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一)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3-08-28
答案:
1. C 2. D 3.B
4. ①从地理位置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南东传书籍方便快捷。
②从书籍资源看,江南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使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非常发达,有丰富的书籍资源。
③从传播效果看,江南是藏书之地、文献乡邦,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认同度高,书籍自江南出更易为人接受。
5. ①论点明确。先从江南的概念解释引出文化江南的概念,然后明确提出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的观点。
②论证思路清晰。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江南”“山水”“诗”“书”展开论述。
③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构成,接着分别论述江南山水与人,江南山水与诗,江南山水与书的关系。
④主要采用引证法。作者在文中对前人论述、文献资料、相关诗句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论证充分。
⑤语言严谨周密。如解释概念时用“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这个意义”,说时间用“至迟”等。
1题详解】
C.“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错,据原文“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可知这是一个计划,不是实际做法。故选C。
【2题详解】
D.“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错误。原文“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可知山水是主体,人是客体。故选D。
【3题详解】
A.据原文“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可知理解“文化江南”并不需要先去探求“何处是江南”,属强加关系。
C.“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错误。原文“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可知选项说法于文无据。
D.“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错,据原文第4段相关内容可知作者观点与张、刘两人的观点是有不同的,非“毫无二致”。故选B。
【4题详解】
题干中“东传”“枢纽”两词,提示答题应首先从江南的地理位置考虑,结合第2段对“地理江南”的相关叙述“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及所学知识可概括出:从地理位置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南东传书籍方便快捷。
问题中的“书籍”提示答题要结合文中叙述江南书籍业发达的相关内容组织答案,从第9段“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江南的水资源也是造纸、印刷业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也为书籍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可归纳出:从书籍资源看,江南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使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非常发达,有丰富的书籍资源。
据第10、11段可知江南文化底蕴深厚且广为人知,认同感高,所以书籍自江南出更容易为人接受,可归纳出:从传播效果看,江南是藏书之地、文献乡邦,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认同度高,书籍自江南出更易为人接受。
【5题详解】
论证特点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答题时要依据材料内容从中心论点、论证结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方面考虑,然后分析归纳出答案要点。
论点明确。
结合“‘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等分析可知,先从江南的概念解释引出文化江南的概念,然后明确提出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的观点。
论证思路清晰,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
结合“‘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为何江南书籍业如此繁盛?当然也与江南的山、水、诗有关”“同时,书籍业的勃兴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与文化世家,江南地区也成为藏书之地,文献乡邦”等分析可知,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江南”“山水”“诗”“书”展开论述。先总说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构成,接着分别论述江南山水与人,江南山水与诗,江南山水与书的关系。
主要采用引证法。
结合“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等分析可知,作者在文中对前人论述、文献资料、相关诗句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论证充分。
语言严谨周密。
结合“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等分析可知,如解释概念时用“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这个意义”,说时间用“至迟”等。
6.B
7.D
8.①对付警报经验丰富,从容镇定,在预行警报响时继续上课,空袭警报响起时才开始行动。②颇有读书人学院派风格的学以致用特点,有哲学系的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跑警报中可以拾到金子的推论,且真的捡到。③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气无畏与安之若素,有学生在以不跑来对待跑警报,即使危险就在眼前也不动声色。
9.①宗璞的作品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旨。虚构了“弗之”这一人物,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风骨,长期抗战中的乐观、豁达,于乱世中的坚守,赞美先辈坚忍为拔,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精神;也塑造了“罗老板”这样的普通民众形象,表现灾难面前普通人的恐惧,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②汪曾祺的作品是散文,作者通过切身体验和细致的观察,叙写了西南联大师生在抗战时期“跑警报”的种种“趣事”,形散而神聚,感悟人生道理,凸显中华民族不能被征服的儒道互补的“不在乎”精神。
