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联盟学校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学情调研高三语文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3-10-10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部分共5 小题,19 分)
1.(3 分)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唐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固体糖”错。从文章最后“赋中与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这是汉唐时代对异国所产固体糖的叫法”可知,唐代之前已经出现了固体糖。
2.(3 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艺相当简单,因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强加因果关系。工艺相当简单,与其使用的原材料没有直接关系。且宋代熬制沙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缺少依据,原文说的是“《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熬就”。
3.(3 分)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宋代的甘蔗种植只集中在这五个地方”错。原文说“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
4.(4 分,1 点 1 分)①作者由宋人王灼的《糖霜谱》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 ②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可知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 ③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 ④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沙糖不是固体糖 ,所以 “ 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 ” 不可能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原文“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体系里,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可知,作者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由原文“《糖霜语》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 而且出品率很低”“《糖霜语》介绍,当时边境以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没听说有糖霜的生产”可知,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很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由原文“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可知,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由原文“从《糖霜谱》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历史情况,却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样受到忽略的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作为糖制品主力的液态糖,拥有一个指定专用名称——沙糖”“《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过糖蜜的稠浆就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是流质的胶饴”可知,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可见沙糖不是固体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
5.(6 分,每点 2 分)①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 ②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 ③从事学术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要理性谨慎地进行求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案不唯一不固定, 分清角度、言之成理即可。由原文“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可得,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由原文“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宋人王灼的《糖霜语》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唐人对这种形式的蔗糖颇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种应用。真正惊人的是,如《演繁录》指出,早在东汉时,张衡
《七辩》里已然提到:‘沙饧石蜜,远国储珍。’”可得,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由原文 “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可得,在考证过程中,作者引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在文中指出“很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望文生义”,结果得出错误的观点,由此可得,学术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要理性谨慎地进行求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部分共4 小题,16 分)
6.(3 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内容、主题思想的分析鉴赏能力。
答案:B【解析】A.“因此‘我’迫切想得到这顶礼帽”错误,原文是先想得到礼帽,后来戴上后发现“如玉”“如绒”,前后颠倒,强加因果。C.父辈年轻时艰辛生活的真实再现”错误,“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是夸张的说法,并非真的一根扁担上睡了三个人,而且原文也无此类描述,望文生义,无中生有。D.“是因为‘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错误,原文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选项却说成“‘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偷换概念,归因错误。 7.(3 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技巧、语言的分析鉴赏能力。
