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4-03-22
2024届高三年级测评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主体性凸显出一个民族对其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程度。历史证明,没有文化主体性,不仅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会迷失方向,沦为强势文明的附庸,个体亦会陷入身份认同的迷茫,成为无根的浮萍。因此,文化主体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对于我们自觉地肩负起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重任,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植根于对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的自觉自信。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彰显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作为主旋律,构成多元一体的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存在场域,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禀赋和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根脉,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孕育而成的中华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成为支撑我们国家和民族蓬勃向上、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仁者爱人、贵和持中、刚柔相济、和而不同的多重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思想源泉,塑造了国民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中华文化生命体起到了重要的凝聚和引领作用。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形塑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语境。19世纪40年代,中国国门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在多元文化的交锋中,许多仁人志士第一次“睁眼看世界”,重新审视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探寻化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文化方案。文化主体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就难以达成真正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当今人类已经进入普遍交往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共时性的社会结构已然形成,各种文化形态由封闭隔绝的离散时空转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步时空。随着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以独立的文化主体姿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这就需要我们摒弃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中心主义”范式,在与“他者”文化的交流交往中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生成于面向未来的创新动力和超越意识。《诗经》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学》开篇阐述了“新民”思想,又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说。正是这种流淌于民族血液中的创新性文化基因,使得中华文明随时代大潮而动,将外部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通过不断的自我更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从容自信地走向未来。纵观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探索历史,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因子,点燃了人类前行的思想火炬,推动着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文化主体性的现代生成。中国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不仅为唤醒文化的主体自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激发起整个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精神和变革意识。
总之,构建和培育民族文化主体性,既要尊重历史传统,保持文化定力,又要葆有时代关切,拓展世界眼光,在融汇古今中西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创新,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摘编自邹广文《文化主体性的哲学审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主体性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我们将尊重历史传统和实现综合创新紧密结合。
B.中华文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巨大,其主旋律影响了我国文化主体性历史存在场域的多元一体的特征。
C.保持与别的文化交流交往,取长补短,实现共赢,有助于中华民族作为独立的文化主体立于世界之林。
