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高台县第一名校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10-09
张掖市高台县第一名校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8分)
1.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七月既望 西望夏口
B. 举酒属客 举匏樽以相属
C.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纵一苇之所如
D. 当其南北分者 崖限当道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前者为“农历每月十五日”,后者为“看”。
B项,均解释为“劝人喝酒”。
C项,前者为“像”,后者为“往”。
D项,前者为“在”,后者为“遮拦”。
故选B。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顺流而东也
B. 明烛天南
C.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D. 道少半,越中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军。句意:顺流向东进军。
B.名词活用作动词,照。句意: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C.名词,道路。句意:四十五里长的道上都铺成了石阶。
D.名词活用作动词,走路。句意: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
故选C。
3.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而今安在哉
B. 何为其然也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而今在安哉。句意:但现在在哪里呢?
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何其然也。句意:为什么会这样呢?
C.被动句,以“于”为标志。句意: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所困的地方吗?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解忧?唯有杜康。句意:拿什么来消解愁绪呢?只有杜康酒。
故选C。
4. 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故都的秋》中为了表现“故都的秋”,作者重点抓住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B. 《我与地坛》中作者所谓的“宿命的味道”,就是指“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废,“我”残废。
C. 《荷塘月色》中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月色联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继而引起对故乡的惦念,这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现实又是无法超脱的。
D. 《登泰山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课文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B项,理解错误,《我与地坛》中作者所谓“宿命的味道”,不仅因为“我”家与地坛很近,也不仅因为“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废,“我”残废,而且更重要的是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
故选B。
5.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 保存
B.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 迷失,迷路
C.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 拾取,摘取
D.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 应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
A.存:问候、探望。句意: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B.暝:昏暗。句意: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D.当:对着。句意: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故选C。
6. 下列对诗句所用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
B.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
C.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兴)
D.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反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D.以天台山四万八千丈衬托天姥山高大,用的是正衬的手法。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文艺创作领域,人们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探寻,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开始,比如,电影行业对票房、排片率、上座率等数据的关注但直到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在线文艺作品最后的“黑匣子”才真正打开,如今,所有观影数据、用户交互数据、播放表现、演员等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量化成一些固定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面貌,已经广泛为采买、制作投资、宣发和播放各个环节提供参考。
比如,“选角”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场景,大数据算法可通过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和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就是由大数据参与推荐的。除了选角,大数据还能指导剪辑。观众对视频的观看反应,比如何时拖动视频进度条快进等等,都会纳入监测范围,从而让制作者对观众喜好判断有据可依。而在重大体育赛事中,机器甚至可以智能生成精彩短视频(如进球瞬间),直接成为内容生产的一环。此外,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不同用户在视频平台看到的首页是不同的。就算是看到同一内容,其封面图和推荐文案也可能是量身定制。
