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旧唐书·崔沔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18-09-11
崔沔,京兆长安人,周陇州刺史士约玄孙也。自博陵徙关中,世为著姓。父皑,库部员外郎、汝州长史。沔淳谨,口无二言,事亲至孝,博学有文词。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一由是大知名。再转陆浑主簿。秩满调迁,吏部侍郎岑羲深赏重之,谓人曰:“此今之郗诜也。”特表荐擢为左补阙,累迁祠部员外郎。沔为人舒缓,讷于造次,当官正色,未尝挠沮。睿宗时,征拜中书舍人。时沔母老疾在东都,沔不忍舍之,固请闲官,以申侍养,由是改为虞部郎中。无何,检校御史中丞。时监察御史宋宣远,恃卢怀慎之亲,颇犯法,沔举劾之。又姚崇之子光禄少卿彝,留司东都,颇通宾客,广纳贿赂,沔又将按验其事。姚、卢时在政事,遽荐沔有史才,转为著作郎,其实去权也。开元七年,为太子左庶子。母卒,哀毁逾礼,常于庐前受吊,宾客未尝至于灵座之室,谓人曰:“平生非至亲者,未尝升堂入谒,岂可以存亡而变其礼也。”中书令张说数称荐之。服阕,拜中书侍郎。或谓沔曰:“今之中书,皆是宰相承宣制命。侍郎虽是副贰,但署位而已,甚无事也。”沔曰:“不然。设官分职,上下相维,各申所见,方为济理。岂可俯默偷安,而为怀禄士也!”自是每有制敕及曹事,沔多所异同,张说颇不悦焉。寻出为魏州刺史,奏课第一,征还朝廷,分掌吏部十铨事。以清直,历秘书监、太子宾客。沔既善礼经,朝廷每有疑议,皆取决焉。二十七年卒,时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崔沔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一/由是大知名/
B.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一/由是大知名/
C.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由是大知名/
D.初应制举/对策高第/俄被落第者所援/则天令所司重试/沔所对策又工/于前/为天下第一/由是大知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秩满,指的是古代官吏任期届满。文中崔沔就是任期届满调迁,而后被岑羲表荐提拨为左补阕的。
B.服阕,是指守丧期满除服。《宋史·列传第二十二》:“父忧去职,服阕,复旧官。”中“服阕”也是这个意思。
C.开元,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继位后首创,明以后一般一帝一号。
D.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唐以后,官位渐高。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以侍郎为长官。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沔德才兼备。他是北周陇州刺史崔士约的玄孙,口中从来不会多说二话,学问非常广博而且富有文采,非常善于写文章。
B.崔沔孝敬母亲。他的母亲年老患病,崔沔不忍心离开母亲,坚决请求担任职务清闲的官职,来尽到奉养母亲之责,因此被改授虞部郎中。
C.崔沔为官清廉。姚崇的儿子姚彝,收受贿赂,崔沔审查这件事。姚崇、卢怀慎当时执掌政事,不计前嫌,举荐崔沔有才,转而授官著作郎。
D.崔沔坚持政见。当有拟订诏敕或官署里的事时,常有不同意见,张说很不高兴。被贬魏州刺史,后因考核政绩为第一,被征召回朝廷。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沔为人舒缓,讷于造次,当官正色,未尝挠沮。
(2)设官分职,上下相维,各申所见,方为济理。岂可俯默偷安,而为怀禄士也!

10.B(3分)
11.D(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的副职)(3分)
12.C(“为官清廉,不计前嫌”错,其实是夺去他的权柄。)(3分)
13.(1)崔沔为人从容谦和,急遽间不能以言词自我表达,为官端直严肃,未曾屈从沮丧。
(“讷、造次、挠沮”各一分,句意2分)
(2)设官分有不同职位,上下要互相配合,各申己见,才是成事之理。哪能驯服听命默默无闻而偷生,成为留恋官爵的人呢!”
(“维,济理,怀禄士”各一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崔沔,京兆长安县人,北周陇州刺史崔士约的玄孙。先 祖从博陵迁居陕西后,世代为望族。父亲崔皑,为库部员外郎、汝州长史。崔沔敦厚恭谨,口中从无二话,侍奉父母很孝顺,学问广 博善于写文章。开始应制举考试时,对策高中。不久被落第的人援引议论,武则天就命令主考官重新考核,崔沔所回答的策问,比前次的更加精工,为天下第一,从此大为知名。后转任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县主簿。任职期满待调任迁官时,吏部侍郎岑羲非常赏识看重他,对人说:“这人是当今的郄诜。”特为上表举荐提拔为左补阙,后转任祠部员外郎。崔沔为人从容谦和,急遽间不能以言词自我表达,为官端直严肃,未曾屈从沮丧 。睿宗时,征召授官中书舍人。当时崔沔的母亲年老患病住在东都洛阳,崔沔不忍离母而去,坚决请求担任职务清简的闲官,以尽奉养母亲之责,因此改授虞部郎中。不久,授官检校御史中丞。其时监察御史宋宣远,依仗与卢怀慎的亲近,屡屡触犯刑法,崔沔加以检举揭发。还有姚崇的儿子光禄少卿姚彝,为东都留守,与宾客交往频繁,广为收受贿赂,崔沔又要审查这件事。姚崇、卢怀慎当时执掌政事,马上举荐崔沔有史才,转而授官著作郎,其实是夺去他的权柄。
开元七年(719),任太子左庶子。母亲去世,他悲哀瘦损超出礼仪,常在倚庐前接受吊唁,宾客不曾进入安放灵座牌位的房子里。他对人说:“生平并非至亲的人,未曾升堂入室谒见,岂能因生死存亡而改变礼节呢。”中书令张说屡次称赞并举荐他。为母服丧期满,授官中书侍郎。有人对崔沔说:“今日的中书省,都是宰相承奉宣谕拟订命令。侍郎虽然是中书 省的副长官,却只是徒设职位而已,完全没有什么事。”崔沔说:“并非如此。设官分有不同职位,上下要互相配合,各申己见,才是成事之理。哪能驯服听命默默无闻而偷生,成为留恋官爵的人呢!”从此每当有拟订诏敕或其他官署里的事时,崔沔常有不同的意见,张说为此很不高兴。不久被贬为魏州刺史,后因考核政绩为第一,被征召回到朝廷,分工执掌吏部十铨事。因清廉正直,历任秘书监、太子宾客。崔沔既善长于《仪礼》等礼经,朝廷每有疑惑难解的不同议论,都依靠他进行决断。开元二十七年(739)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追赠礼部尚书。



位置:主页 > 古诗名文 > 高中古诗文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