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惜红衣》“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全词赏析
时间:2015-05-21
惜红衣
吴文英
余从姜石帚游苕霅间三十五年矣,重来伤今感昔,聊以咏怀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南陌。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
朱楼水侧。雪面波光,汀莲沁颜色。当时醉近绣箔,夜吟寂。三十六矶重到,清梦冷云南北。买钓舟溪上,庆有烟蓑相识。
赏析:
《惜红衣》,《白石道人歌曲》所载“自度曲”之一。其序云:“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与义)云:‘今年何以报君思?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双调,八十八字,上片十句六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宜用入声韵。前片结句与后片倒数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姜石帚”,即姜夔。宋翔凤《乐府余纪》云:“词家之有姜石帚,犹诗家之有杜少陵。”就是以姜夔与杜甫并提。“苕霅”,即吴兴县境内的苕、霅两溪。姜夔曾居于此间,与白石洞天为邻,故自号白石道人。姜有《探春慢》词说“故人清沔相逢,小窗共情话”。及“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等句,可与梦窗此词互为参照。另外,梦窗这是用姜夔自度曲及该曲原韵创作此词,这也可以窥知姜吴俩一种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并且,从词序 “余从姜石帚游苕霅间三十五年矣”一句,也可推算出,吴文英跟随姜夔游苕霅之时,是三十五年前的词人二十几岁之时,姜夔当时仍健在于世。这也可证明姜吴两人确存在一种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鹭老”三句,慨叹时光迅逝,自己已至垂老之时。“鹭”、“萍”都形白似雪。一动物、一植物;一因老而白羽,一因愁而白花及白其背面,再加上雪之白,词人见身外之物皆成白色,更加深了自身的垂暮之叹。匆匆三十五年过去,重来旧地,“鬓那不白”!又萍也泛指溪畔的苕(芦苇)花也。“倒柳”两句,言其在三十五年前与白石同游此地,曾折下柳枝倒插在溪边。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行”,如今重游这儿,却见这些开玩笑时插下的柳枝已长成大树,柳荫下的溪水也被遮成了暗绿色。“乌衣”两句,言眼前呢喃的燕子似乎在对我诉说:你为什么没有去赴情侣的约会?害得她伤心至极。这是触景生情,引起了他对往事的一段回忆。“南陌”三句,言如今词人又到了两人曾相遇过的这一处所——南郊的苕霅溪畔,并在此寻找从前共度欢乐时刻的遗迹。姜词有“谁问讯,城南诗客”句,可互相参照之。词中用“萍雪” 、“鬓白” 、“溪碧” 、“乌衣” 、“茸红”等设色,自成章法。上片是写重游旧地时的伤今感昔。
“朱楼”三句,回忆旧景。言当年游览这里,曾看到过有座朱红色的小楼修筑在溪边,溪水上苕花浮白,另有粉红色的荷花与之相映成趣。“当时”两句,承前忆旧。“当时”两字,指明此系回忆。词人想起当年有一次他醉后回到“朱楼”留宿,楼中姜石帚听到词人已走近至绣帘外,就故意中断了吟哦声,装睡开玩笑。词人特写这一细节,表明两人非泛泛之交。“三十六矶”两句,言现在我重到这苕溪边,见景物依稀,却不见人面。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姜白石已去世多年,而词人也垂垂老矣,所以即使在梦中,也象浮云般南北飘零似的无法碰面了。姜词中也有“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可互相参阅。即“三十六矶”曾是吴姜俩共同游览过的地方。 “买钓舟”两句,留恋语,也点明这是“重来”。言如果我在这儿买舟渔隐,恐怕就可以碰到旧时的渔樵相识了。下片全是忆旧感叹。
梦窗在其词中有“南陌”、 “三十六矶”之语,而姜词中也有“城南诗客”、“三十六陂”等言。此可见两人都曾在这些地方游览过,而两个人之间确有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存在着。当然作为姜夔来说,他那时已经是一位词坛宗师,因此他对于青年吴文英只是作一些指导或应酬;而吴文英对姜夔却是五体投地,亦步亦趋地紧紧相随,甚至在自己的词作上也是既摹仿姜的自度曲填词,又原韵奉和之,并且还不时奉上自己的新作请姜师指点。由于这一原故,所以现在只有在《梦窗词》中见到六首赠姜石帚之词,却没有在《白石词》中找到姜给吴的词作。