大数据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到底有多大?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将大数据描述为文艺创作的“爆款炼金术”。用数据说话,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节目反馈“不确定性”,提升“爆款”命中率。另一种观点则将大数据置于艺术家“创意”“灵感”的对立面,认为技术探索在文艺创作者的智慧面前显得虚妄。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属性,用大数据描绘它的难度远高于一般商品,但否认科技与艺术在当下深度融合的趋势同样不可取。事实上,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深刻影响文艺发展。
因此,应合理认识大数据在文艺创作中的参考价值,善于利用而不是一味追捧。通过分析数据,有助于了解观众喜好和习惯,认识当下艺术潮流创作方向,从而为创作提供参考。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甚至可以将人力解放出来,使创作者得以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不可替代的精神创造中去。
但大数据提供的参考仍然是有限的,观众浅层的娱乐需求容易归纳,更深层次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却不易探究。“爆款”没有标准计算公式,一部文艺精品诞生依靠的是艰苦创造和不断创新。如果本末倒置,以为集纳了大数据推荐的流行元素和吸睛话题就高枕无忧,没有在打磨作品上下足够功夫,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此外,对大数据的过度依赖,容易带来统一标准趋向下的跟风与同化,使作品缺乏艺术个性和创新。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如果单凭大数据监测,“诗词”算不上热门元素但节目传达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质感,仍使它赢得观众喜爱,节目的模式创新和创作者的文化坚持才是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不能取代人的创作,但它可以在文艺创作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有益参考,赋能更多好作品。
(摘编自《善用大数据,赋能好作品》,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日)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寻各种大数据背后的一些规律了。
B. 分发内容相同,封面图和推存文案也可能不同,形成了“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
C. 技术探索在文艺创作者的智慧面前井非虚妄,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是大趋势。
D. 大数据无法取代创作,但能为文之创作者提供参考,从而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对比了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为后文的论述张本。
B. 文章重视举例论证,比如对大数据应用场景的介绍中,就分别列举事例加以证明。
C. 文章论证严谨,如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分析了两种截然相反但又都失之偏颇的观点。
D. 文章分析辩证,既强调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不能一切完全依赖大数据。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映用户面貌并广泛为采买、制作、投资、宣发和播放各个环节提供参考的固定指标,是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量化而成的。
B. 《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是大数据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与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推荐确定的。
C. 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深刻影响文艺发展,但用大数据描绘文艺的难度远高于一般商品。
D. 《中国诗词大会》凭借传达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质感,赢得观众喜爱,但单凭大数据监测,“诗词”并不是热门元素。
【答案】7. C 8. A 9. 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人们就已经开始探寻各种大数据背后的一些规律了”错误,由原文“在文艺创作领域,人们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探寻,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开始”可知,缺少限定条件“在文艺创作领域”。A错误。
B项,因果颠倒,由原文“此外,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不同用户在视频平台看到的首页是不同的。就算是看到同一内容,其封面图和推荐文案也可能是量身定制”可知,是因为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分发内容相同,封面图和推存文案也可能不同。B错误。
C项,正确。
D项,“从而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错误,由原文“大数据不能取代人的创作,但它可以在文艺创作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有益参考,赋能更多好作品”可知,是“赋能”更多好作品,而不是“产生”。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首段对比了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错误,根据第一段内容可知,没有“对比”,只是客观的介绍了一下在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A错误。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B项,“《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是大数据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错误,由原文“‘选角’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场景,大数据算法可通过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和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就是由大数据参与推荐的”可知,是大数据依据“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而不是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B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墙下短记
