开露面。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与《红楼梦》有关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生活日用,其中不乏珍贵的名家手稿、鲜见的报纸照片、精美的绘画书法等。展览最后汇集了中外众多对《红楼梦》的重要评价,彰显了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主办方表示,《红楼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此次展览是有史以来国内规模最大、类型最广、展品最全的一次《红楼梦》主题展览。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为广大观众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21.根据上面文段内容,拟写一则包括引题与正题的复合式新闻标题,引题、正题均不超过20个字。(5分)
22.作为该展览的解说员,请你为它写一则70字左右的引导语,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至少使用两种修辞。(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很多人都有如下经历:在某客户端,点击一条茶叶的消息,之后就会不停地收到各种关于茶的养生知识和广告推送……大数据兴起,技术越来越完善,算法越来越高级,我们已进入传播智能化的算法时代。显然,算法可以快速完成用户与信息的精确匹配,大大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但是,算法也可以轻易过滤掉我们不熟悉、不认同的信息,让我们只看想看的、只听想听的,在不断重复和自我证明中固化认知,再难接受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上朝罢,从容谓刘基、章溢曰:“朕起淮右,以有天下。战阵之际,横罹锋镝者多,常侧然于怀。夫丧乱之民思治安,犹饥渴之望饮食。若更驱以法令,譬以药疗疾,而加之以鸩,民何赖焉!”溢顿首曰:“陛下深知民隐,天下苍生之福也。”上与儒臣论学术,陶安对曰:“正道之不明,邪说害之也。”上曰:“邪说之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战国之时,纵横捭阖之徒,肆其邪说。诸侯急于利者多从之,往往事未就而国随以亡,此诚何益?夫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焉得而治!”安对曰:“陛下所言,深探其本。”上曰:“仁义,治天下之本也。贾生论秦之亡,不行仁义之道。夫秦袭战国之弊,又安得知此!”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赡养生息之而已。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朘人而厚己。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欲,此皆不廉致之也。尔等当深戒之!”甲申,诏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谕中书省臣曰:“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其遣周铸等往诸府县核实田亩,以定赋税,此外无令有所妄扰。”上谓刘基曰:“曩者群雄角逐,生民涂炭。今天下次第已平,思所以生息之道,何如?”基对曰:“生民之道,在于宽仁。”上曰:“不施实惠,而概言宽仁,亦无益耳。以朕观之,宽民必当阜民之财,息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贪暴则无以遂其生。”基顿首曰:“此所谓以仁心行仁政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B.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C.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D.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顿首,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九拜之一;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
B.诸侯,指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后来也用来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本文中取前者义。
C.陛辞,“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陛辞”由此引申为朝官去宫殿面见皇帝后辞官,本文即为此义。
D.谕,作为诏书的一种,其灵活性较大,可以不是正规的文书,而是皇帝口头指示或手书便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能理解百姓对太平盛世的渴求,如用法令来驱役百姓,就如同用药疗疾时加人毒酒,会使百姓失去依靠。
B.太祖将仁义道德当作治国的根本,他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在于沿袭了战国的弊端,所以并不认可贾谊的观点。
C.太祖为了宽赋养民,派遣周铸等人前往浙西核实田亩,以制定合理的赋税标准,此外不能随意影响百姓生活。
D.太祖认为宽待百姓应该让百姓富裕起来,尽量少役使百姓;官府要节用度,明教化,禁贪暴,百姓才能安心生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战阵之际,横罹锋镝者多,常侧然于怀(4分)
(2)今天下次第已平,思所以生息之道,何如?(4分)
14.太祖用“初飞之鸟”“新植之木”的譬喻来说明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①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②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③。
【注】①此诗写于开成元年,这年刘禹锡被排挤出京城,出任苏州刺史。②法酒:按官府法定规格所酿造的酒。③刘向《杖铭》:“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讽刺朝廷不能任用贤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两句描绘了夏日午后恬静幽雅的环境,借以衬托诗人闲适的情韵。
B.颈联写被排挤出京的诗人深感苦闷,只好在饮酒抚琴纵情享乐中排遣愁绪。
C.此诗颔联和颈联写出了诗人美好的情操,形神兼备,技法巧妙,耐人寻味。
D.尾联以反问句作结,隐隐透出诗人内心暗藏的不平,情感抒发蕴藉含蓄。
16.在这首诗中诗人从蜂、鹤身上领受到了怎样的教益?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翻译(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读书人“ ”,因为他“ ”。
(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分别用比喻来说明栽植树木时和栽植完后对树木的态度和做法完全相反的句子是:“ , ”。
(3)中国传统的酒文化绵绵不绝,滋润着文人或豪放或深沉或缠绵或愤激的心灵,例如李白的“ ””,苏轼的“ ”,都使用了“酒”意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乡土文学作家借助文学叙事恢复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展现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 ,体现民俗文化的生活之美。
传达民俗趣味和民俗意味是乡土作家“活化”民俗的策略之一。〔甲〕传统民俗文化看似陈旧、过时,却能产生带有地方色彩的审美趣味,进而产生独特的审美意味。这种意味关乎审美主体心灵的升华,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乙〕如汪曾棋对把玩蛐蛐、鉴赏古玩等民俗活动的书写,彰显出民俗特有的审美意味,让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 到读者的精神生活中。
对民俗文化遗产现代转化的书写是乡土作家让民俗“活”起来的重要探索。〔丙〕乡土民俗作为村民生活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借助产业转化实现经济振兴,也可通过挖掘内在活力实现地方文化的振兴。张炜的《独药师》中,作者除了讲述并挖掘了道家“养生文化”外,还主要对胶东民俗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表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周大新的《湖光山色》中,科研人员通过调研将楚王庄 的地域条件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和商业价值。〔丁〕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妙趣横生 渗透 习焉不察 与生俱来
B.妙趣横生 传递 习以为常 得天独厚
C.意趣横生 渗透 习焉不察 得天独厚
D.意趣横生 传递 习以为常 与生俱来
19.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哪一位置更合适?(3分)
作家对传统民俗产业转化可能性的独到思考,既让读者认识到了乡土民俗的非凡价值,也通过文本探索出了一条活化民俗文化之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12月20日,为期3个月的“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由二十多家文博单位参展,展出《红楼梦》相关的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近600件(套),全景式呈现了这部百科全书式巨著的文化景观。
此次展览展出了《红楼梦》各种各样珍贵的版本、续本及译本,许多版本是首次公开露面。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与《红楼梦》有关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生活日用,其中不乏珍贵的名家手稿、鲜见的报纸照片、精美的绘画书法等。展览最后汇集了中外众多对《红楼梦》的重要评价,彰显了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主办方表示,《红楼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此次展览是有史以来国内规模最大、类型最广、展品最全的一次《红楼梦》主题展览。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为广大观众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21.根据上面文段内容,拟写一则包括引题与正题的复合式新闻标题,引题、正题均不超过20个字。(5分)
22.作为该展览的解说员,请你为它写一则70字左右的引导语,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至少使用两种修辞。(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很多人都有如下经历:在某客户端,点击一条茶叶的消息,之后就会不停地收到各种关于茶的养生知识和广告推送……大数据兴起,技术越来越完善,算法越来越高级,我们已进入传播智能化的算法时代。显然,算法可以快速完成用户与信息的精确匹配,大大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但是,算法也可以轻易过滤掉我们不熟悉、不认同的信息,让我们只看想看的、只听想听的,在不断重复和自我证明中固化认知,再难接受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