吴文英
余从姜石帚游苕霅间三十五年矣,重来伤今感昔,聊以咏怀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南陌。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
朱楼水侧。雪面波光,汀莲沁颜色。当时醉近绣箔,夜吟寂。三十六矶重到,清梦冷云南北。买钓舟溪上,庆有烟蓑相识。
赏析:
《惜红衣》,《白石道人歌曲》所载“自度曲”之一。其序云:“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与义)云:‘今年何以报君思?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双调,八十八字,上片十句六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宜用入声韵。前片结句与后片倒数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姜石帚”,即姜夔。宋翔凤《乐府余纪》云:“词家之有姜石帚,犹诗家之有杜少陵。”就是以姜夔与杜甫并提。“苕霅”,即吴兴县境内的苕、霅两溪。姜夔曾居于此间,与白石洞天为邻,故自号白石道人。姜有《探春慢》词说“故人清沔相逢,小窗共情话”。及“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等句,可与梦窗此词互为参照。另外,梦窗这是用姜夔自度曲及该曲原韵创作此词,这也可以窥知姜吴俩一种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并且,从词序 “余从姜石帚游苕霅间三十五年矣”一句,也可推算出,吴文英跟随姜夔游苕霅之时,是三十五年前的词人二十几岁之时,姜夔当时仍健在于世。这也可证明姜吴两人确存在一种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鹭老”三句,慨叹时光迅逝,自己已至垂老之时。“鹭”、“萍”都形白似雪。一动物、一植物;一因老而白羽,一因愁而白花及白其背面,再加上雪之白,词人见身外之物皆成白色,更加深了自身的垂暮之叹。匆匆三十五年过去,重来旧地,“鬓那不白”!又萍也泛指溪畔的苕(芦苇)花也。“倒柳”两句,言其在三十五年前与白石同游此地,曾折下柳枝倒插在溪边。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行”,如今重游这儿,却见这些开玩笑时插下的柳枝已长成大树,柳荫下的溪水也被遮成了暗绿色。“乌衣”两句,言眼前呢喃的燕子似乎在对我诉说:你为什么没有去赴情侣的约会?害得她伤心至极。这是触景生情,引起了他对往事的一段回忆。“南陌”三句,言如今词人又到了两人曾相遇过的这一处所——南郊的苕霅溪畔,并在此寻找从前共度欢乐时刻的遗迹。姜词有“谁问讯,城南诗客”句,可互相参照之。词中用“萍雪” 、“鬓白” 、“溪碧” 、“乌衣” 、“茸红”等设色,自成章法。上片是写重游旧地时的伤今感昔。
“朱楼”三句,回忆旧景。言当年游览这里,曾看到过有座朱红色的小楼修筑在溪边,溪水上苕花浮白,另有粉红色的荷花与之相映成趣。“当时”两句,承前忆旧。“当时”两字,指明此系回忆。词人想起当年有一次他醉后回到“朱楼”留宿,楼中姜石帚听到词人已走近至绣帘外,就故意中断了吟哦声,装睡开玩笑。词人特写这一细节,表明两人非泛泛之交。“三十六矶”两句,言现在我重到这苕溪边,见景物依稀,却不见人面。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姜白石已去世多年,而词人也垂垂老矣,所以即使在梦中,也象浮云般南北飘零似的无法碰面了。姜词中也有“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可互相参阅。即“三十六矶”曾是吴姜俩共同游览过的地方。 “买钓舟”两句,留恋语,也点明这是“重来”。言如果我在这儿买舟渔隐,恐怕就可以碰到旧时的渔樵相识了。下片全是忆旧感叹。
梦窗在其词中有“南陌”、 “三十六矶”之语,而姜词中也有“城南诗客”、“三十六陂”等言。此可见两人都曾在这些地方游览过,而两个人之间确有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存在着。当然作为姜夔来说,他那时已经是一位词坛宗师,因此他对于青年吴文英只是作一些指导或应酬;而吴文英对姜夔却是五体投地,亦步亦趋地紧紧相随,甚至在自己的词作上也是既摹仿姜的自度曲填词,又原韵奉和之,并且还不时奉上自己的新作请姜师指点。由于这一原故,所以现在只有在《梦窗词》中见到六首赠姜石帚之词,却没有在《白石词》中找到姜给吴的词作。