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15-01-17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遭父忧去职。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
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时中书范缜闻子野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曰:“河东裴子野,幼禀至人之行,长厉国士之风。且家传素业,世习儒史。栖迟下位,身贱名微,而性不憛憛,情无汲汲。臣历观古今人君,钦贤好善,未有圣朝孜孜若是之至也。敢缘斯义,轻陈愚瞽,乞以臣斯忝,回授子野。”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
元嘉中,子野曾祖松之受诏续修《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
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等观之,时并叹服。俄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令开斋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先是子野自克死期,不过庚戌岁。是年自省移病,谓同官刘之亨曰:“吾其逝矣。”遗命俭约,务在节制。高祖悼惜,为之流涕。谥曰贞子。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幼禀至人之行 禀:领受
B.吾弗逮也 逮:及,达到
C.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 昧爽:爽快
D.先是子野自克死期 克:预料
5.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体现裴子野博学多才的一组是
①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 ②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
③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 ④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
⑤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 ⑥深信释氏,持其教戒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子野从小死了父母,靠祖母抚养。他继承了祖上传下的儒学,在居下位时被范缜推荐,最后因资历尚浅而没有通过。
B.裴子野的曾祖裴松之接受皇命编撰《宋史》,未完成就去世了。子野继承了曾祖的事业,最终编成《宋略》二十卷,沈约对他也十分叹服。
C.裴子野才思敏捷,高祖命他撰写檄文,他能立即写成;他写文章文辞典雅,不尚华丽,师从古人,与时下文法不同。
D.裴子野为官十多年,清廉自守,妻子儿女虽十分贫寒,但都听从子野的教诲;子野临终时还不忘自己的职责,提醒君王及同僚要节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
⑵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
参考答案
4.C.昧爽:天将明,黎明。
5.C.①说的是范缤对他的赏识,⑤讲的是他的廉洁,⑧说他信佛自律。
6.D.该项对“遗命俭约,务在节制”的理解有误,裴子野并不是提醒君王及同僚要节俭,而是说自己死后丧事要一切从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掌管此事的人认为于野资历浅薄而没有通过。不久,他被任命为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关键词:有司、弗、寻、除)
(2)当天夜里接到命令,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关键词:受、谓、待、为)
【参考译文】
裴子野,宇凡原,河东郡闻喜县人。于野刚生下来母亲就去世了,被祖母抚养。他九岁时,祖母去世了。于野出仕后,做了齐武陵王封国的左常侍,因父丧离职。他守丧时充分尽到了礼节,每次到墓地,他哭泣的地方连草木都为之枯萎了。
天监初年,尚书仆射范云很欣赏子野的品行,要上表向皇帝启奏,恰逢范云死了,没有结果。当时中书令范镇听说了子野的才气、德行和业绩,认为他很好。不久,范镇升任国子博士,于是上表椎让说:“河东裴子野,自幼学习圣人的品行,常严格遵守国中才能突出的人的风范。并且家传儒学,世代学习儒史。滞留在下层位置,身份低贱,名声微薄,却不贪求名利,没有急切的样子。我一一查看了古今君王,他们爱慕贤能之士,没有像本朝这样孜孜以求到如此地步的。因为这个我斗胆建议,请把我的这个官职,回授给子野。”掌管此事的人认为于野资历浅薄而没有通过。不久,他被任命为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他出京做诸暨令,在任期间不用鞭刑,老百姓发生争执,就给他们讲明道理,因而得到了百姓的称颂和喜爱,辖境之内没有官司诉讼。
元嘉年间,子野的曾祖松之接受皇帝诏书续修《宋史》,没等到完成就死了,子野常想接着完成曾祖的事业。到了齐永明末年,沈约所撰写的《宋书》已经流行,子野将自己所撰写的删改为《宋略》二十卷,他的叙事坪论有很多好的地方,沈约见了,感叹说:“我比不上他啊!”
