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2-07-23
厦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题。
材料一:
随着越来越多的事情通过文字记载,特别是行政档案数据变得无比庞杂,新的问题出现了。虽然记在人脑里的信息找起来非常方便,但如果是结绳语的绳子或是写着文字的泥板,该怎么检索数据?如果只有个10片甚至100片的泥板,都还不是问题,若是已经累积了数千片泥板,又该怎么办?
想象一下在公元前1776年,两个人在争论一片麦田的所有权。雅各布言之凿凿,说他早在30年前就向以扫买了这片田,但以扫说他是把这片地租给雅各布,租期30年,现在租期到了,他要收回土地了。双方火气上升,开始互相叫器推打,但他们忽然想到,可以到王室的档案库去查查,那里有全王国房地产相关的记录和数据。接着,档案库的承办人员带着他们去找相关的泥板,他们来到一个巨大的房间,从地板到天花板堆积着成千上万片的泥板。他该怎样才能找到记着30年前麦田合约的那块泥板?而就算找到了,又怎么能知道这块30年前的泥板就是关于这片麦田的最新合约?另外,如果找不到这块泥板,难道就能说以扫从未出售或出租这片麦田吗?会不会只是泥板搞丢了,或是某次下雨渗水把它给溶了?
显然,光是把记录压印在泥板上,并没办法让数据处理有效率、准确和方便。我们还需要有组织工具(像是编目)、快速的复制工具(像是复印机)快速准确的检索工具(像是计算机运算),而且还得有够聪明的负责人员,能够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事实证明,发明这些工具要比发明书写文字难上太多了。许多时地都相差甚远的文化,都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每隔几年,总有考古学家又发现了其他某种被遗忘的文字。但这些文字多半就只是些新鲜但不实用的发明,原因就在于这些文化没能找出方法来有效编目和检索数据。而苏美尔、古埃及、古中国和印加帝国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这些文化都发展出了良好的技术,能够将文字记录予以归档、编目和检索,另外还投入资本培养人才来负责抄写、数据管理和会计事务。
古代的抄写员不但得会读会写,还得知道如何查目录、辞典、日历、表格和图表。他们得要学习并内化种种编目、检索和处理信息的技巧,而且这些都和大脑原本内建的机制非常不同。在大脑里,所有数据都自由地互相联结,而对官僚制度来说,各种数据必须清楚分开。一个抽屉放住宅抵押贷款,一个放结婚证书,第三个放税务登记材料,第四个放诉讼案件卷宗。而如果有某件事情同时属于很多个抽屉,可就头痛了。所以,这些制度总是在不停新增、删除和重新分配这些抽屉。
为了要让工作顺利,操作这种抽屉系统的人必须接受训练。从古至今,我们都知道文书和会计的想法像个文件柜一样,但这不是他们的错。如果他们不这样想,他们的抽屉就会一片混乱,也就无法为政府、公司或组织提供所需的服务。而这也正是文字对人类历史造成的最重要的影响:它逐渐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过去的自由连接、整体思考,已经转变为分割思考、官僚制度。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著,林俊宏译《人类简史》)
材料二:
最早的信息检索主要是依靠信息分类。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汉代就有简单的图书分类法,如《七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简单的分类已不能完全解决快速查找有用信息的问题,因而出现了文献索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相关文献。书目、索引、文摘、目录等检索工具也不断出现。这些印刷版的工具主要根据文献的内、外部特征,从题名、著者、主题词等途径提供手工检索。
