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学等四校2023届12月阶段调研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2-12-25
参考答案
1.A
2.C
3.B
4.①材料一直接引用原文,给论述对象一个精准的概念和阐释。②材料二转述歌德的相关阐述,批驳错误主张,增加佐证。(每点2分,共4分。)
5.①这三句按照日常语序可以是“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词人有意“颠倒习惯化”语序,通过新的语言形式使读者感到“陌生”、新鲜。②词人省略了主语,主语若是“周瑜”,诗意是周瑜神游故国嘲笑苏轼;主语若是“我”,诗意是词人在自嘲。省略使诗境曲折新奇。(每点2分,共4分。)
6.C
7.C
8.①小河镇“水好”“人好”,独缺“山好”,这是工人们来到此地的原因,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②小河镇远离城市,具有乡土特征,与山里人淳朴的性格相映衬;③小河镇悄然改变,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特色。(共三点,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小说中的“我”与柳儿偶然相识并得到她的帮助,小说讲述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②作家以独特的笔触走进柳儿等人的内心,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③作家以“情”为轴心来表达自己对时代变革的观察和思考。(每点2分,共6分。)
10.D
11 .A
12.B
13.(1)(强盗)将要迫近江阴县城,恰逢本县县令到别的县里去代理政事,县丞、主簿惊慌失措,居民四处奔逃。
(薄,靠近,迫近;摄,代理,暂代;怖急,惊慌失措;补主语;句意;每处1分,共5分。)
(2)而刘良佐又传令清军,一定要生擒阎应元,阎应元最终被俘。
(生致,生擒,活捉;遂,最终,终于;补主语;每处1分,共3分。)
14.①正写: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将阎应元有勇有谋的特征写得鲜明。②侧写:烘托(衬托),借上报应元事迹给朝廷的巡抚、为应元感到光荣的江阴百姓和落荒而逃的盗贼,表现阎应元的形象。(语言、动作、衬托/烘托各1分,共3分。)
或:①正侧结合②通过动作、语言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有勇有谋的特征。③借上报应元事迹给朝廷的巡抚、为应元感到光荣的江阴百姓和落荒而逃的盗贼,从侧面表现阎应元的形象。(每点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阎典史,名应元,阎应元开始任公职是当掾史,做过京仓大使。崇祯十四年(1641)年,调任江阴县典史。刚到任,正碰上江上的强盗驾着数百艘船,张挂着旗帜乘涨潮侵入内地,将要迫近江阴县城,恰巧又逢本县县令到别的县里去代理政事,县丞、主簿惊慌失措,居民四处奔逃。阎应元带着刀箭赶出来,在街上策马飞驰,大声呼喊:“是好汉的,跟我一起去杀强盗,保卫亲人!”不一会,身边就集聚了上千人,但苦于没有兵器。阎应元又飞驰到竹行前高喊:“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货款将来由我统付!”这一千人排列在江岸,手持毛竹如刀枪林立,人靠人像一道长墙。阎应元来回地飞马射击,发一箭,便射死一个强盗,一连射死三人。强盗的气焰被压了下去,扯上帆逃走了。巡抚写文状向上报告退江盗的情况,用皇帝的名义让阎应元参同都司的官衔,执掌巡回检查的县尉职权,外出可以乘车加黄盖,打大旗,由引路士卒清除道路而后通过。这是惯例中所没有的待遇,当地人都引以为荣。
那时,清朝已夺取明政权改变年号到了第二年。豫王多铎的大军渡过长江,金陵城投降归顺,南明君臣出逃。各地的南明守将有的投降,有的逃走,有的关闭城门聚众抵抗,也是一攻即破,快的就在当天,慢的也不过十日。自京口以南地区,一个月内被攻占的名城大县数以百计。而江阴这座小县城,坚守了八十多天才被攻下,主要是靠阎应元的谋略。
