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4-03-24
黄山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不断影响语言,使语言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都会在其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打下烙印,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产生语义空缺。既然文化负载词反映的是一种语义空缺现象,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文化负载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义空缺情况,也可以说是对应情况,将其分为绝对空缺词和相对空缺词。
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完全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我们把这种词称作绝对空缺词。如汉语中反映民族生活环境的“黄河”“长城”在国外不存在,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表达自然现象的语言中。汉语中“节气”的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更是让外国人费解。总之,由于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的极大不同,诸如以上这些在另一种文化中绝对空缺的词无处不在,数量庞大,造成翻译上的重重困难。
有的文化负载词其所指的观念或事物在另一语言里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二者的语义范围不完全重合,只存在部分对等。同样造成语义上的空缺。我们将这一类的词统称为相对空缺词。相对空缺词数量繁多,可分为所指范围空缺词、涵义空缺词和语用规范空缺词三大类。所指范围空缺指的是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在某种语言中可能只用一个词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有几个或多个词来表达。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汉语和英语中表示亲属的词语。一个简单的“aunt”在汉语中就不能找到与之所指范围完全相等的词,因为它可以指汉语中的“姑姑”“伯母”“婶婶”“舅妈”“姨妈”。涵义空缺类的文化负载词是指某个词在另一语言中有与其表面意义相同的词,但它们的涵义却大相径庭。如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物“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说起“龙”的英文对应物,很多人都一下子想到“dragon”,却不知仅这一念之差、就将腾云驾雾、代表天子帝王、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龙变成了西方人心目中凶神恶煞、代表邪恶、象征恐怖的“dragon”。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用“Long”作为“龙”的译文就是这个原因。语用规范空缺是指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一种表达在某种语言中有其独特的语用范围。而在另一种语言中相应的表达不具有此语用范围。如生活中我们中国人打招呼习惯说“吃了吗”“上哪呀”,而用这样的话来和老外打招呼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让人反感。
翻译具有文化属性。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转换模式。文化负载词是语言与文化的统一体,其翻译应该兼顾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译者的任务是译出内涵,让读者在自己的文化框架中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吸取源语的文化养分。
(摘编自陈晓丹《从语义空缺角度谈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翻译》)
材料二:
“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这个概念饶有意味,其“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特定民族在浸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这里就是将核心词的意义突显出来了,有点近乎我讲的“个体载像”的意味。即虽是单个的词汇,但因其具备承载性的代表意义,所以就是文化关键词,承载着远超出个体词汇的文化性含义。即便是基督教《三字经》《圣谕广训》的研究也是可参照这种模式来进行的。譬如对于“God”这个核心词的翻译,就很能见出理解层次的差异,正如司佳所指出的,米怜(Milne,1785—1822)在首部中文《圣经》中译为“神”。而麦都思(Medhurst,1796—1857)则在基督教《三字经》中译为“天主”,甚至在不同版本中使用“真神主”“上帝”等。理雅各(Legge,1815—1897)曾回忆自己与一位来华的美国传教士的对话:
我拿了一份《马可福音》的复本,让他告诉我汉语里的哪个文字与他在美国认识的God是一个意思。他指的是上帝,而且强调说,“上帝即God。”然后,我告诉他有六七十个从英国和美国来到中国的人,他们学了中国话和汉字,但他们不能在表示God的汉字或术语上达成一致,或说是最接近God的意思这个术语上达成一致。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神。
他回答说,“上帝的意思是God,创造天地万有。神的意思都是指好人死了升天。神并不是上帝的意思。上帝无父无母,永远长存。”这个人的话让我坚信中国人用上帝,就如美洲印第安人用“良善之灵”(Good Spirit)表达他们对创造者的观念一样,他并未通过书写启示的帮助,而是从形质的造化中获得了这个观念。
从这段对话交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近代入华的这批传教士其实有着自身的理解立场。他们尽可能进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处来寻找合适的意义表达。这不仅表现在如理雅各著作的阐释研究过程中,也同样表现在字典的编纂上。“God”当然属于核心层的文化负载词之列,就此一词的汉译和阐释的命题,也完全是可以作出大篇文章来的。
(摘编自叶隽《“语言侨易史”与“文化负载词”——读司佳<近代中英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会促成大量文化负载词的诞生。
B. 文化负载词之所以能反映语义空缺现象,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
C. 汉语中的“节气”概念在英语中不存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更让外国人费解,因此这些绝对空缺词翻译起来困难重重。
D. 文化负载词承载着远超个体词汇的文化性含义,它可以突显核心词的意义,与“个体载像”有着共同的意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文化负载词的产生证明了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
B. “译者的任务是译出内涵”,句中的“内涵”不仅指文化负载词的语言意义,更指它的文化信息。
C. 作者列举不同的人对“God”的不同翻译,说明外国人对这个核心词文化性含义的理解层次有差异。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对文化负载词图片翻译要顾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含义。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证划横线句子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 2008年北京奥组委将福娃的英文译名定为汉语拼音“Fuwa”,并在音译后对福娃做了英文释义,介绍了五个福娃的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莹莹、妮妮。
