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04-01
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难解,一在于断章取义。由孔子所谓的“不学《诗》,无以言”,可知春秋是一个言必称诗的时代。而春秋学者称引赋诗,往往各取所需而望文生义,使得诗之原初义渐远而文本义得以强化。战国孟子时诗之原初义渐已失传,其只能“以意逆志”推论之。荀子的引诗证言,又将断章取义从外交场合的交流意会转化为学术论著中的引经据典,断章所取之义,便脱离了诗作为乐歌、用于礼仪的原初意义,而成为仅剩下道德赋能、语言赋义的文本形态。其文本义随引用者的理解而随意游移。二在于汉儒解经。两汉经学的功能。不是求其真论其实,而是借助前代经典形成一套理论体系,为汉王朝的国家治理提供学理支撑。以《禹贡》治河,借助历史经验管理水道;以《洪范》察变,形成五行学说确定天人秩序;以《春秋》决狱,建构历史价值观用以评骘行政得失,三者皆直面客观现实而能够引证。而以《三百篇》为谏书,在赋予了《诗》的政治经典性地位的同时,也使得《诗》失去了求真求实的必然性,与时俱进地跟着政治学说在不断调整,从辨风知政、补察民情的王道之作被解读为颂美先王、讽刺昏庸之说。
宋儒最能体会汉儒借助经典稳定世道、引导人心的用意,但其不能不面对唐以诗赋取士、宋以策论科考的新需求。汉王朝奉若神明高高在上的经典文本,其知识体系及其学说已经在史学、子学、玄学、释道的传承之中被重构、被阐释。汉儒在五经中寄托的政治理想、价值认同、制度建构以及文本阐释已经无法面对近世的读书人,更无力像汉代那样作为经验提供给帝国用于国家治理。宋代的疑经风气,与其说是对汉儒解经的反思,毋宁说是宋儒对经学传统的自救。他们是在维持经学地位的前提下,对汉儒的不合理的阐释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或者完善。朱熹《诗集传》中对汉儒曲解之诗有所解放,但对“郑卫之诗”要比汉儒更加深恶痛绝。宋儒改良式的解经,是对汉儒经说的修订,其所打开的门径,却成为明清怀疑、放弃《诗经》经解并自立新说的坦途。
这一坦途解放了《诗经》,使得原本被误解被曲解的诗作,可以去除外部的捆绑而活泼存在,但却无意中将之引向了望文生义的歧途,即不再关注时世背景、制度形态、礼乐用义而直接解读,或径将之作为民歌,或多言男欢女爱,或常为阶级斗争,《诗经》刚从经学清规戒律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便又进入到随心所欲的阐释之中。董仲舒时代因“诗无达诂”而逐渐建立起来的经解,给《诗经》一个方向性、规定性的解读,使得《诗经》成为一个超稳定的学理形态,给此后的诗学提供了诗学肌理和叙述样板。但后经学时代,研究者或以经说为本,在传统的说解之中顾盼自如,或弃经解于不顾,在文本表层感悟生发。此两途,自宋儒以来便日渐分道扬镳,至今仍为余风日炽,未能代雄。故研究《诗经》者离开经解便茫然若失凭据,阅读《诗经》者则弃其旧说,以己度人,以今例古的《诗经》注释层出不穷,诗义阐释更加莫衷一是。
要想在经学阐释的道德赋义与断章取义的文本直解中寻求到更为理性中和的研究之路,则必须回归到《诗》所形成的历史现场,从礼义、乐义、诗义、经义四个向度对《诗经》的篇章进行详细考察,穿越历代经解的迷障,以历史考证的眼光审视存留于诗篇中的礼乐用义,结合文献记述,对诗的文本进行尽可能质实的解读。
(摘编自曹胜高《〈诗经〉的礼义、乐义、诗义与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学者称引赋诗或引诗证言往往各取所需、断章取义,这使得诗渐失其原初意义。
B. 汉儒解经并不是为了求真论实,而是为了借助前代经典形成理论体系,以服务于国家治理。
C. 在汉代被奉为神明的经典到了宋代开始被质疑和重构,宋儒通过对汉儒解经的反思来自救。
D. 自宋儒以来,《诗经》研究逐渐走上两途,要么以经说为本,要么弃经解于不顾,二者互不相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开宗明义,点明《诗经》难解,并从断章取义和汉儒解经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证。
B. 文章以时间为序,分别论述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在《诗经》解读方面的困境,脉络清晰。
C. 除了大量举例,文章还引用不少名人言论并形成对比,使论证更具体、鲜明,更有说服力。
D. 文章在论证诗学研究的诸多不足之后,提出在历代经解的基础上全面解读《诗经》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中的篇什本是作为乐歌用于礼仪的,但随着历代对《诗经》的阐释和应用,其礼乐用义已不明了。
B. 宋儒对汉儒经说的补充、修改或者完善,维持了经学的地位,也为明清学人怀疑、放弃经解打开门径。
C. 研究《诗经》的人习惯于依凭经解之说,而阅读《诗经》的人则易以己度人、以今例古,诗义阐释多有分歧。
D. 结合相关文献记述,回归历史现场,对《诗经》篇章进行详细考证,就可以寻求到《诗经》的原初意义。
【答案】
1. C 2. A 3. D
【解析】
【1题】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在汉代被奉为神明的经典到了宋代开始被质疑和重构”错,原文是“其知识体系及其学说……被重构、被阐释”,并非经典本身被重构;“宋儒通过对汉儒解经的反思来自救”错,原文是“与其说是对汉儒解经的反思,毋宁说是宋儒对经学传统的自救”,是对“经学传统”的自救,而非对“宋儒”的自救。
【2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错,文章并没有对历代的《诗经》解读困境逐一梳理,而是重点论述了先秦、汉代、宋代、明清至今的《诗经》研究情况。
C.“引用不少名人言论并形成对比”错,文章主要是举例论证,没有引用“不少名人言论”,也不存在对比。
D.“提出在历代经解的基础上全面解读《诗经》的观点”错,文章最后提出“要想在经学阐释的道德赋义与断章取义的文本直解中寻求到更为理性中和的研究之路,则必须回归到《诗》所形成的历史现场,从礼义、乐义、诗义、经义四个向度对《诗经》的篇章进行详细考察,穿越历代经解的迷障”,可见是要破除历代经解的干扰,而非“在历代经解的基础上”,“全面解读《诗经》”的说法也与原文不符。
【3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就可以寻求到《诗经》的原初意义”错,根据原文,“回归到《诗》所形成的历史现场,从礼义、乐义、诗义、经义四个向度对《诗经》的篇章进行详细考察”“以历史考证的眼光审视存留于诗篇中的礼乐用义,结合文献记述”等也只能“对诗的文本进行尽可能质实的解读”,不能说就一定可以“寻求到《诗经》的原初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打响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官之战。
随后,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相拥问候,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再次刷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新高度。后续,2个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6名航天员共同工作生活约5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
