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04-17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旁白,是影视剧中交代剧情、发表观点、展现角色内心的一种语言手段。曾经,旁白是一部“爆款”剧的标志和记忆点。如果将影像叙事比作一本书,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它可以是写在扉页的心得、写在书边的评语,还可以是问号,是惊叹号,是意味无穷的省略号。反观一些被过度使用的旁白,它们往往成了叙事查漏补缺的万能药、寻求创作捷径的万金油。有些剧充满“创活式”旁白,叙事不足,旁白来凑,故事发展缺乏层层递进的逻辑和合理铺垫,关键情节全靠“说”,剥夺观众的参与感,必然生硬突兀;有些剧惯用“解释性”旁白,画面、表演、旁白传递的是同样的内容,堆叠冗余拖沓的信息量;有些剧陷入"图解式"旁白,机械照搬原著语言,用过多的旁白替代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剧情铺陈和旁白讲述"两张皮",把拘泥当真实,将不求甚解、照本宣科视为尊重原著。
观众为什么不满意这些旁白?归根结底,是观众没有感受到创作者对他们审美水平的充分信任和尊重。有时没有旁白,为什么叙事逻辑前后不通?有时有了旁白,为什么又深感毫无必要?其一喧宾夺主,其二画蛇添足,正是旁白过度使用的两大特征。这背后指向的,是影像语言表达的投机与乏力。
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来自影像世界的说服力。闲笔不“闲”,旁白也不是游离于主题叙事外的喃喃自语。电视剧《扫黑风暴》的旁白配音演员曾说,“旁白与作品的关系如同一呼一吸,剧情紧张时受众也跟着紧吸着气,到旁白出现就舒了一口气,旁白的作用之一,是调节作品节奏”。
好的旁白恰当、精练,不知不觉融入戏中,融入故事里。电视剧《大江大河》中,结尾洋溢着雄浑气魄的旁白令人印象深刻:"靠着一股革命者的勇气劈波斩浪,闯出狭小水城汇入海洋,何其幸运!我们赶上了中国百年来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这不仅道出了宋运辉人生经验的总结,也说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
从这个角度看,影视剧旁白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类比于中国艺术讲求"化境"的最高境界,故事讲述、角色塑造与旁白讲述要经过反复的意匠加工、锤炼糅合,最终才能浑然一体地传递主题和情感。
创作者要更好地用影视语言讲清故事、讲好故事,把功夫实实在在地用在影像叙事中。中国画讲求“且空而后能简,简而练,则理趣横溢,而脱略形迹”的留白魅力,中国古典诗歌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审美意境。其实,影视剧旁白亦如此。旁白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多不如少,少不如精。创作者不必将所有意图都直接、浅显地表达出来,创作也需留白,如此才能给观众以想象空间,使作品更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毕竟,满满当当的画纸,便再无可回味的余地了。
(摘编自王《影视剧旁白,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
材料二:
网剧时代的旁白有一些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无一例外的,都是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首先是旁白中"独白"的使用更加频繁。这是一种讲述视角的切换,由客观、全知和审慎的第三人称,变为剧中角色的内心剖白,更适合传递情感,相对比较细腻。很多青春剧和都市剧也会在旁白中使用角色独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和观众的区隔。
相比较为常规的自述式旁白,女性群像剧《爱很美味》算是一种新尝试:在开篇时让三位女主角以旁白的形式进行互相介绍。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形式,一是能够让观众快速熟悉三个人的性格和之前的故事;二是用“互相吐槽”的方式,强化三个人之间的关系。