在此之前,领兵在苏州、松江一带攻城占地的贝勒,连破大郡之后,这时也以自己的军队增援攻城。贝勒把两员降将反绑,让他们跪在城下劝降。两员降将一面劝说,一面痛哭,满脸涕泪。阎应元骂道:“吃败仗的家伙,给敌人俘虏了不快点死掉,干什么还啰里啰嗦!”贝勒已经探察到城中无投降之意,攻城更加紧急。不一会,城墙倒塌,清军从烟火雾气(按:使用了火炮)中冒雨蜂拥而上。阎应元率领百名敢死队,四处出击进行了八次巷战,与他们遭遇的清兵被杀伤上千人。再要夺取城门,城门紧闭,冲不出去。阎应元料想已不能幸免,跃起投入前湖,但湖水太浅,淹不没头顶。而刘良佐又传令清军,一定要生擒阎应元,因此他终于被俘。阎应元看见贝勒,挺身站立,不肯弯腰。一名清兵用长枪刺穿阎应元的小腿,小腿折断,阎应元跌倒在地。黄昏时,阎应元被一群清兵押送到栖霞禅院。夜间,院里的僧人不断听到高喊声“快点杀掉我!”,一直不停口。后来听不见了,原来阎应元已气绝身亡。
双方在江阴城攻守作战共八十一天。围城的清军二十四万,共损失士卒七万五千有余。城中战死的军民,大约有五六万,尸体纵横堆积,满街都是,但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向清军投降。
15.C
16.①有情节元素,记叙漂泊生活中的琐事,“醉酒消愁,向口袋探去,却空无分文,只好卖文谋生”,写出了流浪无依、觅食无门的辛酸。②有人物刻画,如“翁不应,但摇手”, 反映了在田垄荒芜、牲畜被宰的农村,农民满腹气愤而又无话可说的苦闷,也透露了当时人民在外族高压政策下敢怒而不敢言的心理情态。(一点3分,意对即可,共6分。)
17.(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18.C
19.A
20.把革命力量比作积聚的热力,把战斗的开始比作点燃的火光,(2分)形象地写出了李大钊在北大影响力之巨大,对近代革命意义之深远,(2分)表达了作者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意。(1分)(按点给分,意对即可,共5分。)
21.①“秋冻”有两层含义 ②北方秋凉较早 ③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
(每点2分,共6分,意对即可。)
22.①考虑地区差异性②有些部位不能冻③特殊人群不要冻(每点1分,共3分,意对即可。)
23.略。
【材料解读】
作文题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说,戏剧大师荀慧生曾说过,“熟戏要当生戏演”。在这句话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一是“熟”。这里的“熟”,是说对自己表演的戏已经非常熟悉,了然于胸。二是“生”。这里的“生”,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陌生”。三是“要”。这个字,强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第二句话,承第一句分析了荀慧生这句话背后的意义。这句话揭示了“熟”与“生”的辩证关系。从理论上来说,由“生”到“熟”,由“熟”到“生”,这都属于二者的关系。但从荀慧生的话来看,我们的写作只能选择由“熟”到“生”。在这里,“熟”是“生”的前提,“生”是对“熟”的突破。作为戏剧大师,对自己熟悉的戏曲采取“陌生”的态度,其实是心理上始终抱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可以让自己在表演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也是这种新奇感,为戏剧大师带来艺术突破的可能。所以,从“生”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表演艺术家的艺术追求。第三句话启发考生,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们也需要明了“熟”与“生”的辩证关系,懂得其背后的人生智慧。
【审题指导】
这篇作文写作的重心应放在“熟”与“生”辩证关系的思考上。首先需要明确,何为“生”,考生需要完成概念的界定。“生”,说到底就是新奇感。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陌生,是人为地拉开自己与熟悉对象之间的距离感。其次,需要重点分析,为何在“熟”的基础上还需要“生”。这里,最好需要有一个小的写作切入口,分析有针对性。比如,很多作家都会有自己的创作的“舒适圈”。这种舒适圈就是自己熟悉的艺术领域,若禁锢在其中就会故步自封,而“生”带来了艺术探索突破的可能。比如我们周边熟悉的校园环境、我们熟悉的同学家人、我们寻常人的工作生活,熟悉的同时也可能与之相伴的是单调枯燥。这时,我们强调“生”,其实是强调带着新奇的态度去发现熟悉背后的不熟悉,给生活带来变化的可能,抑或仅仅在心理上因新奇感带来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的意义,可能会因具体对象不同而不同,但其大致有两大作用:一是强调为“熟悉”的事物带来发展突破的可能;二是强调其是一种积极的、审美的生活态度。