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乘组身体状态良好,平安回家,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是空间站三舱组合体组装完成后第一个到访的乘组,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中国空间站将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
(摘编自贾璇《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6位航天员生活的“三室三厅”挤不挤?》)
材料二:
连日来,国际媒体纷纷聚焦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认为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新平台。
路透杜报道说,神舟十四号乘组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共同创造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录,中国空间站的顺利建设是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影响力和自信心同步增长的缩影,中国的航天事业已取得显著进步。
《俄罗斯报》报道说,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再创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录。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速度是“创纪录的”。
西班牙埃菲社刊发报道说,中国空间站未来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报道还回顾了中国近年来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包括月球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等。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报道说,中方表示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服务于科学目的,首批入选科学实验项目中包括9个国际合作项目。
俄新社报道说,中国强调对外开放,“邀请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空间站合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让人看到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将有更多的机会飞向其他星球。
(摘编自张魏桔《中国空间站提供国际合作新平台》)
材料三:
随着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完成,空间站的建造成本也随之出炉。仅仅是资金投入,目前的数据就已经达到了80亿美元!而按照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刊发的《空间站长期运行在轨活动与运输访问一体化规划》一文中对于未来空间站每年的维护费用进行的评估,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差不多每年花费约4.41亿美元。
如此高额的开支,真的有意义吗? 这是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
前几天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带回来在空间站实验的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随后,对于空间站到底有没有用的回应,也正式公布了!
其实,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不仅有意义,而且对未来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如果大家认为80亿美元费用过高,可以参考一下国际空间站的投入。纽约时报在我国空间站最近连续出现好消息时,对两个空间站做过对比,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费用为1000亿美元。这些年的维护费用加一起,达到850亿美元! 其真实数据可能还远不止这些,但即便如此,也远超我国的投入,如果真的毫无意义,会有这么多国家愿意花费这么多的投入吗?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2月10号的消息,经初步统计,航天发展这三十年以来,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粮食问题一直是民生的最大问题,太空育种之后,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到解决。而中国空间站作为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基地,未来的科研成果,甚至会远超以往所有成果的总和。
此外,我国航天专家表示,中国航天下一步将会探索月球,那么现在的很多深空远距离探测需要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甚至,未来可以将空间站作为跳板,再进行远距离载人探测。毫无疑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尤其是中国空间站开展的科学实验和创新,在人类航天科技成果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从而为全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西昆仑《中国空间站花80亿美元浪费?最新回应:超4000项航天成果已用于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B.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引发国际媒体的纷纷关注,多家国外媒体肯定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速度和对未来的意义。
C. 西班牙埃菲社的报道回顾了中国近年来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对中国空间站未来的在轨运行能力给予乐观评估。
D. 中国空间站建造及维护费用高达84.41亿美元,但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仍不及国际空间站建造费用的十分之一。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四号乘组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共同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录。