史铁生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它们一向都在那儿安睡,偶尔醒一下,睁眼看看,见你忙着就又睡去,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
近些年我常记起一道墙,碎砖头垒的,风可以吹落砖缝间的细土。那墙很长,至少在一个少年看来是很长,很长之后拐了弯,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里去。小巷的拐角处有一盏街灯,紧挨着往前是一个院门,那里住过我少年时的一个同窗好友。我们一度形影不离,我曾把一件珍爱的东西送给他。是什么,已经记不清。可是有一天我们打了架,为什么打架也记不清了,但丝毫不忘的是:打完架,我去找他要回了那件东西。
回家时,我贴近墙根走。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晚风轻柔得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离,吹离身体,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
那很可能是我对于墙的第一种印象。
我摇着轮椅走街串巷,一面青灰色的墙叫我怦然心动,我知道,再往前去就是我的幼儿园了。青灰色的墙很高,里面有更高的树。树顶上曾有鸟窝,现在没了。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
这样的“条件反射”确立于一个盛夏的午后,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的蝉鸣最为浩大。那个下午母亲要出差到很远的地方去。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青灰色高墙里的情景。她当然是绕过那面墙走上了远途的,但在我的印象里,她是走进那面墙里去了。没有门,但是母亲走过去了,在那里面,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
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坐在窗前,看远近峭壁林立一般的高墙和矮墙。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我们都在墙里。没有多少事可以放心到光天化日下去做。规规整整的高楼叫人想起图书馆的目录柜,只有上帝可以去拉开每一个小抽屉,查阅亿万件心灵秘史,看见破墙而出的梦想都在墙的封护中徘徊。
我们有时千里迢迢,只像是为了去找一处不见墙的地方:荒原、大海、林莽甚至沙漠。但未必就能逃脱。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
把所有的墙都拆掉的愿望自古就有。我坐在窗前用很多时间去幻想一种魔法,唰啦一下墙都不见。怎样呢?料必大家一齐慌作一团(就像热油淋在蚁穴),上哪儿的不知道要上哪儿了,干嘛的忘记要干嘛了,漫山遍野地捕食去和睡觉去么?毕竟又趣味不足。然后大家埋头细想,还是要砌墙。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
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但要接受墙。
为了逃开墙,我曾走到过一面墙下。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眼前。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开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天不变道亦不变。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踏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十,创造一种祷词或谶语,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空旷的夕阳走来园中,若是昏昏睡去,梦里常掉进一眼枯井,井壁又高又滑。喊声在井里嗡嗡碰撞而已,没人能听见,井口上的风中也仍是寂静的冤屈。喊醒了,看看还是活着,喊声并没惊动谁,并不能惊动什么,墙上有青润的和干枯的苔藓,有蜘蛛细巧的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身后拖一行鳞片似的脚印,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3.1415926……
在这墙下,某个冬夜,我见过一个老人。记忆和印象之间总要闹出一些麻烦:记忆对我说未必是在这墙下,但印象总是把记忆中的那个老人搬来这墙下,说就是在这儿。……雪后,月光朦胧,车轮吱吱唧唧轧着雪路,是园中唯一的声响。这么走着,听见一缕悠沉的箫声远远传来,在老柏树摇落的雪雾中似有似无,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侧耳屏息,听出是《苏武牧羊》。曲终,心里正有些凄怆,忽觉墙影里一动,才发现一个老人盘腿端坐于墙下的石凳,黑衣白发,有些玄虚。雪地和月光,安静得也似非凡。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颂。原来箫声并不传自远处,就在那老人唇边。也许是气力不济,也许是这古典一路至今光阴坎坷,箫声若断若续并不高亢,老人颤颤地吐纳之声亦可悉闻。一曲又尽,老人把箫管轻横腿上,双手摊放膝头,看不见他是否闭目。我惊诧而至感激,一遍遍听那箫声和箫声断处的空寂,以为是天喻或是神来引领。
那夜的箫声和老人,多年在我心上,但猜不透其引领指向何处。仅仅让我活下去似不必这样神秘。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哭和喊都是要逃离它,怒和骂都是要逃离它,恭维和跪拜还是想逃离它。失魂落魄的年月里我常去跟那墙谈话,对,说出声,以为这样才更虔诚或者郑重,出声地请求,也出声地责问,害怕惹怒它就又出声地道歉以及悔罪,所谓软硬兼施。但毫无作用,谈判必至破裂,我的一切条件它都不答应。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
(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本文中,“墙”沿着作者流动的心绪,象征着史铁生对于精神困境的一系列生命体认。同时,它又不仅归属于个体生命,亦是人类生存窘境的精神写照。
B. 文章开篇,以议论入手,从总写有关往事与记忆的人生感悟出发,引出墙。与墙有关的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是有一些无奈和悲伤的,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C. “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作者在遭遇人生的劫难后充满痛苦、不甘、怨愤,始终无法正视。
D. 史铁生散文以意象苍渺著称。本文“墙”的意象,充分体现了史铁生散文意象的意义多重化的特点,遥指作者充满哲思的、回归生命本真的深邃内心世界。
11. 文章为什么描写《苏武牧羊》的曲调和吹奏的老人?