B. 小丽身为导游,带领外国朋友登长城,并教了朋友一句诗“不到长城非好汉”,但图片外国朋友十分不解,反问道:“难道我登上泰山了也不能算好汉吗?”
C. 在中国文化里,“红色”代表热情和幸福,“白色”代表悲伤。但是在西方国家,“red”经常与暴力、血腥联系在一起,“white”则象征纯净与高贵。
D. 李华和他的英国朋友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两个人在谈论“互联网”“软件”“硬件”“直播”等现代科技和网络文化时却丝毫没有代沟。
4. 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有外国友人理解俗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意思是:黄河太脏了;理解成语“前车之鉴”的意思是:在前面车子的后面装一面镜子,这样后面的车子就能看到了。
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分析外国友人如此理解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浪花
杨朔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过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子,嘻嘻哈哈追着浪花玩。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
“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到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
老渔民慢条斯理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
说的妙,里面又含着多么深的人情世故。我不禁对那老渔民望了几眼。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朗,又深沉。老渔民说完话,不等姑娘们搭言,早回到船上,大声说笑着,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也似的新鲜鱼儿。
我向就近一个渔民打听老人是谁,那渔民笑着说:“你问他呀,那是我们的老泰山。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不过我们叫他老泰山。还有别的缘故。人家从小走南闯北,经的多,见的广,生产队里大事小事,一有难处,都得找他指点,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
一天后半晌,我披着一片火红的霞光,从海边散步回来,瞟见休养所院里的苹果树前停着辆独轮小车,小车旁边的一个人俯在磨刀石磨剪刀。那背影有点儿眼熟。走到跟前一看,可不正是老泰山。
我招呼说:“老人家,没出海打鱼么?”
老泰山望了望我笑着说:“哎,同志,天不好,队里不让咱出海,叫咱歇着。”
我说:“像你这样年纪,多歇歇也是应该的。”
老泰山听了说:“人家都不歇,为什么我就应该多歇着?我一不瘫,二不瞎,叫我坐着吃闲饭,等于骂我。好吧,不让咱出海,咱服从;留在家里,这双手可得服从我。我就织鱼网,磨鱼钩,照顾照顾生产队里的果木树,再不就推着小车出来走走,帮人磨磨刀,钻钻磨眼儿,反正能做多少活就做多少活,总得尽我的一份力气。”
“看样子你有六十了吧?”