B. 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会合并即刻交接工作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平安返回,并带回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
C. 中国重视国际合作,已有9个国际合作项目首批入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项目,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新平台。
D. 神舟十四号带回来的水稻种子是“国际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太空育种实验或许能有助于解决一直最为影响民生的粮食问题。
6. 高额投入建造和维护运行中国空间站有哪些意义?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
4. D 5. B
6. ①中国空间站作为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基地,其科研技术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甚至解决一些重大民生问题。②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很多深空远距离探测需要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甚至未来可以将空间站作为跳板,再进行远距离载人探测。③中国空间站将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将为全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解析】
【4题】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及维护费用高达84.41亿美元”错,材料三中说的是“而按照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刊发的《空间站长期运行在轨活动与运输访问一体化规划》一文中对于未来空间站每年的维护费用进行的评估,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差不多每年花费约4.41亿美元”,约4.41亿美元的维护费用只是预估,尚未真实发生。
【5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B.“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会合并即刻交接工作后”错,根据材料一是“6名航天员共同工作生活约5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后,神舟十四号才返回。
【6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依据材料三“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2月10号的消息,经初步统计,航天发展这三十年以来,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粮食问题一直是民生的最大问题,太空育种之后,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到解决。而中国空间站作为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基地,未来的科研成果,甚至会远超以往所有成果的总和”可概括为:中国空间站作为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基地,其科研技术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甚至解决一些重大民生问题。
依据材料一“中国空间站将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和材料三“毫无疑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尤其是中国空间站开展的科学实验和创新,在人类航天科技成果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从而为全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可概括为:中国空间站将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将为全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依据材料一“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和材料三“此外,我国航天专家表示,中国航天下一步将会探索月球,那么现在的很多深空远距离探测需要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甚至,未来可以将空间站作为跳板,再进行远距离载人探测”可概括为: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很多深空远距离探测需要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甚至未来可以将空间站作为跳板,再进行远距离载人探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围城
朱雅娟
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
长乐宫中,刘邦和衣而卧,倾听着雨滴击打瓦楞窗棂的声音。
吕雉坐在病榻旁,默不作声。刚才,刘邦骂走了治病的大夫,但还是给了他五十金的赏赐。作为枕边人,吕雉将刘邦面对死亡的恐惧、愤怒、无助和伤心,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赵王如意求见……”内侍官禀报。
“传!”刘邦翻了个身,慢慢坐起。
赵王如意是刘邦与戚夫人生的爱子,虽是庶出,但却深受刘邦疼爱。
十二岁的少年虽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整间屋子都似乎明亮起来。
等少年行完礼,刘邦张开怀抱,把小雀儿一般的爱子揽入怀中,嘘寒问暖。
“未经传召私自进京,当以谋反罪论。”这句话在吕雉嗓子里滚动了数十遍,终被窗外的一道闪电劈没。
如意依偎在刘邦怀中,缓缓诵读:“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吕雉冷冷一笑,十多年前她和刘邦的一众亲属被项羽俘虏后,在敌军中受辱两年之久。楚汉议和后,也是一个阴雨天,她终于见到了刘邦,那时的心情,正如诗中这位得了相思病的妻子一样,突然间夫妻团圆,惊喜交加之余,身心皆被治愈。
四目凝望,还没来得及拥抱,却看到了刘邦身边明眸善睐、光彩照人的年轻女人。戚夫人抱着牙牙学语的如意,一声“姐姐”将吕雉的心击得粉碎。
回想起来,那场雨,少了闪电,缺了惊雷。
“如意,其实你父皇作诗也很不错。”吕雉笑着,笑容却不抵眼底。
“是《大风歌》吗?”如意站起身来,朗声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吕后呵呵笑上几声,走过去将双手放在少年的肩膀上,双目平视,道:“近日你父皇给你母亲唱了一首《鸿鹄歌》,你没有听说过吗?”
刘邦沉下面来,借故让如意离开。