6.B.“轻松诙谐”概括不全面,文本一“防空洞”的场景部分既轻松诙谐又令人沉重,躲警报对人们来说是一个痛苦的煎熬过程。故选B。
7.D.“但略带讽刺之意”错,作者认为“跑”字更从容、有风度,并无讽刺之意。故选D。
8.由“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汽笛声一短一长,才动身”可知,对付警报经验丰富,从容镇定,在预行警报响时继续上课,空袭警报响起时才开始行动。
由“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他跑警报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指”可见,颇有读书人学院派风格的学以致用特点,有哲学系的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跑警报中可以拾到金子的推论,且真的捡到。
由“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可见,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气无畏与安之若素,有学生在以不跑来对待跑警报,即使危险就在眼前也不动声色。
9.从文体上看,宗璞的作品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旨。虚构了“弗之”这一人物,全文通过叙述“弗之”的生活场景,来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风骨,长期抗战中的乐观、豁达,于乱世中的坚守,如文中写道“卤辰也知道,有警报时,弗之的习惯是回家坐在腊梅林里。有些文章便是那时构思的”“弗之进了腊梅林,缓步而行,欣赏着阵阵幽香”。从主旨上看,赞美了先辈坚忍为拔,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精神;也塑造了“罗老板”这样的普通民众形象,表现灾难面前普通人的恐惧,如“罗老板还是小声说,‘你说,今天飞机可会来?’”“‘莫要响,莫要响!’罗老板干涉”,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从文体上看,汪曾祺的作品是散文,作者通过切身体验和细致的观察,如“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三天两头有警报”“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等内容,叙写了西南联大师生在抗战时期“跑警报”的种种“趣事”,形散而神聚,感悟人生道理。从全文的主旨看,凸显中华民族不能被征服的儒道互补的“不在乎”精神,如文中写学生面对危险安之若素的内容“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
10.BDF
11.A
12.B
13.(1)它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
14.吕祖谦认为,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诸侯国之间因有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为利益不同而背弃。秦穆公退兵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益。
10.句意: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
从句法结构和断句的标志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是并列关系,句式对称,应各自独立,在它们前后断开,即在 BDF处断开。
11.A.“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理解错误,“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C.正确。“肉食者鄙”的“鄙”指目光短浅、见识浅陋。句意: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当权的人目光短浅。
D.正确。句意: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故选A。
12.B.“烛之武反客为主”理解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分析可知,围绕着秦、晋、郑三国的利害关系,离间晋国的联合行动,他先坦言郑国亡定了,接着指出,若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灭掉郑国无形中增加了晋国的土地和实力,而相对削弱了秦国,这不能不让秦穆公对伐郑是否将损害自己的利益有所疑问,从自己利益出发,秦国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国力相对削弱。没有“反客为主”,而是完全站在秦国的立场分析。故选B。
13.(1)“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第二个“封”,边界;“阙”,使动,侵损、削减;“焉”,哪里;
(2)“惟”,只;“退”,使……撤退;“置戍”,设置戍守;“移”,改变。
14.乙文是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一文的节选。从“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可知作者认为诸侯国之间的结盟或争斗,其根本原因是一个“利”字。即为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因为利益的不同分道扬镳,甚至干戈相向。
结合乙文中“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可知秦穆公退兵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益。
参考译文:
(甲)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乙)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或“攻打”)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开,(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触犯危险。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旦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鼻涕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了!
15.C(C.“只在末尾抒发怀古之情”错误。情感抒发贯穿于前三联中。故选C)
16.“不及”,意思是素车白马的伍员比不上功成身退的范蠡。其中情感复杂:一是正话反说,表达对英雄无人赏识的遗憾,以及对当权者昏聩无能、不识英雄的愤慨;二是悲愤之下心灰意冷,表达明哲保身的无奈之情。
“素车白马终何益,不及陶朱像铸金”意思是:伍子胥乘素车白马又有什么益处呢?哪里比得上陶朱功成身退,赤金塑像啊!
