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2-10-05
参考答案
1.C 2.D 3.D
4.①材料一要求戏曲改革保留住戏曲本体精华——写意性虚拟特点,反对急功近利,呼唤戏曲艺术回归本体。②材料二在肯定写意性表演特点的同时,也认同适度使用现代科技、融入现代戏剧写实元素。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坚持和把握戏曲本体元素,保持住戏曲艺术所具有的独到的内在韵律(尊重戏曲基本形式、特点和规律)。②改革要符合观众的喜好,与观众的审美情趣相符合。③要表现新生活,适当融入现代戏剧元素,恰当地运用现代科技,增加戏剧的写实感、氛围感。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 C 7.D
8. ①从内容上说,这篇小说取材于《论语》这部儒家典籍(1分)和《史记·孔子世家》中的重要史实(1分),作品富有历史韵味。②小说淡化情节(1分),重点刻画人物心理(1分),有较强的主观性抒情性(1分),作品充满诗化的意境(1分)。
评分建议:(共4分,6个采分点中任意答到4点即可得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9. ①“泰山”寓意孔子的人生。泰山的嵯峨表现孔子年轻的形象,泰山的倾颓预示孔子的人生将丧。②“泰山”象征着孔子的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登泰山而小天下”显示孔子年轻时平治天下的抱负,“泰山其颓”暗示孔子政治理想的破灭。“蒙上云霭的泰山”寄托了对未来的担忧。
评分建议:(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0. D 11. A 12. B
13.(1)考较燕国的土地和人口,不能和齐国相当,但是它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意愿并做到这一步,是因为得到了贤士。
评分建议:(“较计”句1分,“所以”1分,“信”1分,判断句1分。)
(2)知道厌弃往古君主危亡的原因,却不寻求追踪他们使国家安定昌盛的原因,那就跟倒退着跑却要想赶上前面的人没有区别。
评分建议:(前2句各1分,第3句2分,意思对,句意通即给分。)
14. ①任用人才的重要性。(或:任用人才关乎国家和个人命运。)②使用人才的要求。(或:使用人才要建立在意气相合的基础上。)③使用人才的正确态度。(或:古往今来重视人才,方能不失人才。)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 C
16.①“甘鲜”“肥美”表现对家乡物产丰饶的喜爱;②“输”“献”表达对乡民辛勤劳作的赞美;③“醉”显示对纯朴乡情和民风的恋念;④“识破”显示内心对得失不计较的豁达;⑤“安如”“稳似”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⑥“一笑”体现对权贵的蔑视。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17.(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损民以益仇(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填“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不得分)(3)昆山玉碎凤凰叫 老鱼跳波瘦蛟舞 露脚斜飞湿寒兔(任写2句)
18. A
19. 抛筋露骨、受拘束的墨迹比作死蛇僵蚓(1分);点画痴肥而无骨力的墨迹比作虚泡囊肿、墨猪(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题字的丑陋(1分),表达了对书者自以为能的讽刺(2分)。
20. D
21. ①噤②残③霜(言之有理即可)
评分建议:(每空1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22.① 夜晚冷若冰霜 ② 菊花竞开 ③ 甚至可见初霜
评分建议:(每空2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23.参见作文评分细则。
附文言文翻译:
