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益阳市南县高三(上)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3-11-05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19分)
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两篇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解答】(1)A.“这感发力量都来源于外界的自然景物或人世间的生离死别”错误。材料一第一段“使人心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只是列举一二,选项表述绝对。
B.“这种平仄和结构的要求是中国传统诗词吟诵一开始就固定下来的”错误。从材料一第二段看,平仄和结构要求是中华诗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C.正确。
D.“《诗经》……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思想资源”错误。根据材料二“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不是《诗经》。
故选C。
(2)D.“孔子……认为敬德、爱民、忠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错误,敬德、德政,不是“孔子认为”“敬德、德政,张冠李戴。
故选D。
(3)C.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外国诗歌,与两则材料谈论的中国传统诗词。
故选C。
(4)从第一段“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可知,材料一先总论中国诗词之美在于给人的感发作用、三段“诗词是一种美文、音、义等几个方面,要懂得它所隐藏的深厚内涵”可知;从第四段“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如此精妙、物之间的兴发感动……”可知,再一次指出重视感发作用是中国诗词的生命;
从第一段“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材料二先总说孔子关于道德修养与诗礼乐的关系的论述、三、四段“‘礼乐’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敬德、德政,再从学诗能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孔子诗教观对后世文学创作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等方面进行阐释,奠定了儒家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文学的精神文化内核,最后总结孔子诗教观的意义。
可见,两则材料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
从材料一“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其本质乃是心物相感应之下发自性情的产物”可知;从“读词背诗。我们来欣赏一首李白的作品《忆秦娥》……”可知。
从材料二“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论语 泰伯》中记载:‘兴于诗,成于乐,运用了引用论证,余华、莫言等优秀的作家仍然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民众,运用了举例论证。
可见,两则材料都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论证有力。
从材料一“《诗经》里的第一首是:‘关关雎鸠……’两字一停顿,才有节奏,歌诗合为事而作’,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切感怀,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誓言”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引经据典;文辞优美,绝不晦涩。
(5)从“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可知,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
从“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德政,入则孝,方能成为道德楷模”可知,敬德、德政,孔子认为;
从“孔子授徒讲学,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不学诗,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无以言”。
答案:
(1)C
(2)D
(3)C
(4)①两则材料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思路清晰:材料一先总论中国诗词之美在于给人的感发作用,最后总结上文;材料二先总说孔子关于道德修养与诗礼乐的关系的论述、《诗经》的篇章内容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最后总结孔子诗教观的意义。
②两则材料都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③语言风格上:引经据典,分析透彻,平实易懂。
(5)①因为孔子认为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
②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德政,孔子认为;