超文本检索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技术,是一种电子文献。它模仿人类联想式的记忆思维,将相互关联的信息以网状结构加以存储和记录,检索时可借助超链接实现信息阅读。智能检索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它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脑的思维方式,分析用户以自然语言表达的检索请求,自动形成检索策略,进行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存储是检索的基础,检索是存储的目的。检索语言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联系起来,把标引人员与用户联系起来,以便取得共同理解,实现交流。
(制图:厦门中学生助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较于人类固有的自由连接、整体思考的思维方式,分割思考更适用于为政府、组织等提供信息处理服务的专业人员。
B.中国古人很早就在信息处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如2000多年前就已掌握文献信息分类技术,这对文明的延续意义重大。
C.超文本检索系统以网状结构储存记录相互关联的信息,可自动分析用户以自然语言提出的检索请求,并形成检索策略。
D.为实现有效检索,存贮时对文献信息特征的标引著录和检索时对提问特征的选用,须采用同一套检索语言和名称规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以“抽屉”设喻,说明了官僚制度下信息复制的特点,以及该特点对信息处理人员产生的影响。
B.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检索,还是现代的智能检索,都是为了实现存储者与检索者的理解交流。
C.得益于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检索,到超文本检索、智能检索的提升。
D.信息处理深刻地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而人类也在不断探索、开发契合人类思维方式的信息处理工具。
3.为了处理日益庞杂的信息,从古至今,人类主要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4.材料一讲述了雅各布与以扫就麦田所有权争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 8题。
平淡的事 彭家煌
几天前由北平来了个穷友,没屋子住。我替他找了两天的房子,找着了一个挂眼科牌子的医生家的一间后楼,即刻就叫他搬进去。匆忙的我不过记住了前门两边的白墙上写着“照原眼科”,也仿佛记着这医生是姓曾而已。
翌日,我那朋友走来和我谈天。
“昨晚那个房东走到我房里向我借一块钱买米,吓吓吓!”
第二天,我在微光中找来找去,不知如何始终找不着“照原眼科”几个字,但是看见前门的墙壁两边有白粉的一幢房,“大概这就是的吧!”我是怀着“连一块钱都得向生朋友告贷,贫穷到这样子!”的心情去的,但进门一观察,那客堂间也点着洋灯,灯下也有两个老妈子似的顾客请他看眼睛,靠窗也陈设一张只开了两道裂缝的桌,东边墙下也摆着小圆台,台上也搁着好几瓶药水,台边还有两个一只脚都不短的藤椅。至于他本人,身上却穿着呢大衣,旧靴子上也盖着呢布,一见还知道他是穿穿西装裤的。他手中拿着揩眼睛的棉花,一见有人推门,就脸色苍白起来,知道是我,才浮出微笑,轻着脚步走近我,低声的温和的说:“夏先生在家。”
我微笑着颠颠头。上楼时,我循环的默诵着:“难道真一块钱没有吗?——这江湖医生——这骗子。”
在后楼,我不耐久坐,我们就下楼,走过客堂间时,老夏说:“曾先生,我们去喝酒吧!”
他连忙鞠着躬:“好的,好的,我马上就来,请先走一步。”
我们走到街的尽头,发现一酒馆。那酒馆不仅小,而且很模糊,里面两个桌,全用灰尘装饰着。一个鼻眼不分明的半大孩子走拢来问我们要什么,我就要了两斤酒。
不久,曾先生笑嘻嘻的擦着手走进来了。三人就了座,我叫孩子拿酒来,又叫他买了八个子花生米。曾先生又擅自在柜台上弄了一碟发芽豆,又弄了一碟海蜇皮。
“听说先生差了一块米钱,心里很过意不去,现在可有了?”
“不要紧,已经赊了一块钱的米。我们喝酒吧!——这地方真好!这老板是好人,很可怜的!——她常常到我那里看眼睛,我不要她的钱。她钱不够,我就入了五块钱的股。所以,我在这里很随便的,常常来!"