答案:D【解析】“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与父亲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错误。我们要能够读懂散文的技巧、语言。“阴阳相隔”,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交代父亲已经去世,也并无“痛苦之情”,而是表现了对父亲的思念、感恩与牵挂之情,曲解文意。
8.(4 分)【解析】考查学生掌握物象的作用的能力。
【答题思路】物象的作用:物象本身特点+对内容+对结构+对情感
答案:①礼帽代表了父亲的气派与风度,在儿时作者的心中意味着成年;礼帽吸引着“我”,包含着“我”对父亲的仰慕和对成长的向往。(2 分)②扁担是父辈努力打拼的见证,是家风传承的象征;老一辈人用扁担挑起生活的重担,扁担也指引“我”,助“我”渡过困境。(2 分)③从礼帽写到扁担,层层深入,由外到内呈现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使父亲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展现“我”追随父亲不断成长的过程。(2 分)
【评分细则】每一处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失分剖析】1.未掌握物象作用答题思路;2.要点不全;3.未扣文本分析,回答肤浅化。
9.(6 分)【解析】考查学生结合文本分析筛选信息“家学”的能力。
【答题思路】“家学”主要是针对家人体现出的人物特点。
答案:①父亲有一家之主的风范:父亲慈爱宽容,不发脾气,不打骂孩子,家庭气氛温馨和睦。(2 分)②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讲故事教导“我”要宽容; 对人笑颜相对,对曾经与四弟发生矛盾的小朋友好言抚慰;当“我”遇到苦难时,父亲写信鼓励“我”咬紧牙关,给“我”力量。(2 分)③父亲重视家风传承:家中保留着曾祖父用过的扁担,它见证过父辈的成长与坚持,父亲又用“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鼓励“我”像父辈一样不怕困难。(2 分)
【评阅细则】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失分剖析】审题不准,理不清答题思路,分不清从哪几个维度解答;2.要点不全;3.回答肤浅化。
【结合教材分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研习任务为: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比如《〈论语〉十二章》,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辨析君子、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都富于启发性。学习时,要梳理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扁担那头的父亲》从“家学家风”建设传承的角度,与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研习任务是高度一致的,“家学家风”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方面,因而这道题与教材密切相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
10.(3 分)DFH【解析】“三石”是“不过”的宾语,故在其后断开;前一个“左右”是“示”的宾语, 故在其后断开;“之”只能做“引”的宾语,不能做“中关”的主语,故在“之”后要断开。
11.(3 分)D【解析】文中的“责”意为要求,并非责备。
12.(3 分)A【解析】错在“就报告说齐军还很远”。原文说的是“殊不知齐军之所在”,即不知道齐军在哪里。
13.(8 分)答案:
(1)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把“直言”所包含的“劝谏” 的意思补充出来1 分,“过”(过错,过失)1 分,“无道”(没有途径,无从)1 分,句意1 分。注意:如果考生把“善无自至”译作"善言就无从听到",也算正确的译法。]
(2)昏庸的君王却不是这样,那些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即使是为他用尽气力、竭尽忠诚, 他也不知道。[“暗”(昏庸,糊涂)、“卑贱”(地位低贱)各1 分,补出“不能知”的主语1 分,句意1 分]
14.(3 分)答案:①观点上的相同之处:君主要善于听别人的意见。②主要论证方法的不同:
材料一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材料二主要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第一点 1 分,第二点 2 分)
【解析】第一问,从两则材料的议论句可以看出,材料一的主要意思是"亡国之君不可以直言相谏”, 说的是亡国的君主不能听取意见;材料二的主要意思就是其第一句"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其中“以天下之耳听”所包含的观点就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它与材料一都是讲君主听取意见之事,此即两则材料在观点上的相同之处。第二问,把两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指出来,就会发现它们有很大区别,材料一只是举例子,而材料二则既有比喻,又有对比。
【参考译文】材料一:
亡国的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贤人无从到来,君主的思想就会壅塞不通。齐国进攻宋国,宋王派人去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派去的人回来说:“齐寇已经临近了,国人已经恐慌了。”左右近臣都对宋王说:"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兵的虚弱,怎么可能这样?”于是宋王大怒,把派去的人屈杀了。接着又派人去察看,派去的人的回报仍与前一个人相同,宋王又大怒,把他屈杀了。这样的事接连发生了三次,之后又派人去察看。被派的人路上遇见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问:“国家已经十分危险了,你要到哪儿去?”弟弟说:“去替君主察看齐寇。没想到齐寇已经离得这么近,国人已经这么恐慌。现在我担心的是,先前察看齐军动静的人,都是因为回报齐军迫近而死掉了;如今我回报真情是死,不回报真情恐怕也是一死。这该怎么办呢?”他的哥哥说:“如果回报真情,你将比国破后被杀的人先被杀,此国破后逃亡的人先逃亡。”于是被派的人回报宋王说:“根本没看到齐寇在哪里,国人也非常安定。”宋王十分高兴,就赏赐这个人钱财。齐军一到,宋王自己奔到车上,赶着车急急忙忙逃跑。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说他能用硬弓。他平时所使用的弓力量不过三石,拿给左右侍从看,侍从们试着拉这张弓,都只拉到一半就停了下来,说:“这张弓的弓力不低于九石,除了您,谁还能用这样的弓!”宣王的实际情况是所用的弓不超过三石,但一辈子都自认为用的弓是九石,这岂不可悲吗?给国家造成祸乱的君主,他们的弊病就在于用的弓实有三石而自以为用九石啊!