D.中华民族的创新性文化基因源于《诗经》《大学》,它推动着中华文明抓住发展机遇,自我更新,一路从容走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先论述文化主体性的一般作用,然后引出其对当代中国的作用,为下文张本。
B.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哲学审视下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特征,思路清晰。
C.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阐释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与创新动力、超越意识的关系。
D.末段收束全文,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构建和培育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丧失了文化主体性,一定是该国家和民族没有发展方向,民众无法认同自己的身份。
B.中华文化精神具有多重性且意义重大,它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思想源泉,凝聚和引领了中华文化生命体。
C.真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必须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碰撞,我国第一次文化交锋始于鸦片战争时期。
D.中国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激发了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是因为它奠定了唤醒文化主体自觉的物质基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3年,随着淄博烧烤的火爆出圈,淄博从一个不知名的三线城市,一跃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对于这一文旅现象,人们进行了大量分析和总结。不管何种分析,都无法忽视游客们的共同感受:来到淄博感受到的不仅有烧烤的热度,还有城市的温度。从感性角度看,正是那种流淌在血管之中的城市温情,推动了淄博烧烤火爆出圈,让淄博烧烤不再仅仅是一炉烧烤,而演化为一道文化大餐。全国游客涌向淄博,表面上是为品尝淄博烧烤,实质是大众对淄博文化认同后产生的情感共振。
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就是过日子的方式。”当烧烤现象演化为一种过日子的方式时,淄博烧烤能火多久其实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像淄博烧烤的火与不火,淄博人说了不算一样,淄博烧烤能火多久,他们同样说了不算。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当这一拨客人离店后,洗刷好碗筷,抹干净桌子,打扫好地面,静候下一拨客人的光临。
(摘编自周其森《淄博烧烤走红:文化认同带来情感共振》)
材料二:
近年来,“网红”似乎成了东北流行文化的标签。但网红文化只能短暂吸引眼球,难有持久的生命力。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要想真正实现振兴,须重视“无烟工业”,以文化振兴促进文旅市场的繁荣,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繁荣东北文旅市场之难,很大程度上在于人气不旺。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减少48.6万,而这一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减少86万,说明有约37万人口流出东北。怎样能让东北恢复人气?东北缺乏一个能“站出来”的城市,只要有一个“领头羊”,就会有其他城市接二连三“试水”,从而实现区域联动,为东北全面振兴带来人气。
从这个角度看,最近哈尔滨的出圈足以让人欣喜。据新华社报道,元旦期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全面赶超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
有网友亲昵地称哈尔滨为“尔滨”,将最近哈尔滨在旅游市场上的爆火称为“尔滨出圈”。这背后是哈尔滨举全市之力支持文旅工作的不懈努力——为了欢迎“南方小土豆”们,全城上下倾其所有,许多民宿老板自发当起志愿者,许多餐厅老板从早忙到晚,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哈尔滨的付出,获得了回报。相关数据显示,全国不少城市周末飞往哈尔滨的机票一票难求,连寒假期间的机票都被“炒”出了近年来的新高。网友称哈尔滨终于可以“笑哈哈”了。
其实,哈尔滨还未到可以“笑哈哈”的时候。目前,哈尔滨借助文旅积攒了大量人气,但如何将这股人气转化为助推地方经济振兴的动力还要进一步探索。
(摘编自韩晗《冰城旅游出圈:文旅发力助推地方振兴》)
材料三:
如果说“淄博烧烤”火的是人间烟火气,“特种兵旅游”火的是青春,“City Walk”火的是慢节奏的悠闲,那此次哈尔滨的出圈,火的便是冰雪中的人情味。热情豪爽本就是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如今东北人豪爽热情的形象在互联网语境下有了更具象的解释,成为东北旅游新的文化符号。
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文旅消费,注重线上口碑与线下体验相结合。这是网上口碑可以不断带动线下消费的重要原因。一个地方要形成好的网上口碑,离不开流量的加持。网友们将网络上突然集中的流量戏称为“泼天富贵”,这既彰显了互联网流量巨大的加持作用,也说明这种流量具有“从天而降”的偶然性。
细品因网络出圈而爆火的城市,无论是此前的淄博,还是如今的哈尔滨,我们不难看到它们的共性:有温度、接地气、肯倾听。面对不断释放的文旅需求,淄博和哈尔滨都加强互动意识,快速反应,在服务、监管等方面齐发力。也正是这样的特点,让它们顺利地接住了“泼天富贵”。
当然,功不在一时。今天哈尔滨旅游的爆火,离不开多年来哈尔滨冰雪产业的发展和冰雪品牌的传播,也离不开当地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摘编自《功夫下在平时,才能接得住“从天而降”的流量》)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淄博本不是一线城市,烧烤在各地也很普遍,但淄博烧烤却跃居第一,这都是由游客们感受到的淄博城市温情决定的。