“废立太子的事早已经过去了,你何必再生事端!”刘邦厉声说上几句,已是气喘吁吁。
吕雉淡淡地笑。对呀,这件事已经解决了,刘邦终究是放弃了废除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打算。但其间,吕雉所做的努力,其艰辛已非常人所能忍受。
所以,在那天,刘邦看到有“商山四皓”之称的四位隐士时,大吃一惊,这些老人都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名士,现如今却追随刘盈左右,足见刘盈已羽翼丰满。无奈之余,刘邦对哭泣的戚夫人说;“看来以后吕后真要成为你的主人了。”然后戚夫人跳舞,刘邦唱歌,唱了一曲楚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听到此事的吕雉狂笑几声,手捂胸口缓缓矮下身子。说到底,刘邦视他母子为外人。
“陛下,我让人给你做了水围城,想吃吗?”吕雉浅笑几声。
良久,刘邦叹口气,说:“其实,我想吃你亲手做的。”
吕雉咧了咧嘴,轻声道:“诺。”
水围城,其实就是浇了汤汁的杂面搅团。当初韩信不得志,连饭都吃不上。有一位河边漂洗衣物的大婶给他饭吃,一连十几天,吃得最多的就是这水围城。
一碗热乎乎的小米面水围城摆到了桌上,金黄灿烂的是城,周边围着的浆水是河,当真一副水围城的即视感。刘邦手拿筷子,一圈一圈夹着吃,慢慢的,城变小了,变没了。慢慢的,水变少了,被喝干了。
“那天,你杀韩信,也是给他吃了碗水围城?”刘邦突然问。
吕雉的目光飘向远方,飘向长乐宫的钟室方向,去年在那里,她诱杀了韩信。
“韩信死前,只想吃一碗水围城。当年他因水围城才没被饿死,又因受水围城启示才用十面埋伏之计击败项羽……”吕雉说。
“知道韩信为什么没起兵谋反吗? 他亲口说,想让天下老百姓都可以安逸地吃上水围城。”吕雉又说。
沉默良久,刘邦说:“当初我入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除收揽人心外,也是想早日结束战乱。”
雨声渐小,吕雉与刘邦在病榻前商议了以后几十年的朝臣接替等事宜。
“陛下请安心,刘盈登基后,我定助他沿袭‘与民休息’之政令,行‘无为而治’之国策,保全我大汉万里江山。”吕雉慢慢合上了刘邦的眼睛。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的环境描写,营造出刘邦将死之时的特定氛围,也预示着一场宫廷斗争即将到来。
B. 文中用吕雉不同的“笑”,如“冷冷”“不抵眼底”“淡淡”等,暗示了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
C. 文中没有详细交代吕雉为了不让太子被废所做的努力,而刘邦见到商山四皓时的惊讶,给读者创造出想象空间。
D. 小说以“水围城”为线索,串联起如意见父、吕雉被俘、废立太子和诱杀韩信等情节,凸显了小说的主旨。
8. 小说多次引用古诗,在情感表达和行文结构方面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9. 有评论说朱雅娟“让笔端人在时间的纵轴线上真实与虚幻并置”,请结合小说内容淡谈你的看法。
【答案】
7. D
8. ①引用《诗经》,表现了如意在进京见到父亲后内心的安宁,引出吕雉对往事的回忆,间接透露出吕雉对戚夫人母子的妒忌之情;②引用《大风歌》,表现如意对父亲的钦佩之情,引出下文对废立太子之事的回忆;③引用《鸿鹄歌》,表现刘邦在太子废立上的无可奈何和吕雉的愤恨之心,引出“水围城”的有关情节。
9. ①小说涉及了很多真实历史事件,如吕雉被俘、太子废立、商山四皓和吕后害死韩信之事,都与历史记载基本吻合;②小说中如意回京见父、吕雉给刘邦做水围城吃等情节,是通过故事新编,想象、还原历史,从而探究人性本源,引人深思。
【解析】
【7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的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小说以‘水围城’为线索……凸显了小说的主旨”错误,“水围城”只是串联起如意见父、吕雉被俘、废立太子和诱杀韩信等情节,并非小说的线索,也并不能凸显小说的主旨。
【8题】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修辞手法及其效果的能力。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的意思是“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这是如意在进京见到父亲后内心安宁的写照。同时引出下文吕雉对往事的回忆——十多年前她和刘邦的一众亲属被项羽俘虏后,在敌军中受辱两年之久。楚汉议和后,也是一个阴雨天,她终于见到了刘邦,那时的心情,正如诗中这位得了相思病的妻子一样,突然间夫妻团圆,惊喜交加之余,身心皆被治愈,以及吕雉对戚夫人母子的妒忌之情——四目凝望,还没来得及拥抱,却看到了刘邦身边明眸善睐、光彩照人的年轻女人。戚夫人抱着牙牙学语的如意,一声“姐姐”将吕雉的心击得粉碎。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意思是:大风猛烈地吹袭,白云四处地飞扬;在声威遍及四海、天下归服以后,我回到故乡来。这是汉高祖刘邦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经他的故乡沛,设宴招待家乡的故交父老,酒酣时自己击筑而歌所作的慷慨之歌。此处引用《大风歌》,表现如意对父亲的钦佩之情,引出下文对废立太子之事的回忆——“废立太子的事早已经过去了,你何必再生事端!”“雉淡淡地笑。对呀,这件事已经解决了,刘邦终究是放弃了废除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打算。但其间,吕雉所做的努力,其艰辛已非常人所能忍受……”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的意思是: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结合“所以,在那天,刘邦看到有‘商山四皓’之称的四位隐士时,大吃一惊,这些老人都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名士,现如今却追随刘盈左右,足见刘盈已羽翼丰满。无奈之余,刘邦对哭泣的戚夫人说;‘看来以后吕后真要成为你的主人了。’然后戚夫人跳舞,刘邦唱歌,唱了一曲楚歌”可知,此处引用《鸿鹄歌》,是表现刘邦在太子废立上的无可奈何和吕雉的愤恨之心,引出“水围城”的有关情节——“陛下,我让人给你做了水围城,想吃吗?”吕雉浅笑几声……
【9题】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探究小说“让笔端人在时间的纵轴线上真实与虚幻并置”的关键是找出小说中的真实内容及虚幻内容。
小说涉及了很多真实历史事件——“十多年前她和刘邦的一众亲属被项羽俘虏”“废立太子的事早已经过去了”“有‘商山四皓’之称的四位隐士”“那天,你杀韩信,也是给他吃了碗水围城?”都与历史记载基本吻合;