其次,沿用《潜伏》的旁白创作方式,将第三人称的旁白进行"人格化"处理,也能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扫黑风暴》的旁白配音演员周扬就在采访里提到,在配旁白的时候,他会先给自己设定一个身份。在《扫黑风暴》里,旁白可能代表着督导组,代表一种正义的声音。当他具备独立人格时,也会更融入剧集本身。
旁白还有一重比较特殊的“隐藏价值”,就是给剧集“兜底”,或者说“打补丁”。不同于需要现场拍摄的画面和受制于演员档期等问题的配音,旁白的灵活性相对更高,因此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潜伏》的导演姜伟就提到,旁白从客观上讲,是后期求变的一条渠道。
有相关从业者说,很多时候剧中加入的旁白,是受制于内容审核的修改。"从样片到成片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层审核和修改。如果有某些很关键的戏份被删除,前后就不连戏了,角色的心路历程也不成立,如果没有更好的补救办法,就只能用旁白来补充。"
但这也不是某些国产剧滥用旁白的借口。"几乎所有的剧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拍摄过程不可能没有一点漏洞、"沈洋认为,"好的导演和剪辑应该有应对这种突发状况的技巧,让观众在看到这儿时不会觉得特别突兀。”
将目光移向海外剧市场,会发现旁白仍然有很多可供开发的新形态。在英美剧领域,就有不少"打破第四面墙"的旁白,如《伦敦生活》《纸牌屋》等;另外,旁白的视角也可以不拘泥于剧中角色,《绝望主妇》里,旁白是第一集就已经去世的玛丽·爱丽丝,以死者的视角讲述四位好朋友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剧集的叙事语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近围绕旁白的争议充分证明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活",而是需要费心琢磨的重要环节。希望旁白能越来越多地成为一部剧的“亮点”,而不是“雷点”。
(摘编自毒眸《剧里用旁白,真的不合适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旁白作为影视剧的一种语言手段,曾经是“爆款”剧的标志和记忆点。
B.失败的影视剧都是把旁白当作万能药、万金油,过度使用,没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观众。
C.进入网剧时代,影视剧的旁白有一些变化,变化目的是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D.开发旁白的新形态不能拘泥于传统形态,也不能仅限于国产剧,还应向海外剧学习。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论证语言虽然平实易懂,但也不失俏皮,与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有关,如比喻、设问、引用等。
B.材料一运用了类比论证,将中国画、中国古典诗歌与影视剧旁白进行类比,论证留白的作用。
C.材料二引用沈洋的话是为了论证国产剧不能滥用旁白的观点,"几乎""一点"等词体现了语言的严谨。
D.材料二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论述旁白的一些变化及强调不能滥用旁白要开发旁白的新形态。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的观点的一项是(3)
A.电视剧《欢乐颂)的旁白,一会儿替角色表达思绪,一会儿替导演交代场景,一会儿干脆变成"电影录音剪辑",描述起演员的表演。
B.电视剧(围城》中采用与剧中人物语言风格高度契合的旁白,对剧情的发展做意味深长的评论和总结,提示观众品出多重滋味。
C.电视剧《大明宫词)海集开头、结尾的旁白叙述,在现实逻辑之外,又在人物内心情感逻辑之中,形成个性化的叙事风格。
D.电视剧(潜伏》的旁白弥补了谋战剧中演员"表面不动声色,心底波澜起伏"的局限,与整个剧情、人物形象融为一体。
4.材料一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影视剧旁白有哪些功能?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梦回冰城