12. 请结合全文,分析“墙”的内涵。
【答案】10. C 11. ①悠沉的乐声烘托作者凄怆的心境。②《苏武牧羊》讲述苏武流放绝地,持节坚守十九年始终不渝的故事,借哀而不死的咏叹营造顽强的氛围,使作者鼓起战胜不幸的勇气。③吹奏乐曲的老人给作者带来启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战胜挫折。
12. ①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制造者,象征着人性中的孤独体验。文章记述了我童年时与同窗好友的一件小事,墙成为友情产生间离的见证。②是人内心恐惧的构筑者。“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幼儿园时的回忆成为作者人生中对于无助、冷漠、恐惧感受的最初思想来源。③象征着人思想的樊篱,心灵的城墙。每个人都有秘密,秘密需要墙的封护。④“墙”象征着生命中无可选择的苦难与缺憾,象征着个体生命无法摆脱亦无法掌控的命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始终无法正视”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可知,作者最后明白在遭遇艰难挫折时,选择接受它,只有拥有坦然面对、积极思索的心态,才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1)《苏武牧羊》的曲调的作用:“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可见悠沉的乐声烘托作者凄怆的心境;
(2)依据原文“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颂”,可见是借苏武持节坚守十九年始终不渝的故事鼓起我战胜不幸的勇气,在这样艰苦的氛围中,勇气会战胜一切;
(3)依据原文“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可见这就是老人带给我的启示,那就是要勇于面对,面对挫折、苦难、不幸,最终一定会见到曙光。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形象意蕴的能力。
(1)依据原文“回家时,我贴近墙根走。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晚风轻柔得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离,吹离身体,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可知,童年时与同窗好友吵架,墙成为友情产生间离的见证;
(2)依据原文“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和“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青灰色高墙里的情景。她当然是绕过那面墙走上了远途的”可见,幼儿园时对青灰色砖墙的恐惧,母亲离开时好像隐没于砖墙之后,这些是墙成为恐惧的构筑者;
(3)依据原文“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可知,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墙是秘密的守护者,是思想和心灵的藩篱;
(4)依据原文“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可知,我残疾之后才明白,要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墙象征着生命中无可选择的苦难与缺憾,象征着个体生命无法摆脱亦无法掌控的命运。
一、基础知识(18分)
1.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七月既望 西望夏口
B. 举酒属客 举匏樽以相属
C.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纵一苇之所如
D. 当其南北分者 崖限当道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前者为“农历每月十五日”,后者为“看”。
B项,均解释为“劝人喝酒”。
C项,前者为“像”,后者为“往”。
D项,前者为“在”,后者为“遮拦”。
故选B。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顺流而东也
B. 明烛天南
C.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D. 道少半,越中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军。句意:顺流向东进军。
B.名词活用作动词,照。句意: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C.名词,道路。句意:四十五里长的道上都铺成了石阶。
D.名词活用作动词,走路。句意: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
故选C。
3.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而今安在哉
B. 何为其然也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而今在安哉。句意:但现在在哪里呢?
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何其然也。句意:为什么会这样呢?