而其中具体的细节如“十二岁的少年虽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整间屋子都似乎明亮起来。等少年行完礼,刘邦张开怀抱,把小雀儿一般的爱子揽入怀中,嘘寒问暖……如意依偎在刘邦怀中,缓缓诵读:‘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陛下,我让人给你做了水围城,想吃吗?’吕雉浅笑几声。良久,刘邦叹口气,说:‘其实,我想吃你亲手做的。’吕雉咧了咧嘴,轻声道:‘诺。’”等,则是经由作者的新编、想象来还原历史,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深入思考,探究人性本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难解,一在于断章取义。由孔子所谓的“不学《诗》,无以言”,可知春秋是一个言必称诗的时代。而春秋学者称引赋诗,往往各取所需而望文生义,使得诗之原初义渐远而文本义得以强化。战国孟子时诗之原初义渐已失传,其只能“以意逆志”推论之。荀子的引诗证言,又将断章取义从外交场合的交流意会转化为学术论著中的引经据典,断章所取之义,便脱离了诗作为乐歌、用于礼仪的原初意义,而成为仅剩下道德赋能、语言赋义的文本形态。其文本义随引用者的理解而随意游移。二在于汉儒解经。两汉经学的功能。不是求其真论其实,而是借助前代经典形成一套理论体系,为汉王朝的国家治理提供学理支撑。以《禹贡》治河,借助历史经验管理水道;以《洪范》察变,形成五行学说确定天人秩序;以《春秋》决狱,建构历史价值观用以评骘行政得失,三者皆直面客观现实而能够引证。而以《三百篇》为谏书,在赋予了《诗》的政治经典性地位的同时,也使得《诗》失去了求真求实的必然性,与时俱进地跟着政治学说在不断调整,从辨风知政、补察民情的王道之作被解读为颂美先王、讽刺昏庸之说。
宋儒最能体会汉儒借助经典稳定世道、引导人心的用意,但其不能不面对唐以诗赋取士、宋以策论科考的新需求。汉王朝奉若神明高高在上的经典文本,其知识体系及其学说已经在史学、子学、玄学、释道的传承之中被重构、被阐释。汉儒在五经中寄托的政治理想、价值认同、制度建构以及文本阐释已经无法面对近世的读书人,更无力像汉代那样作为经验提供给帝国用于国家治理。宋代的疑经风气,与其说是对汉儒解经的反思,毋宁说是宋儒对经学传统的自救。他们是在维持经学地位的前提下,对汉儒的不合理的阐释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或者完善。朱熹《诗集传》中对汉儒曲解之诗有所解放,但对“郑卫之诗”要比汉儒更加深恶痛绝。宋儒改良式的解经,是对汉儒经说的修订,其所打开的门径,却成为明清怀疑、放弃《诗经》经解并自立新说的坦途。
这一坦途解放了《诗经》,使得原本被误解被曲解的诗作,可以去除外部的捆绑而活泼存在,但却无意中将之引向了望文生义的歧途,即不再关注时世背景、制度形态、礼乐用义而直接解读,或径将之作为民歌,或多言男欢女爱,或常为阶级斗争,《诗经》刚从经学清规戒律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便又进入到随心所欲的阐释之中。董仲舒时代因“诗无达诂”而逐渐建立起来的经解,给《诗经》一个方向性、规定性的解读,使得《诗经》成为一个超稳定的学理形态,给此后的诗学提供了诗学肌理和叙述样板。但后经学时代,研究者或以经说为本,在传统的说解之中顾盼自如,或弃经解于不顾,在文本表层感悟生发。此两途,自宋儒以来便日渐分道扬镳,至今仍为余风日炽,未能代雄。故研究《诗经》者离开经解便茫然若失凭据,阅读《诗经》者则弃其旧说,以己度人,以今例古的《诗经》注释层出不穷,诗义阐释更加莫衷一是。
要想在经学阐释的道德赋义与断章取义的文本直解中寻求到更为理性中和的研究之路,则必须回归到《诗》所形成的历史现场,从礼义、乐义、诗义、经义四个向度对《诗经》的篇章进行详细考察,穿越历代经解的迷障,以历史考证的眼光审视存留于诗篇中的礼乐用义,结合文献记述,对诗的文本进行尽可能质实的解读。
(摘编自曹胜高《〈诗经〉的礼义、乐义、诗义与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学者称引赋诗或引诗证言往往各取所需、断章取义,这使得诗渐失其原初意义。
B. 汉儒解经并不是为了求真论实,而是为了借助前代经典形成理论体系,以服务于国家治理。
C. 在汉代被奉为神明的经典到了宋代开始被质疑和重构,宋儒通过对汉儒解经的反思来自救。
D. 自宋儒以来,《诗经》研究逐渐走上两途,要么以经说为本,要么弃经解于不顾,二者互不相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开宗明义,点明《诗经》难解,并从断章取义和汉儒解经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证。
B. 文章以时间为序,分别论述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在《诗经》解读方面的困境,脉络清晰。
C. 除了大量举例,文章还引用不少名人言论并形成对比,使论证更具体、鲜明,更有说服力。
D. 文章在论证诗学研究的诸多不足之后,提出在历代经解的基础上全面解读《诗经》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中的篇什本是作为乐歌用于礼仪的,但随着历代对《诗经》的阐释和应用,其礼乐用义已不明了。
B. 宋儒对汉儒经说的补充、修改或者完善,维持了经学的地位,也为明清学人怀疑、放弃经解打开门径。
C. 研究《诗经》的人习惯于依凭经解之说,而阅读《诗经》的人则易以己度人、以今例古,诗义阐释多有分歧。
D. 结合相关文献记述,回归历史现场,对《诗经》篇章进行详细考证,就可以寻求到《诗经》的原初意义。
【答案】
1. C 2. A 3. D
【解析】
【1题】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在汉代被奉为神明的经典到了宋代开始被质疑和重构”错,原文是“其知识体系及其学说……被重构、被阐释”,并非经典本身被重构;“宋儒通过对汉儒解经的反思来自救”错,原文是“与其说是对汉儒解经的反思,毋宁说是宋儒对经学传统的自救”,是对“经学传统”的自救,而非对“宋儒”的自救。
【2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错,文章并没有对历代的《诗经》解读困境逐一梳理,而是重点论述了先秦、汉代、宋代、明清至今的《诗经》研究情况。
C.“引用不少名人言论并形成对比”错,文章主要是举例论证,没有引用“不少名人言论”,也不存在对比。
D.“提出在历代经解的基础上全面解读《诗经》的观点”错,文章最后提出“要想在经学阐释的道德赋义与断章取义的文本直解中寻求到更为理性中和的研究之路,则必须回归到《诗》所形成的历史现场,从礼义、乐义、诗义、经义四个向度对《诗经》的篇章进行详细考察,穿越历代经解的迷障”,可见是要破除历代经解的干扰,而非“在历代经解的基础上”,“全面解读《诗经》”的说法也与原文不符。
【3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就可以寻求到《诗经》的原初意义”错,根据原文,“回归到《诗》所形成的历史现场,从礼义、乐义、诗义、经义四个向度对《诗经》的篇章进行详细考察”“以历史考证的眼光审视存留于诗篇中的礼乐用义,结合文献记述”等也只能“对诗的文本进行尽可能质实的解读”,不能说就一定可以“寻求到《诗经》的原初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打响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官之战。
随后,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相拥问候,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再次刷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新高度。后续,2个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6名航天员共同工作生活约5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