普通七年,王师北伐,皇帝命令子野写讨伐魏国的辙文,子野接受了诏书立刻就写好了。高祖因为这件事关系重大,就召来了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等人一起看文章,当时所有人都很叹服。不久皇帝又命令子野写文书让魏国宰相元叉明白自己的意思,当天夜里接到命令,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等到五更,皇帝下令催促,让子野开始写辙文并赶快交上去,子野慢慢起床拿起笔,拂晓就写好了。上后,高祖十分赞赏他。从此,凡是各种命令檄文,都叫子野起草。子野写文章典雅而迅速,不崇尚华丽的词藻,他的作品多仿效古人,和现在的文章体例不同。刚开始有人指责,到了后来都完全看重他了。
子野在朝中十多年,安静沉默自守操行,从来没有请求(过人),内外亲戚生活困难,他就把自己所得的俸禄全都分给他们。他没有房子住,借了官地二亩,建了数间茅屋。妻子儿女经常挨饿受凉,但他们都以子野的教诲为原则,子侄们都非常敬畏子野,像对待父亲一样来侍奉他。晚年他沉迷于佛教,严格遵守教条戒律,直到去世都是吃素菜和麦子。中大通二年,死在官任上,时年六十二岁。
在此之前,子野自己预料死期,不会超过庚戌年。这年他从朝中因病退出,对同僚刘之亨说:“我恐怕要死了。”他留下遗言死后一切从俭,力求节约。高祖很是哀伤惋惜,为他伤心流泪,赠给他谥号“贞子”。
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时中书范缜闻子野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曰:“河东裴子野,幼禀至人之行,长厉国士之风。且家传素业,世习儒史。栖迟下位,身贱名微,而性不憛憛,情无汲汲。臣历观古今人君,钦贤好善,未有圣朝孜孜若是之至也。敢缘斯义,轻陈愚瞽,乞以臣斯忝,回授子野。”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
元嘉中,子野曾祖松之受诏续修《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
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等观之,时并叹服。俄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令开斋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先是子野自克死期,不过庚戌岁。是年自省移病,谓同官刘之亨曰:“吾其逝矣。”遗命俭约,务在节制。高祖悼惜,为之流涕。谥曰贞子。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幼禀至人之行
B.吾弗逮也
C.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
D.先是子野自克死期
5.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体现裴子野博学多才的一组是
①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
③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
⑤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
A.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子野从小死了父母,靠祖母抚养。他继承了祖上传下的儒学,在居下位时被范缜推荐,最后因资历尚浅而没有通过。
B.裴子野的曾祖裴松之接受皇命编撰《宋史》,未完成就去世了。子野继承了曾祖的事业,最终编成《宋略》二十卷,沈约对他也十分叹服。
C.裴子野才思敏捷,高祖命他撰写檄文,他能立即写成;他写文章文辞典雅,不尚华丽,师从古人,与时下文法不同。
D.裴子野为官十多年,清廉自守,妻子儿女虽十分贫寒,但都听从子野的教诲;子野临终时还不忘自己的职责,提醒君王及同僚要节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
⑵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
参考答案
4.C.昧爽:天将明,黎明。
5.C.①说的是范缤对他的赏识,⑤讲的是他的廉洁,⑧说他信佛自律。
6.D.该项对“遗命俭约,务在节制”的理解有误,裴子野并不是提醒君王及同僚要节俭,而是说自己死后丧事要一切从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掌管此事的人认为于野资历浅薄而没有通过。不久,他被任命为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关键词:有司、弗、寻、除)
(2)当天夜里接到命令,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关键词:受、谓、待、为)
【参考译文】
裴子野,宇凡原,河东郡闻喜县人。于野刚生下来母亲就去世了,被祖母抚养。他九岁时,祖母去世了。于野出仕后,做了齐武陵王封国的左常侍,因父丧离职。他守丧时充分尽到了礼节,每次到墓地,他哭泣的地方连草木都为之枯萎了。
天监初年,尚书仆射范云很欣赏子野的品行,要上表向皇帝启奏,恰逢范云死了,没有结果。当时中书令范镇听说了子野的才气、德行和业绩,认为他很好。不久,范镇升任国子博士,于是上表椎让说:“河东裴子野,自幼学习圣人的品行,常严格遵守国中才能突出的人的风范。并且家传儒学,世代学习儒史。滞留在下层位置,身份低贱,名声微薄,却不贪求名利,没有急切的样子。我一一查看了古今君王,他们爱慕贤能之士,没有像本朝这样孜孜以求到如此地步的。因为这个我斗胆建议,请把我的这个官职,回授给子野。”掌管此事的人认为于野资历浅薄而没有通过。不久,他被任命为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他出京做诸暨令,在任期间不用鞭刑,老百姓发生争执,就给他们讲明道理,因而得到了百姓的称颂和喜爱,辖境之内没有官司诉讼。
元嘉年间,子野的曾祖松之接受皇帝诏书续修《宋史》,没等到完成就死了,子野常想接着完成曾祖的事业。到了齐永明末年,沈约所撰写的《宋书》已经流行,子野将自己所撰写的删改为《宋略》二十卷,他的叙事坪论有很多好的地方,沈约见了,感叹说:“我比不上他啊!”
普通七年,王师北伐,皇帝命令子野写讨伐魏国的辙文,子野接受了诏书立刻就写好了。高祖因为这件事关系重大,就召来了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等人一起看文章,当时所有人都很叹服。不久皇帝又命令子野写文书让魏国宰相元叉明白自己的意思,当天夜里接到命令,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等到五更,皇帝下令催促,让子野开始写辙文并赶快交上去,子野慢慢起床拿起笔,拂晓就写好了。上后,高祖十分赞赏他。从此,凡是各种命令檄文,都叫子野起草。子野写文章典雅而迅速,不崇尚华丽的词藻,他的作品多仿效古人,和现在的文章体例不同。刚开始有人指责,到了后来都完全看重他了。
子野在朝中十多年,安静沉默自守操行,从来没有请求(过人),内外亲戚生活困难,他就把自己所得的俸禄全都分给他们。他没有房子住,借了官地二亩,建了数间茅屋。妻子儿女经常挨饿受凉,但他们都以子野的教诲为原则,子侄们都非常敬畏子野,像对待父亲一样来侍奉他。晚年他沉迷于佛教,严格遵守教条戒律,直到去世都是吃素菜和麦子。中大通二年,死在官任上,时年六十二岁。
在此之前,子野自己预料死期,不会超过庚戌年。这年他从朝中因病退出,对同僚刘之亨说:“我恐怕要死了。”他留下遗言死后一切从俭,力求节约。高祖很是哀伤惋惜,为他伤心流泪,赠给他谥号“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