③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6分)
2.【分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在仔细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辨析正误。
(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3)本题考查对作品事物形象作用的解读能力。对于事物形象作用题,考生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作答。1.从对人物形象上:烘托突出主人公性格(性格上对比差异)。2.从对主题上:深化主题(次要人物性格与主题间联系)。3.从对情节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贯穿全文的线索。4.烘托气氛的作用。考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思考作答。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解答】(1)B.“鄙视”错误,父亲用“一元钱”遗产的方式是对女儿不孝的失望。
故选B。
(2)C.“典雅”错误,小说的语言总体风格是质朴。
故选C。
(3)结合“院子里的桂花树,那是父亲在她十岁生日的时候亲手种植的,有一侧的枝条一直伸展到房间的窗子跟前,金黄的花瓣时时掉落下来。梁燕无法想象、这棵树会不再属于她”可知,是父女亲情的载体,是遗产的重要部分,见证着女儿在父亲的呵护下成长,一方面照应文题“父亲的遗产”,丰富了文章内容,蕴含了含蓄的美感。
(4)首先理解文本二“丰富而温暖的人性空间”的含义,它主要指主人公梁燕和她的父亲身上所体现的人性之美。
结合“燕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怕她受委屈没再续弦,尽自己所能供她衣食住行,因为你的孝心只值一块钱”可知,为女儿不思进取而担忧,告诫女儿自立自强的苦心,亲情可贵。
结合“我并不埋怨任何人。上帝是公平的,打开了一扇窗、贩卖服装开始,金黄的绸缎托着精致的相框,还有你们更想不到的”“她指着远处大厅的一角说:‘那是我的贵人,主人公梁燕在经历了家产旁落、婚姻破裂等一系列人生的变故后,勇于改过,回报社会,作一个对社会。这些都是梁燕身上闪光的美德。
答案:
(1)B
(2)C
(3)①照应文题“父亲的遗产”。②意蕴丰富,凝聚着父亲对女儿的爱与期待(或:是父爱的象征)。③意象化的叙述,孕育了美感。
(4)①父爱深沉,亲情可贵,回馈社会,自立自强,提升自我,宽厚有爱。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3.【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有时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判断。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加以概括。
【解答】(1)句意:您为什么不凭借秦国的力量替韩国向楚国求取颍川?这本是韩国暂时交由楚国代为管理的地方,这就使您的命令能在楚国得以执行。
“此乃韩之寄地也”是一个语意完整的判断句,在其前后即HO处断开。
“公求而得之”中“之”作“得”的宾语,语意完整。
故在HOT处断句。
(2)A.说法正确。“困兽犹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B.说法正确。句意:而惟独您能同秦王决断国事。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中的“异”,意为“感到奇怪”?/大王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判断错误。
D.说法正确。
故选C。
(3)D.“就能为公孙郝与甘茂分忧”表述有误,文中“无事”是“无所作为”的意思、甘茂就将无所作为了。
故选D。
(4)①“就”,靠近;“危害”;“舍”,避开,判断句式,危险有害的就舍弃(避开)它。
②“躬”,亲自,状语后置句;“愿”;“熟”。译文:公仲亲自率领自己的私家奴仆(部属)来和秦国争斗(拼命)。
(5)结合文本一原文“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韩非子的义利观是重利轻义。因此。
根据原文“公仲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愿公之熟计之也”可知,韩国必定拼死一搏。
根据原文“今二人者,皆不得亲于事矣,彼有以失之也……人皆言楚之多变也,是自为责也”可知,与其他两位重臣相比,于己不利。
根据原文“公不如与王谋其变也,善韩以备之,是外举不辟仇也”可知,能让向寿在秦王面前显示出“外举不避仇”的气度。
根据原文“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公求而弗得,而交走秦也,而公过楚以收韩,秦楚两国争强,拉拢韩国。
根据原文“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郝欲以韩取齐,收楚,而诛齐,是以公孙郝,弃楚亲韩、魏之机、甘茂失势。
(1)HOT
(2)C
(3)D
(4)①安全有利的就靠近(追求)它,危险有害的就舍弃(避开)它。
②公仲亲自率领自己的私家奴仆(部属)来和秦国争斗(拼命),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
(5)具体原因:①向寿如果联合楚国攻打韩国,韩国必定拼死一搏; ②向寿如果在秦楚争霸之时亲附楚国,在秦王面前将失去决断国事的优势; ③弃楚亲韩,于已有利; ,指责楚国,于秦有利; ,可借谴责齐,让公孙郝,于已有利。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安全有利的就去靠近(追求)它,这是人之常情。
况且父母对于子女,生了女孩就把她杀了,然而是男孩就受到祝贺,是考虑到今后的利益。所以父母对于子女,何况是对于没有父子间恩泽的人呢?
