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15-01-16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魏公:李密。②隐太子;指李建成。③秦王:指李世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征典书檄 典:主管 B.征不谢去 谢:告辞
C.卒归唐者 卒:通“猝”,仓促 D.不早自图 图:谋划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贼粮尽且去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会窦建德陷黎阳 会天大雨,道不通
C.威之所被半天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
6.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
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
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 )
①有大志,通贯书术
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
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
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但魏征进十策献秘计,李密都不予采用。
B.魏征给当时还是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了一封信,劝说李勣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李勣处在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危险。李勣得信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C.窦建德攻破黎阳,捉住了魏征,并任他为官。后来窦建德被打败,魏征和别人一起跑到关内,李建成任命他做了官。魏征根据当时的形势,暗中劝说李建成早打主意对付李世民。
D.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建成遭到失败。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弟兄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
②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参考答案
4C(卒,最后,终于)
5C(前一个“被”,是“施及,加之于上”的意思;后一“被”表被动)
6C(A应为“魏征”;B应为“李密”;D应为“魏征”)
7C(①②⑤项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
8A(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称善”;“说密”是劝说李密,并非“献秘计”)
9①魏征年少时成为孤儿,失意不得志,放弃财产不经营。(赀,同“资”) ②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一点所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秦王器重魏征的坦率,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蚤,通“早”;器,动词,器重,看重;直,坦直;恨,不满。魏征的答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而不得志。他抛弃自己的资财家产不去经营,有远大的志向。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动乱,他扮作道士。武阳郡太守元宝藏发兵响应李密,任命魏征担任书信及檄文的起草工作。李密每当看到了宝藏的书信以后,就称赞写得非常好,又加上听说是魏征所写,急忙征召他。魏征进献十条计策来说服李密,都没有得到采用。王世充攻打洛口,魏征拜见长史郑頲说:"魏公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打胜仗,但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死伤将尽,而且府里没有余财,战胜敌人之后又没有封赏。由于这两点原因不能和他们作战。如果疏通护城河,加高城墙,天长日久,敌兵粮食耗尽以后自然会撤退,到时我军乘胜追击,这是取胜的方法啊。"郑頲说"这是老生常谈罢了。"魏征没有告辞就走了。
魏征后来跟随李密来到京城,很长时间都没有知名。自己请求安抚山东地区,于是被提拔为秘书丞,快马来到黎阳。当时李绩还是李密所封的太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出身于背叛朝廷的士兵之中,振臂大喊,帅几十万众,他的威势掩盖半个天下,而他现在一败之后,再无振作,最终归附唐朝,本来就知道这天命使之有所归附。如今您处于天下必争之地,不早日作打算,那么就成就不了大事了!"李绩收到他的书信,于是定计归附于唐,而后大量派送粮食给淮安王的军队。
刚好赶上窦建德攻陷了黎阳,俘获了魏征,授伪官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以后,和裴矩一起逃往关内,隐太子引荐他为太子洗马。魏征看到秦王功高,暗中劝说太子早做打算。太子事败以后,唐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感情,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听众我的话,不会遭遇今日之祸!"李世民器重他的正直,没有一丝怨恨的意思。
10.(1)远近结合:从远处的山林到近处的竹墙,仰视白鸟翻空,俯看照水红蕖,层次丰富,视角多样;(2)动静结合:白鸟翻空为动,芙蓉照水为静,一动一静,使画面动感十足;(3)对比鲜明:山明墙隐,一明一暗,乱蝉聒噪,以声衬寂;(4)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山景、蝉叫、荷香惟妙惟肖,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写出3条即可;每条2分,手法1分,分析1分。)
【注】①魏公:李密。②隐太子;指李建成。③秦王:指李世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征典书檄
C.卒归唐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贼粮尽且去
B.会窦建德陷黎阳
C.威之所被半天下
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6.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
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
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
①有大志,通贯书术
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
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
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A.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但魏征进十策献秘计,李密都不予采用。
B.魏征给当时还是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了一封信,劝说李勣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李勣处在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危险。李勣得信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C.窦建德攻破黎阳,捉住了魏征,并任他为官。后来窦建德被打败,魏征和别人一起跑到关内,李建成任命他做了官。魏征根据当时的形势,暗中劝说李建成早打主意对付李世民。
D.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建成遭到失败。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弟兄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
②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参考答案
4C(卒,最后,终于)
5C(前一个“被”,是“施及,加之于上”的意思;后一“被”表被动)
6C(A应为“魏征”;B应为“李密”;D应为“魏征”)
7C(①②⑤项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
8A(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称善”;“说密”是劝说李密,并非“献秘计”)
9①魏征年少时成为孤儿,失意不得志,放弃财产不经营。(赀,同“资”) ②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一点所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秦王器重魏征的坦率,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蚤,通“早”;器,动词,器重,看重;直,坦直;恨,不满。魏征的答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而不得志。他抛弃自己的资财家产不去经营,有远大的志向。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动乱,他扮作道士。武阳郡太守元宝藏发兵响应李密,任命魏征担任书信及檄文的起草工作。李密每当看到了宝藏的书信以后,就称赞写得非常好,又加上听说是魏征所写,急忙征召他。魏征进献十条计策来说服李密,都没有得到采用。王世充攻打洛口,魏征拜见长史郑頲说:"魏公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打胜仗,但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死伤将尽,而且府里没有余财,战胜敌人之后又没有封赏。由于这两点原因不能和他们作战。如果疏通护城河,加高城墙,天长日久,敌兵粮食耗尽以后自然会撤退,到时我军乘胜追击,这是取胜的方法啊。"郑頲说"这是老生常谈罢了。"魏征没有告辞就走了。
10.(1)远近结合:从远处的山林到近处的竹墙,仰视白鸟翻空,俯看照水红蕖,层次丰富,视角多样;(2)动静结合:白鸟翻空为动,芙蓉照水为静,一动一静,使画面动感十足;(3)对比鲜明:山明墙隐,一明一暗,乱蝉聒噪,以声衬寂;(4)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山景、蝉叫、荷香惟妙惟肖,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写出3条即可;每条2分,手法1分,分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