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乘组身体状态良好,平安回家,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是空间站三舱组合体组装完成后第一个到访的乘组,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中国空间站将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
(摘编自贾璇《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6位航天员生活的“三室三厅”挤不挤?》)
材料二:
连日来,国际媒体纷纷聚焦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认为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新平台。
路透杜报道说,神舟十四号乘组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共同创造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录,中国空间站的顺利建设是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影响力和自信心同步增长的缩影,中国的航天事业已取得显著进步。
《俄罗斯报》报道说,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再创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录。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速度是“创纪录的”。
西班牙埃菲社刊发报道说,中国空间站未来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报道还回顾了中国近年来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包括月球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等。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报道说,中方表示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服务于科学目的,首批入选科学实验项目中包括9个国际合作项目。
俄新社报道说,中国强调对外开放,“邀请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空间站合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让人看到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将有更多的机会飞向其他星球。
(摘编自张魏桔《中国空间站提供国际合作新平台》)
材料三:
随着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完成,空间站的建造成本也随之出炉。仅仅是资金投入,目前的数据就已经达到了80亿美元!而按照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刊发的《空间站长期运行在轨活动与运输访问一体化规划》一文中对于未来空间站每年的维护费用进行的评估,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差不多每年花费约4.41亿美元。
如此高额的开支,真的有意义吗? 这是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
前几天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带回来在空间站实验的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随后,对于空间站到底有没有用的回应,也正式公布了!
其实,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不仅有意义,而且对未来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如果大家认为80亿美元费用过高,可以参考一下国际空间站的投入。纽约时报在我国空间站最近连续出现好消息时,对两个空间站做过对比,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费用为1000亿美元。这些年的维护费用加一起,达到850亿美元! 其真实数据可能还远不止这些,但即便如此,也远超我国的投入,如果真的毫无意义,会有这么多国家愿意花费这么多的投入吗?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2月10号的消息,经初步统计,航天发展这三十年以来,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粮食问题一直是民生的最大问题,太空育种之后,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到解决。而中国空间站作为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基地,未来的科研成果,甚至会远超以往所有成果的总和。
此外,我国航天专家表示,中国航天下一步将会探索月球,那么现在的很多深空远距离探测需要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甚至,未来可以将空间站作为跳板,再进行远距离载人探测。毫无疑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尤其是中国空间站开展的科学实验和创新,在人类航天科技成果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从而为全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西昆仑《中国空间站花80亿美元浪费?最新回应:超4000项航天成果已用于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B.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引发国际媒体的纷纷关注,多家国外媒体肯定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速度和对未来的意义。
C. 西班牙埃菲社的报道回顾了中国近年来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对中国空间站未来的在轨运行能力给予乐观评估。
D. 中国空间站建造及维护费用高达84.41亿美元,但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仍不及国际空间站建造费用的十分之一。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四号乘组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共同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录。
B. 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会合并即刻交接工作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平安返回,并带回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