蒋巍
一节抽屉从时光深处拉了出来。
清蓝的松花江恋恋地流向远方,许多记忆如童年时挂在脖颈上的钥匙,发出清脆的响声。那时,哈尔滨立着许多教堂,天空常有钟声远近回荡,有的教堂还有唱诗班,后来哈尔滨被誉为"音乐之城",底蕴就源于此吧。街上有来来去去的俄罗斯妇女,严冬时也穿着翻毛皮裙和蕾丝长袜,我很奇怪她们为什么不冷。天气好的时候,在街头的墙角偶尔能看到一个俄罗斯老头动情地拉着手风琴或小提琴,脚边放一顶礼帽,里面有一些零钱。还有响着当当铃声的红色有轨电车、运送客人的黑色轿式马车、整齐排列在街边的人力三轮车。每到周末,母亲到幼儿园接我,我都吵闹着要坐大马车回家--那时我就喜欢高大威武的骏马,从此画马成了我的一大爱好。
那时,我不知历史也不懂风景。后来我才知道,"哈尔滨"是满语译音,意思是"晒渔网的场子"。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帝国修筑中东铁路,哈尔滨成为松花江畔的一个重要站点人烟才渐渐利密起来。那时的工具只有铁锹,铁锹也是民工的饭碗。燕山雪花大如席,东北雪花大于天-哈尔滨就这样落生在一朵大大的雪花里。之后,被十月革命吓跑的沙俄贵族和白军军官,“二战”期间被德国法西斯驱赶的欧洲犹太人,纷纷逃到被称为“东方小巴黎”的哈尔滨避难,他们的人数甚至占到哈尔滨人口的一半,很多人终老于此。与此同时,大东北肥得流油、号称“插根筷子都发芽儿”的黑土地,吸引了关内数十万、上百万“闯关东”的移民,以至于街上到处响着大嗓门儿的山东话。哈尔滨渐渐有了满天星光和万家灯火。
家乡,犹如童年时看的第一本小人书。直到你把自己看大了看老了,小人书还是那样经典。哈尔滨这本小人书上画着什么呢?哦,我一直记着南岗区那些尖顶的红铁盖、绿阁楼,那些黄院墙、半圆窗的一幢幢洋房,老道外那些巴洛克式的青砖楼、有着长长回廊的大杂院和院中用绳桶提水的老井。还有道里区那片阔大的平民区地德里,俗称“偏脸子”。细细一想,这个称谓多丑啊——当然也透着哈尔滨人天生的幽默和自嘲。当年,这里棚户连片,过道逼仄,雨天泥浆满地,冬天冰冻路滑。我家当时在环境较好的电车街,但升初中时我被分到地德里的二十九中学我和梁晓声同校,我初三,他初一。我的印象里,那时的晓声瘦得像豆芽菜,话不多,不过一双眼睛精光四射,进校就追求同年级的一个“校花”——我的妹妹,可惜未成。许多年以后,他在中国作协的一次研讨会上说:“正是蒋巍妹妹对我的无情打击,逼我走出了‘偏脸子’。”全场哄堂大笑。
读初中时,我的俄语老师是一位优雅的俄罗斯妇女,是她教我背诵了普希金的许多抒情诗。1964年,我考入省重点中学哈三中,不久一篇作文被省电台选中播出,学校还在门厅贴出通知,让全校学生收听,这真让我心里乐开了花!那年的国庆之夜,我和院里的一群伙伴欢快地拉起手风琴,在中央大街手拉手围成圈,尽情地唱着跳着舞着,引来满街的人潮和欢声,其中有很多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少年。后来,我到了北大荒,一位回哈尔滨探亲的同学带来一瓶红酒,我用牙齿砰地一声掀掉瓶盖,把少年时的记忆含泪一饮而尽。
我以为,哈三中给予我的最大馈赠,就是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展示个性的勇气。我学会了滑冰、游泳,学会了打篮球、排球、冰球,我和队友还得过全市中学生冰球比赛冠军。后来当了作家,可以周游全国了,我只身一人,游过黑龙江、嫩江、松花江、长江、珠江,曾在江流中救过一位上海女知青。我还游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就是没游过黄河,因为"跳进黄河洗不清"。一个傍晚,我在辽宁兴城游海,游着游着竟然看不到陆地了,吓得我魂飞魄散,赶紧往回游,终于看到了远处的一抹黛绿。哈尔滨一向出好嗓子,我也有。有一次跟着中国作家团参加欧洲笔会,我放声高歌一曲《我的太阳》,征服了各国同行和当地大学生。一位法国女作家对我说:“蒋先生,谢谢你带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风貌,这个美好的夜晚属于你!”同行的陈忠实高兴地向我伸出大拇指,指间夹着他那呛人的廉价雪茄烟。
众所周知,哈尔滨最迷人的是著名的中央大街:整条街用圆润的面包石铺就,两边排列着欧洲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在我看来,中央大街就像是哈尔滨的金手指,由犹太人建的造型华美的马迭尔宾馆,就是指上闪闪发光的钻戒。