材料二:
苏代替公仲对向寿说:“野兽被围困也能撞翻猎人的车,侮辱了公仲,他自认为一定可以得到秦国的封赏,又把秦地杜阳封赏给楚令尹、楚国联合起来,韩国一定会灭亡了,希望您仔细考虑一下、楚国联合起来,您替我告诉公仲、韩两国是可以联合的。谚语说:‘尊贵者珍视自己的言行。’现在秦王亲近宠幸您;秦王赏识您的智慧才能。如今这两个人都不能执掌国事,这是因为他们有所偏失,而甘茂亲附魏国。当今秦,而您却亲附楚国、甘茂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人们都说楚国多变,这是在秦王面前自找责备,善待韩国,这样就没有祸患了,而后又把国家政事委托给了甘茂。现在您声言亲善韩国来防备楚国。”
向寿说:“我很想同韩国联合,让宜阳的百姓返回韩国,这很难啊。”
向寿说:“那么怎么办呢。”(苏代)回答说:“您为什么不凭借秦国的力量替韩国向楚国求取颍川,您一旦求得,并且用楚国的土地使韩国感激您的恩德,这样韩国,它们就会竞相投靠秦国、楚国争霸,拉拢韩国。”向寿说:“怎么办呢。甘茂想依靠魏国攻取齐地,现在您把夺取宜阳作为战功、韩国使之安定、魏国的罪过、甘茂就将无所作为了。”
【点评】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D.“正面颂扬”错,由“已有鹓雏在帝庭”可以判断出,已然成为青年才俊。这是从侧面颂扬友人教子有方。
故选D。
(2)颈联“数曲秋江萦县白,几峰霁色入帘青”意思是,萦绕着县城缓缓流去,远处几座青色的山峰就映入了眼帘,“入”字化静为动。
“入帘青”化用了“草色入帘青”的名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想象丰富。
“青”与“白”都是颜色词,色彩对比鲜明;数词“数”“几”对举,远景画面。
答案:
(1)D
(2)①颈联运用想象、用典,描写数条清澈的江水;在县衙中打开窗户。
②“入帘青”化用了“草色入帘青”的名句,内涵丰富。
③运用表示色彩的形容词“青”“白”和数词“数”“几”,互相映衬。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重点字:生)
(2)狗吠深巷中 寻常巷陌(重点字:巷)
(3)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鸷鸟之不群兮 鸟倦飞而知还/风急天高猿啸哀 池鱼思故渊)(重点字:雌
【点评】《劝学》名句辑录:
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劝学》篇中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 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荀子在《劝学》中,以走路为喻体,从反面设喻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
6.【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含义,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要明确句子的结构和内容,按要求作答。
(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要明确词语含义,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解答】(1)①语境是苏东坡在众多文人中凸显出来,可填“脱颖而出”,超越众人。
②语境是苏东坡在深受恩宠和遭受贬谪时能够超然物外,乐观洒脱。宠辱不惊: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
③根据“苏东坡的热度从未消减”可知追随他的人很多,可填“不计其数”,形容极多。
(2)划线句子中先引用诗句,再通过诗句分析其人格,分析杜甫的人格,心系天下。
(3)“躺平”写出了苏轼面对贬谪的乐观扩大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写出了苏轼不受自身遭遇的影响。“一地鸡毛”写出了苏轼不幸的经历,让读者更明白苏轼的经历和精神,也写出了苏轼在不幸的生活经历中积极乐观的精神。
答案:
(1)①脱颖而出②宠辱不惊③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2)杜甫虽“艰难苦恨繁霜鬓”,但一生始终抱有忧国忧民。
(3)①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②使苏东坡积极乐观的形象更为鲜活。
【点评】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是有整体性的,而且多数成语有一定的典故或来历,加上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成语意义的困难。考生如果对成语意义辨析不仔细,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10分)
7.【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补写的能力。解答时,先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然后根据上下语境,进行合理推导。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重组句式要求,再分析作答。
【解答】(1)第一处,根据横线前的破折号和“这一点”可知,即面包的香味吸引人、面包)的香味”之类的内容。
第二处,根据横线后“如果你在路过这家店之前吃过同事给的烘焙零食,此处是说“人们是否会在路过一家面包店时停下来购买甜点”跟之前吃过的食物有关。
第三处,根据横线前“人们会因先前吃过这些食物”可知,再结合横线后“那么你就不太可能会光顾那家散发着甜味的面包店”可知。