“酒倒是少喝的好,曾先生,你何不好好把你的行业振兴一下?”我说。
“不行!”他摇着头笑“我倒霉,连这个都没有!”他忽然把脚举起来:“你看,我这个皮鞋,底穿了,前面开了口,走起来,他冒烟。”
我们不禁笑起来。
“你每天也有多少收入喽?”我问。
“没有一定,两毛,四毛,有时还倒贴。穷人多啊!一块钱看一回的。一个月难得有几次。”
“像你这样是不行的。这鬼世界是全靠外样子,不怕你本事怎样好。”我愤愤地说。
他只温和的笑。
“是呀。曾先生,据前楼的人说,你的手术很不坏,你只要好好的把诊所布置得像个样,把身上弄整齐点,在门口挂个招牌,在弄堂口还挂个更大的,也定一个章程,门诊几何,出诊几何,架子一挺,人家自然不会小看你,像你这样两毛四毛,有时还送诊,有时还……那是……”
老夏也说了一大篇。
“这是没有办法的!”他摇头坚决的说,“他们都是穷人末!顶多只能收点药钱。——你们以为我是好人吗?其实我也很坏的,是穷人,到我这里来,他们都是别处诊不好的,他们没有钱谁给他诊。这种人,我是欢喜给好药,一次二次就好了,阔人就不同了,一次诊得好的,我给他分做几次诊,多弄他几个钱,其实我是很坏的。”
“像你这样的人,是不能存在的。我劝你以后还是把牌子挂出来,好好的干一下,免得受苦!”我说。
他还是温和的笑,连连把酒往口里送,酒完了,又再叫两斤。
“是的,牌子原先挂的,在弄堂外头,因为警察要捐钱,才取下来的。”
他已经很醉了,话便滔滔不绝。
“原先我生意很好,每月赚二百多块钱,那不是现在这个地方,这是去年搬来的。那时候,我的日子很好过,我把老娘由乡下接来住,请了两个听差,门诊是一块二,没有钱的就减半,看人说话。不料去年革命,我的诊所烧得干干净净,好,没有想到这个革命把我打倒了。搬到这里之后,凑巧,闸北办市政,一条马路修上大半年,交通断绝了,简直没有人上门。好,这个市政又把我打倒了。三四月间落起黄霉雨来,你想谁肯爬过烂泥堆里走过丈多深的水沟到我这里来呢?
“好,这个黄霉雨又把我打倒了。房钱欠七个月,生意没有,我吃的是身上的衣服,是木器。我牌子是有的,弄堂外有块大的,前门的壁上写着‘照原眼科’四个大字,但是我给不起捐钱,警察天天来要,起首我就把外面的牌子取下了。昨天他又来了。我就把墙上的字也粉了,省得他来麻烦。
“可是牌子一取消,就简直更没有瞎子能找得着我了。好,这个警察捐又把我打倒了。”
他不再笑了,两手撑着头,慢慢的伏在桌子上。
“这个人很可怜。老黄,你是欢喜把自己妻子儿子都上小说的,也把他上一上小说吧。哈哈!”老夏说。
“但是——唉,在这年头,这玩意早已不时髦了,这事情,太平淡了,上了小说不会有人看的。”
我禁抑着奔放的热情坚决的这样回答。
一九二八,十二,二五日于上海
(节选自厦门中学生助手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医生描述自己的窘境时,说皮鞋走起路来会“冒烟”,语气调侃,却让小说更富悲情色彩。
B.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写“我”对曾医生从有误解到产生同情,情感变化真实自然。
C.小说以对话集中呈现医术不错的曾医生从“日子好过”到“被打倒”的过程,令人悲慨。
D.“我禁抑着奔放的热情”拒绝将曾医生的经历写到自己的小说中,体现了“我”的冷漠。
6.关于文中曾医生在酒馆里“滔滔不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医生两次向“我们”坦诚自己“很坏”,可见他在善良之外,还有丑陋的一面。
B.而对“我”和友人的建议,曾医生只“温和的笑”,这“笑”里有仁心,也有无奈。
C.“吃衣服”“吃木器”,看似夸张却是曾医生极度困窘的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D.曾医生反复慨叹“好,又把我打倒了”,这句话饱含都市知识分子的辛酸悲苦。
7.本文的细节看似琐碎,实则前后呼应,请试举一例简要说明。(4分)
8.厦门中学生助手评价彭家煌的作品“连题目也都花费过一番心血”,请分析本文题目的独到之处。(6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题。
材料一:
随着越来越多的事情通过文字记载,特别是行政档案数据变得无比庞杂,新的问题出现了。虽然记在人脑里的信息找起来非常方便,但如果是结绳语的绳子或是写着文字的泥板,该怎么检索数据?如果只有个10片甚至100片的泥板,都还不是问题,若是已经累积了数千片泥板,又该怎么办?