材料二:
做君主的,借助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借助天下人的耳力聆听声音,凭借天下人的智慧考虑问题, 依仗天下人的力量争取胜利。因此,君主发布的号令能够向下贯彻,群臣的情况能够上达。因此,贤能的人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智慧,能力差的也竭尽全力;君主的恩德施予普遍而不偏私,群臣勤奋工作而不懈怠。能够有这样的结果其原因何在?在于君主掌握了正确的用人方法,而不专靠君主一个人的才能。所以借助于车马的人,脚腿不辛苦而能到达千里之外;乘坐舟船的人,不会游泳而能横渡江河大海。君主在主观思想上,没有一个不想集天下人智慧、用众人力量去处事办事的,然而那些对君主表达效忠之心的人,却很少有不使自身遭困的。(因此对于君主来说)假使那些言论是正确的,即使是役民樵夫,也不能弃之不用;假使那些言论是错误的,即使是卿相在朝廷上拿出的策略,也不一定非用不可。英明的君主听取群臣的意见,那策略如果可以使用,就不以拿出策略的人地位低微为羞耻; 如果他的意见可行,就不要求他的言辞漂亮。昏庸的君王却不是这样,那些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 即使是为他用尽气力、竭尽忠诚,他也不知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15(3 分)B(报国无门之愁怨,于文无据)
16(6 分,每点 3 分)①“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写出战争胜利后,皇帝下诏赏赐将士,将士们踏着丹梯上朝的景象。②用将士获得功名结尾,激励处在恶劣环境中的将士们奋勇杀敌, 建功立业。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7.(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6 分,每答对一空给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2小题,8 分) 18.(4 分)答案:①无所畏惧②以退为进
19.(4 分)答案:a.但后者未必就是逃避(后者的态度却是沉稳)b.作为诗意的栖居地(意思近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3小题,12 分)
2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B、C 三项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D 项是比喻。
2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递进。B. 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转折。D.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22.(6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每点2 分。
①三个重叠词语“牢牢”常常”轻轻”与“牢”常”轻”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
②“牢牢”是牢固的意思,比“牢”的程度更甚,能突出家的踏实感之重。
③“常常”是经常的意思,比“常”频率更高,突出了妈妈的叮咛、唠叨对孩子的影响之深。
④“轻轻”是轻微之意,突出了家给我的踏实感被颠覆的偶然性,颠覆在不经意间。四、作文(60 分)
23.【文题解析】材料是一句富有内涵的话。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这句话意味着给出的答案只是一种参考,而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它表明答案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也提示我们在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时,要理智并充分地思考,不盲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句话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和背景,这使得每个人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提醒我们应尊重他人的观点态度,尊重事物的多样性,认识到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适用于所有人。我们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学习,但最终需要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为依据。
整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如:价值观的多样性、自由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推崇独立精神、尊重他人的选择,等等。考生可以选择一个有体悟、有感触的角度立意成文。
参考立意:①独立思考,成就精彩人生;②推崇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差异;③拒绝盲从, 走独立创新之路;④吸纳他人智慧,展现独特之美;等等。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部分共5 小题,19 分)
1.(3 分)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唐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固体糖”错。从文章最后“赋中与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这是汉唐时代对异国所产固体糖的叫法”可知,唐代之前已经出现了固体糖。
2.(3 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艺相当简单,因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强加因果关系。工艺相当简单,与其使用的原材料没有直接关系。且宋代熬制沙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缺少依据,原文说的是“《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熬就”。
3.(3 分)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宋代的甘蔗种植只集中在这五个地方”错。原文说“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
4.(4 分,1 点 1 分)①作者由宋人王灼的《糖霜谱》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 ②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可知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 ③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 ④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沙糖不是固体糖 ,所以 “ 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 ” 不可能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原文“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体系里,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可知,作者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由原文“《糖霜语》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 而且出品率很低”“《糖霜语》介绍,当时边境以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没听说有糖霜的生产”可知,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很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由原文“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可知,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由原文“从《糖霜谱》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历史情况,却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样受到忽略的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作为糖制品主力的液态糖,拥有一个指定专用名称——沙糖”“《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过糖蜜的稠浆就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是流质的胶饴”可知,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可见沙糖不是固体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