1.A
2.C
3.B
4.①材料一直接引用原文,给论述对象一个精准的概念和阐释。②材料二转述歌德的相关阐述,批驳错误主张,增加佐证。(每点2分,共4分。)
5.①这三句按照日常语序可以是“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词人有意“颠倒习惯化”语序,通过新的语言形式使读者感到“陌生”、新鲜。②词人省略了主语,主语若是“周瑜”,诗意是周瑜神游故国嘲笑苏轼;主语若是“我”,诗意是词人在自嘲。省略使诗境曲折新奇。(每点2分,共4分。)
6.C
7.C
8.①小河镇“水好”“人好”,独缺“山好”,这是工人们来到此地的原因,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②小河镇远离城市,具有乡土特征,与山里人淳朴的性格相映衬;③小河镇悄然改变,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特色。(共三点,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小说中的“我”与柳儿偶然相识并得到她的帮助,小说讲述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②作家以独特的笔触走进柳儿等人的内心,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③作家以“情”为轴心来表达自己对时代变革的观察和思考。(每点2分,共6分。)
10.D
11 .A
12.B
13.(1)(强盗)将要迫近江阴县城,恰逢本县县令到别的县里去代理政事,县丞、主簿惊慌失措,居民四处奔逃。
(薄,靠近,迫近;摄,代理,暂代;怖急,惊慌失措;补主语;句意;每处1分,共5分。)
(2)而刘良佐又传令清军,一定要生擒阎应元,阎应元最终被俘。
(生致,生擒,活捉;遂,最终,终于;补主语;每处1分,共3分。)
14.①正写: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将阎应元有勇有谋的特征写得鲜明。②侧写:烘托(衬托),借上报应元事迹给朝廷的巡抚、为应元感到光荣的江阴百姓和落荒而逃的盗贼,表现阎应元的形象。(语言、动作、衬托/烘托各1分,共3分。)
或:①正侧结合②通过动作、语言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有勇有谋的特征。③借上报应元事迹给朝廷的巡抚、为应元感到光荣的江阴百姓和落荒而逃的盗贼,从侧面表现阎应元的形象。(每点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阎典史,名应元,阎应元开始任公职是当掾史,做过京仓大使。崇祯十四年(1641)年,调任江阴县典史。刚到任,正碰上江上的强盗驾着数百艘船,张挂着旗帜乘涨潮侵入内地,将要迫近江阴县城,恰巧又逢本县县令到别的县里去代理政事,县丞、主簿惊慌失措,居民四处奔逃。阎应元带着刀箭赶出来,在街上策马飞驰,大声呼喊:“是好汉的,跟我一起去杀强盗,保卫亲人!”不一会,身边就集聚了上千人,但苦于没有兵器。阎应元又飞驰到竹行前高喊:“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货款将来由我统付!”这一千人排列在江岸,手持毛竹如刀枪林立,人靠人像一道长墙。阎应元来回地飞马射击,发一箭,便射死一个强盗,一连射死三人。强盗的气焰被压了下去,扯上帆逃走了。巡抚写文状向上报告退江盗的情况,用皇帝的名义让阎应元参同都司的官衔,执掌巡回检查的县尉职权,外出可以乘车加黄盖,打大旗,由引路士卒清除道路而后通过。这是惯例中所没有的待遇,当地人都引以为荣。
那时,清朝已夺取明政权改变年号到了第二年。豫王多铎的大军渡过长江,金陵城投降归顺,南明君臣出逃。各地的南明守将有的投降,有的逃走,有的关闭城门聚众抵抗,也是一攻即破,快的就在当天,慢的也不过十日。自京口以南地区,一个月内被攻占的名城大县数以百计。而江阴这座小县城,坚守了八十多天才被攻下,主要是靠阎应元的谋略。
在此之前,领兵在苏州、松江一带攻城占地的贝勒,连破大郡之后,这时也以自己的军队增援攻城。贝勒把两员降将反绑,让他们跪在城下劝降。两员降将一面劝说,一面痛哭,满脸涕泪。阎应元骂道:“吃败仗的家伙,给敌人俘虏了不快点死掉,干什么还啰里啰嗦!”贝勒已经探察到城中无投降之意,攻城更加紧急。不一会,城墙倒塌,清军从烟火雾气(按:使用了火炮)中冒雨蜂拥而上。阎应元率领百名敢死队,四处出击进行了八次巷战,与他们遭遇的清兵被杀伤上千人。再要夺取城门,城门紧闭,冲不出去。阎应元料想已不能幸免,跃起投入前湖,但湖水太浅,淹不没头顶。而刘良佐又传令清军,一定要生擒阎应元,因此他终于被俘。阎应元看见贝勒,挺身站立,不肯弯腰。一名清兵用长枪刺穿阎应元的小腿,小腿折断,阎应元跌倒在地。黄昏时,阎应元被一群清兵押送到栖霞禅院。夜间,院里的僧人不断听到高喊声“快点杀掉我!”,一直不停口。后来听不见了,原来阎应元已气绝身亡。