想象一下在公元前1776年,两个人在争论一片麦田的所有权。雅各布言之凿凿,说他早在30年前就向以扫买了这片田,但以扫说他是把这片地租给雅各布,租期30年,现在租期到了,他要收回土地了。双方火气上升,开始互相叫器推打,但他们忽然想到,可以到王室的档案库去查查,那里有全王国房地产相关的记录和数据。接着,档案库的承办人员带着他们去找相关的泥板,他们来到一个巨大的房间,从地板到天花板堆积着成千上万片的泥板。他该怎样才能找到记着30年前麦田合约的那块泥板?而就算找到了,又怎么能知道这块30年前的泥板就是关于这片麦田的最新合约?另外,如果找不到这块泥板,难道就能说以扫从未出售或出租这片麦田吗?会不会只是泥板搞丢了,或是某次下雨渗水把它给溶了?
显然,光是把记录压印在泥板上,并没办法让数据处理有效率、准确和方便。我们还需要有组织工具(像是编目)、快速的复制工具(像是复印机)快速准确的检索工具(像是计算机运算),而且还得有够聪明的负责人员,能够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事实证明,发明这些工具要比发明书写文字难上太多了。许多时地都相差甚远的文化,都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每隔几年,总有考古学家又发现了其他某种被遗忘的文字。但这些文字多半就只是些新鲜但不实用的发明,原因就在于这些文化没能找出方法来有效编目和检索数据。而苏美尔、古埃及、古中国和印加帝国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这些文化都发展出了良好的技术,能够将文字记录予以归档、编目和检索,另外还投入资本培养人才来负责抄写、数据管理和会计事务。
古代的抄写员不但得会读会写,还得知道如何查目录、辞典、日历、表格和图表。他们得要学习并内化种种编目、检索和处理信息的技巧,而且这些都和大脑原本内建的机制非常不同。在大脑里,所有数据都自由地互相联结,而对官僚制度来说,各种数据必须清楚分开。一个抽屉放住宅抵押贷款,一个放结婚证书,第三个放税务登记材料,第四个放诉讼案件卷宗。而如果有某件事情同时属于很多个抽屉,可就头痛了。所以,这些制度总是在不停新增、删除和重新分配这些抽屉。
为了要让工作顺利,操作这种抽屉系统的人必须接受训练。从古至今,我们都知道文书和会计的想法像个文件柜一样,但这不是他们的错。如果他们不这样想,他们的抽屉就会一片混乱,也就无法为政府、公司或组织提供所需的服务。而这也正是文字对人类历史造成的最重要的影响:它逐渐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过去的自由连接、整体思考,已经转变为分割思考、官僚制度。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著,林俊宏译《人类简史》)
材料二:
最早的信息检索主要是依靠信息分类。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汉代就有简单的图书分类法,如《七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简单的分类已不能完全解决快速查找有用信息的问题,因而出现了文献索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相关文献。书目、索引、文摘、目录等检索工具也不断出现。这些印刷版的工具主要根据文献的内、外部特征,从题名、著者、主题词等途径提供手工检索。
超文本检索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技术,是一种电子文献。它模仿人类联想式的记忆思维,将相互关联的信息以网状结构加以存储和记录,检索时可借助超链接实现信息阅读。智能检索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它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脑的思维方式,分析用户以自然语言表达的检索请求,自动形成检索策略,进行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存储是检索的基础,检索是存储的目的。检索语言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联系起来,把标引人员与用户联系起来,以便取得共同理解,实现交流。