C. 中国重视国际合作,已有9个国际合作项目首批入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项目,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新平台。
D. 神舟十四号带回来的水稻种子是“国际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太空育种实验或许能有助于解决一直最为影响民生的粮食问题。
6. 高额投入建造和维护运行中国空间站有哪些意义?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
4. D 5. B
6. ①中国空间站作为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基地,其科研技术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甚至解决一些重大民生问题。②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很多深空远距离探测需要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甚至未来可以将空间站作为跳板,再进行远距离载人探测。③中国空间站将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将为全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解析】
【4题】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及维护费用高达84.41亿美元”错,材料三中说的是“而按照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刊发的《空间站长期运行在轨活动与运输访问一体化规划》一文中对于未来空间站每年的维护费用进行的评估,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差不多每年花费约4.41亿美元”,约4.41亿美元的维护费用只是预估,尚未真实发生。
【5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B.“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会合并即刻交接工作后”错,根据材料一是“6名航天员共同工作生活约5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后,神舟十四号才返回。
【6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依据材料三“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2月10号的消息,经初步统计,航天发展这三十年以来,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粮食问题一直是民生的最大问题,太空育种之后,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到解决。而中国空间站作为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基地,未来的科研成果,甚至会远超以往所有成果的总和”可概括为:中国空间站作为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基地,其科研技术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甚至解决一些重大民生问题。
依据材料一“中国空间站将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和材料三“毫无疑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尤其是中国空间站开展的科学实验和创新,在人类航天科技成果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从而为全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可概括为:中国空间站将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将为全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依据材料一“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和材料三“此外,我国航天专家表示,中国航天下一步将会探索月球,那么现在的很多深空远距离探测需要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甚至,未来可以将空间站作为跳板,再进行远距离载人探测”可概括为: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很多深空远距离探测需要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甚至未来可以将空间站作为跳板,再进行远距离载人探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围城
朱雅娟
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
长乐宫中,刘邦和衣而卧,倾听着雨滴击打瓦楞窗棂的声音。
吕雉坐在病榻旁,默不作声。刚才,刘邦骂走了治病的大夫,但还是给了他五十金的赏赐。作为枕边人,吕雉将刘邦面对死亡的恐惧、愤怒、无助和伤心,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赵王如意求见……”内侍官禀报。
“传!”刘邦翻了个身,慢慢坐起。
赵王如意是刘邦与戚夫人生的爱子,虽是庶出,但却深受刘邦疼爱。
十二岁的少年虽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整间屋子都似乎明亮起来。
等少年行完礼,刘邦张开怀抱,把小雀儿一般的爱子揽入怀中,嘘寒问暖。
“未经传召私自进京,当以谋反罪论。”这句话在吕雉嗓子里滚动了数十遍,终被窗外的一道闪电劈没。
如意依偎在刘邦怀中,缓缓诵读:“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吕雉冷冷一笑,十多年前她和刘邦的一众亲属被项羽俘虏后,在敌军中受辱两年之久。楚汉议和后,也是一个阴雨天,她终于见到了刘邦,那时的心情,正如诗中这位得了相思病的妻子一样,突然间夫妻团圆,惊喜交加之余,身心皆被治愈。
四目凝望,还没来得及拥抱,却看到了刘邦身边明眸善睐、光彩照人的年轻女人。戚夫人抱着牙牙学语的如意,一声“姐姐”将吕雉的心击得粉碎。
回想起来,那场雨,少了闪电,缺了惊雷。
“如意,其实你父皇作诗也很不错。”吕雉笑着,笑容却不抵眼底。
“是《大风歌》吗?”如意站起身来,朗声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吕后呵呵笑上几声,走过去将双手放在少年的肩膀上,双目平视,道:“近日你父皇给你母亲唱了一首《鸿鹄歌》,你没有听说过吗?”
刘邦沉下面来,借故让如意离开。
“废立太子的事早已经过去了,你何必再生事端!”刘邦厉声说上几句,已是气喘吁吁。