5.(6 分,每点 2 分)①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 ②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 ③从事学术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要理性谨慎地进行求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案不唯一不固定, 分清角度、言之成理即可。由原文“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可得,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由原文“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宋人王灼的《糖霜语》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唐人对这种形式的蔗糖颇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种应用。真正惊人的是,如《演繁录》指出,早在东汉时,张衡
《七辩》里已然提到:‘沙饧石蜜,远国储珍。’”可得,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由原文 “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可得,在考证过程中,作者引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在文中指出“很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望文生义”,结果得出错误的观点,由此可得,学术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要理性谨慎地进行求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部分共4 小题,16 分)
6.(3 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内容、主题思想的分析鉴赏能力。
答案:B【解析】A.“因此‘我’迫切想得到这顶礼帽”错误,原文是先想得到礼帽,后来戴上后发现“如玉”“如绒”,前后颠倒,强加因果。C.父辈年轻时艰辛生活的真实再现”错误,“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是夸张的说法,并非真的一根扁担上睡了三个人,而且原文也无此类描述,望文生义,无中生有。D.“是因为‘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错误,原文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选项却说成“‘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偷换概念,归因错误。 7.(3 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技巧、语言的分析鉴赏能力。
答案:D【解析】“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与父亲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错误。我们要能够读懂散文的技巧、语言。“阴阳相隔”,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交代父亲已经去世,也并无“痛苦之情”,而是表现了对父亲的思念、感恩与牵挂之情,曲解文意。
8.(4 分)【解析】考查学生掌握物象的作用的能力。
【答题思路】物象的作用:物象本身特点+对内容+对结构+对情感
答案:①礼帽代表了父亲的气派与风度,在儿时作者的心中意味着成年;礼帽吸引着“我”,包含着“我”对父亲的仰慕和对成长的向往。(2 分)②扁担是父辈努力打拼的见证,是家风传承的象征;老一辈人用扁担挑起生活的重担,扁担也指引“我”,助“我”渡过困境。(2 分)③从礼帽写到扁担,层层深入,由外到内呈现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使父亲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展现“我”追随父亲不断成长的过程。(2 分)
【评分细则】每一处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失分剖析】1.未掌握物象作用答题思路;2.要点不全;3.未扣文本分析,回答肤浅化。
9.(6 分)【解析】考查学生结合文本分析筛选信息“家学”的能力。
【答题思路】“家学”主要是针对家人体现出的人物特点。
答案:①父亲有一家之主的风范:父亲慈爱宽容,不发脾气,不打骂孩子,家庭气氛温馨和睦。(2 分)②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讲故事教导“我”要宽容; 对人笑颜相对,对曾经与四弟发生矛盾的小朋友好言抚慰;当“我”遇到苦难时,父亲写信鼓励“我”咬紧牙关,给“我”力量。(2 分)③父亲重视家风传承:家中保留着曾祖父用过的扁担,它见证过父辈的成长与坚持,父亲又用“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鼓励“我”像父辈一样不怕困难。(2 分)
【评阅细则】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失分剖析】审题不准,理不清答题思路,分不清从哪几个维度解答;2.要点不全;3.回答肤浅化。
【结合教材分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研习任务为: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比如《〈论语〉十二章》,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辨析君子、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都富于启发性。学习时,要梳理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扁担那头的父亲》从“家学家风”建设传承的角度,与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研习任务是高度一致的,“家学家风”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方面,因而这道题与教材密切相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
10.(3 分)DFH【解析】“三石”是“不过”的宾语,故在其后断开;前一个“左右”是“示”的宾语, 故在其后断开;“之”只能做“引”的宾语,不能做“中关”的主语,故在“之”后要断开。
11.(3 分)D【解析】文中的“责”意为要求,并非责备。
12.(3 分)A【解析】错在“就报告说齐军还很远”。原文说的是“殊不知齐军之所在”,即不知道齐军在哪里。
13.(8 分)答案:
(1)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把“直言”所包含的“劝谏” 的意思补充出来1 分,“过”(过错,过失)1 分,“无道”(没有途径,无从)1 分,句意1 分。注意:如果考生把“善无自至”译作"善言就无从听到",也算正确的译法。]