(制图:厦门中学生助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较于人类固有的自由连接、整体思考的思维方式,分割思考更适用于为政府、组织等提供信息处理服务的专业人员。
B.中国古人很早就在信息处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如2000多年前就已掌握文献信息分类技术,这对文明的延续意义重大。
C.超文本检索系统以网状结构储存记录相互关联的信息,可自动分析用户以自然语言提出的检索请求,并形成检索策略。
D.为实现有效检索,存贮时对文献信息特征的标引著录和检索时对提问特征的选用,须采用同一套检索语言和名称规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以“抽屉”设喻,说明了官僚制度下信息复制的特点,以及该特点对信息处理人员产生的影响。
B.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检索,还是现代的智能检索,都是为了实现存储者与检索者的理解交流。
C.得益于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检索,到超文本检索、智能检索的提升。
D.信息处理深刻地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而人类也在不断探索、开发契合人类思维方式的信息处理工具。
3.为了处理日益庞杂的信息,从古至今,人类主要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4.材料一讲述了雅各布与以扫就麦田所有权争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 8题。
平淡的事 彭家煌
几天前由北平来了个穷友,没屋子住。我替他找了两天的房子,找着了一个挂眼科牌子的医生家的一间后楼,即刻就叫他搬进去。匆忙的我不过记住了前门两边的白墙上写着“照原眼科”,也仿佛记着这医生是姓曾而已。
翌日,我那朋友走来和我谈天。
“昨晚那个房东走到我房里向我借一块钱买米,吓吓吓!”
第二天,我在微光中找来找去,不知如何始终找不着“照原眼科”几个字,但是看见前门的墙壁两边有白粉的一幢房,“大概这就是的吧!”我是怀着“连一块钱都得向生朋友告贷,贫穷到这样子!”的心情去的,但进门一观察,那客堂间也点着洋灯,灯下也有两个老妈子似的顾客请他看眼睛,靠窗也陈设一张只开了两道裂缝的桌,东边墙下也摆着小圆台,台上也搁着好几瓶药水,台边还有两个一只脚都不短的藤椅。至于他本人,身上却穿着呢大衣,旧靴子上也盖着呢布,一见还知道他是穿穿西装裤的。他手中拿着揩眼睛的棉花,一见有人推门,就脸色苍白起来,知道是我,才浮出微笑,轻着脚步走近我,低声的温和的说:“夏先生在家。”
我微笑着颠颠头。上楼时,我循环的默诵着:“难道真一块钱没有吗?——这江湖医生——这骗子。”
在后楼,我不耐久坐,我们就下楼,走过客堂间时,老夏说:“曾先生,我们去喝酒吧!”
他连忙鞠着躬:“好的,好的,我马上就来,请先走一步。”
我们走到街的尽头,发现一酒馆。那酒馆不仅小,而且很模糊,里面两个桌,全用灰尘装饰着。一个鼻眼不分明的半大孩子走拢来问我们要什么,我就要了两斤酒。
不久,曾先生笑嘻嘻的擦着手走进来了。三人就了座,我叫孩子拿酒来,又叫他买了八个子花生米。曾先生又擅自在柜台上弄了一碟发芽豆,又弄了一碟海蜇皮。
“听说先生差了一块米钱,心里很过意不去,现在可有了?”
“不要紧,已经赊了一块钱的米。我们喝酒吧!——这地方真好!这老板是好人,很可怜的!——她常常到我那里看眼睛,我不要她的钱。她钱不够,我就入了五块钱的股。所以,我在这里很随便的,常常来!"