伍子胥因吴王听信谗言而被赐死,魂魄乘素车白马,随钱塘江潮来去;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作者在结尾慨叹伍子胥不善于明哲保身,故遭杀身之祸,在这方面不如越大夫范蠡聪明。作者情感复杂,伍子胥他的忠直精神为人共仰,一身大节但是却不被重用,反遭猜忌,表达了对英雄无人赏识的遗憾;范蠡功成名就,预见勾践为人不可共安乐、遂弃官归隐,虽铸金身却也令人悲愤,表达了心灰意冷,明哲保身的无奈之情。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易错字:知、呦、苹、缨、缚。
18. 痛心疾首 不肖子孙 引以为豪/引以为傲 19. C
20. 不但问题不能理清,也无法达到有效的沟通,甚至适得其反地制造了更多的纷扰。
【18题详解】第一处,语境说的是焦大詈骂的是对“贵族末世”的的痛恨,故选用“痛心疾首”。痛心疾首:多指对人或事的痛恨,也指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悔恨。
第二处,根据语境说的“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分析,此处“出生”是指贾家后代品行不好、没有有出息的子孙们,故选用“不肖子孙”。不肖子孙: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子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第三处,根据语境说的“甚至还恃功而骄”可知,此处是说焦大对于宁荣二公所开创的富贵基业感到骄傲、荣耀,故选用“引以为豪”或“引以为傲”。引以为豪:以此事为光荣。引以为傲:以某人或某物而感到骄傲。
【19题详解】文段第一段是论点,第二段是以《红楼梦》为例进行论证,第三段是以“亡斧疑邻”对论点加以补充。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段来找到论点“许多时候人们对文本的诠释往往以一般性的常识和松散的逻辑来进行的”,也可以根据第三段“人性是多么容易地想当然尔,以致‘亡斧疑邻’的情况极其普遍地发生在读书论人上”“感觉的‘真实’却并不等于客观的‘事实’,更不是永恒的‘真理’。这是读者要自我超越的第一个挑战”分析,可知这三段文字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时会出现常识性意见,如何做到客观的“真实”对读者来说很难。
故选C。
【20题详解】画波浪线的部分由三个小句子组成,第一句是“出现不能理清问题”,第二句是“适得其反地制造了更多纷扰”,第三句“无法达到有效沟通的问题”。分析语意,这三个句子存在递进关系,考生可以选用“不但……,而且(还/也)……,甚至……”的关联词语连接它们。整理句序,使用关联词连缀的复句:不但问题不能理清,也无法达到有效的沟通,甚至适得其反地制造了更多的纷扰。
21. B 22. ①不少健身者存在认识误区(或者:不少健身者存在错误做法);②只有采用科学的健身方式;③又需要相关部门的科学指导
【21题详解】题干中的“你”是泛指,不是特指。
A.“你”是特指,指小明;
B.“你”是泛指,没有指具体的人;
C.“你”是特指,指士兵们;
D.“你”是特指,指演讲者。
故选B。
【22题详解】第一空,根据前面的“但是”可知补写内容在语意上转折;再根据后面“比如,有人认为‘不出汗等于没锻炼’,还有人认为‘多出汗才能更好达到健身目的’”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人们对夏季锻炼产生的误区,故补写内容为“不少健身者存在认识误区”或“不少健身者存在错误做法”。
第二空,根据后句“才能收获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效果。比如,……”,可知此处是说要夏日参与健身锻炼要科学,健身才会受到良好的效果,故补写内容为“只有采用科学的健身方式”。
第三空,由前句中的“既”可知补写内容与之是并列关系;再根据后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此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可知,此处是说健身者还需要相关地方和部门的科学指导,故补写内容为“又需要相关部门的科学指导”。
23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围绕“行动”展开的,理想要想成为现实,就需要付出行动; 要想变得卓越也要行动起来。而“行动”的话题是“实践与认识”这组思辨关系的延伸。
材料的第一句话,讨论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指出“行动”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通过“行动”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材料第二句话,讨论的是“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区别,指出“行动”是衡量平庸与卓越的标准,“立即行动”可能会变得卓越。材料第三句话,继续回到“理想”这个话题,指出“行动”是将虚幻的理想变成现实的基础,强调“行动”对实现理想的重要性。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兔”不是等来的,只能用自己的行动去“抓”。在《劝学》中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里讲的就是坚持不懈地行动,才会抵达成功的彼岸。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者均是“行动派”,没有哪个成功是“等”来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材料将“行动”放到不同的情景之中,都在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实现理想”和“追求卓越”方面入手,讨论“行动”的作用以及“如何行动”,切不可脱离材料对“行动”展开论述。因此,写作时可以写:行动就是命运的转折点。分论点一,行动是克服困难的唯一方法;分论点二,行动是毅力培养的唯一途径;分论点三,在行动中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再照应开篇,重申观点。
立意: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行动是实现理想的基石。
3.追求卓越,从行动开始。
1. C 2. D 3.B
4. ①从地理位置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南东传书籍方便快捷。
②从书籍资源看,江南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使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非常发达,有丰富的书籍资源。
③从传播效果看,江南是藏书之地、文献乡邦,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认同度高,书籍自江南出更易为人接受。
5. ①论点明确。先从江南的概念解释引出文化江南的概念,然后明确提出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的观点。