(2)本题要求以“浆果”作开头,首先要明确“浆果”在句中所做的成分,原句三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们的祖先”,在第二,其中,第三个分句中修饰宾语“气味”。要以“浆果”作开头,把一二分句合并成一个句子,让“浆果”作主语,宾语是“我们”。第二,按照主语一致性的原则,但注意此处的主语是“浆果的气味”,可把主语表述为“它的气味”,即“我们的祖先”。
答案:
(1)①让店里充盈着烘焙(或甜品、面包)的香味
②可能会受到之前吃过的食物的影响
③面对它们气味的敏感度降低
(2)浆果被我们在森林中漫游寻找事物的祖先发现并吃掉,随后它的气味对于我们祖先来说就不再那么敏感。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四、写作(本题共1小题,60分)
8.【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王小波的话,其中涵盖两层意思,第一,有的事情一下子过去了;第二,有的事情很久也过不去。两层意思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把“过去”的事理解为被遗忘、被释怀、被放下的事情;把“过不去”理解为“坚持”“坚守”“执着”“执念”等情感。
具体分析,从个人层面看,人生中的烦恼、悲伤、忧郁或者快乐,生活中的琐事杂务、身外的恩恩怨怨、尘世间的纷纷扰扰等,其实并不需要放在心里,用平静的心学会放下,才能感觉到生命的自在。从社会历史层面看,面对历史我们应该牢记,有些历史不能忘记,也不允许忘记。而有些东西价值厚重、意义重大,所以更难被时间消蚀,不能轻易“过去”。如牢记刻骨铭心的历史、深重的民族灾难,为和平与正义而献身的人民。从国家现实层面看,永远牢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坚守民族底线和红线原则。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放下的是释怀,牢记的是纪念。然后展开论述,一是让个人的遗憾、怨愤和烦恼过去,“忘记该忘记的”,重新开启未来,改变自己的心态,学会与自己和解,让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二是牢记那些不该过去、不能过去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维护民族尊严,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坚守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最后总结全文,让事情“过去”是庄重的告别与释怀,让事情留存心间是源于热爱和责任。
立意提示:
1.去者即去,留者存香。
2.珍惜过往而不拘泥于过往。
3.小事风过耳,大事留回响。
4.忘记是成长,不忘是升华。
一、现代文阅读(19分)
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两篇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解答】(1)A.“这感发力量都来源于外界的自然景物或人世间的生离死别”错误。材料一第一段“使人心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只是列举一二,选项表述绝对。
B.“这种平仄和结构的要求是中国传统诗词吟诵一开始就固定下来的”错误。从材料一第二段看,平仄和结构要求是中华诗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C.正确。
D.“《诗经》……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思想资源”错误。根据材料二“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不是《诗经》。
故选C。
(2)D.“孔子……认为敬德、爱民、忠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错误,敬德、德政,不是“孔子认为”“敬德、德政,张冠李戴。
故选D。
(3)C.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外国诗歌,与两则材料谈论的中国传统诗词。
故选C。
(4)从第一段“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可知,材料一先总论中国诗词之美在于给人的感发作用、三段“诗词是一种美文、音、义等几个方面,要懂得它所隐藏的深厚内涵”可知;从第四段“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如此精妙、物之间的兴发感动……”可知,再一次指出重视感发作用是中国诗词的生命;
从第一段“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材料二先总说孔子关于道德修养与诗礼乐的关系的论述、三、四段“‘礼乐’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敬德、德政,再从学诗能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孔子诗教观对后世文学创作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等方面进行阐释,奠定了儒家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文学的精神文化内核,最后总结孔子诗教观的意义。
可见,两则材料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
从材料一“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其本质乃是心物相感应之下发自性情的产物”可知;从“读词背诗。我们来欣赏一首李白的作品《忆秦娥》……”可知。