“哈哈!六十?这辈子别再想那个好时候了——这个年纪啦。”说着老泰山捏起右手的三根指头。
我不禁惊疑说:“你有七十了么?看不出。身板骨还是挺硬朗。”
老泰山说:“哎,硬朗什么?头四年,秋收扬场,我一连气还能扬它一两千斤谷子。如今不行了,胳膊害过风湿痛病,抬不起来,磨刀磨剪子,胳膊往下使力气,这类活儿还能做。不是胳膊拖累我,前年咱准要求到北京去油漆人民大会堂。”
“你会的手艺可真不少呢。”
“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不瞒同志说,三十年前,我还赶过脚呢。”说到这儿,老泰山把剪刀往水罐里蘸了蘸,继续磨着,一面不紧不慢地说:“那时候,北戴河跟今天可不一样。一到三伏天,来歇伏的差不多净是蓝眼珠的外国人。有一回,一个外国人看上我的驴。提起我那驴,可是百里挑一:浑身乌黑乌黑,没一根杂毛,四只蹄子可是白的。这有个讲究,叫四蹄踏雪,跑起来,极好的马也追不上。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我要五块钱,他嫌贵。你嫌贵,我还嫌你胖呢。胖的象条大白熊,别压坏我的驴。讲来讲去。大白熊答应我的价钱。骑着驴逛了半天。欢欢喜喜照数付了脚钱。谁料想隔不几天,警察局来传我,说是有人把我告下了。告我是红胡子,硬抢人家五块钱。”
老泰山说的有点气促,喘嘘嘘的,就缓了口气,又磨着剪子说:“我一听气炸了肺。我的驴,你的屁,爱骑不骑。怎么能诬赖人家是红胡子?赶到警察局一看,大白熊倒轻松,望着我乐的闭不拢嘴。你猜他说什么?他说,你的驴快,我要再雇一趟去秦皇岛。到处找不着你。我就告你。一告,这不是,就把红胡子抓来了。”
我忍不住说:“瞧他多聪明!”
老泰山说:“聪明的还在后头呢,你听着啊。这回到省事,也不用争,一张口他就给我十五块钱,骑上驴,他拿着根荆条,抽着驴紧跑。我叫他慢着点,他直夸奖我的驴有几步好走,答应回头再加点脚钱。到秦皇岛一个来回,整整一天,累的我那驴浑身湿淋淋的,顺着毛往下滴汗珠——你说叫人心疼不心疼?
我插问道:“脚钱加了没有?”
老泰山直起腰,狠狠吐了口唾沫说:“见他的鬼!他连一个铜子儿也不给,说是上回你讹诈我五块钱,都包括在内啦,再闹,送你到警察局去。红胡子!红胡子!直骂我是红胡子。”
我气的问:“这个流氓,他是哪国人?”
老泰山说:“不讲你也猜得着。前几天听广播,美国飞机又偷着闯进咱们家里。三十年前,我亲身吃过他们的亏,这笔账还没算清。要是倒退五十年,我身强力壮,今天我呀——”
休养所的窗口有个妇女探出脸问:“剪子磨好没有?”
老泰山应声说:“好了。”就用大拇指试试剪子刃,大声对我笑着说:“瞧我磨的剪子,多快。你想剪天上的云霞,做一床天大的被,也剪得动。”
西天上正铺着一片金光灿烂的晚霞,把老泰山的脸映得红彤彤的。老人收起磨刀石,放到独轮车上,跟我道了别,推起小车走了几步,又停下,弯腰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插到车上,才又推着车慢慢走了,一直走进火红的霞光里去。他走了,他在海边对几个姑娘讲的话却回到我的心上。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个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老泰山姓任,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笑笑说:“山野之人,值不得留名字。”竟不肯告诉我。
一九六一年于北戴河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雪浪花”既指骇浪激起的白色浪花,也喻指像老人一样投身时代浪潮的个体生命。
B. 老人虽然没有女儿但喜欢自称是别人的老泰山,是因为他见多识广又乐于被人们需要和依靠。
C. 文章“气促”“喘吁吁”的描写主要表现了老人在回忆往事时的激动情绪,反映了他依然耿耿于怀。
D. 文章表现了老人打鱼、扬谷、磨剪子等样样能干,表现了劳动人民勤劳能干与热心奉献的形象。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聪明的还在后头呢”中的“聪明”是反语,体现了老人的愤愤不平,表现了他的真性情,丰富了人物形象。
B. 与《哦,香雪》一样,本文主要以人物对话行文,在对话中彰显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体现文章主题。
C. 文章最后把老人比作一朵“浪花”,既赞美老人以凸显主题,又呼应了前文老人对浪花的言论而使结构紧凑。
D. 老人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的描写,与《百合花》中小战士摘野花插在枪管中一样,都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情趣。
8. 文章通过回忆插叙了当年外国人租驴的相关内容,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9. 杨朔曾说过“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雪浪花》在讲述老泰山的故事时,充满了诗情画意。请结合本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不断影响语言,使语言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都会在其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打下烙印,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产生语义空缺。既然文化负载词反映的是一种语义空缺现象,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文化负载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义空缺情况,也可以说是对应情况,将其分为绝对空缺词和相对空缺词。
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完全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我们把这种词称作绝对空缺词。如汉语中反映民族生活环境的“黄河”“长城”在国外不存在,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表达自然现象的语言中。汉语中“节气”的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更是让外国人费解。总之,由于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的极大不同,诸如以上这些在另一种文化中绝对空缺的词无处不在,数量庞大,造成翻译上的重重困难。