吕雉淡淡地笑。对呀,这件事已经解决了,刘邦终究是放弃了废除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打算。但其间,吕雉所做的努力,其艰辛已非常人所能忍受。
所以,在那天,刘邦看到有“商山四皓”之称的四位隐士时,大吃一惊,这些老人都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名士,现如今却追随刘盈左右,足见刘盈已羽翼丰满。无奈之余,刘邦对哭泣的戚夫人说;“看来以后吕后真要成为你的主人了。”然后戚夫人跳舞,刘邦唱歌,唱了一曲楚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听到此事的吕雉狂笑几声,手捂胸口缓缓矮下身子。说到底,刘邦视他母子为外人。
“陛下,我让人给你做了水围城,想吃吗?”吕雉浅笑几声。
良久,刘邦叹口气,说:“其实,我想吃你亲手做的。”
吕雉咧了咧嘴,轻声道:“诺。”
水围城,其实就是浇了汤汁的杂面搅团。当初韩信不得志,连饭都吃不上。有一位河边漂洗衣物的大婶给他饭吃,一连十几天,吃得最多的就是这水围城。
一碗热乎乎的小米面水围城摆到了桌上,金黄灿烂的是城,周边围着的浆水是河,当真一副水围城的即视感。刘邦手拿筷子,一圈一圈夹着吃,慢慢的,城变小了,变没了。慢慢的,水变少了,被喝干了。
“那天,你杀韩信,也是给他吃了碗水围城?”刘邦突然问。
吕雉的目光飘向远方,飘向长乐宫的钟室方向,去年在那里,她诱杀了韩信。
“韩信死前,只想吃一碗水围城。当年他因水围城才没被饿死,又因受水围城启示才用十面埋伏之计击败项羽……”吕雉说。
“知道韩信为什么没起兵谋反吗? 他亲口说,想让天下老百姓都可以安逸地吃上水围城。”吕雉又说。
沉默良久,刘邦说:“当初我入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除收揽人心外,也是想早日结束战乱。”
雨声渐小,吕雉与刘邦在病榻前商议了以后几十年的朝臣接替等事宜。
“陛下请安心,刘盈登基后,我定助他沿袭‘与民休息’之政令,行‘无为而治’之国策,保全我大汉万里江山。”吕雉慢慢合上了刘邦的眼睛。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的环境描写,营造出刘邦将死之时的特定氛围,也预示着一场宫廷斗争即将到来。
B. 文中用吕雉不同的“笑”,如“冷冷”“不抵眼底”“淡淡”等,暗示了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
C. 文中没有详细交代吕雉为了不让太子被废所做的努力,而刘邦见到商山四皓时的惊讶,给读者创造出想象空间。
D. 小说以“水围城”为线索,串联起如意见父、吕雉被俘、废立太子和诱杀韩信等情节,凸显了小说的主旨。
8. 小说多次引用古诗,在情感表达和行文结构方面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9. 有评论说朱雅娟“让笔端人在时间的纵轴线上真实与虚幻并置”,请结合小说内容淡谈你的看法。
【答案】
7. D
8. ①引用《诗经》,表现了如意在进京见到父亲后内心的安宁,引出吕雉对往事的回忆,间接透露出吕雉对戚夫人母子的妒忌之情;②引用《大风歌》,表现如意对父亲的钦佩之情,引出下文对废立太子之事的回忆;③引用《鸿鹄歌》,表现刘邦在太子废立上的无可奈何和吕雉的愤恨之心,引出“水围城”的有关情节。
9. ①小说涉及了很多真实历史事件,如吕雉被俘、太子废立、商山四皓和吕后害死韩信之事,都与历史记载基本吻合;②小说中如意回京见父、吕雉给刘邦做水围城吃等情节,是通过故事新编,想象、还原历史,从而探究人性本源,引人深思。
【解析】
【7题】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的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小说以‘水围城’为线索……凸显了小说的主旨”错误,“水围城”只是串联起如意见父、吕雉被俘、废立太子和诱杀韩信等情节,并非小说的线索,也并不能凸显小说的主旨。
【8题】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修辞手法及其效果的能力。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的意思是“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这是如意在进京见到父亲后内心安宁的写照。同时引出下文吕雉对往事的回忆——十多年前她和刘邦的一众亲属被项羽俘虏后,在敌军中受辱两年之久。楚汉议和后,也是一个阴雨天,她终于见到了刘邦,那时的心情,正如诗中这位得了相思病的妻子一样,突然间夫妻团圆,惊喜交加之余,身心皆被治愈,以及吕雉对戚夫人母子的妒忌之情——四目凝望,还没来得及拥抱,却看到了刘邦身边明眸善睐、光彩照人的年轻女人。戚夫人抱着牙牙学语的如意,一声“姐姐”将吕雉的心击得粉碎。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意思是:大风猛烈地吹袭,白云四处地飞扬;在声威遍及四海、天下归服以后,我回到故乡来。这是汉高祖刘邦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经他的故乡沛,设宴招待家乡的故交父老,酒酣时自己击筑而歌所作的慷慨之歌。此处引用《大风歌》,表现如意对父亲的钦佩之情,引出下文对废立太子之事的回忆——“废立太子的事早已经过去了,你何必再生事端!”“雉淡淡地笑。对呀,这件事已经解决了,刘邦终究是放弃了废除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打算。但其间,吕雉所做的努力,其艰辛已非常人所能忍受……”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的意思是: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结合“所以,在那天,刘邦看到有‘商山四皓’之称的四位隐士时,大吃一惊,这些老人都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名士,现如今却追随刘盈左右,足见刘盈已羽翼丰满。无奈之余,刘邦对哭泣的戚夫人说;‘看来以后吕后真要成为你的主人了。’然后戚夫人跳舞,刘邦唱歌,唱了一曲楚歌”可知,此处引用《鸿鹄歌》,是表现刘邦在太子废立上的无可奈何和吕雉的愤恨之心,引出“水围城”的有关情节——“陛下,我让人给你做了水围城,想吃吗?”吕雉浅笑几声……
【9题】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探究小说“让笔端人在时间的纵轴线上真实与虚幻并置”的关键是找出小说中的真实内容及虚幻内容。
小说涉及了很多真实历史事件——“十多年前她和刘邦的一众亲属被项羽俘虏”“废立太子的事早已经过去了”“有‘商山四皓’之称的四位隐士”“那天,你杀韩信,也是给他吃了碗水围城?”都与历史记载基本吻合;
而其中具体的细节如“十二岁的少年虽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整间屋子都似乎明亮起来。等少年行完礼,刘邦张开怀抱,把小雀儿一般的爱子揽入怀中,嘘寒问暖……如意依偎在刘邦怀中,缓缓诵读:‘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陛下,我让人给你做了水围城,想吃吗?’吕雉浅笑几声。良久,刘邦叹口气,说:‘其实,我想吃你亲手做的。’吕雉咧了咧嘴,轻声道:‘诺。’”等,则是经由作者的新编、想象来还原历史,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深入思考,探究人性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