C.被动句,以“于”为标志。句意: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所困的地方吗?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解忧?唯有杜康。句意:拿什么来消解愁绪呢?只有杜康酒。
故选C。
4. 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故都的秋》中为了表现“故都的秋”,作者重点抓住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B. 《我与地坛》中作者所谓的“宿命的味道”,就是指“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废,“我”残废。
C. 《荷塘月色》中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月色联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继而引起对故乡的惦念,这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现实又是无法超脱的。
D. 《登泰山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课文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B项,理解错误,《我与地坛》中作者所谓“宿命的味道”,不仅因为“我”家与地坛很近,也不仅因为“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废,“我”残废,而且更重要的是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
故选B。
5.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 保存
B.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 迷失,迷路
C.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 拾取,摘取
D.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 应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
A.存:问候、探望。句意: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B.暝:昏暗。句意: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D.当:对着。句意: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故选C。
6. 下列对诗句所用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
B.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
C.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兴)
D.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反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D.以天台山四万八千丈衬托天姥山高大,用的是正衬的手法。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文艺创作领域,人们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探寻,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开始,比如,电影行业对票房、排片率、上座率等数据的关注但直到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在线文艺作品最后的“黑匣子”才真正打开,如今,所有观影数据、用户交互数据、播放表现、演员等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量化成一些固定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面貌,已经广泛为采买、制作投资、宣发和播放各个环节提供参考。
比如,“选角”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场景,大数据算法可通过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和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就是由大数据参与推荐的。除了选角,大数据还能指导剪辑。观众对视频的观看反应,比如何时拖动视频进度条快进等等,都会纳入监测范围,从而让制作者对观众喜好判断有据可依。而在重大体育赛事中,机器甚至可以智能生成精彩短视频(如进球瞬间),直接成为内容生产的一环。此外,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不同用户在视频平台看到的首页是不同的。就算是看到同一内容,其封面图和推荐文案也可能是量身定制。
大数据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到底有多大?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将大数据描述为文艺创作的“爆款炼金术”。用数据说话,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节目反馈“不确定性”,提升“爆款”命中率。另一种观点则将大数据置于艺术家“创意”“灵感”的对立面,认为技术探索在文艺创作者的智慧面前显得虚妄。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属性,用大数据描绘它的难度远高于一般商品,但否认科技与艺术在当下深度融合的趋势同样不可取。事实上,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深刻影响文艺发展。
因此,应合理认识大数据在文艺创作中的参考价值,善于利用而不是一味追捧。通过分析数据,有助于了解观众喜好和习惯,认识当下艺术潮流创作方向,从而为创作提供参考。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甚至可以将人力解放出来,使创作者得以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不可替代的精神创造中去。
但大数据提供的参考仍然是有限的,观众浅层的娱乐需求容易归纳,更深层次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却不易探究。“爆款”没有标准计算公式,一部文艺精品诞生依靠的是艰苦创造和不断创新。如果本末倒置,以为集纳了大数据推荐的流行元素和吸睛话题就高枕无忧,没有在打磨作品上下足够功夫,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此外,对大数据的过度依赖,容易带来统一标准趋向下的跟风与同化,使作品缺乏艺术个性和创新。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如果单凭大数据监测,“诗词”算不上热门元素但节目传达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质感,仍使它赢得观众喜爱,节目的模式创新和创作者的文化坚持才是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不能取代人的创作,但它可以在文艺创作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有益参考,赋能更多好作品。