有的文化负载词其所指的观念或事物在另一语言里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二者的语义范围不完全重合,只存在部分对等。同样造成语义上的空缺。我们将这一类的词统称为相对空缺词。相对空缺词数量繁多,可分为所指范围空缺词、涵义空缺词和语用规范空缺词三大类。所指范围空缺指的是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在某种语言中可能只用一个词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有几个或多个词来表达。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汉语和英语中表示亲属的词语。一个简单的“aunt”在汉语中就不能找到与之所指范围完全相等的词,因为它可以指汉语中的“姑姑”“伯母”“婶婶”“舅妈”“姨妈”。涵义空缺类的文化负载词是指某个词在另一语言中有与其表面意义相同的词,但它们的涵义却大相径庭。如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物“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说起“龙”的英文对应物,很多人都一下子想到“dragon”,却不知仅这一念之差、就将腾云驾雾、代表天子帝王、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龙变成了西方人心目中凶神恶煞、代表邪恶、象征恐怖的“dragon”。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用“Long”作为“龙”的译文就是这个原因。语用规范空缺是指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一种表达在某种语言中有其独特的语用范围。而在另一种语言中相应的表达不具有此语用范围。如生活中我们中国人打招呼习惯说“吃了吗”“上哪呀”,而用这样的话来和老外打招呼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让人反感。
翻译具有文化属性。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转换模式。文化负载词是语言与文化的统一体,其翻译应该兼顾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译者的任务是译出内涵,让读者在自己的文化框架中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吸取源语的文化养分。
(摘编自陈晓丹《从语义空缺角度谈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翻译》)
材料二:
“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这个概念饶有意味,其“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特定民族在浸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这里就是将核心词的意义突显出来了,有点近乎我讲的“个体载像”的意味。即虽是单个的词汇,但因其具备承载性的代表意义,所以就是文化关键词,承载着远超出个体词汇的文化性含义。即便是基督教《三字经》《圣谕广训》的研究也是可参照这种模式来进行的。譬如对于“God”这个核心词的翻译,就很能见出理解层次的差异,正如司佳所指出的,米怜(Milne,1785—1822)在首部中文《圣经》中译为“神”。而麦都思(Medhurst,1796—1857)则在基督教《三字经》中译为“天主”,甚至在不同版本中使用“真神主”“上帝”等。理雅各(Legge,1815—1897)曾回忆自己与一位来华的美国传教士的对话:
我拿了一份《马可福音》的复本,让他告诉我汉语里的哪个文字与他在美国认识的God是一个意思。他指的是上帝,而且强调说,“上帝即God。”然后,我告诉他有六七十个从英国和美国来到中国的人,他们学了中国话和汉字,但他们不能在表示God的汉字或术语上达成一致,或说是最接近God的意思这个术语上达成一致。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神。
他回答说,“上帝的意思是God,创造天地万有。神的意思都是指好人死了升天。神并不是上帝的意思。上帝无父无母,永远长存。”这个人的话让我坚信中国人用上帝,就如美洲印第安人用“良善之灵”(Good Spirit)表达他们对创造者的观念一样,他并未通过书写启示的帮助,而是从形质的造化中获得了这个观念。
从这段对话交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近代入华的这批传教士其实有着自身的理解立场。他们尽可能进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处来寻找合适的意义表达。这不仅表现在如理雅各著作的阐释研究过程中,也同样表现在字典的编纂上。“God”当然属于核心层的文化负载词之列,就此一词的汉译和阐释的命题,也完全是可以作出大篇文章来的。
(摘编自叶隽《“语言侨易史”与“文化负载词”——读司佳<近代中英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会促成大量文化负载词的诞生。
B. 文化负载词之所以能反映语义空缺现象,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
C. 汉语中的“节气”概念在英语中不存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更让外国人费解,因此这些绝对空缺词翻译起来困难重重。
D. 文化负载词承载着远超个体词汇的文化性含义,它可以突显核心词的意义,与“个体载像”有着共同的意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文化负载词的产生证明了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
B. “译者的任务是译出内涵”,句中的“内涵”不仅指文化负载词的语言意义,更指它的文化信息。
C. 作者列举不同的人对“God”的不同翻译,说明外国人对这个核心词文化性含义的理解层次有差异。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对文化负载词图片翻译要顾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含义。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证划横线句子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 2008年北京奥组委将福娃的英文译名定为汉语拼音“Fuwa”,并在音译后对福娃做了英文释义,介绍了五个福娃的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莹莹、妮妮。