B.数据显示,东北三省无论是总人口还是常住人口,近几年减少最为明显,表明想要以文化振兴东北,就必须先恢复人气。
C.今年元旦的文旅成果使哈尔滨成为东北的“领头羊”,但哈尔滨在助推当地经济振兴方面仍然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入探索。
D.哈尔滨因网络出圈而爆火,但得到良好的网上口碑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城市能够正确回应不断释放的文旅需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分析淄博烧烤走红的现象,侧重于文化认同的角度,认为有了文化认同才能引发情感共振。
B.材料二分析哈尔滨旅游出圈,侧重于区域振兴的角度,认为文旅振兴可以推动东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C.材料三主要从互联网流量加持的角度,分析当下促进文旅消费的办法,指出功夫要下在平时。
D.在文旅消费方面,如果消费群体不注重线上口碑,那么他们消费的次数就会因为失去线上口碑的带动而减少。
6.材料一中提到梁漱溟先生的话“文化就是过日子的方式”,请联系三则材料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昨夜西风凋碧树 徐春林
对我们这些从事写作的人来说,神灵是从希望的光开始的。民间有敬天地神灵的习惯,老百姓统统把家里好吃的东西搬出来。朝着天地祭拜,便能感受到逍遥和幸福。
昨夜西风凋碧树时,我在鲁院[注]记述日子。不经意地拿起袖旁的小说来读,至于谁的小说,我从来不看作者的名字。我计划着用一个春天和夏天的时间,把这些文字全部读完。我给自己做了个简单的计划,同时也对自己的写作做了个设想。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我寻思着,是不是因为神灵可以改造神秘的恶鬼。一滴水是神灵,也是一把钥匙。很多人漫不经心地聊着神灵的时候,脸上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这里面分信徒和道士,也有普通的人。我在读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作品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我会对他笔下的自然文学有所善待,从而领会自然的一滴水也有三尺神灵。水声潺潺的时候,水边的榛林沐浴着阳光,吐出金黄色的花穗。我以为那不停鸣叫的声音,便是神灵的低吟。它告诉我们,神灵是从日出中来的。
我一直思量着,一篇好的小说如何书写。神灵会是小说的灵魂吗?我对小说的探测,就像是猎人狩猎,一场恰到好处的猎食。不彻底计算清楚,所有的臆想就会和生活黏合在一起,很难准确地辨析出来。好的小说是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的。到了晚上,神灵会到处飞,进入一滴水中,随音赋形,多变而又永恒。水能融化自然景象,也能私化人的情感,能够勾起人的精神和书写的温度,而且还有一些科学趣味。我想,这便是小说的秘密了。神灵仿佛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它是小说中小人物的日子,是一个好日子里的谜,也是假设的成分,还是神意恍惚的眼睛。
我对神的理解,一直是混乱的。像条野生的河流,有它自己的流向。我平生还没有追寻过神灵,尤其是神灵的奔跑让我很新奇。遗憾的是无论我怎么寻找,都没有发现神灵的印记。我以为在通往神灵的路上,有一道铁栏挡着我的去路。我因此而做过搏斗,但没有获得过胜利。我想,这也是我未来需要克服的困难。
鲁三六同学刘萌萌与我聊一些话题,其中难以避免地谈到神灵。她喜欢倾听,在沉默无言中交流,更为我所理解。她的散文平平淡淡,却总能把人推进去。构思十分美好,语言变幻无常。在她理想化的一些证据面前,与周边的人和事彼此相知。她问我,这世间真的有神灵吗?“刚刚有神灵来过。”因此她的内心被我动摇了。
我觉得神灵是无解的,是自己眼冒金星。
在鲁三六高研班,有几位奇思妙想的小说家。他们一度用焦虑的神情扮演着自己,又会用败落的景象把自己掩盖起来。我推测,在他们的小说里有一个神灵的口袋。
我时常以为小说里的人是从很深、很漫长的黑夜中成长起来的。他的骨骼是从宇宙深处弥漫而来的,他在神灵的指引下轮回着一个黑色的夜,又会从黑夜的深处走向神灵。神灵是很难猜测的雷雨,也是渐渐静息的夜晚。水里有诸多分子、原子、中子、粒子、量子,有很多的分解、融合、叠加、拆离,这些光怪陆离的东西,有机地补充和嵌入,建立起复杂精微的空间感知方式,从而形成视觉和听觉的自然。
我读过宋尾的《完美的七天》,他的小说里就有这些本领,而且是我所喜欢的、按照自然世界的模样,给人以滴水穿石的魔力。贝西西的《向老虎诉苦的人》,不是彻骨奇寒,就是细雨霏霏。杨芳、郑在欢、小托夫、王刊、翟之悦等,都是与神灵面面相觑的人,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算盘。
尤其是在读宋尾、贝西西、杨芳的小说时,我能感觉到满脸胡子的神灵。从个人的身体感知系统出发,从经验到抽象,从细节到总体,感知时间与空间,感知命运与未来,感知知识与经验,也是感知人所根植的文化和地域的深度。
在中国文学史上,神灵和文学就像湖里的鱼和水。也许大地上一切的神秘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消失,但神灵不会,即便街道没了车来车往,林荫树下没有了鸟雀飞翔,仍然还会有得意扬扬的神灵。它是自然界万物的一种,在三尺地面之上,也在之下.
黑夜里,当你在文学的林中行走时,你会发现每一滴水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像艺术,巧妙地摆脱着困境。又像是长在背脊上的一棵树,伸伸脖子会向四面八方畅游冥神。
昨夜西风稍微安静些的时候,我看见神灵和水一样从天上缓慢地滴下来。
(有删改)
[注]鲁院,即鲁迅文学院,前身是1950年创办的中央文学研究所。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以“民间有敬天地神灵的习惯”引入话题,为后文要写的内容营造了幽暗恐怖的氛围。
B.文章写榛林“吐出金黄色的花穗”,提供了鲜明的色彩和形象感,使读者感受更为沉浸与贴切。
C.文章引用了多位小说家和他们的作品,如宋尾的《完美的七天》,展现出作者对文学的深厚感悟。
D.文章善于使用多种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多处连用相似结构的词语,使得文章更加具有节奏感。
8.文中作者是如何表现神灵与文学之间的联系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水”这一意象在文中出现多次,请结合文本分析“水”的多重用意。(6分)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