(2)昏庸的君王却不是这样,那些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即使是为他用尽气力、竭尽忠诚, 他也不知道。[“暗”(昏庸,糊涂)、“卑贱”(地位低贱)各1 分,补出“不能知”的主语1 分,句意1 分]
14.(3 分)答案:①观点上的相同之处:君主要善于听别人的意见。②主要论证方法的不同:
材料一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材料二主要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第一点 1 分,第二点 2 分)
【解析】第一问,从两则材料的议论句可以看出,材料一的主要意思是"亡国之君不可以直言相谏”, 说的是亡国的君主不能听取意见;材料二的主要意思就是其第一句"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其中“以天下之耳听”所包含的观点就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它与材料一都是讲君主听取意见之事,此即两则材料在观点上的相同之处。第二问,把两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指出来,就会发现它们有很大区别,材料一只是举例子,而材料二则既有比喻,又有对比。
【参考译文】材料一:
亡国的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贤人无从到来,君主的思想就会壅塞不通。齐国进攻宋国,宋王派人去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派去的人回来说:“齐寇已经临近了,国人已经恐慌了。”左右近臣都对宋王说:"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兵的虚弱,怎么可能这样?”于是宋王大怒,把派去的人屈杀了。接着又派人去察看,派去的人的回报仍与前一个人相同,宋王又大怒,把他屈杀了。这样的事接连发生了三次,之后又派人去察看。被派的人路上遇见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问:“国家已经十分危险了,你要到哪儿去?”弟弟说:“去替君主察看齐寇。没想到齐寇已经离得这么近,国人已经这么恐慌。现在我担心的是,先前察看齐军动静的人,都是因为回报齐军迫近而死掉了;如今我回报真情是死,不回报真情恐怕也是一死。这该怎么办呢?”他的哥哥说:“如果回报真情,你将比国破后被杀的人先被杀,此国破后逃亡的人先逃亡。”于是被派的人回报宋王说:“根本没看到齐寇在哪里,国人也非常安定。”宋王十分高兴,就赏赐这个人钱财。齐军一到,宋王自己奔到车上,赶着车急急忙忙逃跑。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说他能用硬弓。他平时所使用的弓力量不过三石,拿给左右侍从看,侍从们试着拉这张弓,都只拉到一半就停了下来,说:“这张弓的弓力不低于九石,除了您,谁还能用这样的弓!”宣王的实际情况是所用的弓不超过三石,但一辈子都自认为用的弓是九石,这岂不可悲吗?给国家造成祸乱的君主,他们的弊病就在于用的弓实有三石而自以为用九石啊!
材料二:
做君主的,借助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借助天下人的耳力聆听声音,凭借天下人的智慧考虑问题, 依仗天下人的力量争取胜利。因此,君主发布的号令能够向下贯彻,群臣的情况能够上达。因此,贤能的人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智慧,能力差的也竭尽全力;君主的恩德施予普遍而不偏私,群臣勤奋工作而不懈怠。能够有这样的结果其原因何在?在于君主掌握了正确的用人方法,而不专靠君主一个人的才能。所以借助于车马的人,脚腿不辛苦而能到达千里之外;乘坐舟船的人,不会游泳而能横渡江河大海。君主在主观思想上,没有一个不想集天下人智慧、用众人力量去处事办事的,然而那些对君主表达效忠之心的人,却很少有不使自身遭困的。(因此对于君主来说)假使那些言论是正确的,即使是役民樵夫,也不能弃之不用;假使那些言论是错误的,即使是卿相在朝廷上拿出的策略,也不一定非用不可。英明的君主听取群臣的意见,那策略如果可以使用,就不以拿出策略的人地位低微为羞耻; 如果他的意见可行,就不要求他的言辞漂亮。昏庸的君王却不是这样,那些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 即使是为他用尽气力、竭尽忠诚,他也不知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15(3 分)B(报国无门之愁怨,于文无据)
16(6 分,每点 3 分)①“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写出战争胜利后,皇帝下诏赏赐将士,将士们踏着丹梯上朝的景象。②用将士获得功名结尾,激励处在恶劣环境中的将士们奋勇杀敌, 建功立业。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7.(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6 分,每答对一空给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2小题,8 分) 18.(4 分)答案:①无所畏惧②以退为进
19.(4 分)答案:a.但后者未必就是逃避(后者的态度却是沉稳)b.作为诗意的栖居地(意思近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3小题,12 分)
2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B、C 三项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D 项是比喻。
2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递进。B. 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转折。D.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22.(6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每点2 分。
①三个重叠词语“牢牢”常常”轻轻”与“牢”常”轻”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
②“牢牢”是牢固的意思,比“牢”的程度更甚,能突出家的踏实感之重。
③“常常”是经常的意思,比“常”频率更高,突出了妈妈的叮咛、唠叨对孩子的影响之深。
④“轻轻”是轻微之意,突出了家给我的踏实感被颠覆的偶然性,颠覆在不经意间。四、作文(60 分)
23.【文题解析】材料是一句富有内涵的话。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这句话意味着给出的答案只是一种参考,而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它表明答案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也提示我们在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时,要理智并充分地思考,不盲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句话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和背景,这使得每个人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提醒我们应尊重他人的观点态度,尊重事物的多样性,认识到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适用于所有人。我们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学习,但最终需要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为依据。
整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如:价值观的多样性、自由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推崇独立精神、尊重他人的选择,等等。考生可以选择一个有体悟、有感触的角度立意成文。
参考立意:①独立思考,成就精彩人生;②推崇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差异;③拒绝盲从, 走独立创新之路;④吸纳他人智慧,展现独特之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