(摘编自《善用大数据,赋能好作品》,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日)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寻各种大数据背后的一些规律了。
B. 分发内容相同,封面图和推存文案也可能不同,形成了“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
C. 技术探索在文艺创作者的智慧面前井非虚妄,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是大趋势。
D. 大数据无法取代创作,但能为文之创作者提供参考,从而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对比了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为后文的论述张本。
B. 文章重视举例论证,比如对大数据应用场景的介绍中,就分别列举事例加以证明。
C. 文章论证严谨,如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分析了两种截然相反但又都失之偏颇的观点。
D. 文章分析辩证,既强调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不能一切完全依赖大数据。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映用户面貌并广泛为采买、制作、投资、宣发和播放各个环节提供参考的固定指标,是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量化而成的。
B. 《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是大数据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与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推荐确定的。
C. 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深刻影响文艺发展,但用大数据描绘文艺的难度远高于一般商品。
D. 《中国诗词大会》凭借传达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质感,赢得观众喜爱,但单凭大数据监测,“诗词”并不是热门元素。
【答案】7. C 8. A 9. 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人们就已经开始探寻各种大数据背后的一些规律了”错误,由原文“在文艺创作领域,人们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探寻,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开始”可知,缺少限定条件“在文艺创作领域”。A错误。
B项,因果颠倒,由原文“此外,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不同用户在视频平台看到的首页是不同的。就算是看到同一内容,其封面图和推荐文案也可能是量身定制”可知,是因为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分发内容相同,封面图和推存文案也可能不同。B错误。
C项,正确。
D项,“从而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错误,由原文“大数据不能取代人的创作,但它可以在文艺创作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有益参考,赋能更多好作品”可知,是“赋能”更多好作品,而不是“产生”。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首段对比了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错误,根据第一段内容可知,没有“对比”,只是客观的介绍了一下在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A错误。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B项,“《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是大数据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错误,由原文“‘选角’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场景,大数据算法可通过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和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就是由大数据参与推荐的”可知,是大数据依据“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而不是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B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墙下短记
史铁生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它们一向都在那儿安睡,偶尔醒一下,睁眼看看,见你忙着就又睡去,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
近些年我常记起一道墙,碎砖头垒的,风可以吹落砖缝间的细土。那墙很长,至少在一个少年看来是很长,很长之后拐了弯,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里去。小巷的拐角处有一盏街灯,紧挨着往前是一个院门,那里住过我少年时的一个同窗好友。我们一度形影不离,我曾把一件珍爱的东西送给他。是什么,已经记不清。可是有一天我们打了架,为什么打架也记不清了,但丝毫不忘的是:打完架,我去找他要回了那件东西。
回家时,我贴近墙根走。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晚风轻柔得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离,吹离身体,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
那很可能是我对于墙的第一种印象。
我摇着轮椅走街串巷,一面青灰色的墙叫我怦然心动,我知道,再往前去就是我的幼儿园了。青灰色的墙很高,里面有更高的树。树顶上曾有鸟窝,现在没了。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
这样的“条件反射”确立于一个盛夏的午后,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的蝉鸣最为浩大。那个下午母亲要出差到很远的地方去。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青灰色高墙里的情景。她当然是绕过那面墙走上了远途的,但在我的印象里,她是走进那面墙里去了。没有门,但是母亲走过去了,在那里面,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
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坐在窗前,看远近峭壁林立一般的高墙和矮墙。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我们都在墙里。没有多少事可以放心到光天化日下去做。规规整整的高楼叫人想起图书馆的目录柜,只有上帝可以去拉开每一个小抽屉,查阅亿万件心灵秘史,看见破墙而出的梦想都在墙的封护中徘徊。
我们有时千里迢迢,只像是为了去找一处不见墙的地方:荒原、大海、林莽甚至沙漠。但未必就能逃脱。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