从材料二“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论语 泰伯》中记载:‘兴于诗,成于乐,运用了引用论证,余华、莫言等优秀的作家仍然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民众,运用了举例论证。
可见,两则材料都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论证有力。
从材料一“《诗经》里的第一首是:‘关关雎鸠……’两字一停顿,才有节奏,歌诗合为事而作’,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切感怀,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誓言”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引经据典;文辞优美,绝不晦涩。
(5)从“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可知,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
从“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德政,入则孝,方能成为道德楷模”可知,敬德、德政,孔子认为;
从“孔子授徒讲学,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不学诗,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无以言”。
答案:
(1)C
(2)D
(3)C
(4)①两则材料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思路清晰:材料一先总论中国诗词之美在于给人的感发作用,最后总结上文;材料二先总说孔子关于道德修养与诗礼乐的关系的论述、《诗经》的篇章内容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最后总结孔子诗教观的意义。
②两则材料都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③语言风格上:引经据典,分析透彻,平实易懂。
(5)①因为孔子认为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
②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德政,孔子认为;
③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6分)
2.【分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在仔细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辨析正误。
(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3)本题考查对作品事物形象作用的解读能力。对于事物形象作用题,考生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作答。1.从对人物形象上:烘托突出主人公性格(性格上对比差异)。2.从对主题上:深化主题(次要人物性格与主题间联系)。3.从对情节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贯穿全文的线索。4.烘托气氛的作用。考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思考作答。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解答】(1)B.“鄙视”错误,父亲用“一元钱”遗产的方式是对女儿不孝的失望。
故选B。
(2)C.“典雅”错误,小说的语言总体风格是质朴。
故选C。
(3)结合“院子里的桂花树,那是父亲在她十岁生日的时候亲手种植的,有一侧的枝条一直伸展到房间的窗子跟前,金黄的花瓣时时掉落下来。梁燕无法想象、这棵树会不再属于她”可知,是父女亲情的载体,是遗产的重要部分,见证着女儿在父亲的呵护下成长,一方面照应文题“父亲的遗产”,丰富了文章内容,蕴含了含蓄的美感。
(4)首先理解文本二“丰富而温暖的人性空间”的含义,它主要指主人公梁燕和她的父亲身上所体现的人性之美。
结合“燕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怕她受委屈没再续弦,尽自己所能供她衣食住行,因为你的孝心只值一块钱”可知,为女儿不思进取而担忧,告诫女儿自立自强的苦心,亲情可贵。
结合“我并不埋怨任何人。上帝是公平的,打开了一扇窗、贩卖服装开始,金黄的绸缎托着精致的相框,还有你们更想不到的”“她指着远处大厅的一角说:‘那是我的贵人,主人公梁燕在经历了家产旁落、婚姻破裂等一系列人生的变故后,勇于改过,回报社会,作一个对社会。这些都是梁燕身上闪光的美德。
答案:
(1)B
(2)C
(3)①照应文题“父亲的遗产”。②意蕴丰富,凝聚着父亲对女儿的爱与期待(或:是父爱的象征)。③意象化的叙述,孕育了美感。
(4)①父爱深沉,亲情可贵,回馈社会,自立自强,提升自我,宽厚有爱。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3.【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有时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判断。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加以概括。