大禹依靠夏朝成就王业,夏桀却因为夏朝自取灭亡。商汤依靠殷商建立王业,商纣却因为殷朝自取灭亡。阖庐因为吴国战胜而天下无敌,但夫差却因此被越王所擒。齐威王依靠齐国在天下称强,但齐湣王却因此被吊死在祖庙的梁上。这些人作为君王都是相同的,但功业事迹却不一样,原因就在于他们所用的人不同。因此,成王在年幼时就能使诸侯朝拜,是因为有周公摄政;赵武灵王到五十岁时却饿死在沙丘宫,是任用了李兑的缘故。齐桓公得到管仲,多次会盟诸侯,一举匡正天下;管仲去世后,任用竖刁、易牙,就身死不能入葬,被天下人讥笑。一个人的身上,既享受了荣耀也遭遇了耻辱,就在于任人的不同。魏国有公子无忌,使被割去的土地重新收复;赵国任用蔺相如,秦兵不敢再出函谷关;鄢陵君任用唐雎,国家便能独立保全。由此看来,国家没有贤能的臣佐和优秀的人才,而能够使事业成功树立美名,安定危难延续亡国的,从来都未曾有过。
所以国家不求大,而要务得民心;臣佐不求多,而要务求贤才。得民心的人,百姓追随他;有贤臣辅佐的人,士人归附他。周文王请求废除炮烙酷刑,殷商的民众就顺从他;商汤网开三面,夏朝的民众就顺从他;越王勾践不毁坏吴王的祖坟,吴国人民就归服他;因为他们做的事顺从了民心。
所以意气相投的人,居处不同却能互相感应;品性相同的人,虽未见面却能心里亲近;贤人站在本朝,那天下的豪杰就会相跟着赶来。凭什么知道会如此呢?可以这样说:管仲是齐桓公的敌人,鲍叔认为他比自己贤能就举荐他给齐桓公,进言七十多次齐桓公才听从,终于使齐桓公消除了报仇之心,并将国政托付给他。齐桓公垂衣拱手无所事事,而使诸侯前来朝拜,是因为鲍叔荐人的功劳。管仲之所以能够使齐桓公败逃而无自危之心,是由于与鲍叔意气相投。纣王杀死王子比干,箕子披发装疯;陈灵公杀死泄治,邓元离开陈国。从此以后,殷商便被西周吞并,陈国便被楚国消灭,因为他们杀死了比干、泄治,而失去了箕子与邓元。燕昭王得到郭隗,就使邹衍、乐毅从齐国、赵国赶来,苏秦、屈景从东周、楚国赶来,于是兴兵攻打齐国,将齐闵王困在莒城。考较燕国的土地和人口,不能与齐国相当,但是它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意愿并做到这一步,是因为得到了贤士。
所以说没有始终安定的国家,也没有永远顺从的百姓,得到贤人的就会安定昌盛,失去贤人的就会危亡。从古至今。没有不是这样的。明镜能用来照出事物的形状,往古的事能用来察知当今的事。知道厌弃往古君主危亡的原因,却不寻求追踪他们使国家安定昌盛的原因,那就跟倒退着跑却要想赶上前面的人没有区别。姜太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推举微子的后人立国,并为比干的坟墓封土旌表。圣人对于死去的贤人还如此厚待,何况当代活着的贤人呢?那么这不能丧失贤人的道理就可以明白了!
1.C 2.D 3.D
4.①材料一要求戏曲改革保留住戏曲本体精华——写意性虚拟特点,反对急功近利,呼唤戏曲艺术回归本体。②材料二在肯定写意性表演特点的同时,也认同适度使用现代科技、融入现代戏剧写实元素。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坚持和把握戏曲本体元素,保持住戏曲艺术所具有的独到的内在韵律(尊重戏曲基本形式、特点和规律)。②改革要符合观众的喜好,与观众的审美情趣相符合。③要表现新生活,适当融入现代戏剧元素,恰当地运用现代科技,增加戏剧的写实感、氛围感。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 C 7.D
8. ①从内容上说,这篇小说取材于《论语》这部儒家典籍(1分)和《史记·孔子世家》中的重要史实(1分),作品富有历史韵味。②小说淡化情节(1分),重点刻画人物心理(1分),有较强的主观性抒情性(1分),作品充满诗化的意境(1分)。
评分建议:(共4分,6个采分点中任意答到4点即可得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9. ①“泰山”寓意孔子的人生。泰山的嵯峨表现孔子年轻的形象,泰山的倾颓预示孔子的人生将丧。②“泰山”象征着孔子的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登泰山而小天下”显示孔子年轻时平治天下的抱负,“泰山其颓”暗示孔子政治理想的破灭。“蒙上云霭的泰山”寄托了对未来的担忧。
评分建议:(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0. D 11. A 12. B
13.(1)考较燕国的土地和人口,不能和齐国相当,但是它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意愿并做到这一步,是因为得到了贤士。
评分建议:(“较计”句1分,“所以”1分,“信”1分,判断句1分。)
(2)知道厌弃往古君主危亡的原因,却不寻求追踪他们使国家安定昌盛的原因,那就跟倒退着跑却要想赶上前面的人没有区别。
评分建议:(前2句各1分,第3句2分,意思对,句意通即给分。)