必须提及我对家乡的一个小小贡献。1985年,时在哈尔滨日报社工作的我,与同事们一同为哈尔滨起一个别称,有人提议叫“滨城”,有人提议叫“江城”,最后我主张叫“冰城”——因为这才是哈尔滨最亮丽的特色。后来,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很多游客都选择在冬天来到冰城哈尔滨观光,那些高大壮丽、晶莹剔透的“水晶宫”,那些千姿百态、充满奇思妙想的冰雕雪塑,绝对是他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风景。
于今,我已离开家乡三十年。回想去过的世界各地,无论景致多么美好,都不过是我人生旅途中匆匆停留的驿站。唯有冰城哈尔滨,唯有母亲一次次含泪送我的那个路口,才是我心中永远地依傍。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哈尔滨之所以被誉为“音乐之城”,与当年城里有许多教堂,以及教堂所拥有的唱诗班不 无关系。
B.哈尔滨人天生拥有幽默和自嘲的特点,这一点从他们给道里区的地德里取名为“偏脸子”可以看出。
C.作家梁晓声在初中时追求作者的妹妹,没能成功,梁晓声后来提到这件事对他的影响,但他遭到了大家的嘲笑。
D.哈三中是作者的母校,这里培养了他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展示个性的勇气,是母校给他的最大馈赠。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一句“一节抽屉从时光深处拉了出来”独立成段,运用比喻手法,语言表达新颖独特,吸引读者兴趣。
B.文章善用细节表现人物,描写作家陈忠实,“指间夹着他那呛人的廉价雪茄烟”的细节使 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作者擅长形象化描写,比如描写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时,将其比作金手指上“闪闪发光的钻戒”,极为传神。
D.文章后面作者特意写了自己对家乡的“小小贡献”——主张哈尔滨的别称叫“冰城”,可 见对家乡的深爱。
8.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4分)
9.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梦回冰城"的好处。(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旁白,是影视剧中交代剧情、发表观点、展现角色内心的一种语言手段。曾经,旁白是一部“爆款”剧的标志和记忆点。如果将影像叙事比作一本书,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它可以是写在扉页的心得、写在书边的评语,还可以是问号,是惊叹号,是意味无穷的省略号。反观一些被过度使用的旁白,它们往往成了叙事查漏补缺的万能药、寻求创作捷径的万金油。有些剧充满“创活式”旁白,叙事不足,旁白来凑,故事发展缺乏层层递进的逻辑和合理铺垫,关键情节全靠“说”,剥夺观众的参与感,必然生硬突兀;有些剧惯用“解释性”旁白,画面、表演、旁白传递的是同样的内容,堆叠冗余拖沓的信息量;有些剧陷入"图解式"旁白,机械照搬原著语言,用过多的旁白替代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剧情铺陈和旁白讲述"两张皮",把拘泥当真实,将不求甚解、照本宣科视为尊重原著。
观众为什么不满意这些旁白?归根结底,是观众没有感受到创作者对他们审美水平的充分信任和尊重。有时没有旁白,为什么叙事逻辑前后不通?有时有了旁白,为什么又深感毫无必要?其一喧宾夺主,其二画蛇添足,正是旁白过度使用的两大特征。这背后指向的,是影像语言表达的投机与乏力。
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来自影像世界的说服力。闲笔不“闲”,旁白也不是游离于主题叙事外的喃喃自语。电视剧《扫黑风暴》的旁白配音演员曾说,“旁白与作品的关系如同一呼一吸,剧情紧张时受众也跟着紧吸着气,到旁白出现就舒了一口气,旁白的作用之一,是调节作品节奏”。
好的旁白恰当、精练,不知不觉融入戏中,融入故事里。电视剧《大江大河》中,结尾洋溢着雄浑气魄的旁白令人印象深刻:"靠着一股革命者的勇气劈波斩浪,闯出狭小水城汇入海洋,何其幸运!我们赶上了中国百年来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这不仅道出了宋运辉人生经验的总结,也说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