“酒倒是少喝的好,曾先生,你何不好好把你的行业振兴一下?”我说。
“不行!”他摇着头笑“我倒霉,连这个都没有!”他忽然把脚举起来:“你看,我这个皮鞋,底穿了,前面开了口,走起来,他冒烟。”
我们不禁笑起来。
“你每天也有多少收入喽?”我问。
“没有一定,两毛,四毛,有时还倒贴。穷人多啊!一块钱看一回的。一个月难得有几次。”
“像你这样是不行的。这鬼世界是全靠外样子,不怕你本事怎样好。”我愤愤地说。
他只温和的笑。
“是呀。曾先生,据前楼的人说,你的手术很不坏,你只要好好的把诊所布置得像个样,把身上弄整齐点,在门口挂个招牌,在弄堂口还挂个更大的,也定一个章程,门诊几何,出诊几何,架子一挺,人家自然不会小看你,像你这样两毛四毛,有时还送诊,有时还……那是……”
老夏也说了一大篇。
“这是没有办法的!”他摇头坚决的说,“他们都是穷人末!顶多只能收点药钱。——你们以为我是好人吗?其实我也很坏的,是穷人,到我这里来,他们都是别处诊不好的,他们没有钱谁给他诊。这种人,我是欢喜给好药,一次二次就好了,阔人就不同了,一次诊得好的,我给他分做几次诊,多弄他几个钱,其实我是很坏的。”
“像你这样的人,是不能存在的。我劝你以后还是把牌子挂出来,好好的干一下,免得受苦!”我说。
他还是温和的笑,连连把酒往口里送,酒完了,又再叫两斤。
“是的,牌子原先挂的,在弄堂外头,因为警察要捐钱,才取下来的。”
他已经很醉了,话便滔滔不绝。
“原先我生意很好,每月赚二百多块钱,那不是现在这个地方,这是去年搬来的。那时候,我的日子很好过,我把老娘由乡下接来住,请了两个听差,门诊是一块二,没有钱的就减半,看人说话。不料去年革命,我的诊所烧得干干净净,好,没有想到这个革命把我打倒了。搬到这里之后,凑巧,闸北办市政,一条马路修上大半年,交通断绝了,简直没有人上门。好,这个市政又把我打倒了。三四月间落起黄霉雨来,你想谁肯爬过烂泥堆里走过丈多深的水沟到我这里来呢?
“好,这个黄霉雨又把我打倒了。房钱欠七个月,生意没有,我吃的是身上的衣服,是木器。我牌子是有的,弄堂外有块大的,前门的壁上写着‘照原眼科’四个大字,但是我给不起捐钱,警察天天来要,起首我就把外面的牌子取下了。昨天他又来了。我就把墙上的字也粉了,省得他来麻烦。
“可是牌子一取消,就简直更没有瞎子能找得着我了。好,这个警察捐又把我打倒了。”
他不再笑了,两手撑着头,慢慢的伏在桌子上。
“这个人很可怜。老黄,你是欢喜把自己妻子儿子都上小说的,也把他上一上小说吧。哈哈!”老夏说。
“但是——唉,在这年头,这玩意早已不时髦了,这事情,太平淡了,上了小说不会有人看的。”
我禁抑着奔放的热情坚决的这样回答。
一九二八,十二,二五日于上海
(节选自厦门中学生助手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医生描述自己的窘境时,说皮鞋走起路来会“冒烟”,语气调侃,却让小说更富悲情色彩。
B.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写“我”对曾医生从有误解到产生同情,情感变化真实自然。
C.小说以对话集中呈现医术不错的曾医生从“日子好过”到“被打倒”的过程,令人悲慨。
D.“我禁抑着奔放的热情”拒绝将曾医生的经历写到自己的小说中,体现了“我”的冷漠。
6.关于文中曾医生在酒馆里“滔滔不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医生两次向“我们”坦诚自己“很坏”,可见他在善良之外,还有丑陋的一面。
B.而对“我”和友人的建议,曾医生只“温和的笑”,这“笑”里有仁心,也有无奈。
C.“吃衣服”“吃木器”,看似夸张却是曾医生极度困窘的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D.曾医生反复慨叹“好,又把我打倒了”,这句话饱含都市知识分子的辛酸悲苦。
7.本文的细节看似琐碎,实则前后呼应,请试举一例简要说明。(4分)
8.厦门中学生助手评价彭家煌的作品“连题目也都花费过一番心血”,请分析本文题目的独到之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