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先生神道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14-09-02
亭林先生神道表
先生字曰宁人,改名炎武①,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其双瞳子中白而边黑,见者异之。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于书无所不窥,尤留心经世之学。其时四国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败坏。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有关于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旁推互证,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
乙酉之夏,太安人②六十,避兵常熟之郊,谓先生曰:“我虽妇人哉,然受国恩矣,果有大故,我则死之。”遗言后人莫事二姓。先生方应昆山令杨永言之辟,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以从夏文忠公于吴。次年,几豫吴胜兆之祸,更欲赴海上,道梗不前。
先生既抱故国之戚,焦原毒浪③,日无宁晷。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胜。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丁巳,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初先生遍观四方,其心耿耿未下。先生置五十亩田于华下供晨夕,而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
方大学士孝感以书招先生为助。答曰:“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孝感惧而止。戊午大科,诏下,诸公争欲致之。先生豫令诸门人之在京者辞曰:“刀绳具在,无速我死!”次年大修《明史》,诸公又欲特荐之。贻书叶学士訒庵,请以身殉得免。或曰:“先生盍亦听人一荐,荐而不出,其名愈高矣。”先生笑曰:“此所谓钓名者也。”华下诸生请讲学,亦谢之。先生既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徐尚书乾学兄弟,甥也,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贵,累书迎先生南归,皆不至。
卒于华阴,年六十九。无子,徐尚书为立从孙洪慎以承其祀。高弟吴江潘耒收其遗书,序而行之,又别辑《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盛传。徐尚书之冢孙涵持节粤中,数千里贻书,以表见属,予沉吟久之。及读王不庵之言曰:“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奔走流离,老而无子,其幽隐莫发,数十年靡诉之衷,曾不得快然一吐,而使后起少年,推以多闻博学,其辱已甚!”斯言也,其足以表先生之墓矣夫。
(节选自全祖望《琦亭集》,有删改)
炎武生性孤傲,不谐于世。尝至京师,东海两学士延之夜饮,怒曰“古人饮酒卜昼不卜夜,世间惟淫舞、纳贿二者皆在行之,岂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其狷介嫉俗如此。
(节选自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
【注】①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曾参加抗清斗争。②太安人:此指顾炎武之母。③焦原:枯焦的大地。毒浪:比喻遭蹂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与里中归庄相善 善:友好
B.其双瞳子中白而边黑,见者异之 异:惊异
C.太息天下乏材以至败坏太 息:叹息
D.古人饮酒卜昼不卜夜 卜:选择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于书无所不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以观旧都畿辅之胜焉用亡郑以陪邻
C.先生豫令诸门人之在京者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D.此所谓钓名者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学问广博,关心世事。书籍无所不看,特别注重治理世事的学问;广泛阅读史书,有关于民生利害得失的事就随即记录。
B.先生生性孤傲,猾介耿直。不与人苟且迎合,超出世俗;曾经有人请他在夜向饮酒加上时间延迟,他当面怒斥,不假辞色。
C.先生心怀故国,四处奔走。几次组织抗清,都没能成功,遍游沿江、北都,后定居陕西华阴,辛勤耕种,贮藏物品以备有事。
D.先生气节坚贞,人格高洁。三次拒绝了举荐为官的机会,意志坚定,不求虚名;华阴的诸生请求他前去讲学,他也推辞不去。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方应昆山令杨永言之辟,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3分)
(2)先生盍亦听人一荐,荐而不出,其名愈高矣。(4分)
(3)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3分)
参考答案:
4.B(“异”是意动用法)
5.C(定语后置的标志/……的人。A:介词,对。B:连词,来。D:表判断。)
6.B(“加上时间延迟”错)
7.(1)先生正响应昆山县令杨永言的征召,和嘉定生员吴其沆以及归庄一起起兵抗清。
(2)先生为何不让人推荐自己,推荐了却不出去就任,那样名声会更大。
(3)当他们还没有做官时,先生救济他们。