【解答】(1)句意:您为什么不凭借秦国的力量替韩国向楚国求取颍川?这本是韩国暂时交由楚国代为管理的地方,这就使您的命令能在楚国得以执行。
“此乃韩之寄地也”是一个语意完整的判断句,在其前后即HO处断开。
“公求而得之”中“之”作“得”的宾语,语意完整。
故在HOT处断句。
(2)A.说法正确。“困兽犹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B.说法正确。句意:而惟独您能同秦王决断国事。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中的“异”,意为“感到奇怪”?/大王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判断错误。
D.说法正确。
故选C。
(3)D.“就能为公孙郝与甘茂分忧”表述有误,文中“无事”是“无所作为”的意思、甘茂就将无所作为了。
故选D。
(4)①“就”,靠近;“危害”;“舍”,避开,判断句式,危险有害的就舍弃(避开)它。
②“躬”,亲自,状语后置句;“愿”;“熟”。译文:公仲亲自率领自己的私家奴仆(部属)来和秦国争斗(拼命)。
(5)结合文本一原文“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韩非子的义利观是重利轻义。因此。
根据原文“公仲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愿公之熟计之也”可知,韩国必定拼死一搏。
根据原文“今二人者,皆不得亲于事矣,彼有以失之也……人皆言楚之多变也,是自为责也”可知,与其他两位重臣相比,于己不利。
根据原文“公不如与王谋其变也,善韩以备之,是外举不辟仇也”可知,能让向寿在秦王面前显示出“外举不避仇”的气度。
根据原文“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公求而弗得,而交走秦也,而公过楚以收韩,秦楚两国争强,拉拢韩国。
根据原文“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郝欲以韩取齐,收楚,而诛齐,是以公孙郝,弃楚亲韩、魏之机、甘茂失势。
(1)HOT
(2)C
(3)D
(4)①安全有利的就靠近(追求)它,危险有害的就舍弃(避开)它。
②公仲亲自率领自己的私家奴仆(部属)来和秦国争斗(拼命),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
(5)具体原因:①向寿如果联合楚国攻打韩国,韩国必定拼死一搏; ②向寿如果在秦楚争霸之时亲附楚国,在秦王面前将失去决断国事的优势; ③弃楚亲韩,于已有利; ,指责楚国,于秦有利; ,可借谴责齐,让公孙郝,于已有利。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安全有利的就去靠近(追求)它,这是人之常情。
况且父母对于子女,生了女孩就把她杀了,然而是男孩就受到祝贺,是考虑到今后的利益。所以父母对于子女,何况是对于没有父子间恩泽的人呢?
材料二:
苏代替公仲对向寿说:“野兽被围困也能撞翻猎人的车,侮辱了公仲,他自认为一定可以得到秦国的封赏,又把秦地杜阳封赏给楚令尹、楚国联合起来,韩国一定会灭亡了,希望您仔细考虑一下、楚国联合起来,您替我告诉公仲、韩两国是可以联合的。谚语说:‘尊贵者珍视自己的言行。’现在秦王亲近宠幸您;秦王赏识您的智慧才能。如今这两个人都不能执掌国事,这是因为他们有所偏失,而甘茂亲附魏国。当今秦,而您却亲附楚国、甘茂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人们都说楚国多变,这是在秦王面前自找责备,善待韩国,这样就没有祸患了,而后又把国家政事委托给了甘茂。现在您声言亲善韩国来防备楚国。”
向寿说:“我很想同韩国联合,让宜阳的百姓返回韩国,这很难啊。”
向寿说:“那么怎么办呢。”(苏代)回答说:“您为什么不凭借秦国的力量替韩国向楚国求取颍川,您一旦求得,并且用楚国的土地使韩国感激您的恩德,这样韩国,它们就会竞相投靠秦国、楚国争霸,拉拢韩国。”向寿说:“怎么办呢。甘茂想依靠魏国攻取齐地,现在您把夺取宜阳作为战功、韩国使之安定、魏国的罪过、甘茂就将无所作为了。”
【点评】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D.“正面颂扬”错,由“已有鹓雏在帝庭”可以判断出,已然成为青年才俊。这是从侧面颂扬友人教子有方。
故选D。
(2)颈联“数曲秋江萦县白,几峰霁色入帘青”意思是,萦绕着县城缓缓流去,远处几座青色的山峰就映入了眼帘,“入”字化静为动。
“入帘青”化用了“草色入帘青”的名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想象丰富。
“青”与“白”都是颜色词,色彩对比鲜明;数词“数”“几”对举,远景画面。
答案:
(1)D
(2)①颈联运用想象、用典,描写数条清澈的江水;在县衙中打开窗户。
②“入帘青”化用了“草色入帘青”的名句,内涵丰富。
③运用表示色彩的形容词“青”“白”和数词“数”“几”,互相映衬。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重点字:生)
(2)狗吠深巷中 寻常巷陌(重点字:巷)
(3)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鸷鸟之不群兮 鸟倦飞而知还/风急天高猿啸哀 池鱼思故渊)(重点字:雌
【点评】《劝学》名句辑录:
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劝学》篇中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 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荀子在《劝学》中,以走路为喻体,从反面设喻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