②论证思路清晰。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江南”“山水”“诗”“书”展开论述。
③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构成,接着分别论述江南山水与人,江南山水与诗,江南山水与书的关系。
④主要采用引证法。作者在文中对前人论述、文献资料、相关诗句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论证充分。
⑤语言严谨周密。如解释概念时用“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这个意义”,说时间用“至迟”等。
1题详解】
C.“绘就‘四条诗路’的实际做法”错,据原文“这一计划为文化浙江,也为文化江南提供了经济一体化之外的文化一体化的尝试,可知这是一个计划,不是实际做法。故选C。
【2题详解】
D.“把山水当成了客体,而人仍然是主体”错误。原文“则更是将山水主体化,让人处于客体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对象”,可知山水是主体,人是客体。故选D。
【3题详解】
A.据原文“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可知理解“文化江南”并不需要先去探求“何处是江南”,属强加关系。
C.“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体,也就不能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错误。原文“陶渊明在九江发现了田园;谢灵运、孙绰则在浙东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可知选项说法于文无据。
D.“且观点与两人毫无二致”错,据原文第4段相关内容可知作者观点与张、刘两人的观点是有不同的,非“毫无二致”。故选B。
【4题详解】
题干中“东传”“枢纽”两词,提示答题应首先从江南的地理位置考虑,结合第2段对“地理江南”的相关叙述“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及所学知识可概括出:从地理位置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南东传书籍方便快捷。
问题中的“书籍”提示答题要结合文中叙述江南书籍业发达的相关内容组织答案,从第9段“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江南的水资源也是造纸、印刷业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学创作的繁荣也为书籍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可归纳出:从书籍资源看,江南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使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非常发达,有丰富的书籍资源。
据第10、11段可知江南文化底蕴深厚且广为人知,认同感高,所以书籍自江南出更容易为人接受,可归纳出:从传播效果看,江南是藏书之地、文献乡邦,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认同度高,书籍自江南出更易为人接受。
【5题详解】
论证特点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答题时要依据材料内容从中心论点、论证结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方面考虑,然后分析归纳出答案要点。
论点明确。
结合“‘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等分析可知,先从江南的概念解释引出文化江南的概念,然后明确提出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的观点。
论证思路清晰,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
结合“‘文化江南’应当由山、水、诗、书四个维度构成”“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为何江南书籍业如此繁盛?当然也与江南的山、水、诗有关”“同时,书籍业的勃兴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与文化世家,江南地区也成为藏书之地,文献乡邦”等分析可知,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江南”“山水”“诗”“书”展开论述。先总说文化江南由山、水、诗、书构成,接着分别论述江南山水与人,江南山水与诗,江南山水与书的关系。
主要采用引证法。
结合“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诗人将山水客体化为认识的对象,发现了山水的价值,而山水融入了主体,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中古以降的诗人文士对此多有阐发,认为山、水不仅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独有的风格特征”等分析可知,作者在文中对前人论述、文献资料、相关诗句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论证充分。
语言严谨周密。
结合“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江南’的形成过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断对象化、审美化、人文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江南地区与书籍生产的相关行业及书籍行业至迟在南朝就非常发达”等分析可知,如解释概念时用“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这个意义”,说时间用“至迟”等。
6.B
7.D
8.①对付警报经验丰富,从容镇定,在预行警报响时继续上课,空袭警报响起时才开始行动。②颇有读书人学院派风格的学以致用特点,有哲学系的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跑警报中可以拾到金子的推论,且真的捡到。③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气无畏与安之若素,有学生在以不跑来对待跑警报,即使危险就在眼前也不动声色。
9.①宗璞的作品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旨。虚构了“弗之”这一人物,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风骨,长期抗战中的乐观、豁达,于乱世中的坚守,赞美先辈坚忍为拔,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精神;也塑造了“罗老板”这样的普通民众形象,表现灾难面前普通人的恐惧,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②汪曾祺的作品是散文,作者通过切身体验和细致的观察,叙写了西南联大师生在抗战时期“跑警报”的种种“趣事”,形散而神聚,感悟人生道理,凸显中华民族不能被征服的儒道互补的“不在乎”精神。