从这个角度看,影视剧旁白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类比于中国艺术讲求"化境"的最高境界,故事讲述、角色塑造与旁白讲述要经过反复的意匠加工、锤炼糅合,最终才能浑然一体地传递主题和情感。
创作者要更好地用影视语言讲清故事、讲好故事,把功夫实实在在地用在影像叙事中。中国画讲求“且空而后能简,简而练,则理趣横溢,而脱略形迹”的留白魅力,中国古典诗歌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审美意境。其实,影视剧旁白亦如此。旁白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多不如少,少不如精。创作者不必将所有意图都直接、浅显地表达出来,创作也需留白,如此才能给观众以想象空间,使作品更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毕竟,满满当当的画纸,便再无可回味的余地了。
(摘编自王《影视剧旁白,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
材料二:
网剧时代的旁白有一些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无一例外的,都是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首先是旁白中"独白"的使用更加频繁。这是一种讲述视角的切换,由客观、全知和审慎的第三人称,变为剧中角色的内心剖白,更适合传递情感,相对比较细腻。很多青春剧和都市剧也会在旁白中使用角色独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和观众的区隔。
相比较为常规的自述式旁白,女性群像剧《爱很美味》算是一种新尝试:在开篇时让三位女主角以旁白的形式进行互相介绍。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形式,一是能够让观众快速熟悉三个人的性格和之前的故事;二是用“互相吐槽”的方式,强化三个人之间的关系。
其次,沿用《潜伏》的旁白创作方式,将第三人称的旁白进行"人格化"处理,也能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扫黑风暴》的旁白配音演员周扬就在采访里提到,在配旁白的时候,他会先给自己设定一个身份。在《扫黑风暴》里,旁白可能代表着督导组,代表一种正义的声音。当他具备独立人格时,也会更融入剧集本身。
旁白还有一重比较特殊的“隐藏价值”,就是给剧集“兜底”,或者说“打补丁”。不同于需要现场拍摄的画面和受制于演员档期等问题的配音,旁白的灵活性相对更高,因此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潜伏》的导演姜伟就提到,旁白从客观上讲,是后期求变的一条渠道。
有相关从业者说,很多时候剧中加入的旁白,是受制于内容审核的修改。"从样片到成片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层审核和修改。如果有某些很关键的戏份被删除,前后就不连戏了,角色的心路历程也不成立,如果没有更好的补救办法,就只能用旁白来补充。"
但这也不是某些国产剧滥用旁白的借口。"几乎所有的剧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拍摄过程不可能没有一点漏洞、"沈洋认为,"好的导演和剪辑应该有应对这种突发状况的技巧,让观众在看到这儿时不会觉得特别突兀。”
将目光移向海外剧市场,会发现旁白仍然有很多可供开发的新形态。在英美剧领域,就有不少"打破第四面墙"的旁白,如《伦敦生活》《纸牌屋》等;另外,旁白的视角也可以不拘泥于剧中角色,《绝望主妇》里,旁白是第一集就已经去世的玛丽·爱丽丝,以死者的视角讲述四位好朋友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剧集的叙事语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近围绕旁白的争议充分证明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活",而是需要费心琢磨的重要环节。希望旁白能越来越多地成为一部剧的“亮点”,而不是“雷点”。
(摘编自毒眸《剧里用旁白,真的不合适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旁白作为影视剧的一种语言手段,曾经是“爆款”剧的标志和记忆点。