二:
【注】①顾炎武(1613一168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②太安人:是明清时代给朝廷命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此指顾炎武之母。③焦原:枯焦的大地。毒浪:比喻遭蹂躏。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时四国多虞 虞:忧患
B.几豫吴胜兆之祸 豫: 参与
C.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 振:救济
D.数千里贻书,以表见属 见:表被动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顾炎武“落落有大志”的一组是 ( )
①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 ②焦原毒浪,日无宁晷
③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 ④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
⑤书无所不窥,尤留心经世之学 ⑥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顾炎武的一生是为实现他的报国之志而劳苦奔波的一生,也是壮志难酬、赍志以殁的悲剧的一生。
B.文章第二段从太安人着笔,通过对太安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的记述,含蓄而有力地衬托了顾炎武的高尚气节与抗清意识。
C.明亡之后,顾炎武遍游大江南北、关河内外,六谒思陵,最后定居华阴,垦田经营,表明了他耿耿复明之志已渐渐消退。
D.顾炎武三次放弃举荐为官的机会,他以死相拒的行为,表明了他心存明室、不事二姓的决心。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4分)
(2)先生既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3分)
(3)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3分)
参考答案:
10.D(见:称代副词,我。)
11.B(②记叙现状;⑥是写救济他人。)
12.C(应是“未灭”,他经营垦田,目的是以便起兵之用)
13.(1)(顾炎武)力求评定这些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的虚而不实的话。
(评分建议:①务:力求。②质:评定。③泥古:拘泥于古代。④空言:虚而不实的话,空话。)
(2)先生拥有为世所用的谋略,却不能得到实现。(评分建议:①负:拥有。②遂:实现。)
(3)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评分建议:①负:负担、承受。②揭:公开、宣扬。③于天下: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先生字宁人,后改名为炎武,学者称他亭林先生。顾炎武年少时高超不凡,有远大的志向,不与人苟且迎合,性格正直,超出世俗。和同乡归庄非常友好,一起游学复社。对于书籍没有不看的,特别注重治理世事的学问。当时国内有很多忧虑之事,他叹息天下缺少有才能的人以致国家败亡。他广泛阅读《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有关于民生利害得失的事就随即记录下来,力求评定这些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虚而不实的话。晚年更加专注于记述《六经》,而《日知录》三十卷,更加是先生终身学术研究最高境界的书,凡是经书和史书中精妙的话语全部收录在书中。
乙酉年夏天,顾炎武母亲六十岁,到常熟的郊外躲避战争,她对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然而承受朝廷的恩宠,果真国家有大的变故,我就为国而死。”给后人遗言不要侍奉二主。先生正响应昆山县令杨永言的征召,和嘉定生员吴其沆以及归庄一起起兵抗清,到吴地跟随夏文忠公。第二年,几次参与吴胜兆的起兵,更想到海上组织抗清,因为道路阻隔,没有能够前行。
先生怀抱故国的悲伤,国土遭受清人蹂躏,每天没有一刻能够安宁。游遍沿江一带的山水,来观赏旧都周围的美景。戊戌年,又游遍北都周围的地方。一直到山海关外,来观赏大东的美景。丁巳年,第六次拜谒思陵,开始选择定居在陕西的华阴。当初先生游遍观赏四方,他对明朝忠诚的心愿并没有丢下,先生在华阴购买五十亩田地以供早晚辛勤耕种,而开垦收获所得,另外贮藏起来,以备起兵之用。
大学士方孝感用信召见先生作为他的助手,先生说:“希望以死推辞,最下的想法是逃到世外。”方孝感听后惊恐,就停止召见他。戊午年朝廷大规模选拨人才,皇帝诏书下达,众官员争相想招致他,先生预先让在京城的众门生推辞,并且说:“刀绳都有,不要让我快速死去!”第二年朝廷大修《明史》,众官员又想推荐他,他写信给学士叶訒庵,请求一死而得以免去编修的职务。有人说:“先生为何不让人推荐自己,只是不出去就任,那样名声会更大。”先生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沽名钓誉。”华阴的诸生请求他讲学,他也推辞了。先生拥有为世所用的谋略,却不能得到实现。尚书徐乾兄弟是先生的外甥,当他们还没有做官时,先生救济他们,等到他们富贵了,多次写信迎接先生南归,愿意把别墅给他居住,并且买田来供养他,他都没有去。
先生死在华阴,死时六十九岁。先生没有子女,徐尚书把先生的从孙顾洪慎立为他的孙子,以便祭祀先生。他的高足吴江人潘耒收藏他遗留下来的书稿,作序并发行,又另外编辑了《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为广泛流传。徐尚书的长孙徐涵在广东做官,从数千里外写信给我,嘱咐我给先生写表文。我沉吟思考很久,等到读到王不庵的话:“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到处奔波,流离失所,到老都没有儿子,他过着隐居孤寂的生活,数十年没有吐露过的思想,竟然不能够一吐为快,却让后起的少年从他的文集中增长见闻,那委屈已够大的了,怎么能够不回望故乡,甘心死在外地啊?哎,实在哀痛啊!”这话,大概能够用来为先生的墓作表文了。