6.B.“轻松诙谐”概括不全面,文本一“防空洞”的场景部分既轻松诙谐又令人沉重,躲警报对人们来说是一个痛苦的煎熬过程。故选B。
7.D.“但略带讽刺之意”错,作者认为“跑”字更从容、有风度,并无讽刺之意。故选D。
8.由“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汽笛声一短一长,才动身”可知,对付警报经验丰富,从容镇定,在预行警报响时继续上课,空袭警报响起时才开始行动。
由“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他跑警报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指”可见,颇有读书人学院派风格的学以致用特点,有哲学系的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跑警报中可以拾到金子的推论,且真的捡到。
由“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可见,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气无畏与安之若素,有学生在以不跑来对待跑警报,即使危险就在眼前也不动声色。
9.从文体上看,宗璞的作品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旨。虚构了“弗之”这一人物,全文通过叙述“弗之”的生活场景,来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风骨,长期抗战中的乐观、豁达,于乱世中的坚守,如文中写道“卤辰也知道,有警报时,弗之的习惯是回家坐在腊梅林里。有些文章便是那时构思的”“弗之进了腊梅林,缓步而行,欣赏着阵阵幽香”。从主旨上看,赞美了先辈坚忍为拔,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精神;也塑造了“罗老板”这样的普通民众形象,表现灾难面前普通人的恐惧,如“罗老板还是小声说,‘你说,今天飞机可会来?’”“‘莫要响,莫要响!’罗老板干涉”,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从文体上看,汪曾祺的作品是散文,作者通过切身体验和细致的观察,如“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三天两头有警报”“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等内容,叙写了西南联大师生在抗战时期“跑警报”的种种“趣事”,形散而神聚,感悟人生道理。从全文的主旨看,凸显中华民族不能被征服的儒道互补的“不在乎”精神,如文中写学生面对危险安之若素的内容“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
10.BDF
11.A
12.B
13.(1)它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
14.吕祖谦认为,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诸侯国之间因有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为利益不同而背弃。秦穆公退兵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益。
10.句意: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
从句法结构和断句的标志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是并列关系,句式对称,应各自独立,在它们前后断开,即在 BDF处断开。
11.A.“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理解错误,“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C.正确。“肉食者鄙”的“鄙”指目光短浅、见识浅陋。句意: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当权的人目光短浅。
D.正确。句意: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故选A。
12.B.“烛之武反客为主”理解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分析可知,围绕着秦、晋、郑三国的利害关系,离间晋国的联合行动,他先坦言郑国亡定了,接着指出,若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灭掉郑国无形中增加了晋国的土地和实力,而相对削弱了秦国,这不能不让秦穆公对伐郑是否将损害自己的利益有所疑问,从自己利益出发,秦国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国力相对削弱。没有“反客为主”,而是完全站在秦国的立场分析。故选B。
13.(1)“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第二个“封”,边界;“阙”,使动,侵损、削减;“焉”,哪里;
(2)“惟”,只;“退”,使……撤退;“置戍”,设置戍守;“移”,改变。
14.乙文是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一文的节选。从“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可知作者认为诸侯国之间的结盟或争斗,其根本原因是一个“利”字。即为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因为利益的不同分道扬镳,甚至干戈相向。
结合乙文中“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可知秦穆公退兵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益。
参考译文:
(甲)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乙)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或“攻打”)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开,(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触犯危险。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旦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鼻涕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了!
15.C(C.“只在末尾抒发怀古之情”错误。情感抒发贯穿于前三联中。故选C)
16.“不及”,意思是素车白马的伍员比不上功成身退的范蠡。其中情感复杂:一是正话反说,表达对英雄无人赏识的遗憾,以及对当权者昏聩无能、不识英雄的愤慨;二是悲愤之下心灰意冷,表达明哲保身的无奈之情。
“素车白马终何益,不及陶朱像铸金”意思是:伍子胥乘素车白马又有什么益处呢?哪里比得上陶朱功成身退,赤金塑像啊!
