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最新羁旅思乡类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8-08-08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夏日途中
李 廓
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
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
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
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
【注】李廓,唐代陇西人,官宦之家。少有志勋业,揽辔慨然,而未肯屑就,遂困场屋(科举考试)中。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主要是前三联写景,尾联“归故里”三字点明概括,表明是夏日归途所见之景。
B.作者在诗中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热风扑面,蝉声鸣噪,作者以景衬情,很自然地引出了尾联的抒情。
C.尾联直抒胸臆,全诗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诗句前后相承,水到渠成地抒发了作者情感。
D.诗人将说明、描写、抒情、叙事相结合,交替使用几种表达方式,给读者呈现了形象的画面。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不是“说明”的表达方式,应为议论。
6.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全诗抒发了作者科举失利,抱负难施的失意惆怅之情。诗中“炎风”、“初蝉”等意象呈现了一幅夏日图景。热风扑面,蝉声鸣噪,夏日炎热纷乱,作者以景衬情,烘托了作者惆怅低落的心情。尾联直抒胸臆,“无成”直接点明情感。二者结合,较为充分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诗歌前两句“树夹炎风路”“初蝉数声起” 呈现了一幅夏日热风扑面,蝉声鸣噪,夏日炎热纷乱的图景,作者以景衬情,烘托了作者惆怅低落的心情;尾联“无成归故里”再加之注释中的“遂困场屋中”可知全诗抒发了作者科举失利,抱负难施的失意惆怅之情。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是一首律诗,属于近体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即偶数句)的尾字押平声韵。
B.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第二句写作者自身的感受,看到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B项,“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说法不正确,首联的第一句营造的画面明亮澄丽,没有“萧瑟凄凉”。首句所写的景物是明亮澄丽的。只是这明亮在下一句马上转为萧瑟的寂寞。D项,“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说法错误,颈联的第一句中“千村杵”是作者想象的情形。故选BD。
8.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
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
为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
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
【解析】题干是“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能力。诗歌表达了哪些情感,可以通过读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得出。本诗首联“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抒发了悲秋之情;颔联“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尾联“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诗歌表达了诗人岁末为生计而愁,同时感慨自己年华老去。答题时,先指出抒发了什么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名师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中,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对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