先生字曰宁人,改名炎武①,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其双瞳子中白而边黑,见者异之。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于书无所不窥,尤留心经世之学。其时四国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败坏。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有关于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旁推互证,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
乙酉之夏,太安人②六十,避兵常熟之郊,谓先生曰:“我虽妇人哉,然受国恩矣,果有大故,我则死之。”遗言后人莫事二姓。先生方应昆山令杨永言之辟,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以从夏文忠公于吴。次年,几豫吴胜兆之祸,更欲赴海上,道梗不前。
先生既抱故国之戚,焦原毒浪③,日无宁晷。遍游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胜。戊戌,遍游北都诸畿甸,直抵山海关外,以观大东。丁巳,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初先生遍观四方,其心耿耿未下。先生置五十亩田于华下供晨夕,而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
方大学士孝感以书招先生为助。答曰:“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孝感惧而止。戊午大科,诏下,诸公争欲致之。先生豫令诸门人之在京者辞曰:“刀绳具在,无速我死!”次年大修《明史》,诸公又欲特荐之。贻书叶学士訒庵,请以身殉得免。或曰:“先生盍亦听人一荐,荐而不出,其名愈高矣。”先生笑曰:“此所谓钓名者也。”华下诸生请讲学,亦谢之。先生既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徐尚书乾学兄弟,甥也,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贵,累书迎先生南归,皆不至。
卒于华阴,年六十九。无子,徐尚书为立从孙洪慎以承其祀。高弟吴江潘耒收其遗书,序而行之,又别辑《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盛传。徐尚书之冢孙涵持节粤中,数千里贻书,以表见属,予沉吟久之。及读王不庵之言曰:“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奔走流离,老而无子,其幽隐莫发,数十年靡诉之衷,曾不得快然一吐,而使后起少年,推以多闻博学,其辱已甚!”斯言也,其足以表先生之墓矣夫。
(节选自全祖望《琦亭集》,有删改)
炎武生性孤傲,不谐于世。尝至京师,东海两学士延之夜饮,怒曰“古人饮酒卜昼不卜夜,世间惟淫舞、纳贿二者皆在行之,岂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其狷介嫉俗如此。
(节选自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
【注】①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曾参加抗清斗争。②太安人:此指顾炎武之母。③焦原:枯焦的大地。毒浪:比喻遭蹂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与里中归庄相善 善:友好
B.其双瞳子中白而边黑,见者异之 异:惊异
C.太息天下乏材以至败坏太 息:叹息
D.古人饮酒卜昼不卜夜 卜:选择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于书无所不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以观旧都畿辅之胜焉用亡郑以陪邻
C.先生豫令诸门人之在京者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D.此所谓钓名者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学问广博,关心世事。书籍无所不看,特别注重治理世事的学问;广泛阅读史书,有关于民生利害得失的事就随即记录。
B.先生生性孤傲,猾介耿直。不与人苟且迎合,超出世俗;曾经有人请他在夜向饮酒加上时间延迟,他当面怒斥,不假辞色。
C.先生心怀故国,四处奔走。几次组织抗清,都没能成功,遍游沿江、北都,后定居陕西华阴,辛勤耕种,贮藏物品以备有事。
D.先生气节坚贞,人格高洁。三次拒绝了举荐为官的机会,意志坚定,不求虚名;华阴的诸生请求他前去讲学,他也推辞不去。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方应昆山令杨永言之辟,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3分)
(2)先生盍亦听人一荐,荐而不出,其名愈高矣。(4分)
(3)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3分)
参考答案:
4.B(“异”是意动用法)
5.C(定语后置的标志/……的人。A:介词,对。B:连词,来。D:表判断。)
6.B(“加上时间延迟”错)
7.(1)先生正响应昆山县令杨永言的征召,和嘉定生员吴其沆以及归庄一起起兵抗清。
(2)先生为何不让人推荐自己,推荐了却不出去就任,那样名声会更大。
(3)当他们还没有做官时,先生救济他们。
二:
【注】①顾炎武(1613一168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②太安人:是明清时代给朝廷命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此指顾炎武之母。③焦原:枯焦的大地。毒浪:比喻遭蹂躏。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时四国多虞 虞:忧患
B.几豫吴胜兆之祸 豫: 参与
C.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 振:救济
D.数千里贻书,以表见属 见:表被动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顾炎武“落落有大志”的一组是 ( )
①最与里中归庄相善,共游复社 ②焦原毒浪,日无宁晷
③与嘉定诸生吴其沆及归庄共起兵 ④东西开垦所入,别贮之以备有事
⑤书无所不窥,尤留心经世之学 ⑥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顾炎武的一生是为实现他的报国之志而劳苦奔波的一生,也是壮志难酬、赍志以殁的悲剧的一生。
B.文章第二段从太安人着笔,通过对太安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的记述,含蓄而有力地衬托了顾炎武的高尚气节与抗清意识。
C.明亡之后,顾炎武遍游大江南北、关河内外,六谒思陵,最后定居华阴,垦田经营,表明了他耿耿复明之志已渐渐消退。
D.顾炎武三次放弃举荐为官的机会,他以死相拒的行为,表明了他心存明室、不事二姓的决心。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4分)
(2)先生既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3分)
(3)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3分)
参考答案:
10.D(见:称代副词,我。)
11.B(②记叙现状;⑥是写救济他人。)
12.C(应是“未灭”,他经营垦田,目的是以便起兵之用)
13.(1)(顾炎武)力求评定这些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的虚而不实的话。
(评分建议:①务:力求。②质:评定。③泥古:拘泥于古代。④空言:虚而不实的话,空话。)
(2)先生拥有为世所用的谋略,却不能得到实现。(评分建议:①负:拥有。②遂:实现。)
(3)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评分建议:①负:负担、承受。②揭:公开、宣扬。③于天下: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先生字宁人,后改名为炎武,学者称他亭林先生。顾炎武年少时高超不凡,有远大的志向,不与人苟且迎合,性格正直,超出世俗。和同乡归庄非常友好,一起游学复社。对于书籍没有不看的,特别注重治理世事的学问。当时国内有很多忧虑之事,他叹息天下缺少有才能的人以致国家败亡。他广泛阅读《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有关于民生利害得失的事就随即记录下来,力求评定这些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虚而不实的话。晚年更加专注于记述《六经》,而《日知录》三十卷,更加是先生终身学术研究最高境界的书,凡是经书和史书中精妙的话语全部收录在书中。
乙酉年夏天,顾炎武母亲六十岁,到常熟的郊外躲避战争,她对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然而承受朝廷的恩宠,果真国家有大的变故,我就为国而死。”给后人遗言不要侍奉二主。先生正响应昆山县令杨永言的征召,和嘉定生员吴其沆以及归庄一起起兵抗清,到吴地跟随夏文忠公。第二年,几次参与吴胜兆的起兵,更想到海上组织抗清,因为道路阻隔,没有能够前行。
先生怀抱故国的悲伤,国土遭受清人蹂躏,每天没有一刻能够安宁。游遍沿江一带的山水,来观赏旧都周围的美景。戊戌年,又游遍北都周围的地方。一直到山海关外,来观赏大东的美景。丁巳年,第六次拜谒思陵,开始选择定居在陕西的华阴。当初先生游遍观赏四方,他对明朝忠诚的心愿并没有丢下,先生在华阴购买五十亩田地以供早晚辛勤耕种,而开垦收获所得,另外贮藏起来,以备起兵之用。
大学士方孝感用信召见先生作为他的助手,先生说:“希望以死推辞,最下的想法是逃到世外。”方孝感听后惊恐,就停止召见他。戊午年朝廷大规模选拨人才,皇帝诏书下达,众官员争相想招致他,先生预先让在京城的众门生推辞,并且说:“刀绳都有,不要让我快速死去!”第二年朝廷大修《明史》,众官员又想推荐他,他写信给学士叶訒庵,请求一死而得以免去编修的职务。有人说:“先生为何不让人推荐自己,只是不出去就任,那样名声会更大。”先生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沽名钓誉。”华阴的诸生请求他讲学,他也推辞了。先生拥有为世所用的谋略,却不能得到实现。尚书徐乾兄弟是先生的外甥,当他们还没有做官时,先生救济他们,等到他们富贵了,多次写信迎接先生南归,愿意把别墅给他居住,并且买田来供养他,他都没有去。
先生死在华阴,死时六十九岁。先生没有子女,徐尚书把先生的从孙顾洪慎立为他的孙子,以便祭祀先生。他的高足吴江人潘耒收藏他遗留下来的书稿,作序并发行,又另外编辑了《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为广泛流传。徐尚书的长孙徐涵在广东做官,从数千里外写信给我,嘱咐我给先生写表文。我沉吟思考很久,等到读到王不庵的话:“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到处奔波,流离失所,到老都没有儿子,他过着隐居孤寂的生活,数十年没有吐露过的思想,竟然不能够一吐为快,却让后起的少年从他的文集中增长见闻,那委屈已够大的了,怎么能够不回望故乡,甘心死在外地啊?哎,实在哀痛啊!”这话,大概能够用来为先生的墓作表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