B. 小丽身为导游,带领外国朋友登长城,并教了朋友一句诗“不到长城非好汉”,但图片外国朋友十分不解,反问道:“难道我登上泰山了也不能算好汉吗?”
C. 在中国文化里,“红色”代表热情和幸福,“白色”代表悲伤。但是在西方国家,“red”经常与暴力、血腥联系在一起,“white”则象征纯净与高贵。
D. 李华和他的英国朋友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两个人在谈论“互联网”“软件”“硬件”“直播”等现代科技和网络文化时却丝毫没有代沟。
4. 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有外国友人理解俗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意思是:黄河太脏了;理解成语“前车之鉴”的意思是:在前面车子的后面装一面镜子,这样后面的车子就能看到了。
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分析外国友人如此理解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浪花
杨朔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过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子,嘻嘻哈哈追着浪花玩。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
“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到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
老渔民慢条斯理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
说的妙,里面又含着多么深的人情世故。我不禁对那老渔民望了几眼。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朗,又深沉。老渔民说完话,不等姑娘们搭言,早回到船上,大声说笑着,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也似的新鲜鱼儿。
我向就近一个渔民打听老人是谁,那渔民笑着说:“你问他呀,那是我们的老泰山。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不过我们叫他老泰山。还有别的缘故。人家从小走南闯北,经的多,见的广,生产队里大事小事,一有难处,都得找他指点,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
一天后半晌,我披着一片火红的霞光,从海边散步回来,瞟见休养所院里的苹果树前停着辆独轮小车,小车旁边的一个人俯在磨刀石磨剪刀。那背影有点儿眼熟。走到跟前一看,可不正是老泰山。
我招呼说:“老人家,没出海打鱼么?”
老泰山望了望我笑着说:“哎,同志,天不好,队里不让咱出海,叫咱歇着。”
我说:“像你这样年纪,多歇歇也是应该的。”
老泰山听了说:“人家都不歇,为什么我就应该多歇着?我一不瘫,二不瞎,叫我坐着吃闲饭,等于骂我。好吧,不让咱出海,咱服从;留在家里,这双手可得服从我。我就织鱼网,磨鱼钩,照顾照顾生产队里的果木树,再不就推着小车出来走走,帮人磨磨刀,钻钻磨眼儿,反正能做多少活就做多少活,总得尽我的一份力气。”
“看样子你有六十了吧?”