把所有的墙都拆掉的愿望自古就有。我坐在窗前用很多时间去幻想一种魔法,唰啦一下墙都不见。怎样呢?料必大家一齐慌作一团(就像热油淋在蚁穴),上哪儿的不知道要上哪儿了,干嘛的忘记要干嘛了,漫山遍野地捕食去和睡觉去么?毕竟又趣味不足。然后大家埋头细想,还是要砌墙。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
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但要接受墙。
为了逃开墙,我曾走到过一面墙下。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眼前。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开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天不变道亦不变。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踏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十,创造一种祷词或谶语,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空旷的夕阳走来园中,若是昏昏睡去,梦里常掉进一眼枯井,井壁又高又滑。喊声在井里嗡嗡碰撞而已,没人能听见,井口上的风中也仍是寂静的冤屈。喊醒了,看看还是活着,喊声并没惊动谁,并不能惊动什么,墙上有青润的和干枯的苔藓,有蜘蛛细巧的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身后拖一行鳞片似的脚印,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3.1415926……
在这墙下,某个冬夜,我见过一个老人。记忆和印象之间总要闹出一些麻烦:记忆对我说未必是在这墙下,但印象总是把记忆中的那个老人搬来这墙下,说就是在这儿。……雪后,月光朦胧,车轮吱吱唧唧轧着雪路,是园中唯一的声响。这么走着,听见一缕悠沉的箫声远远传来,在老柏树摇落的雪雾中似有似无,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侧耳屏息,听出是《苏武牧羊》。曲终,心里正有些凄怆,忽觉墙影里一动,才发现一个老人盘腿端坐于墙下的石凳,黑衣白发,有些玄虚。雪地和月光,安静得也似非凡。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颂。原来箫声并不传自远处,就在那老人唇边。也许是气力不济,也许是这古典一路至今光阴坎坷,箫声若断若续并不高亢,老人颤颤地吐纳之声亦可悉闻。一曲又尽,老人把箫管轻横腿上,双手摊放膝头,看不见他是否闭目。我惊诧而至感激,一遍遍听那箫声和箫声断处的空寂,以为是天喻或是神来引领。
那夜的箫声和老人,多年在我心上,但猜不透其引领指向何处。仅仅让我活下去似不必这样神秘。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哭和喊都是要逃离它,怒和骂都是要逃离它,恭维和跪拜还是想逃离它。失魂落魄的年月里我常去跟那墙谈话,对,说出声,以为这样才更虔诚或者郑重,出声地请求,也出声地责问,害怕惹怒它就又出声地道歉以及悔罪,所谓软硬兼施。但毫无作用,谈判必至破裂,我的一切条件它都不答应。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
(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本文中,“墙”沿着作者流动的心绪,象征着史铁生对于精神困境的一系列生命体认。同时,它又不仅归属于个体生命,亦是人类生存窘境的精神写照。
B. 文章开篇,以议论入手,从总写有关往事与记忆的人生感悟出发,引出墙。与墙有关的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是有一些无奈和悲伤的,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C. “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作者在遭遇人生的劫难后充满痛苦、不甘、怨愤,始终无法正视。
D. 史铁生散文以意象苍渺著称。本文“墙”的意象,充分体现了史铁生散文意象的意义多重化的特点,遥指作者充满哲思的、回归生命本真的深邃内心世界。
11. 文章为什么描写《苏武牧羊》的曲调和吹奏的老人?
12. 请结合全文,分析“墙”的内涵。
【答案】10. C 11. ①悠沉的乐声烘托作者凄怆的心境。②《苏武牧羊》讲述苏武流放绝地,持节坚守十九年始终不渝的故事,借哀而不死的咏叹营造顽强的氛围,使作者鼓起战胜不幸的勇气。③吹奏乐曲的老人给作者带来启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战胜挫折。
12. ①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制造者,象征着人性中的孤独体验。文章记述了我童年时与同窗好友的一件小事,墙成为友情产生间离的见证。②是人内心恐惧的构筑者。“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幼儿园时的回忆成为作者人生中对于无助、冷漠、恐惧感受的最初思想来源。③象征着人思想的樊篱,心灵的城墙。每个人都有秘密,秘密需要墙的封护。④“墙”象征着生命中无可选择的苦难与缺憾,象征着个体生命无法摆脱亦无法掌控的命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始终无法正视”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可知,作者最后明白在遭遇艰难挫折时,选择接受它,只有拥有坦然面对、积极思索的心态,才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1)《苏武牧羊》的曲调的作用:“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可见悠沉的乐声烘托作者凄怆的心境;
(2)依据原文“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颂”,可见是借苏武持节坚守十九年始终不渝的故事鼓起我战胜不幸的勇气,在这样艰苦的氛围中,勇气会战胜一切;
(3)依据原文“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可见这就是老人带给我的启示,那就是要勇于面对,面对挫折、苦难、不幸,最终一定会见到曙光。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形象意蕴的能力。
(1)依据原文“回家时,我贴近墙根走。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晚风轻柔得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离,吹离身体,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可知,童年时与同窗好友吵架,墙成为友情产生间离的见证;
(2)依据原文“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和“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青灰色高墙里的情景。她当然是绕过那面墙走上了远途的”可见,幼儿园时对青灰色砖墙的恐惧,母亲离开时好像隐没于砖墙之后,这些是墙成为恐惧的构筑者;
(3)依据原文“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可知,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墙是秘密的守护者,是思想和心灵的藩篱;
(4)依据原文“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可知,我残疾之后才明白,要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墙象征着生命中无可选择的苦难与缺憾,象征着个体生命无法摆脱亦无法掌控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