B.失败的影视剧都是把旁白当作万能药、万金油,过度使用,没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观众。
C.进入网剧时代,影视剧的旁白有一些变化,变化目的是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D.开发旁白的新形态不能拘泥于传统形态,也不能仅限于国产剧,还应向海外剧学习。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论证语言虽然平实易懂,但也不失俏皮,与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有关,如比喻、设问、引用等。
B.材料一运用了类比论证,将中国画、中国古典诗歌与影视剧旁白进行类比,论证留白的作用。
C.材料二引用沈洋的话是为了论证国产剧不能滥用旁白的观点,"几乎""一点"等词体现了语言的严谨。
D.材料二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论述旁白的一些变化及强调不能滥用旁白要开发旁白的新形态。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的观点的一项是(3)
A.电视剧《欢乐颂)的旁白,一会儿替角色表达思绪,一会儿替导演交代场景,一会儿干脆变成"电影录音剪辑",描述起演员的表演。
B.电视剧(围城》中采用与剧中人物语言风格高度契合的旁白,对剧情的发展做意味深长的评论和总结,提示观众品出多重滋味。
C.电视剧《大明宫词)海集开头、结尾的旁白叙述,在现实逻辑之外,又在人物内心情感逻辑之中,形成个性化的叙事风格。
D.电视剧(潜伏》的旁白弥补了谋战剧中演员"表面不动声色,心底波澜起伏"的局限,与整个剧情、人物形象融为一体。
4.材料一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影视剧旁白有哪些功能?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梦回冰城
蒋巍
一节抽屉从时光深处拉了出来。
清蓝的松花江恋恋地流向远方,许多记忆如童年时挂在脖颈上的钥匙,发出清脆的响声。那时,哈尔滨立着许多教堂,天空常有钟声远近回荡,有的教堂还有唱诗班,后来哈尔滨被誉为"音乐之城",底蕴就源于此吧。街上有来来去去的俄罗斯妇女,严冬时也穿着翻毛皮裙和蕾丝长袜,我很奇怪她们为什么不冷。天气好的时候,在街头的墙角偶尔能看到一个俄罗斯老头动情地拉着手风琴或小提琴,脚边放一顶礼帽,里面有一些零钱。还有响着当当铃声的红色有轨电车、运送客人的黑色轿式马车、整齐排列在街边的人力三轮车。每到周末,母亲到幼儿园接我,我都吵闹着要坐大马车回家--那时我就喜欢高大威武的骏马,从此画马成了我的一大爱好。
那时,我不知历史也不懂风景。后来我才知道,"哈尔滨"是满语译音,意思是"晒渔网的场子"。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帝国修筑中东铁路,哈尔滨成为松花江畔的一个重要站点人烟才渐渐利密起来。那时的工具只有铁锹,铁锹也是民工的饭碗。燕山雪花大如席,东北雪花大于天-哈尔滨就这样落生在一朵大大的雪花里。之后,被十月革命吓跑的沙俄贵族和白军军官,“二战”期间被德国法西斯驱赶的欧洲犹太人,纷纷逃到被称为“东方小巴黎”的哈尔滨避难,他们的人数甚至占到哈尔滨人口的一半,很多人终老于此。与此同时,大东北肥得流油、号称“插根筷子都发芽儿”的黑土地,吸引了关内数十万、上百万“闯关东”的移民,以至于街上到处响着大嗓门儿的山东话。哈尔滨渐渐有了满天星光和万家灯火。
家乡,犹如童年时看的第一本小人书。直到你把自己看大了看老了,小人书还是那样经典。哈尔滨这本小人书上画着什么呢?哦,我一直记着南岗区那些尖顶的红铁盖、绿阁楼,那些黄院墙、半圆窗的一幢幢洋房,老道外那些巴洛克式的青砖楼、有着长长回廊的大杂院和院中用绳桶提水的老井。还有道里区那片阔大的平民区地德里,俗称“偏脸子”。细细一想,这个称谓多丑啊——当然也透着哈尔滨人天生的幽默和自嘲。当年,这里棚户连片,过道逼仄,雨天泥浆满地,冬天冰冻路滑。我家当时在环境较好的电车街,但升初中时我被分到地德里的二十九中学我和梁晓声同校,我初三,他初一。我的印象里,那时的晓声瘦得像豆芽菜,话不多,不过一双眼睛精光四射,进校就追求同年级的一个“校花”——我的妹妹,可惜未成。许多年以后,他在中国作协的一次研讨会上说:“正是蒋巍妹妹对我的无情打击,逼我走出了‘偏脸子’。”全场哄堂大笑。