伍子胥因吴王听信谗言而被赐死,魂魄乘素车白马,随钱塘江潮来去;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作者在结尾慨叹伍子胥不善于明哲保身,故遭杀身之祸,在这方面不如越大夫范蠡聪明。作者情感复杂,伍子胥他的忠直精神为人共仰,一身大节但是却不被重用,反遭猜忌,表达了对英雄无人赏识的遗憾;范蠡功成名就,预见勾践为人不可共安乐、遂弃官归隐,虽铸金身却也令人悲愤,表达了心灰意冷,明哲保身的无奈之情。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易错字:知、呦、苹、缨、缚。
18. 痛心疾首 不肖子孙 引以为豪/引以为傲 19. C
20. 不但问题不能理清,也无法达到有效的沟通,甚至适得其反地制造了更多的纷扰。
【18题详解】第一处,语境说的是焦大詈骂的是对“贵族末世”的的痛恨,故选用“痛心疾首”。痛心疾首:多指对人或事的痛恨,也指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悔恨。
第二处,根据语境说的“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分析,此处“出生”是指贾家后代品行不好、没有有出息的子孙们,故选用“不肖子孙”。不肖子孙: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子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第三处,根据语境说的“甚至还恃功而骄”可知,此处是说焦大对于宁荣二公所开创的富贵基业感到骄傲、荣耀,故选用“引以为豪”或“引以为傲”。引以为豪:以此事为光荣。引以为傲:以某人或某物而感到骄傲。
【19题详解】文段第一段是论点,第二段是以《红楼梦》为例进行论证,第三段是以“亡斧疑邻”对论点加以补充。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段来找到论点“许多时候人们对文本的诠释往往以一般性的常识和松散的逻辑来进行的”,也可以根据第三段“人性是多么容易地想当然尔,以致‘亡斧疑邻’的情况极其普遍地发生在读书论人上”“感觉的‘真实’却并不等于客观的‘事实’,更不是永恒的‘真理’。这是读者要自我超越的第一个挑战”分析,可知这三段文字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时会出现常识性意见,如何做到客观的“真实”对读者来说很难。
故选C。
【20题详解】画波浪线的部分由三个小句子组成,第一句是“出现不能理清问题”,第二句是“适得其反地制造了更多纷扰”,第三句“无法达到有效沟通的问题”。分析语意,这三个句子存在递进关系,考生可以选用“不但……,而且(还/也)……,甚至……”的关联词语连接它们。整理句序,使用关联词连缀的复句:不但问题不能理清,也无法达到有效的沟通,甚至适得其反地制造了更多的纷扰。
21. B 22. ①不少健身者存在认识误区(或者:不少健身者存在错误做法);②只有采用科学的健身方式;③又需要相关部门的科学指导
【21题详解】题干中的“你”是泛指,不是特指。
A.“你”是特指,指小明;
B.“你”是泛指,没有指具体的人;
C.“你”是特指,指士兵们;
D.“你”是特指,指演讲者。
故选B。
【22题详解】第一空,根据前面的“但是”可知补写内容在语意上转折;再根据后面“比如,有人认为‘不出汗等于没锻炼’,还有人认为‘多出汗才能更好达到健身目的’”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人们对夏季锻炼产生的误区,故补写内容为“不少健身者存在认识误区”或“不少健身者存在错误做法”。
第二空,根据后句“才能收获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效果。比如,……”,可知此处是说要夏日参与健身锻炼要科学,健身才会受到良好的效果,故补写内容为“只有采用科学的健身方式”。
第三空,由前句中的“既”可知补写内容与之是并列关系;再根据后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此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可知,此处是说健身者还需要相关地方和部门的科学指导,故补写内容为“又需要相关部门的科学指导”。
23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围绕“行动”展开的,理想要想成为现实,就需要付出行动; 要想变得卓越也要行动起来。而“行动”的话题是“实践与认识”这组思辨关系的延伸。
材料的第一句话,讨论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指出“行动”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通过“行动”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材料第二句话,讨论的是“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区别,指出“行动”是衡量平庸与卓越的标准,“立即行动”可能会变得卓越。材料第三句话,继续回到“理想”这个话题,指出“行动”是将虚幻的理想变成现实的基础,强调“行动”对实现理想的重要性。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兔”不是等来的,只能用自己的行动去“抓”。在《劝学》中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里讲的就是坚持不懈地行动,才会抵达成功的彼岸。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者均是“行动派”,没有哪个成功是“等”来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材料将“行动”放到不同的情景之中,都在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实现理想”和“追求卓越”方面入手,讨论“行动”的作用以及“如何行动”,切不可脱离材料对“行动”展开论述。因此,写作时可以写:行动就是命运的转折点。分论点一,行动是克服困难的唯一方法;分论点二,行动是毅力培养的唯一途径;分论点三,在行动中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再照应开篇,重申观点。
立意: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行动是实现理想的基石。
3.追求卓越,从行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