14. ①任用人才的重要性。(或:任用人才关乎国家和个人命运。)②使用人才的要求。(或:使用人才要建立在意气相合的基础上。)③使用人才的正确态度。(或:古往今来重视人才,方能不失人才。)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 C
16.①“甘鲜”“肥美”表现对家乡物产丰饶的喜爱;②“输”“献”表达对乡民辛勤劳作的赞美;③“醉”显示对纯朴乡情和民风的恋念;④“识破”显示内心对得失不计较的豁达;⑤“安如”“稳似”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⑥“一笑”体现对权贵的蔑视。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17.(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损民以益仇(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填“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不得分)(3)昆山玉碎凤凰叫 老鱼跳波瘦蛟舞 露脚斜飞湿寒兔(任写2句)
18. A
19. 抛筋露骨、受拘束的墨迹比作死蛇僵蚓(1分);点画痴肥而无骨力的墨迹比作虚泡囊肿、墨猪(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题字的丑陋(1分),表达了对书者自以为能的讽刺(2分)。
20. D
21. ①噤②残③霜(言之有理即可)
评分建议:(每空1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22.① 夜晚冷若冰霜 ② 菊花竞开 ③ 甚至可见初霜
评分建议:(每空2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23.参见作文评分细则。
附文言文翻译:
大禹依靠夏朝成就王业,夏桀却因为夏朝自取灭亡。商汤依靠殷商建立王业,商纣却因为殷朝自取灭亡。阖庐因为吴国战胜而天下无敌,但夫差却因此被越王所擒。齐威王依靠齐国在天下称强,但齐湣王却因此被吊死在祖庙的梁上。这些人作为君王都是相同的,但功业事迹却不一样,原因就在于他们所用的人不同。因此,成王在年幼时就能使诸侯朝拜,是因为有周公摄政;赵武灵王到五十岁时却饿死在沙丘宫,是任用了李兑的缘故。齐桓公得到管仲,多次会盟诸侯,一举匡正天下;管仲去世后,任用竖刁、易牙,就身死不能入葬,被天下人讥笑。一个人的身上,既享受了荣耀也遭遇了耻辱,就在于任人的不同。魏国有公子无忌,使被割去的土地重新收复;赵国任用蔺相如,秦兵不敢再出函谷关;鄢陵君任用唐雎,国家便能独立保全。由此看来,国家没有贤能的臣佐和优秀的人才,而能够使事业成功树立美名,安定危难延续亡国的,从来都未曾有过。
所以国家不求大,而要务得民心;臣佐不求多,而要务求贤才。得民心的人,百姓追随他;有贤臣辅佐的人,士人归附他。周文王请求废除炮烙酷刑,殷商的民众就顺从他;商汤网开三面,夏朝的民众就顺从他;越王勾践不毁坏吴王的祖坟,吴国人民就归服他;因为他们做的事顺从了民心。
所以意气相投的人,居处不同却能互相感应;品性相同的人,虽未见面却能心里亲近;贤人站在本朝,那天下的豪杰就会相跟着赶来。凭什么知道会如此呢?可以这样说:管仲是齐桓公的敌人,鲍叔认为他比自己贤能就举荐他给齐桓公,进言七十多次齐桓公才听从,终于使齐桓公消除了报仇之心,并将国政托付给他。齐桓公垂衣拱手无所事事,而使诸侯前来朝拜,是因为鲍叔荐人的功劳。管仲之所以能够使齐桓公败逃而无自危之心,是由于与鲍叔意气相投。纣王杀死王子比干,箕子披发装疯;陈灵公杀死泄治,邓元离开陈国。从此以后,殷商便被西周吞并,陈国便被楚国消灭,因为他们杀死了比干、泄治,而失去了箕子与邓元。燕昭王得到郭隗,就使邹衍、乐毅从齐国、赵国赶来,苏秦、屈景从东周、楚国赶来,于是兴兵攻打齐国,将齐闵王困在莒城。考较燕国的土地和人口,不能与齐国相当,但是它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意愿并做到这一步,是因为得到了贤士。
所以说没有始终安定的国家,也没有永远顺从的百姓,得到贤人的就会安定昌盛,失去贤人的就会危亡。从古至今。没有不是这样的。明镜能用来照出事物的形状,往古的事能用来察知当今的事。知道厌弃往古君主危亡的原因,却不寻求追踪他们使国家安定昌盛的原因,那就跟倒退着跑却要想赶上前面的人没有区别。姜太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推举微子的后人立国,并为比干的坟墓封土旌表。圣人对于死去的贤人还如此厚待,何况当代活着的贤人呢?那么这不能丧失贤人的道理就可以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