双方在江阴城攻守作战共八十一天。围城的清军二十四万,共损失士卒七万五千有余。城中战死的军民,大约有五六万,尸体纵横堆积,满街都是,但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向清军投降。
15.C
16.①有情节元素,记叙漂泊生活中的琐事,“醉酒消愁,向口袋探去,却空无分文,只好卖文谋生”,写出了流浪无依、觅食无门的辛酸。②有人物刻画,如“翁不应,但摇手”, 反映了在田垄荒芜、牲畜被宰的农村,农民满腹气愤而又无话可说的苦闷,也透露了当时人民在外族高压政策下敢怒而不敢言的心理情态。(一点3分,意对即可,共6分。)
17.(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18.C
19.A
20.把革命力量比作积聚的热力,把战斗的开始比作点燃的火光,(2分)形象地写出了李大钊在北大影响力之巨大,对近代革命意义之深远,(2分)表达了作者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意。(1分)(按点给分,意对即可,共5分。)
21.①“秋冻”有两层含义 ②北方秋凉较早 ③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
(每点2分,共6分,意对即可。)
22.①考虑地区差异性②有些部位不能冻③特殊人群不要冻(每点1分,共3分,意对即可。)
23.略。
【材料解读】
作文题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说,戏剧大师荀慧生曾说过,“熟戏要当生戏演”。在这句话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一是“熟”。这里的“熟”,是说对自己表演的戏已经非常熟悉,了然于胸。二是“生”。这里的“生”,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陌生”。三是“要”。这个字,强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第二句话,承第一句分析了荀慧生这句话背后的意义。这句话揭示了“熟”与“生”的辩证关系。从理论上来说,由“生”到“熟”,由“熟”到“生”,这都属于二者的关系。但从荀慧生的话来看,我们的写作只能选择由“熟”到“生”。在这里,“熟”是“生”的前提,“生”是对“熟”的突破。作为戏剧大师,对自己熟悉的戏曲采取“陌生”的态度,其实是心理上始终抱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可以让自己在表演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也是这种新奇感,为戏剧大师带来艺术突破的可能。所以,从“生”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表演艺术家的艺术追求。第三句话启发考生,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们也需要明了“熟”与“生”的辩证关系,懂得其背后的人生智慧。
【审题指导】
这篇作文写作的重心应放在“熟”与“生”辩证关系的思考上。首先需要明确,何为“生”,考生需要完成概念的界定。“生”,说到底就是新奇感。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陌生,是人为地拉开自己与熟悉对象之间的距离感。其次,需要重点分析,为何在“熟”的基础上还需要“生”。这里,最好需要有一个小的写作切入口,分析有针对性。比如,很多作家都会有自己的创作的“舒适圈”。这种舒适圈就是自己熟悉的艺术领域,若禁锢在其中就会故步自封,而“生”带来了艺术探索突破的可能。比如我们周边熟悉的校园环境、我们熟悉的同学家人、我们寻常人的工作生活,熟悉的同时也可能与之相伴的是单调枯燥。这时,我们强调“生”,其实是强调带着新奇的态度去发现熟悉背后的不熟悉,给生活带来变化的可能,抑或仅仅在心理上因新奇感带来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的意义,可能会因具体对象不同而不同,但其大致有两大作用:一是强调为“熟悉”的事物带来发展突破的可能;二是强调其是一种积极的、审美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