6.【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含义,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要明确句子的结构和内容,按要求作答。
(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要明确词语含义,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解答】(1)①语境是苏东坡在众多文人中凸显出来,可填“脱颖而出”,超越众人。
②语境是苏东坡在深受恩宠和遭受贬谪时能够超然物外,乐观洒脱。宠辱不惊: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
③根据“苏东坡的热度从未消减”可知追随他的人很多,可填“不计其数”,形容极多。
(2)划线句子中先引用诗句,再通过诗句分析其人格,分析杜甫的人格,心系天下。
(3)“躺平”写出了苏轼面对贬谪的乐观扩大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写出了苏轼不受自身遭遇的影响。“一地鸡毛”写出了苏轼不幸的经历,让读者更明白苏轼的经历和精神,也写出了苏轼在不幸的生活经历中积极乐观的精神。
答案:
(1)①脱颖而出②宠辱不惊③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2)杜甫虽“艰难苦恨繁霜鬓”,但一生始终抱有忧国忧民。
(3)①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②使苏东坡积极乐观的形象更为鲜活。
【点评】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是有整体性的,而且多数成语有一定的典故或来历,加上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成语意义的困难。考生如果对成语意义辨析不仔细,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10分)
7.【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补写的能力。解答时,先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然后根据上下语境,进行合理推导。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重组句式要求,再分析作答。
【解答】(1)第一处,根据横线前的破折号和“这一点”可知,即面包的香味吸引人、面包)的香味”之类的内容。
第二处,根据横线后“如果你在路过这家店之前吃过同事给的烘焙零食,此处是说“人们是否会在路过一家面包店时停下来购买甜点”跟之前吃过的食物有关。
第三处,根据横线前“人们会因先前吃过这些食物”可知,再结合横线后“那么你就不太可能会光顾那家散发着甜味的面包店”可知。
(2)本题要求以“浆果”作开头,首先要明确“浆果”在句中所做的成分,原句三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们的祖先”,在第二,其中,第三个分句中修饰宾语“气味”。要以“浆果”作开头,把一二分句合并成一个句子,让“浆果”作主语,宾语是“我们”。第二,按照主语一致性的原则,但注意此处的主语是“浆果的气味”,可把主语表述为“它的气味”,即“我们的祖先”。
答案:
(1)①让店里充盈着烘焙(或甜品、面包)的香味
②可能会受到之前吃过的食物的影响
③面对它们气味的敏感度降低
(2)浆果被我们在森林中漫游寻找事物的祖先发现并吃掉,随后它的气味对于我们祖先来说就不再那么敏感。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四、写作(本题共1小题,60分)
8.【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王小波的话,其中涵盖两层意思,第一,有的事情一下子过去了;第二,有的事情很久也过不去。两层意思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把“过去”的事理解为被遗忘、被释怀、被放下的事情;把“过不去”理解为“坚持”“坚守”“执着”“执念”等情感。
具体分析,从个人层面看,人生中的烦恼、悲伤、忧郁或者快乐,生活中的琐事杂务、身外的恩恩怨怨、尘世间的纷纷扰扰等,其实并不需要放在心里,用平静的心学会放下,才能感觉到生命的自在。从社会历史层面看,面对历史我们应该牢记,有些历史不能忘记,也不允许忘记。而有些东西价值厚重、意义重大,所以更难被时间消蚀,不能轻易“过去”。如牢记刻骨铭心的历史、深重的民族灾难,为和平与正义而献身的人民。从国家现实层面看,永远牢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坚守民族底线和红线原则。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放下的是释怀,牢记的是纪念。然后展开论述,一是让个人的遗憾、怨愤和烦恼过去,“忘记该忘记的”,重新开启未来,改变自己的心态,学会与自己和解,让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二是牢记那些不该过去、不能过去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维护民族尊严,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坚守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最后总结全文,让事情“过去”是庄重的告别与释怀,让事情留存心间是源于热爱和责任。
立意提示:
1.去者即去,留者存香。
2.珍惜过往而不拘泥于过往。
3.小事风过耳,大事留回响。
4.忘记是成长,不忘是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