读初中时,我的俄语老师是一位优雅的俄罗斯妇女,是她教我背诵了普希金的许多抒情诗。1964年,我考入省重点中学哈三中,不久一篇作文被省电台选中播出,学校还在门厅贴出通知,让全校学生收听,这真让我心里乐开了花!那年的国庆之夜,我和院里的一群伙伴欢快地拉起手风琴,在中央大街手拉手围成圈,尽情地唱着跳着舞着,引来满街的人潮和欢声,其中有很多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少年。后来,我到了北大荒,一位回哈尔滨探亲的同学带来一瓶红酒,我用牙齿砰地一声掀掉瓶盖,把少年时的记忆含泪一饮而尽。
我以为,哈三中给予我的最大馈赠,就是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展示个性的勇气。我学会了滑冰、游泳,学会了打篮球、排球、冰球,我和队友还得过全市中学生冰球比赛冠军。后来当了作家,可以周游全国了,我只身一人,游过黑龙江、嫩江、松花江、长江、珠江,曾在江流中救过一位上海女知青。我还游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就是没游过黄河,因为"跳进黄河洗不清"。一个傍晚,我在辽宁兴城游海,游着游着竟然看不到陆地了,吓得我魂飞魄散,赶紧往回游,终于看到了远处的一抹黛绿。哈尔滨一向出好嗓子,我也有。有一次跟着中国作家团参加欧洲笔会,我放声高歌一曲《我的太阳》,征服了各国同行和当地大学生。一位法国女作家对我说:“蒋先生,谢谢你带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风貌,这个美好的夜晚属于你!”同行的陈忠实高兴地向我伸出大拇指,指间夹着他那呛人的廉价雪茄烟。
众所周知,哈尔滨最迷人的是著名的中央大街:整条街用圆润的面包石铺就,两边排列着欧洲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在我看来,中央大街就像是哈尔滨的金手指,由犹太人建的造型华美的马迭尔宾馆,就是指上闪闪发光的钻戒。
必须提及我对家乡的一个小小贡献。1985年,时在哈尔滨日报社工作的我,与同事们一同为哈尔滨起一个别称,有人提议叫“滨城”,有人提议叫“江城”,最后我主张叫“冰城”——因为这才是哈尔滨最亮丽的特色。后来,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很多游客都选择在冬天来到冰城哈尔滨观光,那些高大壮丽、晶莹剔透的“水晶宫”,那些千姿百态、充满奇思妙想的冰雕雪塑,绝对是他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风景。
于今,我已离开家乡三十年。回想去过的世界各地,无论景致多么美好,都不过是我人生旅途中匆匆停留的驿站。唯有冰城哈尔滨,唯有母亲一次次含泪送我的那个路口,才是我心中永远地依傍。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哈尔滨之所以被誉为“音乐之城”,与当年城里有许多教堂,以及教堂所拥有的唱诗班不 无关系。
B.哈尔滨人天生拥有幽默和自嘲的特点,这一点从他们给道里区的地德里取名为“偏脸子”可以看出。
C.作家梁晓声在初中时追求作者的妹妹,没能成功,梁晓声后来提到这件事对他的影响,但他遭到了大家的嘲笑。
D.哈三中是作者的母校,这里培养了他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展示个性的勇气,是母校给他的最大馈赠。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一句“一节抽屉从时光深处拉了出来”独立成段,运用比喻手法,语言表达新颖独特,吸引读者兴趣。
B.文章善用细节表现人物,描写作家陈忠实,“指间夹着他那呛人的廉价雪茄烟”的细节使 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作者擅长形象化描写,比如描写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时,将其比作金手指上“闪闪发光的钻戒”,极为传神。
D.文章后面作者特意写了自己对家乡的“小小贡献”——主张哈尔滨的别称叫“冰城”,可 见对家乡的深爱。
8.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4分)
9.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梦回冰城"的好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