“哈哈!六十?这辈子别再想那个好时候了——这个年纪啦。”说着老泰山捏起右手的三根指头。
我不禁惊疑说:“你有七十了么?看不出。身板骨还是挺硬朗。”
老泰山说:“哎,硬朗什么?头四年,秋收扬场,我一连气还能扬它一两千斤谷子。如今不行了,胳膊害过风湿痛病,抬不起来,磨刀磨剪子,胳膊往下使力气,这类活儿还能做。不是胳膊拖累我,前年咱准要求到北京去油漆人民大会堂。”
“你会的手艺可真不少呢。”
“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不瞒同志说,三十年前,我还赶过脚呢。”说到这儿,老泰山把剪刀往水罐里蘸了蘸,继续磨着,一面不紧不慢地说:“那时候,北戴河跟今天可不一样。一到三伏天,来歇伏的差不多净是蓝眼珠的外国人。有一回,一个外国人看上我的驴。提起我那驴,可是百里挑一:浑身乌黑乌黑,没一根杂毛,四只蹄子可是白的。这有个讲究,叫四蹄踏雪,跑起来,极好的马也追不上。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我要五块钱,他嫌贵。你嫌贵,我还嫌你胖呢。胖的象条大白熊,别压坏我的驴。讲来讲去。大白熊答应我的价钱。骑着驴逛了半天。欢欢喜喜照数付了脚钱。谁料想隔不几天,警察局来传我,说是有人把我告下了。告我是红胡子,硬抢人家五块钱。”
老泰山说的有点气促,喘嘘嘘的,就缓了口气,又磨着剪子说:“我一听气炸了肺。我的驴,你的屁,爱骑不骑。怎么能诬赖人家是红胡子?赶到警察局一看,大白熊倒轻松,望着我乐的闭不拢嘴。你猜他说什么?他说,你的驴快,我要再雇一趟去秦皇岛。到处找不着你。我就告你。一告,这不是,就把红胡子抓来了。”
我忍不住说:“瞧他多聪明!”
老泰山说:“聪明的还在后头呢,你听着啊。这回到省事,也不用争,一张口他就给我十五块钱,骑上驴,他拿着根荆条,抽着驴紧跑。我叫他慢着点,他直夸奖我的驴有几步好走,答应回头再加点脚钱。到秦皇岛一个来回,整整一天,累的我那驴浑身湿淋淋的,顺着毛往下滴汗珠——你说叫人心疼不心疼?
我插问道:“脚钱加了没有?”
老泰山直起腰,狠狠吐了口唾沫说:“见他的鬼!他连一个铜子儿也不给,说是上回你讹诈我五块钱,都包括在内啦,再闹,送你到警察局去。红胡子!红胡子!直骂我是红胡子。”
我气的问:“这个流氓,他是哪国人?”
老泰山说:“不讲你也猜得着。前几天听广播,美国飞机又偷着闯进咱们家里。三十年前,我亲身吃过他们的亏,这笔账还没算清。要是倒退五十年,我身强力壮,今天我呀——”
休养所的窗口有个妇女探出脸问:“剪子磨好没有?”
老泰山应声说:“好了。”就用大拇指试试剪子刃,大声对我笑着说:“瞧我磨的剪子,多快。你想剪天上的云霞,做一床天大的被,也剪得动。”
西天上正铺着一片金光灿烂的晚霞,把老泰山的脸映得红彤彤的。老人收起磨刀石,放到独轮车上,跟我道了别,推起小车走了几步,又停下,弯腰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插到车上,才又推着车慢慢走了,一直走进火红的霞光里去。他走了,他在海边对几个姑娘讲的话却回到我的心上。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个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老泰山姓任,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笑笑说:“山野之人,值不得留名字。”竟不肯告诉我。
一九六一年于北戴河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雪浪花”既指骇浪激起的白色浪花,也喻指像老人一样投身时代浪潮的个体生命。
B. 老人虽然没有女儿但喜欢自称是别人的老泰山,是因为他见多识广又乐于被人们需要和依靠。
C. 文章“气促”“喘吁吁”的描写主要表现了老人在回忆往事时的激动情绪,反映了他依然耿耿于怀。
D. 文章表现了老人打鱼、扬谷、磨剪子等样样能干,表现了劳动人民勤劳能干与热心奉献的形象。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聪明的还在后头呢”中的“聪明”是反语,体现了老人的愤愤不平,表现了他的真性情,丰富了人物形象。
B. 与《哦,香雪》一样,本文主要以人物对话行文,在对话中彰显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体现文章主题。
C. 文章最后把老人比作一朵“浪花”,既赞美老人以凸显主题,又呼应了前文老人对浪花的言论而使结构紧凑。
D. 老人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的描写,与《百合花》中小战士摘野花插在枪管中一样,都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情趣。
8. 文章通过回忆插叙了当年外国人租驴的相关内容,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9. 杨朔曾说过“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雪浪花》在讲述老泰山的故事时,充满了诗情画意。请结合本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