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彭元逊《六丑•杨花》宋词注释翻译及原文赏析

时间:2013-05-04
六丑•杨花
彭元逊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浥泪。

【作者简介】
彭元逊,生卒年不详,字巽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二年(1261年)解试,与刘辰翁友善。《须溪词》中屡有与之唱和篇章。刘辰翁《忆旧游》[和巽吾相忆寄韵]有:“去年相携流落,回首隔芳洲”之句;《摸鱼儿》[和巽吾留别韵]有云:“叹君已归休,吾方俯仰”,彭元逊《临江仙》亦云:“自结床头麈尾,角巾坐枕孤松”,可知他宋亡不仕、隐居林泉。《全宋词》录其词二十首。
【译文】
暮春时节春风渐老,哪里还有当初的芳芬情意?多情的杨花无人收留。在空阔的江山中到处漂泊,身世如寄,不知要飘落到何时何世?追忆当年她曾在官道暂时依傍,却未能长久地留居,又只有悠悠地出门千里,痴心遗篇指望着能被旋风吹坠,能飞落到佳人的扇底。或是轻轻地落在钗头上作为点缀。别人家的柳条千丝万缕,只知道遮蔽长亭短驿,却阻隔不断向东流的江水。她曾经在瓜洲靠岸,岁岁等着行人返归。夕阳已落下故宫,城头的栖乌被月光惊起。她又曾在账幕中沉沉春睡,也曾和友伴共同飞到湖上,四处都是青草而无落足之地。奈何空中落着绵绵丝雨,沾湿杨花,使她春心如腻。想飞也飞不起。她想要飞到丰乐楼前饯别的宴席,想要飞到青门外去,都因力气不足而枉费了心机。有谁来可怜她,到处流落所剩无几,点点滴滴,滚作松软雪白的绵团,只可以为君擦去伤心的泪水。
【注释】
①老大:衰老。
②有情:杜甫《白丝行》:“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苏轼《水龙吟》咏杨花词:“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此处借用其意。
③何世:什么朝代。
④回风:旋风。屈原《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⑤瓜洲:镇名,又称瓜埠洲,亦作瓜州,此处泛指渡口。在江苏邗江县南部,大运河入长江处。此处泛指渡口。
⑥舣 (yi以):停船靠岸。亦作舣。
⑦长秋:汉宫名,一般为皇后所居的地方。此处泛指宫殿。
⑧愔愔:静寂无声貌。周邦彦《瑞龙吟》词:“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⑨丰乐楼: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酒楼”:“大货行通牒纸店白矾楼,后改为丰乐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南宋时杭州也有丰乐楼,见吴文英《高阳台》注。帐饮,见柳永《雨霖铃》注。
⑩青门:古长安城门名。门外出好瓜,秦广陵人邵平为东陵侯,秦亡,为民,种瓜青门外。此处借指南宋都城。
⑾抟:捏之成团。《礼记·曲礼》:“毋抟饭。”
⑿浥:沾湿。陶潜《饮酒》诗:“浥露掇其英。”

【译文二】
好像一夜间东风就变得衰老,哪还有当初的豪情意气。杨花有情却没有谁将她收留,江山辽阔她却身世飘零,不知要飘零到何时?只记得曾依傍京都大道,但只短暂停留没有久住,便出了城门远飞千里。痴心盼望让旋风吹坠大地,与美人在扇底下相逢,或落到美人钗头作为点缀。他家有垂柳千条万缕,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馆,却隔不断迢迢流水。
她曾经在瓜洲渡口停靠,一年一年等待行人回归。黄昏时看夕阳落下故宫,夜间看城头乌鹊惊飞。她还曾在帐篷安然春睡,又结伴一起飞回湖上,但遍地芳草她却无处栖息。细雨绵绵沾得她心如油腻,身沉难动,想要去丰乐楼前参加饯别酒宴,到春门看瓜都一步难移。谁可怜她流落飘零苦无依?一点点抟成松润的雪团,为人们洒落清泪。
【评点】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词人通过咏杨花而写自己的飘零身世,寄托故国之思。
上片开篇两句写暮春时节,杨花衰落凋零。“有情不收”三句以问句结,一方面是吟咏杨花,另一方面也是写人的情感。词人以杨花不知哪里才是归处的苦况和无可奈何的心情,感怀自己身世的飘零,特别是精神上无所归依的痛苦。“但忆临官道”以下三句,主要写杨花四处飘零的状态。词人在这里赋杨花以灵性,实是借花抒情。故国已亡,不能久留,只能漂泊他乡,远走千里。“痴心”三句,写杨花无处可依,只期望能在美人的扇底、钗头上以作点缀。最后几句从花到柳,再到东流的江水,运笔通畅贴切,把花和人合为一体,写词人本想成就一番功业,奈何力量微弱,只能随波逐流。
过片紧承上文意,有岭断云连之妙。上片结尾说力量微弱,只能随波逐流,下片承说停留在渡口,期盼行人同归。但日夜等候,却始终未能等到。“帐庐”以下三句写杨花寻无居所,只能再度回到水中,意境凄凉。杨花纵有飞天之志,但沾水后就不能再飞,可以想见这“共飞归湖”,就是它的最终归宿。“愔愔雨”以下七句,写出了杨花寸步难移的苦况,而这又何尝不是词人当时真实的处境?末两句以泪结,将愁苦哀怨之情推向极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咏杨花而写身世,寄托故国之思。其特色在于不写杨花之形与神,而是用一些可以通过杨花产生联想的语汇营造境界,引导读者进行想象和联想。下阕表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末尾两句,想象新颖奇特,为画龙点睛之笔。

本篇为歌咏杨花寄慨之作。构思立意均模仿苏轼《水龙咏》咏杨花一词,但笔力稍逊,词意也较晦涩。上片抒写杨花漂泊无定所,下片写柳共花为雨所湿,欲飞不能,化作愁人的眼泪。字里行间隐约寄寓着作者在宋朝灭亡后身心无所依归的身世之感。起笔两句写春暮,杨花已老。“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 ,浩荡何世?”三句借杨花无处归依,不知漂泊到何世的无奈心境,抒写自己身无定所,尤其是精神无所依托的痛苦。“但忆”以下写杨花无处安身的苦况,官道不留,指望到美人的扇底钗头去作点缀也是空有痴情,虽然想有所作为,但力量微小,最后只能够随江水而去。下片开头意脉承前,有岭断云连之妙。既已说:“不隔江水”,暗示其随江水漂流。下片接着说,她如同美人,在瓜州停泊靠岸,等着被别人返回,直等到日落月升,何等痴情。“帐庐”三句再写杨花只能飞到湖上落在水面,而地面无处容身。此有两点含义:一是柳絮太轻飘,最易被吹起刮起,见水沾湿则不能再飞,二是传说水中浮萍为柳絮所化,故落水化萍才是她的最终归宿。之后补充这一点,写柳絮沾雨之后不能飞的苦况。最后以“为君拭泪”收束,增加了悲凉色彩。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宋词精选 > 宋词赏析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